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kiv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审美教育,是指以陶冶人的情感,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教育。语文教学活动中,要求教师要以教材为基础,联系日常生活实际,启发学生并使学生具有发现美的意识,促成学生自觉的爱美意识,激发学生创造美的兴趣。在促进学生身心各方面良好的、和谐的发展过程中,审美教育具有极其重要而又特殊的意义。
  一.语文教学审美实施美育的三个基本任务
  语文学科的美育因素极其丰富,它用不同的体裁,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大自然和现实生活中的美好现象事物,鞭挞与揭露了各种丑恶的思想和行为。学生在学习语文课的过程中,不仅会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美,而且还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各种形象美和心灵美。青年学生正处在情感萌生、发展、成熟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因此,语文教学审美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审美能力、发展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1、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教师必须善于发现语文作品中的美育因素,同时,要引导学生积极去感知生动、丰富的现实美。美感能力的培养应发展学生对审美对象的比较、想象、联想等种种能力。没有一定有比较能力,就不可能正确辨别美与丑、善与恶;没有丰富的想象、联想能力,就不可能体验众多的美好的艺术形象。语文中的文学作品有唤起美感的作用,但它要通过想象去再现生活和画面。如郁达夫的《江南的冬天》,高建群的《西地平线上》,其中的美,尽管我们不能“亲历其境”,但通过想象,就能“如临其境”,这就能感受到美了。
  2、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美的鉴赏是对美的属性的鉴别和评价,它不仅要识别事物的美和丑,还要鉴别美的种类和程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正确鉴赏美的能力主要表现在对学生审美趣味和审美观点的培养。
  语文教材所选的都是古今中外的优秀名篇。这些作品不仅表现了美、讴歌了美,而且自身也是美的结晶。作品中真善美与假恶丑的鲜明对照集中体现了作者的审美趣味。通过语文教学,在这种集中、典型而又强烈的美的长期熏陶下,学生能够提高美感能力,加深对美的认识的程度,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使他们不仅能很好的欣赏文学作品,而且能明辨其它文艺作品的美丑,如法国雨果的《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一滴眼泪折射出人性世界的多彩光辉。
  3、培养学生表达和创造美的能力
  语文教学,创造美的阶段即是化知识为能力教养语文素质的过程。创造美集中体现在语文教学中的写作训练上。学生在接受了文学作品的长期熏陶后,就能产生强烈的向往美、追求美的心理倾向要求和表达美、歌颂美的愿望。当学生在对社会生活有了一定的体验和观察以后,在掌握了一定的遣语造句能力和写作方法以后,在对美能够作出较正确的鉴赏和评价以后,就能用自己的笔来歌颂伟大祖国的壮丽的河山,描绘秀美多姿的自然风光,抒写生意盎然的生活情趣,讴歌高风亮节的人物形象,同时也对假恶丑的无情批判。写作训练,不仅能培养学生表达和创造美的能力,而且有效地巩固和提高了感受美和鉴赏美的能力。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美育可以使学生获得审美所必需的文化知识、文学修养;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志趣和形象思维的能力;可以启迪学生的智慧,影响学生的整个精神世界。因此,语文教学就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美的感受能力、美的鉴赏能力、美的表达创造能力。作为语文教师,就应该发挥语文学科充满美性的特点,集中而有效地进行以美育人的教育。
  二.语文教学审美教育关注四个实施点
  1、语文教学“听”的审美教育的实施
  “听”的美学意义在于学生是主动地听,有良好的听的态度和习惯。
  学生必须耐心、专注地倾听别人说话,了解对方的意思。教师讲课时,学生应该专心致志地听,不能随意插嘴喧哗,左顾右盼,漫不经心,否则“听”就失去了“美”的存在。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要有尊重对方的态度,这样才能使师生双边关系朝“美”的方向发展。学生无论眼神、神态、姿势都要营造这样一种和谐美:使师生之间,教学之间,在传授接受知识的同时,造成一种人格、情操、情绪的交流共鸣,使“听”成了“认真地听”。同样,教师在倾听学生回答时也应该如此。比如,教师在对学生提问时,应该是面对微笑带有鼓励性的神态去听,要使学生明白:只要我参与学习,老师就不会生气。总地说来,就是师生相互间的“听”应是默契和谐共振的美,“听”过后应是有美的感受。
  2、语文教学“说”的审美教育的实施
  “说”是用语言来表情达意的,因而也是充满美感的,具体表现在语文教学中有两个方面。
  一是师生间的说话。教师的上课,有很多要说的,因此,教师要营造一个好的美的交流氛围,使学生能迅速集中注意力,越听越有味。教师不能用粗鲁的话来刺激学生,一旦一节课出现了这样的话,这节课就是失败的。说话就是要使双方之间的情感相互共鸣,使双方都觉得,你说的话是美的,我的也应该是美的。语文教学就是要使学生认识到语言有美丑之分,语言美是心灵美的表现,要让学生懂得什么是美的语言。对正在成长的学生,教师应通过净化他们的语言去净化他们的心灵。
  二是对课文的诵读。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提出:“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而不看作一种负担。一遍比一遍读起来入调,一遍比一遍体会亲切,并不希望早一点能够背诵,而自然达到纯熟的境界。抱着这种享受的态度是最容易得益的途径。”让学生明白,课文朗读得流利有感情,这就是美。对课文中的人和物加以爱和憎,这就是美。文学作品中那些真善美的情感和思想,会像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起到潜移默化的美的教育作用。“因读悟文”,“因读悟美”,去美读,去感知教材和获得作品美感。让学生多读优秀作品,在提高他们语言表述能力的同时,还培养了他们正确的审美观点、健康的审美情趣,就能够提高他们的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3、语文教学“读”的审美教育的实施
  叶圣陶认为“文学作品可以使学生领会什么是美,花木山川的美,城市的美,道德品质的美,广大群众为伟大目标而斗争的美,都可以从文学作品中得到深切的体会”。的确如此,学生精读课文《祖国山川颂》、《长江三峡》等篇章,就可以神游名山川,领略祖国山河的壮丽与秀奇,陶冶情操,净化灵魂,学会欣赏自然美和人文景观美;精读《寒风吹彻》、《一个人的村庄》等篇章,就可以从中领悟生活哲理与美的辩证关系,懂得“美是生活”的观念,懂得“创造性生活是美的基础”这个道理;学生精读《品质》、《老王》等篇章,就可以从中感受到人物的心灵美、情操美……总之学生精读课文,就可以发现科学美、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哲理美等等美的存在。同时,在阅读文章时学生向名作家们学习审美、立美的能力,向名作家们学习观察思考、取材熔裁、构思立意、布局谋篇乃至遣词造句等等写作技巧,从而创造出自己的“美”来。教师指导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作者笔下各种形式的美并加以分析感受,要看到作者笔下栩栩如生的美的形象,使学生的审美、立美能力在实践中得到提高。
  4、语文教学“写”的审美教育的实施
  “写”的美育实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作文教学及训练。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该渗透美的教育,使学生创作出“文质兼美”的文章来。要学生的视觉在课堂阅读的基础上放飞到现实生活,领略到生活中实实在在的美;让学生领悟到情感是与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只有一个熟悉生活、热爱生活。又对生活富有挚情的人,才能写出精妙的文章来。作文要从美学的角度,去立意和析理,要认识到作文的美,就是真实,就是和谐,就是人的愉快、人的和美……要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去作文,需要教师的引导,使学生能够借鉴美、模仿美、表现美、创造美,使学生能够按照美的规律借鉴创造出美的文章来。
  另一方面就是书法训练。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去诵读历代流传下来的书法墨宝文字,感知书法的用笔美、结体美、墨韵美等等,体会书法家在字里行间倾注的情感心志。通过欣赏,学生得到潜移默化的陶冶,人格、情操、心灵就能得到提高。
  语文教学实施美的教育,有利于学生塑造形象、净化心灵,有利于学生的自我知识结构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的人格培养;能够提高学生的洞察力、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和想象力,能够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能够将学生塑造成心灵美、行为美、语言美和仪表美的全面发展的新人。只有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实施审美教育,语文教学才更具开放性、更具接受性,所以说,语文教学实施美的教育,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语文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的必然需要。
其他文献
英语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需要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及学生英语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为此,在实际的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老师不妨将符合教育特征及学生学习特征的趣味
期刊
建新站起来,拉住那个女人的手向我们介绍,这是他的女朋友。我们嫉妒得都快发疯了,怎么也平静不下来自己的心情。每个人都往后缩,以免露出自己裂开缝的皮鞋,皱巴巴的劣质西装,
文章旨在通过高职院校教师工作压力和工作绩效的相关性研究,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找到提高工作绩效的办法,以提高高职院校的竞争力.
“我们”是谁?在80后小说家手指的《寻找建新》中,“我们”也是一群来自乡村却打算在城市生存下去的80后年轻人。在小说的叙事时间二零零四年,城市对于“我们”尚是十分陌生
理解浓度、温度、压强等条件的改变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原理,并应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是高中教学大纲和高考考纲的要求,也是高考热点问题之一,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是其中的重
歌谣节奏明快、优美动听,能够快速吸引小学生的兴趣.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教师根据教材上的内容,精心选择适合的歌谣,组织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吟唱,营造轻松学习的氛围,让学生积
期刊
化学新教材在《碱金属》一章中设计钠与水反应生生气体及检验气体演示实验。
班级不仅是大学生活、学习、交往的主要场所,而 且是大学生思想最活跃的地方,更是和谐校园的主阵地.文章结合笔者多年的大学班级管理实践,对如何做好大学班级管理工作提出了
你看过有如根据你的真实生活经历拍摄的电影吗?一部在风格和神韵上与你的生活极为近似,除非制作者了解你的一切,熟知你自小长大的城市,才可能将这一切融会贯通而成的电影?大部分电
21世纪,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国家对创新人才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视,创新同时也是高等教育、高等院校进步的灵魂和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发展对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