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新课程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的方式;重视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强调创设生动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新课标赋予化学实验更多的内涵和教学功能,需要我们转变传统的实验教学理念,重新审视化学实验教学,落实实验教学的教学和育人功能。化学新课程增加了探究性实验,减少了验证性实验,融入化学学科的研究方法,引入真实的、充满魅力的、开放性的化学问题,将教学过程和问题解决联系起来,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成为可能。对实验的要求提高了,不仅要求学生会基本操作,还要求学生设计一些实验;形式上更加灵活,除课堂实验活动外,还有许多需要学生在课外进行的实验活动内容,有的还与社会调查联系起来,在实验内容的呈现形式上,与以往不同的是已经没有单独列出的实验课,而是分布在教材的“活动与探究”“调查与研究”等栏目中。教学内容形式的变化和新课标教学理念的变化需要我们转变观念。本文就谈谈我在这方面的教学体会。
1.实现实验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做学生实验的示范者、合作者、支持者。
传统教师中心论认为:教师是实验教学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管好了纪律,实验就成功了一半,因此教师在实验课前和实验课上不惜花费大量时间,设计本该让学生自己完成的实验步骤,使学生成了教师教鞭下的“陀螺”,从而束缚了学生的尝试欲望,使得学生服从意识有余,创新意识不足。新课程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努力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放手让学生参与实验探究,认真听取学生的分析、建议,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以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讨论与交流,真正把教师由实验教学的管理者、监督者变成实验的示范者、合作者、支持者,教师要不断提供信息、点拨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实验中疑难或疏漏之处,始终起着指导、促进作用。让学生成为实验的主人,学生能自主完成的,教师绝不越俎代庖,对学生的不同见解或不同实验方案,只要能达到实验目的,就应该给予充分鼓励和肯定,即使是错误的,也要帮助其分析错误原因,以免挫伤学生的主动性。要倡导体验性,调动学生实验的积极性。
2.实验内容的选择与呈现应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尽可能趣味化、生活化。
传统的实验教学是为了完成特定的教学内容服务的,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化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它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的联系非常密切。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反思问题的良好习惯,有利于迁移能力的培养。新教材实验内容的编排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比如,利用蒸馏水的制备实验学习蒸馏,利用酸雨知识探究SO2的性质。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化学实验拉近学生与化学科学间的距离,学生体验到实用性和价值性。
3.实验的实施过程注重自主探究,增强学生的参与性、探究性。
传统的实验教学存在着学生看的实验多、亲自做的实验少的现象,原有的化学教材虽然也安排了大量实验,但大多数实验是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所占比例很小。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动手实验少不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不利于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价值观。新教材一改旧教材演示多、动手少的状况,充分发挥实验作用,淡化演示实验和分组的界限。把大量的实验分散在日常教学之中,把大量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动手实验,为学生亲手做实验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4.化学实验设计绿色化,重视学生节约环保素养的教育,渗透未来公民的人文素养。
新课程化学实验设计要体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绿色化就是采用“原子经济性”的化学反应,使所获得的产物绿色化。例如,制备环氧乙烷的绿色化设计方案:它改变了过去经典的设计方案——氯乙醇路线,而是用乙烯在银催化剂作用下直接与氧气反应,生成环氧乙烷。这是个典型的原子经济性反应,反应物全部转化为产物,达到了副产物的零排放的目的,因而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尽可能减少化学实验的污染,开展微型实验,寻找实验替代品等,让学生形成节俭意识和绿色环保意识。
5.教师成为实验教学资源的使用者和开发者。
化学新课程为学生“科学探究”设置了平台。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化学实验室的建设,加大实验设施设备的投入力度,为学生动手做实验创造条件。日常生活中可用于“科学探究”的资源很多,需要教师有强烈的课程资源开发意识,整合学校、家庭实验资源,要做到全面、多样、开放、实用。实验教学资源的开发要立足当地、学校和学生生活的实际,开发一些使探究活动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资源。如开发乡土实验教学资源,制作一些简易仪器或代用品等,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总之,从新课标的研修中我们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思想,重新定位化学实验教学的设计理念,转变自己的角色,摆正自己的位置,认真做好学生化学学习的引导者、化学兴趣的激发者,学习和生活中的朋友,为学生学好化学做出最大的努力。
1.实现实验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做学生实验的示范者、合作者、支持者。
传统教师中心论认为:教师是实验教学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管好了纪律,实验就成功了一半,因此教师在实验课前和实验课上不惜花费大量时间,设计本该让学生自己完成的实验步骤,使学生成了教师教鞭下的“陀螺”,从而束缚了学生的尝试欲望,使得学生服从意识有余,创新意识不足。新课程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努力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放手让学生参与实验探究,认真听取学生的分析、建议,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以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讨论与交流,真正把教师由实验教学的管理者、监督者变成实验的示范者、合作者、支持者,教师要不断提供信息、点拨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实验中疑难或疏漏之处,始终起着指导、促进作用。让学生成为实验的主人,学生能自主完成的,教师绝不越俎代庖,对学生的不同见解或不同实验方案,只要能达到实验目的,就应该给予充分鼓励和肯定,即使是错误的,也要帮助其分析错误原因,以免挫伤学生的主动性。要倡导体验性,调动学生实验的积极性。
2.实验内容的选择与呈现应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尽可能趣味化、生活化。
传统的实验教学是为了完成特定的教学内容服务的,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化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它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的联系非常密切。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反思问题的良好习惯,有利于迁移能力的培养。新教材实验内容的编排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比如,利用蒸馏水的制备实验学习蒸馏,利用酸雨知识探究SO2的性质。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化学实验拉近学生与化学科学间的距离,学生体验到实用性和价值性。
3.实验的实施过程注重自主探究,增强学生的参与性、探究性。
传统的实验教学存在着学生看的实验多、亲自做的实验少的现象,原有的化学教材虽然也安排了大量实验,但大多数实验是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所占比例很小。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动手实验少不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不利于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价值观。新教材一改旧教材演示多、动手少的状况,充分发挥实验作用,淡化演示实验和分组的界限。把大量的实验分散在日常教学之中,把大量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动手实验,为学生亲手做实验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4.化学实验设计绿色化,重视学生节约环保素养的教育,渗透未来公民的人文素养。
新课程化学实验设计要体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绿色化就是采用“原子经济性”的化学反应,使所获得的产物绿色化。例如,制备环氧乙烷的绿色化设计方案:它改变了过去经典的设计方案——氯乙醇路线,而是用乙烯在银催化剂作用下直接与氧气反应,生成环氧乙烷。这是个典型的原子经济性反应,反应物全部转化为产物,达到了副产物的零排放的目的,因而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尽可能减少化学实验的污染,开展微型实验,寻找实验替代品等,让学生形成节俭意识和绿色环保意识。
5.教师成为实验教学资源的使用者和开发者。
化学新课程为学生“科学探究”设置了平台。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化学实验室的建设,加大实验设施设备的投入力度,为学生动手做实验创造条件。日常生活中可用于“科学探究”的资源很多,需要教师有强烈的课程资源开发意识,整合学校、家庭实验资源,要做到全面、多样、开放、实用。实验教学资源的开发要立足当地、学校和学生生活的实际,开发一些使探究活动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资源。如开发乡土实验教学资源,制作一些简易仪器或代用品等,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总之,从新课标的研修中我们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思想,重新定位化学实验教学的设计理念,转变自己的角色,摆正自己的位置,认真做好学生化学学习的引导者、化学兴趣的激发者,学习和生活中的朋友,为学生学好化学做出最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