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市海淀区政府通过电子政务建设,不仅为政府部门绩效考评奠定了基础,而且有效地推动了政府部门绩效。
海淀区作为全国最具活力的高新技术聚集区,每6分钟诞生一家企业,企业的发展需要政府提供高品质、高绩效的服务。而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和服务方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区政府按照“园区先行,重点突破,辐射带动,全面推进”的发展思路,大力开展电子政务建设,不但带动了全区政府部门绩效的提高,而且将绩效考评的理念与方法渗透到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中。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网上办公系统及其监督系统的建设,提高了政府对外办事的绩效。另一方面是政府建设了监管系统等,不仅为社会企业提供了高效的服务,更为有效地评估政府部门对社会的监管程度,提供了绩效评估手段。
2000年7月,海淀园率先在国内推出“一站式”网上交互式协同办公的电子政务应用新模式。目前财政、人事、税务、工商等部门的网站上都具备完善的网上交互式办公功能。海淀园集企业管理、外经、外事、统计等多个政府部门的6大类42项审批事项于一个电子政务服务系统,园区1.2万家企业已经100%实现与政府职能部门网上交互式办公,受理各类申请审批事项10万多项;全区地税系统进行网上申报的企业达5万家,占全市的30%;财政会计管理系统受理会计证网上年检1 6204件,占区全部年检人数的55.53%;占全市会计证网上年检的33%。通过这些系统,能够自动统计出各部门的工作量,对各部门的工作有整体的评估。海淀园管委会通过网络实施360度考核方法,对3750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表明,99.9%的企业表示“非常赞成”(85.6%)或“赞成”(14.3%)网上办公;98%的企业希望进一步扩展对企业的服务项目。
更为重要的是2005年1月1日,1578项对外办理事项全部上线,在服务广度上,全区处级以上单位所有对外服务事项全部在网上交互办理,实现“一网式”。在服务深度上,群众、企业和基层要办理的事项都能通过网络进行,实现“全程式”。
从技术实现讲,网上办事是一种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基于互联网平台、面向公众的交互式电子政务系统。从政府管理角度看,网上办事是一种基于信息和通信技术应用的新型政府管理和服务环境。它的运行特征是在应用信息和通信技术建立起来的开放交互式网络办公平台上,完成政府的各项管理和服务职能,同时也是对政府绩效强有力的考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借助电子政务,不仅是政府提高部门绩效的重要方式,也是绩效考评的支撑点。
网上办事,促进了政务公开,提高了政府效能主要表现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以网站为媒介,实现了动态的政务公开。区政府系统所有的委办局、街道、乡镇实行了政务公开。公开的内容不仅包括了海淀区的重大决策事项,海淀区政府机关机构职能、办事指南、办事流程、办事时间、办公地点以及其联系方式;还公开了公务员任免录用情况、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年度工作目标及执行情况、行政机关制定的与群众利益有关的各类规范性文件,而且包括重大工程项目招投标及社会公益事业建设情况和大额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等内容。这些措施,将政府向社会公开,促进了信息的公开,减少了信息不对称,大大推动了信息的产生、提供获取和处理的能力和速度,同时也保证了信息的真实性,从而使公众随时掌握政府信息,避免了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非理性行为。
第二层次实现办理事项过程和结果的公开,提升了政府效能。区政府网站突出了的“行政办事中心”,对公开对外办理事项以“行政许可事项”为基础,包括了所有面向社会公众办理的业务事项,将这些事项按不同的“办事主体”,即个人、企业、社团、机关事业单位进行分类,并将所有事项的部门内部业务流程图、办理时限、收费标准等1 2项办事要素公示在网上。
全区43个委办局和20个街道、乡镇拥有自己的网站,90%以上的部门实现了网上政务公开和网上办公,实现了双向交互式办公,实现全区各委办局面向社会公众的所有审批业务全部上网,使全程代理从单个业务部门上升为整个区域政府。电子政府提供了公民公共参与的便捷渠道。传统的公共参与方式的有限性往往限制了公民的参与积极性,而电子政府的建立,尤其是电子社区的建立,使得政府与公民之间通过各种电子渠道和网络平台连接起来,极大地方便了公民对政府决策过程的参与。同时,这种互动性的网络技术增强了公共参与的实效性和有效性,提高了公民参与的热情。
第三层次通过政务流程的再造,实现政务公开和政府绩效质的飞跃。政府按照社会企业、群众的需求,通过流程整合、数据共享延长了政务链条,实现跨部门信息共享、信息交互和业务协同,使政府审批事项突破部门界限,真正达到政府业务的“一站式”全程代理服务。
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政务公开和政府效能的飞跃。一是政务公开的飞跃:从事先的、静态的政务公开到事中的、动态的政务公开。二是政府绩效的飞跃:在统一资源服务平台互联、互通、互操作的基础上,通过加长政府链条和构筑新型政务功能群,从单个部门的分割独立上升为跨部门协作,极大地提高了政府的绩效。三是为政府绩效考评提供了大量的数据支持。
2.建设网上绩效监督体系,强化对政府部门审批的监督,实施实时政府部门绩效管理。
在绩效监督方面:通过网络由服务对象进行360度考核评价。在每年开展的千家企业评政府活动中,把网上办事代理情况作为重要内容,纳入绩效考评体系,由公众对政府办事的质量和效率进行评价,使政府部门面对公众的监督,促进政府绩效的提高。在系统中承办审批业务的各委办局之间相互监督。由于业务审批流程中跨部门业务的流转互相牵制,后置审批部门对前置审批部门提出了绩效要求,尤其是时限要求,督促前置部门加快审批进程,缩短了审批时限。通过系统的监督系统,领导和监察部门通过网上实施动态监控工作人员绩效,直接控制到每个办事人员,形成了强有力的绩效监督网络。电子政务为建立民主决策和社会监督机制创造了条件。网上公开办事政策、办事制度、办事程序、办事时限,既方便了群众办事,又切实把权力运行和政府部门绩效的全过程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区政府建立了网上仲裁服务系统,实现了劳动纠纷网上互动交流和网上裁决;全区人事系统政务督办平台以红、绿灯方式对公务员进行预警监督和绩效警示;社会公众也可以通过网络对政府各部门的网上审批、办事服务等工作绩效进行监督、评议。网上办事系统通过全过程控制手段,保证了办事的效率和政府部门绩效的提高。
3.电子政务建设促进了跨部门协同办公和再造高绩效政府功能群的建设。
电子政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政务流程优化和政务流 程再造。海淀区国土房管局在转变政府工作流程,提高政府绩效过程中,实行“三级办理”(“一级办理”、“二级办理”和“非正常业务办理”),减少办事程序26项,各种表格和手续减少了32种。全局50项业务,由市局规定的时限774个工作日,压缩为361个工作日,缩减了53.4%,大大缩短了群众的办事时限。房地局的突出特点:一是在电子政务高效能的要求下,整合科室职能,实行“一窗式”、“一科式”审批模式,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二是以电子政务为载体,采用高科技手段,建设绩效评估电子政务系统,实现传统形式与高级形式相统一的办事模式。
在电子政务的技术支撑下,以跨部门协同办公为线索,再造新型高绩效政府功能群。海淀区首先选择条件成熟的单位和业务事项进行流程优化和流程再造,通过必要的仿真分析,开发相应的示范应用,为后续建设高绩效政府功能群提供参考和示范。
同时,通过电子政务监管系统的建设,主要解决的问题:一是提高了政府部门的绩效,系统建立对工作人员的监控,由计算机监督工作人员按时限完成审批业务,减少了人为因素,提高了办事效率。二是通过电子政务,变革了传统的工作方法,改进了管理方式,使工作人员更易操作,提高了行政效率,降低了行政成本。三是通过监管系统,加强对政府部门绩效的评估。
海淀区政府建设了企业监管系统。该系统信息模型如图1所示。
系统以工商基本登记信息(即经济户口信息)和可视化位置信息(地图界面)为基础,综合其他政府部门或管理机构的各种管理内容,全方位反应企业的静态和动态信息。
政府各职能部门或管理机构在围绕发展经济方面都使用着各自的业务系统,建立有自己的业务数据库。针对这些业务数据库,我们将通过不同的数据适配器以在线或离线方式从业务数据库中提取与信用相关的信息,集中存放到综合信用数据库中。数据整理示意图如图2所示。
动态监督系统建成后,具有如下的特点:
首先对企业进行动态监管。把企业注册信息同电子地图相结合,利用可视化平台建立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将工商、税务、质监等20多个部门的监管数据统一到电子地图平台上。建立了企业信用数据库,通过正确性验证、一致性比对,挖掘出未办理税务登记、社保登记的企业,以及可能使用假证件/多证件(个人身份证、房产证、会计证等)的企业或个人;依据工商日常监管和执法信息,卫生、环保、质检等许可主管部门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对相关企业进行管理或提供服务。对失信市场主体和自然人信用问题进行社会公示或预警公示,进一步规范了市场经济。决策者既可以通过该平台了解经济体系中细微到具体企业的全面的详细情况,从而完成个案研究;又可以根据行业、地域、企业规模等条件统计现有经济状况,追溯历史轨迹,找出发展规律,预估发展方向。通过网络无时空限制的特点,引入社会监督力量,增加了企业违规违法的成本,营造企业规范经营的市场氛围。
其次该系统整合政府其它各部门与经济户口相关的静态和动态信息,打破各部门的信息孤岛现象,搭建一个跨部门的信息综合和共享平台,有效地避免了因信息孤岛现象带来的各种管理漏洞。政府可以从微观到宏观全方位地把握整个经济环境,更科学地制定政策和确定引导和调控手段。
再者,提升了工作效率。各部门通过该平台可以更全面、准确、及时地掌握企业的全方位信息,从而提高监管和协调能力,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变被动/滞后执法为主动服务,有效地避免了低水平重复投资信息化建设的困惑,降低了信息采集成本和使用成本。此外,有利于积累完整的经济数据,使经济普查工作成为实时的、自动的日常工作。
另外,实现部门绩效的量化考评。对于重点工作内容,决策者可以随时了解各委办局工作的进展状况,还可以直接从企业的细微变化来评判政府部门工作绩效,这为政府部门绩效的监查和效果评估提供了途径,也使得根据工作效果及时反省和调整工作方法成为可能。决策者可以随时了解各委办局依法行政的工作情况,直接从企业的良好信息、不良信息的上传和变化,分析判断执法部门市场监管的绩效。如果一个部门长期没有监管信息,那么表明该部门监管失控,绩效较低。如果一个企业多次出现问题,但是信用等级仍较高,那么表明政府部门监管失灵,形成负的绩效。依此类推,可以根据KPCA和PEA相结合的数理分析,通过电子政务系统计算监管提供的有关数据,与考评指标进行具体量化分析,有效地评估出各部门的工作绩效。
综上所述,海淀区通过电子政务建设,将对部门的绩效考评由考评结果转变为全过程绩效管理、监督和考评,提高了绩效考评完整性;由过去的人工统计、各部门主观评分、领导提名式考评绩效转变为系统性绩效考评,减少了人为因素,增强了科学性;由个别部门负责考评,转变为社会公众、具有前后置关系的各部门参与绩效监督与考评,扩大了考评面,形成360度考评;由过去定性为主的考评,逐步转变为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绩效考评,提高了可信度;由年底一次性考评,转变为实时的绩效考评,加大了对部门绩效的日常监督程度。
海淀区作为全国最具活力的高新技术聚集区,每6分钟诞生一家企业,企业的发展需要政府提供高品质、高绩效的服务。而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和服务方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区政府按照“园区先行,重点突破,辐射带动,全面推进”的发展思路,大力开展电子政务建设,不但带动了全区政府部门绩效的提高,而且将绩效考评的理念与方法渗透到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中。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网上办公系统及其监督系统的建设,提高了政府对外办事的绩效。另一方面是政府建设了监管系统等,不仅为社会企业提供了高效的服务,更为有效地评估政府部门对社会的监管程度,提供了绩效评估手段。
2000年7月,海淀园率先在国内推出“一站式”网上交互式协同办公的电子政务应用新模式。目前财政、人事、税务、工商等部门的网站上都具备完善的网上交互式办公功能。海淀园集企业管理、外经、外事、统计等多个政府部门的6大类42项审批事项于一个电子政务服务系统,园区1.2万家企业已经100%实现与政府职能部门网上交互式办公,受理各类申请审批事项10万多项;全区地税系统进行网上申报的企业达5万家,占全市的30%;财政会计管理系统受理会计证网上年检1 6204件,占区全部年检人数的55.53%;占全市会计证网上年检的33%。通过这些系统,能够自动统计出各部门的工作量,对各部门的工作有整体的评估。海淀园管委会通过网络实施360度考核方法,对3750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表明,99.9%的企业表示“非常赞成”(85.6%)或“赞成”(14.3%)网上办公;98%的企业希望进一步扩展对企业的服务项目。
更为重要的是2005年1月1日,1578项对外办理事项全部上线,在服务广度上,全区处级以上单位所有对外服务事项全部在网上交互办理,实现“一网式”。在服务深度上,群众、企业和基层要办理的事项都能通过网络进行,实现“全程式”。
从技术实现讲,网上办事是一种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基于互联网平台、面向公众的交互式电子政务系统。从政府管理角度看,网上办事是一种基于信息和通信技术应用的新型政府管理和服务环境。它的运行特征是在应用信息和通信技术建立起来的开放交互式网络办公平台上,完成政府的各项管理和服务职能,同时也是对政府绩效强有力的考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借助电子政务,不仅是政府提高部门绩效的重要方式,也是绩效考评的支撑点。
网上办事,促进了政务公开,提高了政府效能主要表现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以网站为媒介,实现了动态的政务公开。区政府系统所有的委办局、街道、乡镇实行了政务公开。公开的内容不仅包括了海淀区的重大决策事项,海淀区政府机关机构职能、办事指南、办事流程、办事时间、办公地点以及其联系方式;还公开了公务员任免录用情况、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年度工作目标及执行情况、行政机关制定的与群众利益有关的各类规范性文件,而且包括重大工程项目招投标及社会公益事业建设情况和大额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等内容。这些措施,将政府向社会公开,促进了信息的公开,减少了信息不对称,大大推动了信息的产生、提供获取和处理的能力和速度,同时也保证了信息的真实性,从而使公众随时掌握政府信息,避免了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非理性行为。
第二层次实现办理事项过程和结果的公开,提升了政府效能。区政府网站突出了的“行政办事中心”,对公开对外办理事项以“行政许可事项”为基础,包括了所有面向社会公众办理的业务事项,将这些事项按不同的“办事主体”,即个人、企业、社团、机关事业单位进行分类,并将所有事项的部门内部业务流程图、办理时限、收费标准等1 2项办事要素公示在网上。
全区43个委办局和20个街道、乡镇拥有自己的网站,90%以上的部门实现了网上政务公开和网上办公,实现了双向交互式办公,实现全区各委办局面向社会公众的所有审批业务全部上网,使全程代理从单个业务部门上升为整个区域政府。电子政府提供了公民公共参与的便捷渠道。传统的公共参与方式的有限性往往限制了公民的参与积极性,而电子政府的建立,尤其是电子社区的建立,使得政府与公民之间通过各种电子渠道和网络平台连接起来,极大地方便了公民对政府决策过程的参与。同时,这种互动性的网络技术增强了公共参与的实效性和有效性,提高了公民参与的热情。
第三层次通过政务流程的再造,实现政务公开和政府绩效质的飞跃。政府按照社会企业、群众的需求,通过流程整合、数据共享延长了政务链条,实现跨部门信息共享、信息交互和业务协同,使政府审批事项突破部门界限,真正达到政府业务的“一站式”全程代理服务。
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政务公开和政府效能的飞跃。一是政务公开的飞跃:从事先的、静态的政务公开到事中的、动态的政务公开。二是政府绩效的飞跃:在统一资源服务平台互联、互通、互操作的基础上,通过加长政府链条和构筑新型政务功能群,从单个部门的分割独立上升为跨部门协作,极大地提高了政府的绩效。三是为政府绩效考评提供了大量的数据支持。
2.建设网上绩效监督体系,强化对政府部门审批的监督,实施实时政府部门绩效管理。
在绩效监督方面:通过网络由服务对象进行360度考核评价。在每年开展的千家企业评政府活动中,把网上办事代理情况作为重要内容,纳入绩效考评体系,由公众对政府办事的质量和效率进行评价,使政府部门面对公众的监督,促进政府绩效的提高。在系统中承办审批业务的各委办局之间相互监督。由于业务审批流程中跨部门业务的流转互相牵制,后置审批部门对前置审批部门提出了绩效要求,尤其是时限要求,督促前置部门加快审批进程,缩短了审批时限。通过系统的监督系统,领导和监察部门通过网上实施动态监控工作人员绩效,直接控制到每个办事人员,形成了强有力的绩效监督网络。电子政务为建立民主决策和社会监督机制创造了条件。网上公开办事政策、办事制度、办事程序、办事时限,既方便了群众办事,又切实把权力运行和政府部门绩效的全过程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区政府建立了网上仲裁服务系统,实现了劳动纠纷网上互动交流和网上裁决;全区人事系统政务督办平台以红、绿灯方式对公务员进行预警监督和绩效警示;社会公众也可以通过网络对政府各部门的网上审批、办事服务等工作绩效进行监督、评议。网上办事系统通过全过程控制手段,保证了办事的效率和政府部门绩效的提高。
3.电子政务建设促进了跨部门协同办公和再造高绩效政府功能群的建设。
电子政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政务流程优化和政务流 程再造。海淀区国土房管局在转变政府工作流程,提高政府绩效过程中,实行“三级办理”(“一级办理”、“二级办理”和“非正常业务办理”),减少办事程序26项,各种表格和手续减少了32种。全局50项业务,由市局规定的时限774个工作日,压缩为361个工作日,缩减了53.4%,大大缩短了群众的办事时限。房地局的突出特点:一是在电子政务高效能的要求下,整合科室职能,实行“一窗式”、“一科式”审批模式,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二是以电子政务为载体,采用高科技手段,建设绩效评估电子政务系统,实现传统形式与高级形式相统一的办事模式。
在电子政务的技术支撑下,以跨部门协同办公为线索,再造新型高绩效政府功能群。海淀区首先选择条件成熟的单位和业务事项进行流程优化和流程再造,通过必要的仿真分析,开发相应的示范应用,为后续建设高绩效政府功能群提供参考和示范。
同时,通过电子政务监管系统的建设,主要解决的问题:一是提高了政府部门的绩效,系统建立对工作人员的监控,由计算机监督工作人员按时限完成审批业务,减少了人为因素,提高了办事效率。二是通过电子政务,变革了传统的工作方法,改进了管理方式,使工作人员更易操作,提高了行政效率,降低了行政成本。三是通过监管系统,加强对政府部门绩效的评估。
海淀区政府建设了企业监管系统。该系统信息模型如图1所示。
系统以工商基本登记信息(即经济户口信息)和可视化位置信息(地图界面)为基础,综合其他政府部门或管理机构的各种管理内容,全方位反应企业的静态和动态信息。
政府各职能部门或管理机构在围绕发展经济方面都使用着各自的业务系统,建立有自己的业务数据库。针对这些业务数据库,我们将通过不同的数据适配器以在线或离线方式从业务数据库中提取与信用相关的信息,集中存放到综合信用数据库中。数据整理示意图如图2所示。
动态监督系统建成后,具有如下的特点:
首先对企业进行动态监管。把企业注册信息同电子地图相结合,利用可视化平台建立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将工商、税务、质监等20多个部门的监管数据统一到电子地图平台上。建立了企业信用数据库,通过正确性验证、一致性比对,挖掘出未办理税务登记、社保登记的企业,以及可能使用假证件/多证件(个人身份证、房产证、会计证等)的企业或个人;依据工商日常监管和执法信息,卫生、环保、质检等许可主管部门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对相关企业进行管理或提供服务。对失信市场主体和自然人信用问题进行社会公示或预警公示,进一步规范了市场经济。决策者既可以通过该平台了解经济体系中细微到具体企业的全面的详细情况,从而完成个案研究;又可以根据行业、地域、企业规模等条件统计现有经济状况,追溯历史轨迹,找出发展规律,预估发展方向。通过网络无时空限制的特点,引入社会监督力量,增加了企业违规违法的成本,营造企业规范经营的市场氛围。
其次该系统整合政府其它各部门与经济户口相关的静态和动态信息,打破各部门的信息孤岛现象,搭建一个跨部门的信息综合和共享平台,有效地避免了因信息孤岛现象带来的各种管理漏洞。政府可以从微观到宏观全方位地把握整个经济环境,更科学地制定政策和确定引导和调控手段。
再者,提升了工作效率。各部门通过该平台可以更全面、准确、及时地掌握企业的全方位信息,从而提高监管和协调能力,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变被动/滞后执法为主动服务,有效地避免了低水平重复投资信息化建设的困惑,降低了信息采集成本和使用成本。此外,有利于积累完整的经济数据,使经济普查工作成为实时的、自动的日常工作。
另外,实现部门绩效的量化考评。对于重点工作内容,决策者可以随时了解各委办局工作的进展状况,还可以直接从企业的细微变化来评判政府部门工作绩效,这为政府部门绩效的监查和效果评估提供了途径,也使得根据工作效果及时反省和调整工作方法成为可能。决策者可以随时了解各委办局依法行政的工作情况,直接从企业的良好信息、不良信息的上传和变化,分析判断执法部门市场监管的绩效。如果一个部门长期没有监管信息,那么表明该部门监管失控,绩效较低。如果一个企业多次出现问题,但是信用等级仍较高,那么表明政府部门监管失灵,形成负的绩效。依此类推,可以根据KPCA和PEA相结合的数理分析,通过电子政务系统计算监管提供的有关数据,与考评指标进行具体量化分析,有效地评估出各部门的工作绩效。
综上所述,海淀区通过电子政务建设,将对部门的绩效考评由考评结果转变为全过程绩效管理、监督和考评,提高了绩效考评完整性;由过去的人工统计、各部门主观评分、领导提名式考评绩效转变为系统性绩效考评,减少了人为因素,增强了科学性;由个别部门负责考评,转变为社会公众、具有前后置关系的各部门参与绩效监督与考评,扩大了考评面,形成360度考评;由过去定性为主的考评,逐步转变为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绩效考评,提高了可信度;由年底一次性考评,转变为实时的绩效考评,加大了对部门绩效的日常监督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