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教下乡”引领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n_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在看待专业发展时强调:做校长,顶大的事就是培养青年教师。而能够引领与推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也有很多,如听名师专题讲座、优质课、读学术著作、同课异构、公开课、送教下乡等方式。其中,送教下乡是指在校际、区域间开展的一种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教育教研活动。我们探讨很多地区与学校在送教下乡过程中总结的做法与经验,校际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推进区域间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送教下乡;教师;专业发展;名师引领
  课堂教学实践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沃土与关键环节之一。在送教下乡活动中,也需要教师不断学习名师先进育人理念与教学智慧,结合活动的开展,积极反思自身教育教学,进而完成认知的升华、能力的提升。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人们对教师的期望也在不断提高,社会对广大乡村教师的期望值也在不断提升,新时代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专业性知识,健康的心理素质,还要有较高水平的教育教学艺术。社会在呼唤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时代在推进乡村教师能够在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那么,如何借助送教下乡,搭建共创共享交流平台,推进新的研修资源生成,丰富乡村学校教研资源,引领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呢?
  一、课堂观察,自觉成长的有效策略
  课堂观察是我们研究课堂教育教学时广为使用的研究方法之一。课堂观察是指观察者带着明确目的,凭借自身感官以及有关辅助工具、直接或间接地从课堂情境中收集信息进行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充分而有效的课堂观察,有利于教师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为教师提供专业快速发展的途径。通过课堂观察,教师结合教学实践反哺于课堂教学,进而逐步提升质量。
  前不久,学校组织一批骨干教师到一乡村学校开展送教下乡活动,一名语文教师在听《苏州园林》名师示范课时,从学生、课堂、教师三个层面进行课堂观察,自主用手机把课堂中的几处讲解说明文语言的片段进行了录像,结合课堂观察中他对课文的理解,课后利用“镜子效应”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从视频中直言观察到自己的课堂教学在语言讲解上是存在问题的。毕竟送教下乡活动是短暂的,而课堂录像就能够还原现实课堂的真实性和清晰性,通过对比很容易发现自己的优缺点,包括口头禅、教学仪态和肢体动作等。
  课堂观察中,常常会出现教师的课堂主动参与意识不高和自我发展内在动力不足的现象。不能只是处于一种被动发展的状态,首先要从转变思想认识方面入手,从“要我发展”变为“我要发展”。课堂观察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深刻剖析“他课”优缺点,更在于认真抓住课堂情境师生互动的有价值信息,并能及时有效地捕捉信息,分析思考,随时做出判断,带有思辨性的去观察“为什么这样教”,能够做到“在别人的课堂里照得见自己的影子”,而不是在他人的教学现场低水平徘徊。
  二、送教磨课,精彩课堂的美丽蜕变
  记得大学毕业刚入职那年,中心学校组织青年教师积极参与优质课比赛活动,由于初次接触这样的赛课活动,加之自认为只要课堂形式新、有亮点、学生参与意识强,就算是一堂好课的错误观念作祟,第一次参赛结果惨淡收兵。反思缘由,主要还在于自己对课堂把控与打磨不够深入。
  有人曾把一节好课比喻成一块晶莹剔透的美玉,人们要想让玉石展现出饱满纯净的气质来,那它就必须要经历一次遍体鳞伤的打磨。好玉如此,好课更亦如此。正所谓: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很多教师对磨课印象总觉得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一篇课文反反复复教很多遍,往往会出现自己对课文的想法与解读,到最后只能在集体辩驳中慢慢变得面目全非,甚至是体无完肤。经过多次的修改与被否定之后,等待课堂展示时的破茧而出,此时当你再转身细细回想时,自己仿佛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我想这或许就是磨课的魅力所在吧。送教下乡的课堂,也是在一次次的打磨与反思中,无数教师磨出了对课文不同角度理解的创新思维火花,磨出了集体之间合作交流的默契感,更磨出了新老教师对教材把握的深度与高度。人生,是这样磨出来的;好课,也是这样“磨”出来的。
  通过现场磨课,以期达到课堂设计最优化,新教师在打磨与反思中推进自身专业化发展。磨课就好比拍摄一部优秀的电影,导演的水平、演员的演技很重要,作品也需要后期的制作与打磨。在打磨的过程中,一路走来,专业发展的脚步里有深有浅,时而也要停下来,深入思考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哪些是不足的,久而久之,也就能摸到教育教学的规律了。
  三、终身学习,知识素养的时代要求
  当今社会的发展日趋多元化,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多元化的社会也在呼唤教师队伍要树立正确的终身学习意识。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教育信息化的浪潮正在冲击着传统的课堂教学,一位教师仅凭一支粉笔,一本书走遍天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在教师专业发展中,一个人的知识素养才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宝贵教育教学资源。如果我们还怀着陈旧的知識食粮,来适应现代的课堂教学模式、辅导与学习方式,这显然是行不通的。送教下乡送去的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的理念与模式,更多的送教还需要乡村教师在学方法、学理念、学教学的同时,成为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师。
  在送教下乡过程中,通过观察发现教师不愿意接触现代信息技术,不能灵活地借助互联网资源,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信息技术具有容量大、信息多、趣味性强以及集图像、声音和文字一体的功能,这就有利于教师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引起学生的关注,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信息技术在给学生提供更多相关图片信息的同时,有利于学生联想具体情景,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激起渴望获得新知识的欲望。
  终身学习于乡村教师专业发展而言,要求乡村教师要不断地加强知识更新学习,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进行积极探索,关注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与运用,以实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教育事业是实践的事业,我觉得教书育人不是说出来、讲出来的,而是要做出来的。在教师专业发展的道路上,没有谁是一蹴而就的,我想只要有恒心,加之持之以恒的知识积累,乡村教师也终究会换来在万众舞台上绽放自我的那一幕。   四、自我反思,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送教下乡立足课堂深入课堂,说课上课、观课议课、研课磨课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自己的思考,启发自己,警示自己,反思自己。听别人的课,想自己的课,取长补短,才能不断提升自己,这是听课的意义所在。教学反思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法宝,是培养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素养的核心要素。许多教师在反思中审视课堂教学的优缺点,寻找有价值的知识信息,改变教学策略收获颇多。
  在专业实践的过程中,反思是教师发展的一块“自留地”,只有不断耕耘,才使检讨自身的教学理念与课堂教学行为,不断思考“我的教学有效吗?”“学生能否接受我的讲解方式?”不断总结教学中的得与失,不断优化教学中的策略,不新修正自己的教学思路,从而获得专业成长中持续发展的内动力。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他就不可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所要求的大量知识和实践智慧,需要在日常教学实中不新反思、探素和创造才能获得。
  “互联网 ”背景下学习名师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一线教师借助送教下乡活动,也打开了一扇呼吸外来新鲜空气的窗户,汇集了四面八方的课堂智慧,大家才能够欣赏到不同课堂里的风采与魅力。在参与活动过程中,让我也深刻体会到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特殊含义,同时也促使我产生强烈的震撼,深刻认识到反思不再是为应付学校常规检查而做,而要真正反思每堂课的成功和不足之处,不再使反思成为一种形式,而要使它成为一种真正习惯,一种动力。
  送教下乡送去的不仅仅是精彩课堂与学科知识,更要善于以自身的智慧不断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点拨学生的学习方法,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让我们行动起来,做一位有心的“烹饪师”,让每一堂课都成为孩子们心中既好吃又有营养的精神大餐吧!
  參考文献:
  [1]邹花香.背影情深万变不离生本:语文名师于漪、黄厚江、韩军、潘庆玉《背影》教学课例比较分析[J].读写月报,2018(11):8-14.
  [2]林卉.改进“送教下乡”,为乡村教师服务[J].基础教育课程,2019(14):78-80.
  [3]何家理,房春艳,陈孝记.国培计划种子学员与送教下乡对象期望值调查分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35(05):65-68.
  [4]楼淑建.九策略增效送教下乡[N].中国教师报,2014-12-17.
  [5]朱旭东.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省教育信息技术研究立项课题“‘互联网 ’背景下名师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立项编号:AH2019225)阶段性成果;阜阳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送教下乡”协作式推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批准文号:FJK19008)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朱福昌)
其他文献
[摘 要] 教育精细化管理因面面俱到,追求管理的效率化,而扼杀了学生的个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难以让学生得到持续的健康发展,亟须向个性化管理过渡。   [关键词] 精细化管理;个性化;创新精神  现今,社会多元化已经冲击到教育,尤其以教育改革为噱头的所謂的某种教育、某种管理也赶时髦似的应运而生,而且还受到有些管理者的推崇,有哪所学校没有自己有名堂的管理方式好像低人一等,好像不是在办学。特
[摘 要] 家庭是中学生接受品德教育的第一场所,是学生成长阶段的避风港。要科学有效地借助家庭文化,发挥品德教育的作用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对家庭文化对中学生品德养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 家庭文化;中学生;品德养成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变革,中学生品德教育问题受到了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家庭作为学生成长阶段的重要场所之一,家庭文化氛围对学生品德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学生学
提升德育的实效性,需要从德育课堂和德育活动两方面入手,在德育课中融入实践性内容,让德育知识落地生根。需要将德育活动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提升德育活动的效力。着力整合德育
十八岁,生命航线上的一个新起点,生命旅途中的一个里程碑。年满18岁的同学们跨入了成人行列。"成人"意味着独立、觉醒、坚强、理性、担责,同学们要用爱心、责任、理想和诚信
学生安全始终是一个严肃又敏感的话题,同时,更是世界性的难题。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城市的日益繁荣,学生安全形势也愈发严峻。若想从根本上维护学生安全,建立学生安
学校的主体是教师,要让教师成为学校的主人,实现多数人管理多数人,形成团队管理机制,它需要做到:全员参与,提升团队成员的价值感;分层评价,实现团队成员的差异化发展;特色发
通过对学校上半年的工作反思,总结了学校发展的特色、亮点,同时通过找差距、补短板,对当今中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对中小学校长的管理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当今,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始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而针对农村地区学校的特殊情况,农村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也应该探索特殊的模式,提升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人与人交往,沟通是桥梁。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则是班主任管理好班级的基础。本文从在沟通中多倾听、在沟通中多宽容、在沟通中多鼓励三个方面阐述了班级管理中与学生沟通的技巧。  [关键词]初中;班级管理;有效沟通  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直接实施者,班主任不但要抓牢学生的知识学习,在道德教育方面也不能放松,还要不折不扣地完成学校各项事务,更要架起家校之间的金桥。这就需要做好各方面的沟通工作,那么,如何在
说课作为一项重要的教研形式,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青年教师往往因为教学经验不足等因素缺乏对教材的解读能力、教学设计能力与教育教学理解能力,这就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