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堂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实践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1205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对实验探究的内容进行了统一的规划和设计,这是我们选择实验探究内容的重要依据。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根据具体教学的需要,自己选择或设计实验探究的内容。本文根据实验探究的不同内容,分析了四种探究性实验。
  关键词:探究性实验;化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5-088-1
  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把实验作为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过程看作是一种科学的探究过程,在对问题的探究过程中不断地获取知识,它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形成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关于基本操作的探究性实验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可以培养学生操作的规范性,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掌握正确的操作技能。探究性实验则采取学生自主实验方法,让学生在探究实验的同时,探索出正确的实验方法和正确的操作技能,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操作训练。
  例如,通过粗盐的提纯、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比较不同浓度溶液的某些性质差异;让高中生初步学会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溶液配制等实验技能。
  2.关于事实性知识的探究性实验
  这类探究性实验主要有两种用途,一是探究化学物质的性质。通常物质的性质实验大多数是验证实验,是复习和巩固学生所学的化学知识,实验的难度比较小,但常常不能满足部分学生的求知欲。对这样的化学实验,最有效的方法是把它放在课堂教学中去完成,变复习、巩固知识为探索新知识。二是探究物质的制备。物质的制取通常是一个综合性实验,它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化学知识,同时对实验操作技能要求比较高,学生对这样的化学实验好奇心强,兴趣也特别浓厚,但也是问题最多的一类化学实验。实验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实验的成功率和结论的正确性。因此这类实验设计应首先降低难度,把复杂的实验划分成若干个部分,最后再探究出完整的实验方法。
  【案例1】氯气能与水反应吗?若能反应生成物是什么?
  创设情景:回忆氯气什么颜色,展示一瓶氯气和盛在试管中的新制饱和氯水,观察比较颜色,分析氯水颜色浅的原因。学生推测原因可能为:1.氯气被水冲稀导致的;2.氯气与水反应有消耗。
  提出问题:到底氯气与水反应吗?演示,将红纸条用水湿润一部分,伸入盛氯气的集气瓶中。学生观察描述现象,红纸条湿润的地方变白,干的部分不褪色。通过实验分析学生得出结论: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物质有漂白性。氯气本身不具有漂白性。
  预测与假设:氯气和水生成什么?学生根据氯气和水组成的元素容易预测是盐酸,盐酸有没有漂白性,做个实验试试。学生将盐酸滴在红纸条上,不褪色,说明盐酸没有漂白性。将氯水滴在红纸条上,一段时间后,褪色。此对照实验说明氯气和水还生成盐酸以外的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教师直接告知这种物质是HClO,如何证明有无盐酸生成呢?
  设计实验:小组讨论。供参考的试剂和仪器:氯水、镁条、石蕊溶液、AgNO3溶液、胶头滴管、砂纸。
  方案1:将镁条用砂纸打磨,放入盛氯水的试管中,观察有无气泡。验证H 。
  方案2:将石蕊滴入氯水中,看是否变红。
  方案3:将AgNO3溶液加入氯水中,看有无白色沉淀。验证Cl-。
  结果,学生用不同的方案都证明了有盐酸生成。该案例探究过程比较完整,但教师提供参考的试剂和仪器,使学生容易设计出实验方案。
  3.关于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反应原理的探究性实验
  【案例2】对于物质的微观结构,可借助宏观的实验现象来进行推断。例如,如何确定乙醇的分子结构?
  猜想与假设:乙醇的分子式是C2H6O,对乙醇分子结构提出两种假设:
  让乙醇和钠反应,生成氢气,若结构1正确则会有1/6的氢原子或有5/6的氢原子被置换出来,若结构2正确则全部的氢被置换出来。
  设计实验:通过研究设计出如下实验装置,测出乙醇的量和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量。
  得出结论:把测得氢气的体积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经过计算得出乙醇分子结构式为“结构1”。
  4.关于实验中的“反常”现象设计探究性实验
  在实验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反常现象,可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分析和处理。
  【案例4】铁钉与CuSO4溶液置换反应实验后增加三个探究实验
  ①Na与CuSO4溶液反应可否置换出Cu?
  ②Na与FeSO4溶液反应有何现象?
  ③室温下把铁钉放人盛浓H2SO4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取出洗净,然后放人CuSO4溶液中有何现象?
  学生在已知铁钉和CuSO4溶液反应现象的思维定势下,对实验①很容易得出生成Na2SO4和Cu的结论,而实际上有蓝色絮状物生成,同时有大量气体产生,却无Cu析出。对实验②学生也容易误认为与实验①的现象一样,而实验的结果却多了白色Fe(OH)2沉淀转变为红棕色Fe(OH)3的现象。实验③由于铁表面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不发生反应。实验出现的现象一次又一次否定了学生前面的猜测,学生的思维会异常活跃,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实验的探究兴趣。
其他文献
金秋季节,沙场点兵,2011年11月15日下午,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周恩来红军小学隆重举行“半日军训”活动。楚州区消防中队一行19名官兵,周恩来红军小学党支部书记兼执行校长管晓
本文针对车用柴油机普遍采用的“管带式”结构中冷器,利用计算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总结出了中冷器冷却效率和阻力系数与柴油机工作参数相关联的中冷器数学模型,数学模型反映的关
自2012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公安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原则上在2012年年底前出台随迁子女升学考试方案以来,除西藏外,其余30个省(区、市)均已公布“异地高考”方案。  伴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大规模人口迁徙,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数量也在迅速增加。据教育部门统计,2011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
针对我厂除尘室风机轴承故障率高、轴承使用寿命偏低的问题,通过分析,发现除尘室内环境温度偏高是造成轴承故障率高的主要原因,在联轴器上加装降温风扇对轴承进行风力降温的
摘 要:物理作为初中课程中一门主要的学科,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实现学生能力的迁移是我们物理教师应着重关注的教学目标,本文从贴近生活的教学方式、关注学生间的差异性、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三个方面对此展开分析。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手段;学生能力;增强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5-043-1  伴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初中物理的课堂教学更应关注学生
中国大西南历来以雨水丰沛著称,云南的水资源总量位居全国第三。但是,恰恰这些丰水区,2010年却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如何从科学理性的层面上去找寻其中的原因和机理?如何从旱
故乡有一片很茂密的樱桃林,那片浓绿常年把个小村遮得严严实实。春风吹拂的季节,小村若隐若现,阳光明媚的日子,树影婆娑,小村显得格外神气、秀丽。初春,樱桃花就在春寒料俏
10收获季节结束以后,我又能回到废品堆放场为造风车寻找材料了。通常我会在草里发现一只零件,捡起来看看,心里寻思着:这可以派上什么用场呢?接着又会找到更吸引我的东西。有
“悦读”例文长白山的冬天长白山的冬天来得真快,几天的大风雪后,天晴了,银色的世界一片灿烂。被刮倒的大树全被大雪掩埋了,只露出点点树枝。小野兽被吓昏了头,躲到窝里不敢
翻看近年来的小学语文课本,我们不难发现: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篆字。这与传统的提倡使用简化字的汉字使用精神,不能不说是一个逆转,是一种革新。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