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沧:爱武崇德尽绵力

来源 :搏击·武印文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9s5c112j6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不练武,却获得了“中华武术终身成就奖”;他没有雄健威武的体魄,也没有咄咄逼人的霸气,却凭着长久的执著与坚韧,在中华武术界铸就了一段属于自己的传奇。他就是享誉武林的《中华武术》杂志首任主编昌沧老先生。为了弘扬传统文化,促进中国武术的发展,89岁的他仍然笔耕不辍,为中华武术的发展不断地注入着自己的心血。而他所做的这一切,无不为了让中华武术这块瑰宝再次绽放出属于它的光芒……
  1993年,因他在新闻出版事业上的突出贡献,终身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4年10月,中共中央组织部为表彰其老有所为,特授予他“全国老干部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2009年9月,庆贺中华人民共和国诞辰60周年之际,又被授予“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的光荣称号,还两次荣获国家体育总局授予的“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13年1月19日,在山东泰安,由中国体育报业总社和中国文化书院主办的“《中华武术》三十年”评选举行颁奖盛典。昌沧先生以温文尔雅的神采走过红地毯,从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任、中国武术协会主席高小军手中接过“中华武术终身成就奖”的奖杯。
  那一刻,全场掌声雷动,喝彩不断,而他却神情淡定,心若止水。这就是昌沧,一个在荣誉面前依然冷静沉稳的传奇人物。
  (一)
  早春二月的北京,乍暖还寒。在东城区龙潭西里的一幢居民楼里。笔者走进了昌沧先生的家,在他的书房里如约采访了他。
  采访中,昌沧先生如数家珍般地讲述着对武术的理解和对武术今后发展前景的展望。在他感情真挚、娓娓道来的言语中,笔者充分感受到他对中华武术的挚爱深情,对传统文化的拳拳之心和作为一位武术爱好者所肩负的使命与责任。他告诉笔者,武术,在我国有几千年的历史,是大家公认为中华民族的国宝之一。
  他说,古往今来的凡有识之士,对武术都是十分青睐和推崇的。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起就积极提倡习武,他还为精武会亲笔题写了“尚武精神”。毛泽东同志在1928年为闽西古田会议起草的决议中,就提到全体指战员在文体活动中,要“习武打拳”。当年在井冈山闹革命时,陈毅同志统帅的“梭镖师”中,大部分指战员都是武林高手,其中王佐同志更是赫赫有名。许世友将军凭借在少林寺当杂役炼出的一身武功,更是远近闻名,威震敌胆。翻开中国历史,就可看出许多爱国人士和武师,为保卫国土和海疆,为洗雪国耻、为抗击外国入侵、为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义无反顾地走上擂台、走上战场。如明代的戚继光、俞大猷既是武林圣雄、又是抗倭(日本)民族英雄。还分别著有《纪效新书》和《剑经》等武术经典。他们的业绩,可歌可泣!可传可颂!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毅、贺龙、徐向前,包括爱国民主人士许德珩等等,都谆谆教诲人们要习武修身养性、防身自卫、强身健体、娱身娱人。在我国武警部队中,还把武术的擒拿格斗术列为必修课程。而今,伴随着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孔子学院在世界的成立,中国的武术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二)
  昌沧,1924年11月,出生于湖北汉江边上一个并不富裕的书香门第。14岁起,即流亡异乡。在江西吉安国立第十三中学高中毕业后,于1946年考入上海同济大学法律系。历尽苦难,我国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可沪上所见国民党反动派倒行逆施,美国鬼子横行霸道。在失望之余,开始上下求索,成立了“求真读书会”。在地下党的影响和领导下,投身到“反内战、反饥饿”、“争民主、反迫害”等进步学运中,并秘密地参加了党的外围组织及上海地下保安队。1948年1月在上海地下参加革命工作。后入团。1949年夏,调中央团校第二期学习,1950年毕业后,调新华社团中央分社、《中国青年》杂志社任编辑、记者。并入中央文学讲习所学习及北京大学进修中国古典文学等。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被发送到了黑龙江的乌苏里江畔改造。此后的20年里,他先在农场被监督劳动,第一批摘帽后调《农垦报》社任记者、又到“八一”农垦大学,旋调小学任教员,后又调工厂参加生产管理,期间又下放到农村插队落户3年。直到1979年才彻底平反,几经周折,才回到北京,后到人民体育出版社工作。
  (三)
  在上世纪80年代初,受中国武术协会及人民体育出版社委派,昌沧参加筹创并主持《中华武术》杂志工作。还先后主持创办了《中华武术》杂志英文版及丛刊《武踪》。从此,他与武术结缘。《中华武术》杂志是由原国家体委主管,人民体育出版社主办,经中宣部对外宣传领导小组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于1982年10月在北京正式創刊,是一份立足全国、面向世界的武术权威性刊物。它起到重要的传媒作用,对国内外广大的武术工作者和爱好者来说有着引导武术发展与借鉴的意义。同时,一直秉承独立地、客观地报道武术的今昔,为报道发展中的武术献计献策,被堪称我国武术杂志的龙头老大,在弘扬中华民族武术文化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国家通过武术挖整确定了我国有129个拳种,其中一些重要拳种,《中华武术》杂志大都作过诠释和简介,对其中一些有影响的先进人物和传人,也作过重点介绍。该刊有三十多个专栏,实为一份武术的综合期刊。总之无论从内容,还是从外形的装帧设计,都是可圈可点的。
  昌沧着手创办中华武术的时候,他对武术还很陌生。但凭着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精神,在武术领域如饥似渴地学习与研究着。
  1982年11月5日,第一次全国武术工作会议,在北京工人体育场大礼堂举行。会议前夕,《中华武术》创刊号被送到了每位出席大会的代表手中。昌沧敏锐地觉察出,这是一次极好的学习与熟悉武术的机会,经过与大会的协商,昌沧举行了就如何办好《中华武术》杂志的小型座谈会。邀请温敬铭、张文广、何福生、沙国政、蔡龙云、李天骥、马贤达、陈盛甫、习云太、安天荣等武术行家献计献策。
  座谈会开始,昌沧站起来,严肃地说:“在座的各位都是我尊敬的老师!”随即向大家深深地三鞠躬。他接着说:“对武术来说,我是个一窍不通的门外汉!也可以说是个‘临时工’,如有行家来接办,我就马上让贤!”   昌沧的话刚讲到这儿,就被温敬铭老师接过去了,他说:“就武术来说,我拥护你这门外汉来办!因外行处理问题比较客观,没有门户之见。即或出点毛病,大伙也会原谅:‘他不懂!’或说‘他不了解情况’,不大会闹出大矛盾来。所以我认为你能办好《中华武术》!”
  习云太老师马上接着讲:“我同意温老师刚才的意见!略作些补充。假如你是习练或研究某一拳种的,你在刊登本拳种及处理有关纠纷时,即或你处理得再正确,背后也难免有人议论:‘他们是一个门派的,当然要偏袒一些,照顾一些嘛!’我想这一点,在你今后的实践中,就会逐步体会到的。”
  马贤达老师直点头。他说:“外行办这个刊物,的确比较超脱。武术有一百多个拳种,拳种内又有许多门派,其间可复杂了!你协调得好,突出了‘中华’,你就是‘天下武术是一家’,你就红火;如协调得不好,突出了哪个拳种或‘门派’,你就是其他拳种或门派的‘大冤家、死对头’!你就得引火自焚了!我相信你们能够处理好这些矛盾和问题。我们相信《中华武术》将会办成我们的良师益友!”
  李天骥老师激动地说:“老昌,你大胆地闯吧!只要你们需要,我相信在座的或不在座的武术工作者和爱好者都会是你们的后盾,都会支持、帮助你们的。有些同志将要返回各地,你们可以加强通信联系;而我们武术处就在马路对过,可以随时联系。”
  正因为有了这次会议,昌沧回到编辑部立了一系列的规矩。如刊登拳种套路,“一定要精,要有示范作用”;选登人物,“活人要慎重,死人要真实”;“本刊工作人员,称武术界朋友,一般都称老师,可向他们学习拳派技理,但不能拜师”。又如,要学会“弹钢琴”,“不要老抱着一个拳派不放,要考虑全局,要照顾到方方面面”。为此,他为刊物内容拟了三十多个栏目,既突出重点,又照顾一般。他还拟了一幅对联令人回味。他善于“古为今用”。对联是:上联:“衣食父母”(指作者);下联:“五尊菩萨”(读者);横批“紧箍咒”(指编辑)。
  正因为有了这次会议,让昌沧有了难得的学习机会,让他对武术有了较系统和较全面的了解。他谦虚好学,不懂就问,学得了大量关于武术的知识,并用科学的方法去深入研究与诠释,成为令人赞叹的“武术言论家”。
  此后,在昌沧主持《中华武术》杂志的十余年工作中,其发行量从创刊的120万份,发展到巅峰时的149.7万份。
  (四)
  那么昌滄到底为中华武术做了些什么?仅仅是尽职尽责地办了一份杂志?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随着《少林寺》的热播,武术热遍及大江南北。然而社会上对武术的认识不尽相同:旧社会把武术视为“下九流”的行业,当时也有这种残余的认识;还有人觉得武术有暴力倾向,打打杀杀,难登大雅之堂;还有的领导竟说:“武术有什么魅力,不就是拳打脚踢那两下”吗?!
  针对这些形形色色的看法,他深入民间进行采访,对武术进行了恰如其分的定位。连续采写了4篇文章,题为《魅力颂》。通过老百姓的切身体会,从多种角度来展现了武术的魅力。
  他在河南采访后写到“中原习武者众,武寿星亦多,陈式太极拳的创始人陈王庭,尽管生活在战乱年代,也活到了80岁以上,用事实来说明武术的健身作用;在江西井冈山采访时,他以生动的史实,讴歌武术溶入工农红军的军事训练中,极大地增强了与敌人拼搏的本领,展示了武术的技击作用;在《中华武术》举办的征文中,他读到那么多读者是那样的热爱武术、苦练武功,令他感动得奋笔疾书,盛赞武术在中国百姓生活中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
  而在武术热兴起的同时,各种武校应运而生。当时号称有“万所”,在校学生数十万人。毕业之后,他们或升入高校,或进入专业队,或从事保安,或担任影视演员。武术馆校已成为普及、推广武术的一支极为重要的力量,成为社会培养有武术特长人材的摇篮。然而武术馆校的发展层次不一,良莠不齐,如何办好武校(馆)使学生真正成为“文武兼备、德艺双馨”的有用之材,这个大课题摆在了昌沧面前。
  为此,他经常下武校(馆)进行采访和调查研究,通过大量事实证明,一个武校能否在社会上站住脚,受家长和学生们欢迎,不抓文化学习是不行的。他曾在山东调研,发现一条街上,一所武校崛起,一所武校倒闭,缘起一重文、一轻文。他就此深入调研、写出数篇专文,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即刊发了《一所以文为主的武校》,反映强烈,以警示武校同行。当今时代,科技发达,竞争日益激烈,只凭“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一介武夫,是很难有所大的作为。
  在昌沧看来,“武术是富有精髓的哲理,与其他优秀传统或现代文化,有着血缘的内涵,没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是难以领略武术精髓、更难攀武术技理的高峰”。他在深入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写出了《我国武术馆校生存和发展要过“六关”》专文,即“方向关——育人目标、两口关——生源和出路、安全关——人命攸关、文化关——以文为主、管理关——遵循科学、经营关——以副养武”,以指导武术馆校逐步规范,越办越好。
  随着武术热的降温,武术馆校的日子很不好过,不少都被迫停办了。昌沧向武术领导机构呼吁,大力扶持社会武术的发展,积极扶持步履维艰的武术馆校,组织一些调查研究、举办一些经验交流会等,让武术馆校适应当前形势的发展。其次,在全国范围内,继续坚持评选“千名优秀武术辅导员”和“优秀武术辅导站”活动,提高民间武术活动的积极性,促进武术活动更普遍的开展。
  (五)
  在采访中,昌沧向笔者阐述了这样一种观点,他说,武术要想发展,根本出路是进各级各类学校。现在效果不好!可“猴子不上树,多敲几遍锣嘛”。用武术培养孩子的毅力、尚武精神。在《听李铁映谈话有感》一文中,他写到“我深感武术走向世界,国内是基础。必须更加深入广泛地把武术运动开展起来,这中间最重要的一环是要让武术走进各级各类学校的课堂”。他还说“作为一个传统民族体育项目,武术已纳入全国大、中、小学校的体育课程,尤其是中小学校,并写进了教学大纲。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所限,还有待很好落实”。他多次呼吁武术应实实在在地进入各级各类学校,并指出,这“是全民健身计划在青少年中落实的一个重要体现”。   他对武术进入各级各类学校的心情是急切的,因为它关系到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存和发展。在最近的文章中,他又呼吁道“武术如何真正进入学校,尤其是中、小学校。要像语文、数学、外语一样的重视,纳入正规的教学计划中,不及格要补考,关系到升级、毕业、升学的问题。只搞武术业余兴趣小组、什么操之类的,是没有多大出息的。这当然要涉及到国家教育的方略问题,亟需各方面的领导,尤其是主管部门领导认知的提高和统一。武术的领导和管理部门更应全力以赴,力争早日落实、兑现!”
  他充满激情,对武术的发展趋势,进行着潜心研究。提出了:“要想武术的普及与发展,必须跳出原体育范畴。并以此为题,撰写专文——《我国武术普及与发展应重新定位》,在北京大学第二届武术文化国际论坛上宣讲后,获优秀奖。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该文已被收入中共中央党校《求是先锋——共和国60年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丛书中。”
  他还以“一个八旬老人的心愿”为题,撰写专文《想看CCTV武术大赛》,得到中央台有关领导的重视,后该台相继推出了“武林大会”、“武林‘外’传”等专栏。又由他与徐才、罗炤等同志合作的《期望武术纳入孔子学院》专文,有理有据地进行了深入探讨,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视,有些国家的孔子学院已经纳入。
  (六)
  熟悉或接触过昌沧的人,无论是武协的领导,还是武术圈里的武术名家、对他对武术做出的贡献和为人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正如亚洲武术联合会顾问徐才评价说,昌沧对武术宣传呕心沥血,冥思苦想,他不只是出谋划策,而且还躬亲笔耕,写评论、写通讯、写特写、写诗歌,在武术宣传上,确实是一位有功之臣。
  1993年,昌沧从中华武术杂志主编的岗位上离休了。離休后的他,没有就此远离武术,而是继续忙于参加各种武术活动,为武术写文章,为武术的健康发展而摇旗呐喊,竭尽绵力。
  认识昌沧的人都知道,凡有武术活动,不论规格高低,规模大小,只要邀请,他都会前往参加的,仅2012年就应邀到香港、河北、江苏、云南、福建、山东等地参加了武术活动。
  而当笔者问起宣传武术的初衷和动力来自哪里时,他说,喜欢武术,武术是个骄傲的事业,和武术界的人们接触多了,发现武术人都特别可爱!武术是种文化,是我国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不能把武术单纯地当成拳打脚踢的技术,要把它当作我中华民族特有而又属于人类的文化对待。文化是没有国界的。他特别赞同徐才同志的,“武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的精辟论断。他认为这是武术走向世界的理论基础。中国的武术要为向世界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他要为武术的普及和造福人类发挥余热。
  30年来,他以自己的睿智和言论,发出自己的声音,给武术发展以指导。已是耄耋之年的他,仍有很多人上门找他,让他或审稿或写序或求字,他都会尽力而为。因此,他也赢得了武术人的高度赞誉。
  无私奉献、知行合一。用这句话来评价昌沧对武术做出的贡献和人品毫不为过。相信中国武术,必将向他所期待的那样日益兴盛,并且焕发出璀璨的光芒。
  本文原题为:《昌沧:让中华武术瑰宝再放光芒》。与他切磋时,他大笔一挥:《爱武崇德尽绵力》。
其他文献
利润操纵是指企业管理当局,为了达成某种目的,利用会计政策的灵活性或漏洞,甚至是违反会计准则,使用各种有效手段,对企业会计信息和财务利润进行操纵的行为。利润操纵的成果体现在
本文针对西方文化背景下的芭蕾艺术特征进行分析,集中围绕中国芭蕾舞演员的能力素养的提高,芭蕾舞蹈演员的培养,以及芭蕾舞在中国的发展进行分析,并给予教学、表演、编创几点
一、高校科研经费的现状  (一)高校科研经费的发展及趋势  1.高校科研经费普遍增长  伴随经济的蓬勃发展和科技创新需求的增长,我国对科研事业的投入近年持续加大。科学研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中,如果一个企业不能谨慎处理好如何使企业成长壮大的问题,那么这个企业可能会停滞不前甚至会衰落。美国管理咨询专家林奇提出:“任何企业成长只有三种
新学期,我接任了一个新班的班主任。我和全班学生共同努力,制订了各种规章制度,进行了全面的组织建设,在短短的不到半年时间里,整个班级已呈现出朝气勃勃、奋发向上的繁荣景
中小商业银行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化经济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自加入WTO后,我国中小商业银行传统发展战略正面临着新的困境。文章主要分析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发展优势及面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重要性。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一种新的财政支付形式和手段,它能够有效地提高财政资金的运作效率和财政的支
扬州自来水有限责任公司始建于1959年,是国有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中型一类供水企业,党委建制.公司现有4座制水厂、3座原水厂,总供水能力100万吨/日.多年来,公司积极开展企业思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作为资深的办刊人,认为目前中国科技期刊的有些举措难免有急功近利之嫌,包括过度重视经济效益而忽略人才培养,重视传播渠道而淡化内容为王,建设小而全的编辑部阻碍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