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的回顾与发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weiw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我国高中地理教学是在借鉴国内外教学模式、地理课程设置与改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至今已有20年的历史。随着我国新课改的实施,高中地理课程教学的内容与课程的设置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首先回顾了高中地理教学改革的发展历程,然后在肯定我国高中地理新课改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高中地理教学仍存在的问题,最后阐述了对我国高中地理教学发展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 高中地理教学 回顾 问题 思考
  
  1.引言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高中地理作为广大高中生的必修课,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及其主要特征,了解世界地理环境及其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了解人类活动与环境相互作用产生的问题。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实施,是我国高中地理教学改革的一次重大突破,对于进一步推动高中地理教学的发展以及在中学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回顾了高中地理教学改革的发展历程,然后在肯定了我国高中地理新课改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高中地理教学仍存在的问题,最后对高中地理教学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一些看法。
  2.高中地理教学改革的回顾
  我国高中地理教学改革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在2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主要经历了以下一些改革历程:
  2.1高中地理教学改革的起步阶段。
  我国高中地理教学起步阶段是1984年到1990年。这一时期主要受到了西方一些教学方法的影响,并引起了广大中学地理教学工作者的关注,比如:美国的“程序教学法”、“发现教学法”,德国的“范例教学模式”,前苏联的“最优化教学模式”,但由于当时受到国内教育背景及条件的限制,我们对这些教学模式只做了形式上的模仿,却没有深入研究其内涵。
  2.2高中地理教学改革的尝试阶段。
  这一阶段从1990年开始到2000年结束。我国于1990年4月颁布了《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修订本)》,1992年6月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这两套教学大纲的颁布意味着我国中学地理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我国高中地理教学改革主要集中在地理教学模式的选择与运用、教学的评估上,另外在这一时期我国高中地理教学也尝试了一些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比如:自学加辅导的教学方式、探究与创新的教学模式、引导启发与发现的教学模式,这些尝试与创新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高中地理教学的发展。
  2.3高中地理教学改革的深入阶段。
  这一阶段从2001年起至今。2001年7月,我国教育部正式颁布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全国性地理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2003年4月,又颁布了高中新课程方案以及地理课程标准。2005年,全国除了个别省级行政单位外,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学生已全部进入新课程学习。可以说2001到2005年是地理新课程改革所带来的变化最大的五年[1]。在这一时期,我国高中地理教学的改革主要集中在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试用和评估上,例如: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高中地理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高中地理教学,开放式地理教学,情景教学,等等,更多地注重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只起主导的作用。
  3.高中地理教学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高中地理课程采用了新课标后,和其它科目一样,也采用了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的教学内容设置。新课程中有三个必修模块和七个选修模块,必修模块包括自然、区域、人文模块,选修模块包括宇宙与地球、海洋、自然灾害、环境保护、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旅游、城乡规划等,新课程显然在内容上比旧的地理课程丰富了很多,但在课时上并没有增加。这当中就产生了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把这些内容的教学安排好这样一个问题,高中地理教师还要针对文理科学生,既要保证必修模块的教学,又要安排好文科学生对选修模块的学习,这显然也是一个挑战。
  4.高中地理教学的发展的思考
  4.1合理规划,灵活安排教学内容。
  高中地理教学在新课标实施后,采用了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的教学内容设置,在课程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教学的内容,这给高中地理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大纲的内容,做出合理的规划,可以通过把一些模块结合起来介绍的方式灵活安排教学内容,对于文科生则应在必修课学习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对选修模块进行教学,而对于一些理科生则在强化必修模块知识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兴趣学习选修模块。
  4.2以课堂教学为重点,营造平等、和谐、互敬互重的课堂氛围。
  新课标贯彻后,高中地理教学仍以课堂教学作为主要的教学途径。高中地理新课改的要求最终要落实到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之中,体现在教学活动之中。如何在课堂教学上进一步改善教学的氛围与环境,使之可以满足高中地理新课标的要求,已成为广大高中地理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高中地理教师应对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把自己从课堂主体的地位转变为主导的地位,从一个“独奏者”转变为一个“伴奏者”,为学生营造相互尊重、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不要因学生回答不出问题而恼怒,而要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这样一种和谐的教学环境中学习可以充分建立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关系,从而真正将知识在互动中传授给学生。
  4.3进一步完善高中地理教学的评价机制。
  高中地理教学不仅应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进行改进和完善,还应对高中地理教学的评价机制进行健全。教学评价机制不仅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应关注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的激发。在评价的方式上,要注重定性与定量的结合,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结合;在评价的主体上,不仅应包括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还有家长与社会的评价;在评价的客体上,应包括对教学方式的评价,对教学手段适用性的评价,全方位综合性地构建教学评价机制。
  4.4运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手段。
  高中地理教师应充分掌握和运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多媒体作为现代化的教辅工具已广泛地应用于高中各种课程的教学之中,高中地理教学也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教学手段。比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给学生播放一些相同主题的视频或短片,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了解与认识。教师还可以在教授某一内容前,让学生先去网上查阅相关资料,然后做成PPT,上课时让学生先讲,教师进行归纳总结,这样便充分发挥了教师主导、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作用。
  4.5提高高中地理教师自身素质。
  高中地理教师应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修养,强化自己的敬业精神,努力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地理学是一门与历史、经济、政治等多个学科交叉的学科,因此为了在教学中更好地利用课堂这一教学平台,地理教师就要注意自己平时的积累,除了书本上的内容外,还可以更多地讲些相关的知识内容,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与魅力,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另外,高中地理教师还要努力学习和掌握各种现代信息技术知识,并将这些技术手段运用于自己的教学之中。
  5.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地理教学历经了二十余年的发展与变革,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伴随着新课改的实施,高中地理教学在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模式、评价的手段等方面有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于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地理科学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创造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建立全方位综合性的高中地理教学评价模式,运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手段,必能进一步促进我国高中地理的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钟作慈,李岩梅,李通等.中学地理教学改革的若干基本问题[J].教育科学研究,2001,(3):30-35.
  [2]李晴.论地理教学方法的依据和分类[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4):78-82.
  [3]林宪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地理教学模式探讨[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1999,(1):30-33.
  [4]倪刚,藤春惠.中学地理教学模式初探[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5,(5):7-8.
  [5]袁书琪.地理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2-43.
其他文献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知识性与教育性紧密结合的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特征。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其教学过程基本上是由教师进行空泛的理论说教,是一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被动式教学模式。对这一教学模式,学生往往有厌烦、逆反、排斥心理,从而使思想品德课的功能难以得到有效发挥。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新的教学理念给思想品德课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带给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
由于种种原因,在传统的政治课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发挥,普遍对政治课缺乏兴趣,课堂气氛死气沉沉,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缺乏互动,课堂不和谐。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迫切要求我们摆脱传统课堂的束缚,建立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生命课堂,使得教师和学生的生命价值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得到很好的体现。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种共识: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以生为本,构建和谐课堂,政治课堂教学才能焕发生机。要构建和谐课堂,
摘 要: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的核心内容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其实质是一部近代西方政治简史。基于对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学生情况的具体分析,本文作者进行了四个方面的教学尝试。  关键词: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历史教学 教学尝试    一、课标要求    1.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形成的史实,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说出美国1787
各门课程教学中都渗透着审美教育,历史学科也不例外,其中蕴含的审美教育因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通过审美提升学生素养,成为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审美教育指的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美和创造美的教育,它是以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的生动形象来感染学生。而历史本身几乎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各个领域的审美教育因素都有助于学生认识人类的生产、生活与发展,从而使学生不仅获知历史、认
历史知识本身是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学习历史可以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可以使人变得成熟、渊博而有智慧。具有丰富历史修养的人善于用历史眼光观察事物、观察现实、预见未来。作为中学教师,我认为,每门学科都应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品质,历史学科当然也不例外。笔者拟就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品质,谈几点看法,以求教于方家。    一、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激起探索欲望    兴趣是人的一种
历史教育的本质是人文教育,历史课程是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它对学生的人格养成与文化熏陶起着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国家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阶段国家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的历史课程的教育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加深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初步形成历史进步意识、历史正义感、热爱和平的观念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这些规定体现了历史课程
历史,是过去了的人类活动的记录,是历史人物和人民大众活动的遗迹,既不会重演,又无法实验。但是,历史具有突出的情景性,教师应努力把过去的历史现象重现在学生头脑里并使其形象化,形成具体、清晰的历史表象,使学生在表象的基础上进行体验、想象,开展思维活动以获得正确的历史知识并有所创新。历史课是一门很有特色的学科,它所讲授的历史人物、事件都是过去发生的。教师要使学生清晰了解过去的历史,就要千方百计地在课堂上
文化创意人才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第一要素,是文化创意产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2004年4月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中将文化产业分为三个层面。一是文化产业核心层,包括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二是文化产业外围层,包括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其他文化服务。三是相关文化产业层,包括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
在地理学科教学中,一般来讲,所谓讨论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展开讨论,各抒己见,相互启发,通过陈述、交流和辩论,为自己的观点寻求理论立足点,直至取得一致认同的学习过程,从而最终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讨论而完成既定教学任务的教学方法。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讨论教学具有以下基本特点:首先是涵盖主题或学习内容的启发性;其次是强调教学或学习主体,即师
高中地理教学创新就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学过程,并以此为基础达到全面培养人才和实现人才全面发展目的的教育。下面,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谈几点建议。    一、培养自学能力    “如果上帝一手拿着真理,一手拿着获取真理的能力,让我选其一的话,那么我宁要获取真理的能力,而不要真理”。确实,如果有了获取真理的能力,那么自己就可以发现更多的真理。同样,如果教师培养学生的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