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教学在语文学科的应用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bird_zd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启发式教学,自古以来经过广大教育工作者实践证明,是一种永不落后的教学方法。因此,在教学中,采用形式多样的启发,将会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对教育工作者而言,这种方式似乎十分熟悉。然而,在使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实践过程中,却常常会遇到启而不发的尴尬,施教者也常感叹,这些学生启而不发,真是“榆木脑袋”,其情其景其言,似乎很无奈,似乎“不发”的责任全在于被“启”的学生。
  其实,责任不在学生,而恰恰在于运用启发式教学法的教师。孔老夫子早就有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愤”和“悱”正是“启”与“发”的准备和条件。而教学实践之所以常遇到启而不发的尴尬,就在于没有创造出“愤”和“悱”的客观条件和心理氛围。
  一、解决“愤”“悱”氛围的方法
  那么,如何创造出“愤”和“悱”的氛围,有效使用启发式教学法,彻底摆脱启而不发的尴尬呢?我认为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兴趣”。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学习产生重要影响,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率。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全过程的一种心理倾向;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是一种强大的内趋力;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前提。一旦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就会自发地把心理活动指向学习对象,对学习充满热情,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新课改倡导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这样会使学生在课堂上有一种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感,使学生对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与浓厚的兴趣、欲望,进而全身心地参与探索、研究等学习活动的全进程。
  二、培养学生的兴趣的做法
  中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说过:“我们教书,最重要的是引起学生的兴趣。”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本身的有利条件,调动一切教学手段,采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思维发展状况,发挥图示、教具的作用,课上要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并具有浓厚的趣味性,使学生迷恋,还要把当今的信息输入课堂,使课堂上常有时代的活水流淌,使学生感到新鲜、亲切、有味、直观、生动,从而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让一个个枯燥的文字符号变为学生喜闻乐见的生动形象和信息载体。
  归纳以上的内容,可以概括为这样几点:
  1.激发求知欲,培养学生兴趣。
  求知欲是一种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和不断探究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学生一般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他们都非常希望学到很多知识。我们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课堂教学潜力,加大知识信息量,充分满足学生的需求,则会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巧设提问,激发学习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巧设提问的关键是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及促使学生达到最佳的学习境界上,做到真正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心灵的火花。
  3.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初始,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认识规律及课文的特点,从直观、形象入手,为学生创设出和谐美好的学习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求知欲望,引导学生自能探究课文的知识。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只有在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的情况下,对课文才会产生想了解、想去读、想学习的欲望。因此,教师在此环节应以情激趣,通过设计一些形式新颖、吸引力强、方法多样、引人入胜的新课导入方法,引导学生入情入境。
  4.运用直观形象,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活动中常遇到“启而不发”的尴尬现象,究其原因,正是忽视了激发的作用,缺少了激发的环节。
  俗话说:“水不激不活,人不激不奋。”孔夫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课程就会被当作礼物来接受。”这是何等诱人的教学境界,这是多么和谐的教学局面!如果不激发学生,学生学习的心理机制就没有启动,不愿学这门课,人在教室心在外,形在此而神在彼,那么,老师的启发就只能成为灌输和强加。学生在消极被动之中不可能有好的精神状态,当然也就很难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有的老师提问学生,学生站起来不说话。因为他根本不知道老师问的是什么,更别说会不会了。还有的老师在考后抱怨:讲过的题就是不会做,真没办法。其实这正是由于缺少“激发”造成的。
  由此我们也可以更深刻地感到:对于教师而言,使教学变得兴味盎然的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考虑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即使德育的渗透,学法的指导也应以此为前提,否则只能是事倍而功半。
  新课程的开发,还教育它本来的面目:自由、开放、活泼、创新。教育已摆脱了戴着脚镣跳舞的束缚,现在是要求广大教师重抖擞,不拘一格教人才。所以教师的角色必须转变,必须与时俱进,学习课程,深入生活,专心科研,及时反思,认识差异,开拓创新,继承发展,紧紧抓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个核心来设计语文课堂教学,就会使学生“乐学”,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也就能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而做到减负而不减质。也就是要努力求索,适应时代的呼唤,课改的潮流,真正成为育人的教师。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我国房地产业处于向上发展阶段,但随着政策环境、需求环境、竞争环境的剧烈变化,房地产市场的格局正在日益变化。目前房地产开发市场面临严峻的形势,我国房地产消费市场健康发展应采取积极对策。本文通过运用消费经济学知识在现实问题,政策,经济环境等方面对我国房地产消费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  【关键词】房地产;现状;分析及建议  住房问题一直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和谐社会的大问题,住房问题的研究与解
期刊
新中国法学受到苏联法学的深刻影响 ,俄罗斯法学又承袭了部分苏联法学的传统 ,对中国法律的影响也是存在的。反思与回顾苏联、俄罗斯法律文化传统 ,比较中国和苏联、俄罗斯整
有效的课堂提问是传授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思考习惯的一种有效策略;通过提问可以考察学生对所学的内容的掌握情况,能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所以提问直接关系着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如何才能把握这一关键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如果教师第一个问题能让学生增大信心的话,后面的问题学生就会积极的思考主动地去解决问题。同时提出的问题不能太难
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01年全国房地产市场稳步升温,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2.2%。2002年全国房地产市场仍呈火爆态势,上
【摘 要】传统的封闭式课堂教学已经面临现代教育手段的挑战,针对中学历史教学,笔者做了一些开放式教学的尝试。通过对传统教学观的合理扬弃,树立新教学观,充分发挥教师主导性使学生积极参加与自主学习。  【关键词】中学历史 开放式 教学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5-0145-01     一、“开放式”教学的意义  长期以来,初中历史教学由
【摘要】虽然目前国内已经开始实施不动产登记制度,但依然处于初级阶段,因登记管理体系不健全而导致登记过程中遇到一些难题。实践中,为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顺利进行,做好过渡工作,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建立健全登记体系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先分析不动产统一登记中的难点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应对,谈一下个人的观点和认识,以供参考。  【关键词】统一登记;不动产;操作难点;应对策略;研究  党的十八届三中
各位来宾、同事们、朋友们 :今天是日本所建所 2 0周年纪念日 ,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日子。我代表日本研究所向今天出席日本所建所 2 0周年纪念会的来宾、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
自2005年人民币汇改启动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超过20%,在此期间,广东外经贸还遭遇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并经历了劳动力和土地、资源要素成本持续上升的挑战。同期,双重压力对广东出口企业产生了明显的“倒逼效应”,触发了出口企业强烈的危机意识,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展自主研发和品牌建设,变压力为动力,从而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商品结构的优化和品质的提升,广东外贸进出口总额五年年均增长12.9%。但
期刊
摘要:本文认为片面的经济目标考核机制、环保政策法规和公众监督的缺失是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科学的政绩考核制度、完善体制与产业准入政策、加大社会舆论监督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中国 国际产业转移 现状 问题 原因 政策建议     一、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现状   (一)承接国际产业规模稳步增长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主要以亚洲“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