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源对厌氧活性污泥产生磷化氢的影响

来源 :中国给水排水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wangxinj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污水处理厂浓缩池污泥为种泥,通过厌氧驯化培养后,研究了不同碳源和碳磷比对磷化氢的产生和TP去除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还原性碳与磷化氢的产生密切相关,以甲醇为碳源时,磷化氢的产量最大,为133.64μg/m3,TP的去除量也达到最大,为14.29 mg/L。当碳磷比为16∶1(COD初始浓度为800 mg/L、TP初始浓度为50 mg/L)时,磷化氢产量最大,为141.84μg/m3,TP的去除量为14.85 mg/L,过高和过低的COD浓度都不利于磷化氢的产生。
其他文献
采用短波紫外(UVC)对铜绿微囊藻悬浊液进行预处理,从光合活性、细胞生物量以及藻毒素浓度等方面对UVC的杀藻效果和安全性进行评估。不同剂量的UVC处理对光合量子产率(Φe)的影响显著,对胞内和胞外MC-LR有显著降解效果,照射剂量为350 mJ/cm2时去除率分别达到50%和87%,但对活体Chl-a浓度和细胞完整性的影响不明显。培养试验表明,140 mJ/cm2的UVC照射能有效抑制细胞生长,Φ
采用传统折板絮凝池处理低浊水时面临絮体沉降性差、"跑矾"等现象。为解决上述问题,宁夏某水厂采用微涡旋絮凝工艺对折板絮凝池进行升级改造,但改造完成后的运行效果仍不理想。通过分析对比微涡旋絮凝池和折板絮凝池中的颗粒数、浊度、絮体沉降体积、分形维数、分子荧光光谱等,讨论现有微涡旋改造的不足,并建立一套评价体系,以指导水厂的升级改造。试验结果表明:经过微涡旋改造后除第二絮凝段外,其他各段对浊度的去除率分别
青岛市麦岛污水处理厂采用以聚苯乙烯小球为填料的曝气生物滤池(Biostyr BAF)处理城市污水,研究了水力负荷、气水比、进水COD和NH3-N负荷对Biostyr BAF处理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进水COD和NH3-N浓度分别为(60.6~215.8)和(8.1~41.2)mg/L的条件下,Biostyr BAF的最佳水力负荷为1.0~1.3 m3/(m2·h),最佳气水比为(4∶1)~(5∶
氧化应激是造成动物衰老和疾病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动植物蛋白水解物具有清除体内过剩的活性氧自由基、抑制脂肪氧化等生物活性.蛋白水解物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应用
分别从厌氧区或缺氧区进水,探讨了水力停留时间(HRT)对中心岛式一体化OCO工艺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进水方式下,HRT对系统去除COD的影响不大,出水COD平均值保持在50 mg/L以下,平均去除率在85%以上。系统对TN的去除率随HRT的增大而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从厌氧区进水时,在HRT=12 h时对TN的去除率最高,为85%;从缺氧区进水时,在HRT=13 h时对TN的去除率最高
以粉煤灰陶粒为粗骨料,辅以水泥、高效减水剂等制成新型生态陶粒混凝土,作为自行构建的交替好氧缺氧生物膜反应器(简称ECCBR)的载体,用于城市污水脱氮。采用间歇运行和间歇曝气方式,在不同DO、C/N值等条件下进行挂膜试验,结果显示,挂膜周期主要受水温影响,25~31℃时为8~10 d,15~17℃时为13~15 d;DO对去除污染物的影响较其他因素明显,浓度宜控制为1.5 mg/L;生物膜成熟时,对
[目的]饲养观察法国抗螨蜂种在云南的适应性、抗螨性和繁殖能力.[方法]从2009年8月到2010年10月,采取饲养试验法,对法国抗螨蜂种的适应性,大、小蜂螨的寄生情况和蜂群的增殖
采用热重分析仪对城市污泥进行了不同温度(80、100、120℃)下的等温热风对流干燥试验,绘制了污泥干燥动力学曲线和各干燥阶段能量消耗特性曲线,获得了不同干燥温度和初始湿含量下污泥的干燥能耗数据。结果表明,干燥过程的能量利用效率随污泥湿含量的降低而显著下降,提高热风干燥温度可降低污泥干燥过程的能耗。在120℃的热风干燥温度下,污泥全干化能耗为3 750 kJ/kg。另外,结合试验结果,讨论了城市污
小麦ph1b突变体可诱导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和交换,产生遗传上较为稳定、补偿性较好的重组体。将外源染色体引入ph1b的小麦遗传背景是产生目标染色体重组体的基础,但ph1b植株没
在污泥干燥过程中必须寻找一个最适的操作条件,以从源头上控制气体污染物的产生。通过试验研究了印染污泥干燥过程中干燥温度和干燥程度对典型无机气体污染物(NH3、H2S)和有机气体污染物(苯系物)释放量的影响情况。结果显示,两类污染物的释放量均随干燥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且均存在释放量突增温度,分别在140和120℃附近;干燥程度对气体污染物释放量的影响表现为当含水率接近35%且持续下降时,NH3和H2S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