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职院校明确的办学宗旨和独特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其自身独有的办学规律。而目前,文化基础课成了职业教育过程中一个可有可无的设置,重技能、轻基础的现状和现行的教育理念却存在矛盾,相互冲突。所以,全面提高中职院校文化基础课的课堂效率,成为了解决这一冲突的关键。
一、关于抛锚式教学
抛锚式教学模式受西方盛行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影响,并以技术学作为基础。最早的抛锚式教学思想可追溯到1929年的有关教育文献中。而完全意义上使抛锚式教学由想法变成现实的教学模式,应归功于CTGV(美国Vanderbilt大学认知与技术小组)的努力。从1990年开始,该机构的工作重点就是利用影像资料作为“锚”来为教与学提供一个可以依靠的宏观背景。此后,美国学者布朗斯福特等人提倡并开发了抛锚式教学,并认为这种教学要建立在富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锚把轮船固定一样)。由于抛锚式教学要以真实事件为基础(作为“锚”),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
抛锚式教学模式的主要设计思想,是学生在一个开放、真实的问题情境中能自主识别问题,自觉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形成合作学习,凭借自己的主动学习去生成学习,亲身体验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和达到目标的问题解决的全过程。
根据抛锚式教学模式理论,其教学过程可以总结为五个环节。第一,创设情境:教师选择典型的职业情景,使学习能在和企业生产经营实际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第二,确定问题:在上述情境中选择出与当前学习密切相关的问题作为“锚”。第三,自主学习:教师提供线索,给学生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第四,协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等方式,加深对问题的理解。第五,效果评价:在学习过程,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即可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建构主义者提出了抛锚式教学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形成了抛锚式教学模式的几个组成环节,具体见图1。
图1 抛锚式教学模式的结构流程
二、实施阶段
1.课前准备阶段
(1)政治课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情精心设计导学案。导学案的内容主要包括合作复习、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反馈、课堂小结、课堂检测、预习提纲等;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学情灵活安排自学、合学、展示的具体内容、时间及环节。
(2)课件的制作。课件的制作以少、精和实用为主,注重结合新的材料呈现重点知识,起到引导学生展示汇报、深化、拓展的作用;可结合教师个性化的教学设计,灵活运用。
(3)确定小组人数。科学、合理地划分合作学习小组是一项系统工程,一定要全面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如表达能力、阅读写作能力、思考能力,同时也要考虑不同学生的交际、性别、性格等方面的综合情况。根据以上情况,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个相对均衡的小组,每组4人为宜。其中,1名优等生,2名中等生,1名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这样,每个小组成员的学习能力、组织能力、学习成绩等都达到相对均衡。每个小组既是相对独立的个体,又是整个班级的一个缩影。小组之间既有同质又有异质,为每个小组在学习过程中展开公平的竞争创造了条件。详见图2、图3。
图2 小组合作划分办法
图3 “抛锚式”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流程
2.课堂实施阶段
强调师生互动。政治老师应依据多媒体信息技术展示情景,提出学习任务目标,及相应的学习方式(个别学习或小组学习);学生依据教师的导入问题,相对自主地决定学习方式,尝试性地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利用各种手段,展开生生讨论、师生讨论;教师对学习过程进行讲评、对共性认识予以总结、对个别问题给予关注。这个阶段按照抛锚式教学模式的环节要求,主要体现在:
(1)依据“锚”的特点和情况,分享经验,展开教学活动。学生通过重访故事或参加活动,从而掌握某一特定的概念知识。起初,教师在学生获得概念知识的环节上,可能要提供较多的指导和服务,但是最终学生将在真实的问题中迅速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丰富和拓展“锚”。信息或许存在于情境本身,也可能存在于相关的外部资源中。在这个环节,教师创造机会,让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权进行独立探究或小组探究,发现隐藏的问题,寻找缺失的信息。
(3)运用知识,求解问题。学生运用“锚”中隐含的信息或线索,积极制订解决问题的计划。教师们需要了解学生的理解能力、决策能力和推理能力,从而更好地为学生的问题求解提供帮助。学生们在探究一些子问题的基础上,丰富了新的信息,并为解决大问题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4)参加与“锚”有关的活动。“锚”,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倡学生们阅读更多学科知识的内容,探究相关的故事,沉浸在相关的模拟情境中从而加深对概念知识的理解和整合不同学科的概念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出学生的迁移能力。
为了切实突出技工学校学生在政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个环节大胆放手由学生操作完成。首先,政治老师应依据导学案中的“自学提纲”进行学生自主学习。其次,学生在独立阅读课文的同时将各问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标注在课本上,要将政治思想用粗体双色笔描出,相邻两个问题用双色笔交替使用,确定的问题划直线,有疑问的题目用圈或括号标记。
新生入学教育,是技工学校政治课的第一个内容,主要是给学生介绍技工学校的规章制度,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些具体内容,同时也有励志的内容和关于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等内容。
在讲价值观时,教师利用学校两个毕业生创业的例子,故事的内容大概如下:学校01届室内设计专业两位毕业生,在校期间共同努力,相互鼓励,学习和平时表现都很优秀。毕业后,两人各找到一份工作。在工作岗位上,兄弟俩也异常勤奋,各自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特长,取得不错的成绩。工作之余,两人经常进行业务和技能的交流切磋,并就工作互相提出见解和看法。毕业三年后,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资金之后,两人决定自主创业,开办设计公司。从筹备到开业,从一家小企业到家喻户晓的361度设计有限公司,两人一直亲力亲为,通力合作,以精湛的技能、真诚的服务赢得了佛山广大人民的欢迎,并在高手如林的设计行业中占据一席之地。教师通过这个例子教育学生,一个平凡的技工学校毕业生,一样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取得成功,体现价值。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师在讲台上讲述两同学在校如何刻苦努力,如何坚持不懈,毕业之后如何努力工作,创业过程如何艰辛,最后取得的成绩等等。这样的授课无法让学生感兴趣,也无法取得应有的效果。在抛锚式教学模式的指引下,笔者对课程进行了如下的设计,见表1。
教师利用抛锚式教学模式,学生表现出来的学习热情大大提高,课堂十分热烈,特别是在情景创设和合作学习两个环节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相当高。
3.课后总结阶段
这也是效果评价总结阶段:由于抛锚式教学要求学生解决面临的现实问题,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即由该过程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对这种教学效果的评价往往不需要进行独立于教学过程的专门测验,只需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即可。学生共同分享所学内容,将他们对“锚”问题和拓展性问题探究结果呈现出来,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解决综合问题的策略,深层次地理解学习内容,从而为学习共同体做出贡献。
三、效果评价
在课堂上,实施抛锚式教学,经过客观的分析和观测,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对其效果进行评价。
1.从教师方面挖掘其积极效果
(1)抛锚式教学有利于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教师集体备课,然后通过整合,可以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作用和体现多样的备课风格和教学方法。通过协同备课,协作备课,通过网络的形式将各种数据库和多媒体资源呈现,为老师们的个体备课提供了大量实用准确的资料。即可以实现校内科组教师备课资源的共享,还可以通过网络的方式,实现不同地区教学资源的共享。另外,一门课,也可以交由不同教师备不同章节,然后进行整合,相互利用对方的成果,大大地减轻了教师的劳动。笔者从网上下载有关的资料,并针对学校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删补,优化网上教学资源配置,并供其他政治老师利用,真正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
(2)抛锚式教学模式有利于锻炼教师的思维发展训练。在这类学习中,教师首先要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应在“元认知级”进行,即教师对学生应加强思维方法的指导,向学生提出的问题,应有利于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而非纯知识性提问;其次,还要注意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型,即要了解学生思维的特点,通过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直接影响教学策略的其他环节,乃至最终决定教学策略应用的成败。
(3)抛锚式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角色的转变是新教学策略实施的核心,抛锚式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加严格的要求。比如从引出的知识点而开发出的实例必须有针对性、代表性、实用性以及生动趣味性,还要提出相关的思考题以及对问题的引伸。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对该语言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广博的知识面以及熟练的编程技巧,不能仅停留在教材的表面,同时还要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结构以及学生的状态了如指掌。
2.从学生角度挖掘其积极效果
(1)抛锚式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创造性。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研究性学习能力得到锻炼,最终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处于信息时代中心的学生,计算机的运用能力,相比以前有较大的进步,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等应用到教学活动,更能满足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另外,思想政治课本身的理论性,枯燥的特点,也会因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加入而增色不少,不再乏味。再有,学生能在网络资源上获取各种信息,符合学科课程中理论性、现实性、开放性、时效性的特点。学生面对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网络中寻求更多的信息,通过相互间的研讨和修正去解决问题。教师通过种种学习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自主性和学习兴趣,进一步开发学生学习的
潜能。
(2)抛锚式教学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在创设新情景阶段,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很大的考验,必须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去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从而能锻炼和培养创新能力。思想政治课有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而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把大量活生生的正在发生的实例或者现象直观地在学生面前呈现,而网络教学则可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解决这一问题。通过网络及时下载最新实例,或者让学生自己上网搜索,自己进行分析和讨论,达到课内与课外、理论与现实的结合和统一。既提高了政治课的时效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四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奶粉事件”“神七”等重大新闻通过互连网及时传递给学生,采用“头脑风暴法”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围绕社会热点尽量展开自己的思维、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正确分析、评价、解决现实问题能力。
(3)在技工学校的政治课教学中采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中的抛锚式教学策略,不仅可以解决政治课程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感到课时少、内容多的矛盾,而且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开拓性,提高其政治理解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风气,提高学生的综合
素质。
在政治课堂上实施抛锚式教学,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大胆地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和探索,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无论成败,但愿能为中职院校政治课程乃至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作引玉之砖。
(作者单位:广东省交通运输技师学院)
一、关于抛锚式教学
抛锚式教学模式受西方盛行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影响,并以技术学作为基础。最早的抛锚式教学思想可追溯到1929年的有关教育文献中。而完全意义上使抛锚式教学由想法变成现实的教学模式,应归功于CTGV(美国Vanderbilt大学认知与技术小组)的努力。从1990年开始,该机构的工作重点就是利用影像资料作为“锚”来为教与学提供一个可以依靠的宏观背景。此后,美国学者布朗斯福特等人提倡并开发了抛锚式教学,并认为这种教学要建立在富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锚把轮船固定一样)。由于抛锚式教学要以真实事件为基础(作为“锚”),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
抛锚式教学模式的主要设计思想,是学生在一个开放、真实的问题情境中能自主识别问题,自觉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形成合作学习,凭借自己的主动学习去生成学习,亲身体验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和达到目标的问题解决的全过程。
根据抛锚式教学模式理论,其教学过程可以总结为五个环节。第一,创设情境:教师选择典型的职业情景,使学习能在和企业生产经营实际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第二,确定问题:在上述情境中选择出与当前学习密切相关的问题作为“锚”。第三,自主学习:教师提供线索,给学生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第四,协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等方式,加深对问题的理解。第五,效果评价:在学习过程,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即可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建构主义者提出了抛锚式教学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形成了抛锚式教学模式的几个组成环节,具体见图1。
图1 抛锚式教学模式的结构流程
二、实施阶段
1.课前准备阶段
(1)政治课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情精心设计导学案。导学案的内容主要包括合作复习、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反馈、课堂小结、课堂检测、预习提纲等;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学情灵活安排自学、合学、展示的具体内容、时间及环节。
(2)课件的制作。课件的制作以少、精和实用为主,注重结合新的材料呈现重点知识,起到引导学生展示汇报、深化、拓展的作用;可结合教师个性化的教学设计,灵活运用。
(3)确定小组人数。科学、合理地划分合作学习小组是一项系统工程,一定要全面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如表达能力、阅读写作能力、思考能力,同时也要考虑不同学生的交际、性别、性格等方面的综合情况。根据以上情况,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个相对均衡的小组,每组4人为宜。其中,1名优等生,2名中等生,1名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这样,每个小组成员的学习能力、组织能力、学习成绩等都达到相对均衡。每个小组既是相对独立的个体,又是整个班级的一个缩影。小组之间既有同质又有异质,为每个小组在学习过程中展开公平的竞争创造了条件。详见图2、图3。
图2 小组合作划分办法
图3 “抛锚式”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流程
2.课堂实施阶段
强调师生互动。政治老师应依据多媒体信息技术展示情景,提出学习任务目标,及相应的学习方式(个别学习或小组学习);学生依据教师的导入问题,相对自主地决定学习方式,尝试性地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利用各种手段,展开生生讨论、师生讨论;教师对学习过程进行讲评、对共性认识予以总结、对个别问题给予关注。这个阶段按照抛锚式教学模式的环节要求,主要体现在:
(1)依据“锚”的特点和情况,分享经验,展开教学活动。学生通过重访故事或参加活动,从而掌握某一特定的概念知识。起初,教师在学生获得概念知识的环节上,可能要提供较多的指导和服务,但是最终学生将在真实的问题中迅速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丰富和拓展“锚”。信息或许存在于情境本身,也可能存在于相关的外部资源中。在这个环节,教师创造机会,让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权进行独立探究或小组探究,发现隐藏的问题,寻找缺失的信息。
(3)运用知识,求解问题。学生运用“锚”中隐含的信息或线索,积极制订解决问题的计划。教师们需要了解学生的理解能力、决策能力和推理能力,从而更好地为学生的问题求解提供帮助。学生们在探究一些子问题的基础上,丰富了新的信息,并为解决大问题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4)参加与“锚”有关的活动。“锚”,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倡学生们阅读更多学科知识的内容,探究相关的故事,沉浸在相关的模拟情境中从而加深对概念知识的理解和整合不同学科的概念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出学生的迁移能力。
为了切实突出技工学校学生在政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个环节大胆放手由学生操作完成。首先,政治老师应依据导学案中的“自学提纲”进行学生自主学习。其次,学生在独立阅读课文的同时将各问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标注在课本上,要将政治思想用粗体双色笔描出,相邻两个问题用双色笔交替使用,确定的问题划直线,有疑问的题目用圈或括号标记。
新生入学教育,是技工学校政治课的第一个内容,主要是给学生介绍技工学校的规章制度,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些具体内容,同时也有励志的内容和关于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等内容。
在讲价值观时,教师利用学校两个毕业生创业的例子,故事的内容大概如下:学校01届室内设计专业两位毕业生,在校期间共同努力,相互鼓励,学习和平时表现都很优秀。毕业后,两人各找到一份工作。在工作岗位上,兄弟俩也异常勤奋,各自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特长,取得不错的成绩。工作之余,两人经常进行业务和技能的交流切磋,并就工作互相提出见解和看法。毕业三年后,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资金之后,两人决定自主创业,开办设计公司。从筹备到开业,从一家小企业到家喻户晓的361度设计有限公司,两人一直亲力亲为,通力合作,以精湛的技能、真诚的服务赢得了佛山广大人民的欢迎,并在高手如林的设计行业中占据一席之地。教师通过这个例子教育学生,一个平凡的技工学校毕业生,一样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取得成功,体现价值。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师在讲台上讲述两同学在校如何刻苦努力,如何坚持不懈,毕业之后如何努力工作,创业过程如何艰辛,最后取得的成绩等等。这样的授课无法让学生感兴趣,也无法取得应有的效果。在抛锚式教学模式的指引下,笔者对课程进行了如下的设计,见表1。
教师利用抛锚式教学模式,学生表现出来的学习热情大大提高,课堂十分热烈,特别是在情景创设和合作学习两个环节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相当高。
3.课后总结阶段
这也是效果评价总结阶段:由于抛锚式教学要求学生解决面临的现实问题,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即由该过程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对这种教学效果的评价往往不需要进行独立于教学过程的专门测验,只需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即可。学生共同分享所学内容,将他们对“锚”问题和拓展性问题探究结果呈现出来,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解决综合问题的策略,深层次地理解学习内容,从而为学习共同体做出贡献。
三、效果评价
在课堂上,实施抛锚式教学,经过客观的分析和观测,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对其效果进行评价。
1.从教师方面挖掘其积极效果
(1)抛锚式教学有利于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教师集体备课,然后通过整合,可以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作用和体现多样的备课风格和教学方法。通过协同备课,协作备课,通过网络的形式将各种数据库和多媒体资源呈现,为老师们的个体备课提供了大量实用准确的资料。即可以实现校内科组教师备课资源的共享,还可以通过网络的方式,实现不同地区教学资源的共享。另外,一门课,也可以交由不同教师备不同章节,然后进行整合,相互利用对方的成果,大大地减轻了教师的劳动。笔者从网上下载有关的资料,并针对学校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删补,优化网上教学资源配置,并供其他政治老师利用,真正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
(2)抛锚式教学模式有利于锻炼教师的思维发展训练。在这类学习中,教师首先要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应在“元认知级”进行,即教师对学生应加强思维方法的指导,向学生提出的问题,应有利于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而非纯知识性提问;其次,还要注意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型,即要了解学生思维的特点,通过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直接影响教学策略的其他环节,乃至最终决定教学策略应用的成败。
(3)抛锚式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角色的转变是新教学策略实施的核心,抛锚式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加严格的要求。比如从引出的知识点而开发出的实例必须有针对性、代表性、实用性以及生动趣味性,还要提出相关的思考题以及对问题的引伸。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对该语言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广博的知识面以及熟练的编程技巧,不能仅停留在教材的表面,同时还要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结构以及学生的状态了如指掌。
2.从学生角度挖掘其积极效果
(1)抛锚式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创造性。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研究性学习能力得到锻炼,最终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处于信息时代中心的学生,计算机的运用能力,相比以前有较大的进步,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等应用到教学活动,更能满足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另外,思想政治课本身的理论性,枯燥的特点,也会因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加入而增色不少,不再乏味。再有,学生能在网络资源上获取各种信息,符合学科课程中理论性、现实性、开放性、时效性的特点。学生面对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网络中寻求更多的信息,通过相互间的研讨和修正去解决问题。教师通过种种学习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自主性和学习兴趣,进一步开发学生学习的
潜能。
(2)抛锚式教学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在创设新情景阶段,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很大的考验,必须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去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从而能锻炼和培养创新能力。思想政治课有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而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把大量活生生的正在发生的实例或者现象直观地在学生面前呈现,而网络教学则可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解决这一问题。通过网络及时下载最新实例,或者让学生自己上网搜索,自己进行分析和讨论,达到课内与课外、理论与现实的结合和统一。既提高了政治课的时效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四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奶粉事件”“神七”等重大新闻通过互连网及时传递给学生,采用“头脑风暴法”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围绕社会热点尽量展开自己的思维、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正确分析、评价、解决现实问题能力。
(3)在技工学校的政治课教学中采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中的抛锚式教学策略,不仅可以解决政治课程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感到课时少、内容多的矛盾,而且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开拓性,提高其政治理解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风气,提高学生的综合
素质。
在政治课堂上实施抛锚式教学,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大胆地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和探索,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无论成败,但愿能为中职院校政治课程乃至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作引玉之砖。
(作者单位:广东省交通运输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