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三十六计》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一颗璀璨明珠,其中一些“计谋”也可以转化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为现代教学增添丰富营养。本文试着从“抛砖引玉”、“无中生有”、“顺手牵羊”和“隔岸观火”几个“计谋”,谈谈它们在英语教学中作为教学方法的应用以及对教学实际的效果,对拓展教学方法空间作点有益的尝试,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三十六计;英语教学;方法转化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文化精髓源远流长,其中《三十六计》堪称中国古代军事策略之瑰宝,是战争中克敌制胜的锦囊妙计,是我国古代兵家计谋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所绽放的一朵瑰丽奇葩。《三十六计》追求的价值在于以最小的损失获得最大的利益。当今,《三十六计》除运用于军事领域外,在政治、经济、外交等多种领域里无不彰显其魅力,在教育教学领域中也有其运用空间。以下略选几个计谋在教学中的运用,以供同行参考。
一、抛砖引玉
英语教学中“抛砖引玉”,是指教师在传授新的知识或陌生的训练形式时所做的model,以此来期待学生如法炮制时有所创新(引玉)。比如,为了训练学生作文能力,我为学生提供几组词和短语,让学生组成一段意思连贯的小短文。
单词与短语:this morning , hurry to , without , run into , find , Saturday.
老师的model(抛砖):This morning , I got up late. I hurried to school without washing or breakfast. When I ran into my school , I found no students at school. Because it was sarurday.
在学生听懂了老师的陈述后,学生的创造思维马上活跃起来,他们会以不同的故事背景,不同的语言表达来展现他们的生活体验,来绽放他们的美丽。虽然,学生的陈述可能存在这样那样的瑕疵,但在以后的训练中会渐渐成熟、渐渐完美,这不就是老师迫切期待的一块块美玉吗?
二、无中生有
英语教学中的“无中生有”,是指师生共同营造“教学情景”,把师生融进虚构的“教学情景”中,从而扩大语言应用的时空,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无中生有”的过程就是“情景”生成的过程。把生活情景搬到课堂上,这也就是教学“生活化”过程。教学离不开生活,教学就是为生活服务的。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是学校”。对此,英语教师要积累生活体验,在课堂上不断创设一个个鲜活实例,使情景教学既能突出语境功能,又能充分展现生活情趣。脱离了一个个“生活情景”,英语教学就会僵化,枯燥无味。比如在“shopping”教学中,仅仅让学生抽象地背诵“what can I do for you ?”、“ I’ d like some ….”等空洞的句子,不如在课堂上创设一个“shop”,有商品,有售货员,有顾客,学生“身临其境”地“shopping”一番。教师要做好对学生的激励性工作,鼓励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对表演好的同学,教师可以奖励他一个苹果,一支铅笔之类东西,或用语言或用掌声鼓励他,这会大大地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学生的识记语言、应用语言能力会得到最佳表现。
三、顺手牵羊
英语教学中的“顺手牵羊”,是指在语言训练中,顺带解决学生课堂上生成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又与训练的内容有一定的联系。比如,句式填空题:She walks to school every day。本来教师是让学生训练“walk”(步行)的用法,而偏偏有学生填上了“on foot”(步行),这时,教师就有必要“顺手牵羊”了,也就是把“walk”的用法特点说明之后,顺便再穿插“on foot”(牵羊),通过二者比较,找出它们在句式上的不同之处,并归纳出:词性的不同,句式、用法和成份也不同。这种“穿插”不是强硬型的,而是和谐的,是有联系的。“顺手牵羊”法可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有利于学生扩散思维,增强语言运用的灵活性。
四、隔岸观火
英语中的“隔岸观火”,是指课堂上,两组或两组以上的学生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而进行竞争式的训练,教师只是“裁判员”,并不干涉学生双方的活动过程,只是作最后的点评。才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才能让学生创新的泉流竞相迸发,教师才能更好地把握学生学情,才能有的放矢改进不合理的教学观念,不断融入新的理念。“隔岸观火”教学方法在运用过程中,教师要做好组织工作,要合理地分配好竞争小组,使小组的力量旗鼓相当,让他们在一个起跑线上竞争。例如,教师要训练学生对某某课文的理解,可分组对课文内容进行“问”和“答”训练,一组学生提问,另一组学生回答,然后角色再反过来训练。在学生问与答的过程中,教师不要打断学生,不要因为学生某一个问句或答句的句式有问题,或是时态不正确、或是人称不一致等,都不要interrupt他们,让他们自由地“拼”下去。我们知道,学生都有股不服输的精神,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精神,没有这种精神,就不能“拼”得激烈、就不能“拼”得持久。最后,教师作点评,根据“问答”的正确率,分出谁是优胜者,败的一方会在下一次挑战中再次“卷土重来”。因此,此法不仅有利于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还有利于学生形成良性的竞争模式。
当然,《三十六计》还有一些“计谋”通过合理的加工,可成为新的教学方法,这需要各位同行去深刻挖掘、大胆的尝试。
(作者单位:江苏省泗洪县雪枫中学)
【关键词】三十六计;英语教学;方法转化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文化精髓源远流长,其中《三十六计》堪称中国古代军事策略之瑰宝,是战争中克敌制胜的锦囊妙计,是我国古代兵家计谋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所绽放的一朵瑰丽奇葩。《三十六计》追求的价值在于以最小的损失获得最大的利益。当今,《三十六计》除运用于军事领域外,在政治、经济、外交等多种领域里无不彰显其魅力,在教育教学领域中也有其运用空间。以下略选几个计谋在教学中的运用,以供同行参考。
一、抛砖引玉
英语教学中“抛砖引玉”,是指教师在传授新的知识或陌生的训练形式时所做的model,以此来期待学生如法炮制时有所创新(引玉)。比如,为了训练学生作文能力,我为学生提供几组词和短语,让学生组成一段意思连贯的小短文。
单词与短语:this morning , hurry to , without , run into , find , Saturday.
老师的model(抛砖):This morning , I got up late. I hurried to school without washing or breakfast. When I ran into my school , I found no students at school. Because it was sarurday.
在学生听懂了老师的陈述后,学生的创造思维马上活跃起来,他们会以不同的故事背景,不同的语言表达来展现他们的生活体验,来绽放他们的美丽。虽然,学生的陈述可能存在这样那样的瑕疵,但在以后的训练中会渐渐成熟、渐渐完美,这不就是老师迫切期待的一块块美玉吗?
二、无中生有
英语教学中的“无中生有”,是指师生共同营造“教学情景”,把师生融进虚构的“教学情景”中,从而扩大语言应用的时空,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无中生有”的过程就是“情景”生成的过程。把生活情景搬到课堂上,这也就是教学“生活化”过程。教学离不开生活,教学就是为生活服务的。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是学校”。对此,英语教师要积累生活体验,在课堂上不断创设一个个鲜活实例,使情景教学既能突出语境功能,又能充分展现生活情趣。脱离了一个个“生活情景”,英语教学就会僵化,枯燥无味。比如在“shopping”教学中,仅仅让学生抽象地背诵“what can I do for you ?”、“ I’ d like some ….”等空洞的句子,不如在课堂上创设一个“shop”,有商品,有售货员,有顾客,学生“身临其境”地“shopping”一番。教师要做好对学生的激励性工作,鼓励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对表演好的同学,教师可以奖励他一个苹果,一支铅笔之类东西,或用语言或用掌声鼓励他,这会大大地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学生的识记语言、应用语言能力会得到最佳表现。
三、顺手牵羊
英语教学中的“顺手牵羊”,是指在语言训练中,顺带解决学生课堂上生成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又与训练的内容有一定的联系。比如,句式填空题:She walks to school every day。本来教师是让学生训练“walk”(步行)的用法,而偏偏有学生填上了“on foot”(步行),这时,教师就有必要“顺手牵羊”了,也就是把“walk”的用法特点说明之后,顺便再穿插“on foot”(牵羊),通过二者比较,找出它们在句式上的不同之处,并归纳出:词性的不同,句式、用法和成份也不同。这种“穿插”不是强硬型的,而是和谐的,是有联系的。“顺手牵羊”法可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有利于学生扩散思维,增强语言运用的灵活性。
四、隔岸观火
英语中的“隔岸观火”,是指课堂上,两组或两组以上的学生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而进行竞争式的训练,教师只是“裁判员”,并不干涉学生双方的活动过程,只是作最后的点评。才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才能让学生创新的泉流竞相迸发,教师才能更好地把握学生学情,才能有的放矢改进不合理的教学观念,不断融入新的理念。“隔岸观火”教学方法在运用过程中,教师要做好组织工作,要合理地分配好竞争小组,使小组的力量旗鼓相当,让他们在一个起跑线上竞争。例如,教师要训练学生对某某课文的理解,可分组对课文内容进行“问”和“答”训练,一组学生提问,另一组学生回答,然后角色再反过来训练。在学生问与答的过程中,教师不要打断学生,不要因为学生某一个问句或答句的句式有问题,或是时态不正确、或是人称不一致等,都不要interrupt他们,让他们自由地“拼”下去。我们知道,学生都有股不服输的精神,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精神,没有这种精神,就不能“拼”得激烈、就不能“拼”得持久。最后,教师作点评,根据“问答”的正确率,分出谁是优胜者,败的一方会在下一次挑战中再次“卷土重来”。因此,此法不仅有利于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还有利于学生形成良性的竞争模式。
当然,《三十六计》还有一些“计谋”通过合理的加工,可成为新的教学方法,这需要各位同行去深刻挖掘、大胆的尝试。
(作者单位:江苏省泗洪县雪枫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