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课改的浪潮推动之下,教师越来越意识到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但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又暴露出了一些问题,笔者总结了几种值得注意的倾向,以供商榷。
关键词 课改 语文教学 几种倾向
一、注重“求异”,忽视“求同”
课堂教学中注重求同是对传统考试的一种应对。模式化的学习抹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本是最具创造性的作文训练被程式化的“范文”统率得毫无情趣。这样的文章四平八稳,能确保考试相对安稳地通过。我们在惊叹此举高妙的同时,更多的是为学生变成考试的机器而悲哀。在这种教育机制驱使下的学生的思维是单向的,与创造是无缘的,求异是不可能的。
当人们意识到这种教育方式存在不妥而呼唤改革时,似乎又走向另一个极端——过分求异,忽略了值得纠正的问题。如,一老师教《三打白骨精》,引发学生思考时,学生说到:“白骨精真聪明,为了得到唐僧,她一下子,用了‘美人计’、‘离间计’、‘金蝉脱壳计’……”老师说“你真聪明,一下子能说出这么多的计”就过去了。事实上,这位同学的发言,对“价值观、人生观”的认识是错误的。教学时对这样的错误应该及时纠正。此时教师要采用求同思维,再提一个问题:“白骨精真的很聪明吗?”引发大家进一步思考,让学生理解白骨精的聪明是以损人利己为出发点的,这不是聪明,是狡诈、凶残。
思维有两个翅膀,一是求同,二是求异。二者缺一,思维就不能起飞。求同,就是发现规律,认识事物共性;求异,就是发现特点,认识事物个性。两者相互联系、相互转化,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有所创造。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的求异思维,也不能忽视求同能力的培养,求同存异,方能使学生思维的双翼丰满。
二、为求“自主”,走向“自由”
自主是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关键词。我们必须把课堂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打破过去教师“满堂灌”、学生“全堂听”的教学习惯,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造平等、宽松的气氛,对学生应该多一点信任、多一些宽容,要把尽可能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语文课堂要推崇真实,允许“实话实说”;鼓励争议,允许“自我表现”;倡导创新,允许“挑战权威”;激发想象,允许“异想天开”。
然而,自主不等于自由,更不等于不要教。有的课堂学生自主有余,有些自流;有的完全上成自习课,学生好像成了学习的主人,一课下来,却收效甚微。在老师吩咐学生读书时,经常听到这样的话“你们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诚然,这符合新课标提出的“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的精神。但是,教师忽视了发挥主导作用的“该怎么读”,使课堂变成了漫无目的的“自由市场”。试想,如果学生想读的内容不是教学的重点,阅读的方式不恰当,无法达到预定的目标,我们还能让他们“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吗?现实中有许多学生还不能自主,不会自主,更多的是在盲目的哄动中浪费了时光。
我们尊重学生的自主,前提是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和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与形成。
三、只图有形,忽略其神
课改的步伐总是走得很快,稍不留神就可能掉队落伍,于是,老师们力图用最新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来体现自己新的教学理念。就拿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来说吧,“朗读与感悟” 真可谓是大放异彩。
新课标呼吁朗读,提倡感悟。朗读感悟作为如今阅读教学之重要手段,它激活了沉闷的课堂,强化了情意的熏陶,阐释了人文之精神。它犹如一夜春风,吹遍了祖国大江南北。课内书声琅琅,不绝于耳;学生喜怒哀乐,皆现于色,一派大好风光。但是,当我们拨开朗读感悟之重重雾帘,细心探析,发现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其一,学生一遍又一遍地读,个别读,小组读,男生读,女生读,学生读得声嘶力竭,却都在同一层面,没有质的提高。其二、脱离具体的情境,一味地要求学生感悟,要求学生读出各种诸如“更美一点”的感觉,显得生硬而苍白。其三、过于强调朗读感悟这一环节而忽视了语言的实质性训练,使得大半学生对于文本内容所蕴涵的语言规律一知半解,属华而不实之举。应该说,一堂没有朗读的课不能算是一堂好课。但为读而读的课也不见得就是好课。有人说,朗读是语文课堂永恒的美。但只有让语文感性和理性共存,置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朗读才能焕发其独特的魅力。
成功的课堂要有其形,更要有其神。
四、热衷“客串”,不见“引导”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的教要致力于导。”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使命就在于恰到好处地指导、启发学生由无知到有知,由茫然困惑到豁然开朗,循序渐进地发展思维、提高能力。当然,这种“主导”不是强制执行,也不是硬性灌输。钱梦龙先生提出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三主”教学思想,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充分重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渐渐被逐出教学舞台。
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教师在课堂中到底扮演怎樣的角色呢?许多老师对此没有正确的认识。平时啰嗦惯了的教师认识到教师应该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自己去学习、去感悟,于是不敢过多地讲话,惟恐占据学生的时间;不敢评论,惟恐压制学生的个性。所以许多教师只是充当“点将官”的角色,在课堂中我们能听到的更多的就是“你说”“你说”“你说”……最出色的课堂角色也只是较到位的“客串者”。
课堂上,教师到底干什么?当学生遇到疑难时,教师要引导他们去想;当学生的思路狭窄时,教师要启发他们拓宽;当学生迷途时,教师要把他们引上正路;当学生无路可走时,教师要引导他们铺路架桥……
总之,让“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学生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是教师当务之急。
关键词 课改 语文教学 几种倾向
一、注重“求异”,忽视“求同”
课堂教学中注重求同是对传统考试的一种应对。模式化的学习抹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本是最具创造性的作文训练被程式化的“范文”统率得毫无情趣。这样的文章四平八稳,能确保考试相对安稳地通过。我们在惊叹此举高妙的同时,更多的是为学生变成考试的机器而悲哀。在这种教育机制驱使下的学生的思维是单向的,与创造是无缘的,求异是不可能的。
当人们意识到这种教育方式存在不妥而呼唤改革时,似乎又走向另一个极端——过分求异,忽略了值得纠正的问题。如,一老师教《三打白骨精》,引发学生思考时,学生说到:“白骨精真聪明,为了得到唐僧,她一下子,用了‘美人计’、‘离间计’、‘金蝉脱壳计’……”老师说“你真聪明,一下子能说出这么多的计”就过去了。事实上,这位同学的发言,对“价值观、人生观”的认识是错误的。教学时对这样的错误应该及时纠正。此时教师要采用求同思维,再提一个问题:“白骨精真的很聪明吗?”引发大家进一步思考,让学生理解白骨精的聪明是以损人利己为出发点的,这不是聪明,是狡诈、凶残。
思维有两个翅膀,一是求同,二是求异。二者缺一,思维就不能起飞。求同,就是发现规律,认识事物共性;求异,就是发现特点,认识事物个性。两者相互联系、相互转化,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有所创造。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的求异思维,也不能忽视求同能力的培养,求同存异,方能使学生思维的双翼丰满。
二、为求“自主”,走向“自由”
自主是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关键词。我们必须把课堂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打破过去教师“满堂灌”、学生“全堂听”的教学习惯,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造平等、宽松的气氛,对学生应该多一点信任、多一些宽容,要把尽可能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语文课堂要推崇真实,允许“实话实说”;鼓励争议,允许“自我表现”;倡导创新,允许“挑战权威”;激发想象,允许“异想天开”。
然而,自主不等于自由,更不等于不要教。有的课堂学生自主有余,有些自流;有的完全上成自习课,学生好像成了学习的主人,一课下来,却收效甚微。在老师吩咐学生读书时,经常听到这样的话“你们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诚然,这符合新课标提出的“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的精神。但是,教师忽视了发挥主导作用的“该怎么读”,使课堂变成了漫无目的的“自由市场”。试想,如果学生想读的内容不是教学的重点,阅读的方式不恰当,无法达到预定的目标,我们还能让他们“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吗?现实中有许多学生还不能自主,不会自主,更多的是在盲目的哄动中浪费了时光。
我们尊重学生的自主,前提是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和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与形成。
三、只图有形,忽略其神
课改的步伐总是走得很快,稍不留神就可能掉队落伍,于是,老师们力图用最新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来体现自己新的教学理念。就拿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来说吧,“朗读与感悟” 真可谓是大放异彩。
新课标呼吁朗读,提倡感悟。朗读感悟作为如今阅读教学之重要手段,它激活了沉闷的课堂,强化了情意的熏陶,阐释了人文之精神。它犹如一夜春风,吹遍了祖国大江南北。课内书声琅琅,不绝于耳;学生喜怒哀乐,皆现于色,一派大好风光。但是,当我们拨开朗读感悟之重重雾帘,细心探析,发现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其一,学生一遍又一遍地读,个别读,小组读,男生读,女生读,学生读得声嘶力竭,却都在同一层面,没有质的提高。其二、脱离具体的情境,一味地要求学生感悟,要求学生读出各种诸如“更美一点”的感觉,显得生硬而苍白。其三、过于强调朗读感悟这一环节而忽视了语言的实质性训练,使得大半学生对于文本内容所蕴涵的语言规律一知半解,属华而不实之举。应该说,一堂没有朗读的课不能算是一堂好课。但为读而读的课也不见得就是好课。有人说,朗读是语文课堂永恒的美。但只有让语文感性和理性共存,置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朗读才能焕发其独特的魅力。
成功的课堂要有其形,更要有其神。
四、热衷“客串”,不见“引导”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的教要致力于导。”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使命就在于恰到好处地指导、启发学生由无知到有知,由茫然困惑到豁然开朗,循序渐进地发展思维、提高能力。当然,这种“主导”不是强制执行,也不是硬性灌输。钱梦龙先生提出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三主”教学思想,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充分重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渐渐被逐出教学舞台。
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教师在课堂中到底扮演怎樣的角色呢?许多老师对此没有正确的认识。平时啰嗦惯了的教师认识到教师应该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自己去学习、去感悟,于是不敢过多地讲话,惟恐占据学生的时间;不敢评论,惟恐压制学生的个性。所以许多教师只是充当“点将官”的角色,在课堂中我们能听到的更多的就是“你说”“你说”“你说”……最出色的课堂角色也只是较到位的“客串者”。
课堂上,教师到底干什么?当学生遇到疑难时,教师要引导他们去想;当学生的思路狭窄时,教师要启发他们拓宽;当学生迷途时,教师要把他们引上正路;当学生无路可走时,教师要引导他们铺路架桥……
总之,让“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学生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是教师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