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大多数人脑海中,家谱就是几册泛黄的古书,里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名字,记载着整个家族的历史。如皋市崇川区学田街道千禧园社区和美邻里的徐正中老人,从学习电脑知识开始,历经一年多终于完工,编撰完成了一本电子家谱,“过去家谱都是手写,容易失传,电子家谱可以世世代代传下去。”
多年积累潜心修补族史
徐正中今年74岁,“幼时的我,喜欢看一些传统文化书籍,接触过一些家谱族谱的相关书籍。”徐正中因兄弟姐妹多,小学毕业就走上社会参加了工作,但打下了一定的文化基础。
徐正中退休前一直在如皋市供销系统工作。工作中,他爱动脑筋、屡有创新;业余时间,他喜欢看书,制作剪报。“1964年8月,我亲手制作出第一本剪报。我还有幸参加过一次全国性的剪报比赛,那次比赛,虽然没有闯入前十名,但结识了不少国内剪报高手。”徐正中介绍说。
多年的剪报生涯,徐正中看到报刊上时有修缮族史、家谱的稿件:“家谱记载着一个家族的渊源生息、繁衍、荣衰、升沉的全过程。一部家谱就是一个家族的发展史,亦是一个社会细胞的生命史,同时亦是一个家族的文化和业绩的典范本。族史、家谱最好30年修缮一次。 ”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徐正中就萌发了修补族史、修缮家谱的念头,“20余年前,我就和三哥徐俊亭一起前往如皋徐家湾寻访过,但收获不大。一直到2006年夏,一套10本的《徐氏家乘》老家谱才重现天日,我获悉后十分欣喜,赶紧复印了一套。”
认真编撰完成父亲遗愿
有了《徐氏家乘》这本老家谱作为基础,徐正中又先后购买了《徐氏古今文化大观》《徐氏文化通览》《中国谱牒研究》等相关书籍,开始编撰族史、家谱的准备工作。
“我们是徐氏后裔,要通过重修家谱,使子孙们了解家史、热爱家族、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徐正中说,“父亲活了84岁,他生前嘱咐我一定要修好家谱。”
徐正中介绍,他的家族有着孝悌为重、热心公捐的传统,还出现过几位老寿星。“饥荒之年徐氏族人捐谷千石、助贫济困;六世祖尚官享年93岁,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冒襄亲自为其撰传;八世祖仲寰享年过百岁……”徐正中说,“小时候,就听父亲讲起不少徐氏先祖的往事。”“老父亲健在时一生都在搜集资料,想要重修完善家谱,遗憾的是没有系统整理编撰。”为了完成老父亲的遗愿,徐正中这几年埋头于编撰家谱的准备工作,“我经常吃完饭饭碗一放,就钻进阁楼改造的书房里,有时忙到深夜。”
在整理家谱资料时,徐正中补充了徐氏先祖和徐家湾18代以后的相关资料,并把1~18世祖的生卒年月,都换算成了阳历。在续订的原则上,徐正中又改变了以前世系一般只记述男性子孙的传续,而对女性则加忽略。续订家谱奉行男女平等原则,只要是徐姓子孙,不论男女,一律加以记述。
苦学电脑完成电子家谱
“过去的家谱都是手写,容易流失。孙子提议我跟上时代的步伐,编撰一份电子家谱,这样可以世世代代流传下去。”徐正中搜集、整理好重修家谱的资料后,下定决心,学起了电脑知识。“学电脑我有两个师傅:一老一小。老的这位是社区银潮通讯报道组社团团长唐学丰,小的这位就是我的孙子徐宸。”聊起学电脑,徐正中透露了不少趣闻,“当时还在上高三的孙子,先从网上下载了一套简便易学的两笔字型汉字输入法,并教会我基本操作方法。后来,又送给我一份神秘的礼物——一块写字板,写作起来更方便了。”
就这样,原先对电脑知识一窍不通的古稀老人徐正中,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近日终于运用电脑编撰完成了一本电子家谱——《徐氏家乘——徐家湾支派》。这本电子家谱内容历史跨度646年,共计21代人,谱书字数5000多字。
这本电子家谱详实记载着包括远祖、徐氏的起源、过江始祖、徐家湾始迁祖等历史资料。家谱不仅涵盖世系、世系本纪及家谱常规内容,还分别有创谱序言、家谱正文等多个题目,展示这个家族的历史发展脉络。“电子家谱编撰完成后,子侄和孙辈们都很钦佩我。”徐正中自豪地说,“已上了大学的孙子答应我,要好好保存这本电子家谱,将来还要把电子家谱一直编下去。”
多年积累潜心修补族史
徐正中今年74岁,“幼时的我,喜欢看一些传统文化书籍,接触过一些家谱族谱的相关书籍。”徐正中因兄弟姐妹多,小学毕业就走上社会参加了工作,但打下了一定的文化基础。
徐正中退休前一直在如皋市供销系统工作。工作中,他爱动脑筋、屡有创新;业余时间,他喜欢看书,制作剪报。“1964年8月,我亲手制作出第一本剪报。我还有幸参加过一次全国性的剪报比赛,那次比赛,虽然没有闯入前十名,但结识了不少国内剪报高手。”徐正中介绍说。
多年的剪报生涯,徐正中看到报刊上时有修缮族史、家谱的稿件:“家谱记载着一个家族的渊源生息、繁衍、荣衰、升沉的全过程。一部家谱就是一个家族的发展史,亦是一个社会细胞的生命史,同时亦是一个家族的文化和业绩的典范本。族史、家谱最好30年修缮一次。 ”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徐正中就萌发了修补族史、修缮家谱的念头,“20余年前,我就和三哥徐俊亭一起前往如皋徐家湾寻访过,但收获不大。一直到2006年夏,一套10本的《徐氏家乘》老家谱才重现天日,我获悉后十分欣喜,赶紧复印了一套。”
认真编撰完成父亲遗愿
有了《徐氏家乘》这本老家谱作为基础,徐正中又先后购买了《徐氏古今文化大观》《徐氏文化通览》《中国谱牒研究》等相关书籍,开始编撰族史、家谱的准备工作。
“我们是徐氏后裔,要通过重修家谱,使子孙们了解家史、热爱家族、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徐正中说,“父亲活了84岁,他生前嘱咐我一定要修好家谱。”
徐正中介绍,他的家族有着孝悌为重、热心公捐的传统,还出现过几位老寿星。“饥荒之年徐氏族人捐谷千石、助贫济困;六世祖尚官享年93岁,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冒襄亲自为其撰传;八世祖仲寰享年过百岁……”徐正中说,“小时候,就听父亲讲起不少徐氏先祖的往事。”“老父亲健在时一生都在搜集资料,想要重修完善家谱,遗憾的是没有系统整理编撰。”为了完成老父亲的遗愿,徐正中这几年埋头于编撰家谱的准备工作,“我经常吃完饭饭碗一放,就钻进阁楼改造的书房里,有时忙到深夜。”
在整理家谱资料时,徐正中补充了徐氏先祖和徐家湾18代以后的相关资料,并把1~18世祖的生卒年月,都换算成了阳历。在续订的原则上,徐正中又改变了以前世系一般只记述男性子孙的传续,而对女性则加忽略。续订家谱奉行男女平等原则,只要是徐姓子孙,不论男女,一律加以记述。
苦学电脑完成电子家谱
“过去的家谱都是手写,容易流失。孙子提议我跟上时代的步伐,编撰一份电子家谱,这样可以世世代代流传下去。”徐正中搜集、整理好重修家谱的资料后,下定决心,学起了电脑知识。“学电脑我有两个师傅:一老一小。老的这位是社区银潮通讯报道组社团团长唐学丰,小的这位就是我的孙子徐宸。”聊起学电脑,徐正中透露了不少趣闻,“当时还在上高三的孙子,先从网上下载了一套简便易学的两笔字型汉字输入法,并教会我基本操作方法。后来,又送给我一份神秘的礼物——一块写字板,写作起来更方便了。”
就这样,原先对电脑知识一窍不通的古稀老人徐正中,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近日终于运用电脑编撰完成了一本电子家谱——《徐氏家乘——徐家湾支派》。这本电子家谱内容历史跨度646年,共计21代人,谱书字数5000多字。
这本电子家谱详实记载着包括远祖、徐氏的起源、过江始祖、徐家湾始迁祖等历史资料。家谱不仅涵盖世系、世系本纪及家谱常规内容,还分别有创谱序言、家谱正文等多个题目,展示这个家族的历史发展脉络。“电子家谱编撰完成后,子侄和孙辈们都很钦佩我。”徐正中自豪地说,“已上了大学的孙子答应我,要好好保存这本电子家谱,将来还要把电子家谱一直编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