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游于艺”思想对习练健身气功的启示

来源 :健身气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132zhi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对中国2000多年的社会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他的学说在西汉武帝时代被定为享有独尊地位的正统思想,清圣祖为他亲笔题书:“万世师表”。《论语·述而》中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被认为是孔子教导弟子进德修业的秩序和方法。一般将其解释为:“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依靠,而游憩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认真理解孔子所说这句话的涵义,借助诸多学者对这句话的研究成果,我们发现其对习练健身气功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其一,由艺入道,知行合一


  孔子认为,在“游于艺”之前是“依于仁”,“依于仁”之前是“据于德”,“据于德”之前是“志于道”,这个顺序不可随便颠倒。也就是说,孔子之所以将这四句话这样排列是有其内在的逻辑考虑的。这一考虑在杨朝明所主编的《论语诠解》一书中给予了揭示。理由在于《反身录》有云:“志道则为道德之士,志艺则为技艺之人,故志不可不慎也,是以学莫先于辩志。”而“志者,专一向往也。”《集解》认为“道不可体,故志之而已”。其意是说,道是非常抽象的东西,不具体,只能以志表示。德者,得也。道之得于身,谓之有德,故次言之。仁,在此为德之具体一目,故又次之。艺,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也,故殿之。是故,不可因此而忽视“艺”,艺乃入学进德修道之基础,无此则空谈义理,终难有成。学者不可不慎也。由上我们终于理解了这四句话之间的逻辑联系,道、德、仁、艺这四样东西是越来越具体的关系,道,最为抽象,“形而上者谓之道”,德比道更为具体了一点,是道的一些具体规范和要求,也叫道德规范。在传统的道德规范中又具体化为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诸多要求,可见,仁又是德的具体规范和要求之一,相较之下,艺就更加具体了,孔子所说之艺是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都是更具有可操作、可比较的事物和技能。由道至艺,其内在是统一的关系,即都是道的思想的具体化。反过来讲,在艺的学习过程中是应该遵循道的要求和体现道的要求的,这才可能實现由艺入道,或由技入道的可能。道、德、仁是属于认知的知识和概念体系,而艺则是偏向于实践感悟才能获得的经验体系;前者属于理论,后者属于实践;前者偏向于知,后者偏向于行,由道到艺也是由知到行的过程。没有正确的知,难以有合理的行。按照知而后行的次第,恰恰体现了知行合一的要求和逻辑。我们常常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是这个意思。
  习练健身气功又何尝不是如此!健身气功从表现形式上看属于艺和技的范畴是没有人反对的。但是,健身气功习练的过程却离不开相关理论的指导,诸如气的理论、整体观的理论、阴阳理论、藏象理论、气血理论、五行理论、经络理论、精气神等理论的指导。所以,习练健身气功的过程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是要求知与行合一的过程。没有知,没有行,肯定是不行。光有知,没有行;或光有行,没有知,也不行。健身气功领域的集大成者应该具有知行合一的特征,事实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再从由艺入道的角度来看,试问,健身气功的习练难道不是由艺入道的过程?回答是肯定的。广义之道包括了自然之道、社会之道、人类自我身心之道;也表现为哲学层面所言之气道、圆道、阴阳平衡之道、自然而然之道、中庸和谐之道、明心见性之道等。在健身气功习练中所要求遵循的锻炼要领,即松静自然、动静相兼、练养结合、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等都是广义之道下的具体化要求。还有对习练健身气功之人在涵养道德方面的要求,恰恰是广义之道在社会领域中的具体规范性要求。无论是传统社会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还是今天我们所提倡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可作如是观。要想习练健身气功有成,离开了对道的志向、对德的坚守、对良好行为规范的遵守,仅为练而练,必难有成。

其二,心态休闲,自由自在


  “游于艺”,强调了从事技艺习练过程中的“游”的心态,而“游”的心态是什么?游字所表达的基本意思,是人或动物在水里自由自在的行动,继而引申出游玩、游逛、游戏、游泳、游行、游击等意思。因为强调的是心态,所以在“游于艺”中之“游”,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自由自在”。而“自由自在”的心态正是人们在休闲的时候所具有的心态。休闲对应的是工作状态,工作状态一般表现为紧张的、忙碌的、看重结果的;而休闲则表现为轻松的、悠然的、没有结果压力的。《学记》中有“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刘宝楠将其中之“游”解释为“不迫遽之意”。“遽”的意思是着急,仓猝。古人有“人缓则安,事缓则圆”的经验总结,民间也有“慢工出细活”的心得体会,中国人的休闲特点可以概括为一个“慢”字。慢体现在中国人休闲的方方面面。如喝茶要慢,吃饭要慢,喝茶一定不要大口猛灌,而是慢慢喝,一口分作三口喝,所以叫品茶。工作餐可能会狼吞虎咽,但作为休闲时的吃饭一定要慢慢品尝,细嚼慢咽。另外,休闲时的走路要慢,叫安步当车;喝酒要慢,叫小酌几杯;说话要慢,叫慢条斯理;下棋要慢,叫细细琢磨;做事要慢,叫三思而后行。最为推崇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心境和做法。
  这样一种强调慢的休闲心态和做法对于习练健身气功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因为一般人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揠苗助长,急功近利,缺乏耐心,急于求成。健身气功特别强调慢,不仅有利于精神集中、凝神入静,而且有利于引导体内气血的运行,进而达到形气神三者合一的身心状态。我们这里尤其想要强调的是要有意识地放慢动作的速度,可以尝试以最慢的速度去完成动作;有意识地放慢呼吸的频率,可以尝试以最慢的速度去完成呼吸。我们要刻意地使我们的心静下来,由匆忙急躁变得沉稳而宁静。这时练习的对象就不仅仅是肢体动作,就不仅仅是呼吸,而是我们这颗常常处于躁动不安的心。“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意练功夫。”慢快两个字的写法都与心相关,慢快之练都离不开心的操练。我们知道,西方体育追求的是“更快更高更强”,而健身气功追求的却可以概括为“更柔更慢更静”。这似乎也可以成为评判健身气功功夫高低和练法正确与否的的一个参考标准。

其三,全神贯注,置心物中

  “游于艺”之“于”强调“在”和“至”的意思,“游”的心态在于对“艺”的追求。“艺”的涵义主要是“才艺”和“技能”“技艺”。礼、乐、射、御、书、数是孔子主张让学生掌握的六种技能和技艺,而不仅仅是指六种活动。要掌握六种技能并进而上升到技艺的水平,孔子提出的是“游”的心态和“游”的方法。什么是“游”的方法?那就是“置心一处,全神贯注”。实践证明,形成技能和技艺的过程是反复把玩的过程,艺术常常是被玩出来的,我们常常把一些全身心投入于艺术创作中的人叫做“玩艺术的”,想要表达的是这些艺术家的艺术活动过程酷似游戏和玩耍。我们都有过小时候玩耍游戏和玩玩具的经历,小孩子游戏和玩玩具时可谓全神贯注,置心物中。美国心理学家齐克森特米哈伊对人们在休闲和游戏时的心理状态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个“畅”的概念,是指在工作或休闲时产生的一种最佳体验。齐克森特米哈伊认为,人的心智的一般状态是一种没有焦点的混沌状态,在工作或休闲时,一个人只有全神贯注、游刃有余时才能获得畅的体验。畅从根本上说是意义的创造,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完全的投入。哲学家杜威也认为,“只有當工作和生活中充满游戏的成分时,他们才会上升到艺术的层次,并达到其顶点。”哲学家康德也曾说:“促进自由艺术最好的途径就是把它从一切强制中解放出来,并且把它从劳动转化为游戏。”
  全神贯注于一物而忘记其它是静的一种表现形态,俗话说叫投入、进入状态或忘我。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练功状态,是将我融入到了物或境之中,达到了物我合一、人境合一的境界。这种境界是中国所有艺术活动追求的共同境界,即意境。《陈氏太极拳图说》中将练拳达到的这种境界做了比较具体的描述,“心无妙趣打拳,则打不出好景致。问何以打出好景致?始则循乎规矩,终则神乎规矩。里感有情,外感有景,真如天朗气清,惠风和畅,阳春烟景,大块文章。处处则柳婵花娇,招招则山明水秀。游人触目心怀,诗家心驰神往。真好景致也。”
  太极拳技能水平达到游刃有余和艺术化的境界,因而成为了太极拳技艺。健身气功习练,技能同样有着达到游刃有余和艺术化的要求,同样要求达到意境的审美境界。正如王平生在“审美的宇宙体操”文中所说:“气功带来的身心愉快是审美的”,但“它不像一般的审美活动,把审美对象固定化,而是把审美变成动态过程;也不像一般的审美活动视听等感官外向化,而是内向化(如内视、内听、内想等)。”习练健身气功正是一种强调内向的自我的过程性的活动,要求达到全神贯注、置心物中的意境状态。感受身心的内在性喜悦,是无法公开证明给外人看的,只能靠自己亲身实践和体悟了,因而叫内心喜悦。健身气功的功法动作大都与景物和景象相关联,如双手托天、摘星换斗、倒拽牛尾、三盘落地、卧虎扑食、轻舟缓行、风摆荷叶、犀牛望月、平沙落雁、摇转辘轳、托天按顶、雁飞、凫浴、鸟伸、挽弓等等,要求我们在习练这些动作时,伴随着技能水平的提高而达到艺术化的水平,进入到演虎像虎、演鹿似鹿的意境之中,忘掉自我而享受置心物中的那份身心愉悦和宁静。预备势及站桩习练中身体处于静止状态,一般要求意守丹田或某一事象,进而达到“似有意似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的境界。但是,在进行动功习练过程中,身体处于动态之中,这时注意力就不能只停留在某个点上,而应该将注意力融入到动作的意象之中,进而进入置心物中的意境。动功练有,静功练无;动功在意境,静功在禅定;动功静功,次第分明。
其他文献
摘要: 回顾分析近年来对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进展情况,从基础治疗、西医西药、中医中药三方面加以综述,并对OP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前景进行分析。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中药  自1885年由Pommer首先提出Osteoporosis一词以来的一百多年岁月中,经几代医学科学家的不懈努力,今已确定: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
期刊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到今天,这个目标和愿望都实现了。健身气功也在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铭党恩,身为共产党员的我无比自豪;恋气功,选择气功健身的我,由衷感怀!人生有许多选择,而我的人生只有两次重要选择:一是23岁选择了光荣加入共产党;二是43岁我选择了气功健身。到如今,为“党的事业”而奋斗,是我工作的主业;以“气
期刊
首先要感谢国家体育总局、全运会组委会为我们全国健身气功爱好者搭建这么好的百姓健身成果展示舞台!  我是湖南省一家三甲医院的工作人员,我们医院也是当地唯一的一所新冠肺炎病人救治医院,健身气功·八段锦等传统养生康复项目在我院临床医疗中被广泛应用。我也是一名八段锦的热爱者和追随者,这次湖南省全运会健身气功项目选拨赛,我参加了户籍所在地和居住地冷水江市组织的街道社区代表队八段锦项目,有幸入选进入全运会的决
期刊
2015年11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这一号角的吹
期刊
滴答、滴答,窗外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闭眼倾听雨声,享受着白露过后的第一个雨季,脑海里放映着近半年多来我在健康扶贫路上所经历的、看到的故事。  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牵动着亿万同胞的心。电视新闻上、学习强国里、抖音等各大APP都在推送武汉方舱医院穿着防护服的医生、护士带领病患者习练健身气功·八段锦的视频和文章,那是我初见八段锦的场面,古朴的动作里松紧结合,质朴端庄,张弛有度,到底是怎样的运
期刊
西吉县位于宁夏南部,六盘山西麓,是宁夏人口第一大县,少数民族聚居县,国家和自治区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群众体育活动先进县和全国民族体育先进县。时值西吉县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在县教育体育局的领导下,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等全民健身活动有序开展,全民健身热情高涨。西吉县健身气功协会自2016年成立以来,为进一步增强我县群众的身心健康、弘扬优秀健身养生文化和促进社会和谐做出了积极贡献。随着我县
期刊
“今天你八段锦了吗”,这是国际健身气功联合会为第四个“全球健身气功日”制定的主题。2020年9月12日,48个国家和地区72个会员单位的健身气功爱好者在云端共聚一堂,齐练健身气功·八段锦。在北京明长城遗址公园,中国健身气功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辛沂和会员们聚集一起,在悠扬古朴的音乐伴奏中,身心投入地演练健身气功·八段锦。这一感人场景让我想起健身气功·八段锦编创和推广的许多往事。  2001年6月5日,
期刊
很多人以为“氣”是繁字体,而“气”则是现代简体字,其实,这种认识是片面的。  “气”和“氣”在古代是两个字,虽然读音一样,但各有不同的含义,不能混为一谈。“气”的本义是“云气”,象征着天上的云气往上升腾;而“氣”的本义则是“赠送客人饲料和粮食”。除此以外,“炁”也读作“qi”,在道教中常用,代表人体的真气。  简单一点说,气是“呼吸之气”,像云气一样可以升腾;“氣”是“米中之气”,是“后天之气”,
期刊
一、参加2019年全国 健身气功健康扶贫走基层系列活动  脱贫攻坚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发出的动员令,身为中共党员、河南省模范军转干部、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我,义不容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是一项历史性工程,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我们将举全党全国之力,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确保兑现我们的承诺。2019年全国健身气功健康扶贫走基层系列活动,分别在河南南阳桐柏和信阳新县这两个革命老区展
期刊
平日教学,朋友们习练还有网友朋友发的五禽戏视频给我看时,发现一些常见的错误,和大家交流一下。  五禽戏的特点:仿生导引,形神合一,动诸关节,引挽腰体。  起势调息时,手高于胸部,且动作路线不圆活。  第一式虎戏,两掌撑按时,五指张开不够充分。握拳时未由小指依次握拳,握拳力量不够。两手上托时,挺胸塌腰了,两臂未内旋,虎口未相对。  第二式虎扑,手上提前扑时,至肩前就扑,未走立圆,引腰、昂头不够。前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