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整体评估与个体化精准治疗

来源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ere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性鼻窦炎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疾病,具有不同的表型和内在型,而如何将表型和内在型结合起来进行个体化治疗有待进一步研究。传统的药物及手术治疗常忽略疾病的表型差异与内在型病理生理机制,导致慢性鼻窦炎尤其是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具有较高的复发率。近年来,在精准医学方面的研究已提供了基于内在型机制的潜在靶向药物治疗。本文结合表型和内在型,分析总结“病”和“人”的整体评估以及如何为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提供最佳的个体化治疗,为下一步精准治疗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慢性鼻窦炎(CRS)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的疾病,不同内在型的CRS存在差异显著的临床表型、病理特征和治疗预后。基于内在型对CRS进行个体化治疗已取得国内外鼻科专家的共识,但如何根据CRS的内在型进行内镜术式选择目前仍没有结论。本文将通过介绍CRS内在型的分型标准、国人CRS内在型的区域异质性及其与手术疗效的关系,重点阐述基于内在型的CRS内镜鼻窦手术策略,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CRS个体化手术治疗的理解。
期刊
目的:比较不同内在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外周血炎性介质的表达水平,探寻和内在型关联的外周血生物标志物。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行鼻内镜手术的74例CRSwNP患者,其中男41例,女33例,平均年龄40岁;另纳入4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作为对照组。术前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既往史等基本特征以及鼻部症状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CT评分等临床特征。根据鼻息肉组织标本嗜酸粒细胞(Eos)百分比及中性粒细胞(Neu)计数将CRSwN
目的:探讨基于病理全玻片数字化图像(whole-slide imaging,WSI)的人工智能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分型及其临床特征,同时探讨日本难治性嗜酸粒细胞性慢性鼻窦炎流行病学调查研究(Japanese epidemiological survey of refractory eosinophilic chronic rhinosinusitis,JESREC)诊断标准在本回顾性队列研究中的一致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8—2019年接受鼻内镜手术的1
上牙槽后动脉由于位置较深,发生外伤性假性动脉瘤的概率很低,特别是以鼻出血为主要表现者,文献中鲜有报道。由于普通CT平扫无法发现假性动脉瘤,因此本病极易被漏诊。本文报道1例79岁女性,因头面部撞伤致口腔、左侧鼻腔出血2 h入院。入院后第3天,患者出现左侧鼻腔内大出血,增强CT示左侧上颌窦后壁多发骨折并局部假性动脉瘤形成。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左侧颈外动脉造影并上颌动脉栓塞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随访1年未再发鼻出血。
期刊
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中年女性扁桃体的软斑病。患者女,43岁,因“右侧咽部异物感1个月余”就诊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查体:右侧扁桃体Ⅱ度肿大,下极见一苍白乳头状肿物,表面凹凸不平,蒂部无法窥及。术前诊断扁桃体肿物,在全身麻醉下行低温等离子辅助下右侧扁桃体肿物切除术。术中见右侧扁桃体乳头状新生物,大小3.5 cm×2.1 cm×0.9 cm,下至扁桃体下极,部分累及舌根。术后病理诊断为软斑病。术后予盐酸莫西沙星片治疗,好转出院。1个月后:患者右侧咽部见一苍白乳头状肿物、颈部levelⅡ区可触及一肿物,大小
期刊
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女性儿童的laryngo-onycho-cutaneous综合征(LOCS)。患儿女,4岁,因“出生后反复声音嘶哑、喉鸣音4年余,加重2个月”于2020年10月27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耳鼻咽喉科就诊。体格检查示全身散在皮疹及溃疡样皮肤缺损,双侧脚趾甲及双手指甲部分缺如,牙釉质发育不良及牙齿异常等表现。电子喉镜检查发现声门上区肉芽组织增生明显,声门下狭窄,双侧声带活动受限。基因检测结果提示患儿n LAMA3基因存在复合杂合变异c.151dupG(p.Val5
期刊
本文报道1例病理证实为侧颈淋巴结转移而甲状腺无恶性病变的隐匿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例。患者25岁女性,因发现右侧颈部肿物1年,2周前肿物细针穿刺活检见乳头状结构入院,初步诊断为颈部淋巴结转移癌,进一步影像学检查未发现甲状腺恶性征象,全身未查见原发灶,于全身麻醉下行颈部右侧淋巴结取检术,病理回报为淋巴结转移性甲状腺乳头状癌,遂行甲状腺癌根治术。术后病理报告为甲状腺双叶结节性甲状腺肿伴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最终诊断为隐匿性甲状腺乳头状癌,随访观察7个月无复发。
期刊
近年来,随着单克隆抗体类生物治疗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CRS)的相关临床研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CRS的生物靶向治疗正逐渐走入临床。本文介绍了CRS生物靶向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及临床效果,讨论了生物靶向治疗的患者选择和疗效评估,并展望了生物制剂的临床应用前景。
期刊
传统的颈部开放入路颌下腺切除会导致术后瘢痕,局部皮肤感觉异常或减退及皮肤粘连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让患者更多获益,越来越多的颈外入路内镜下颌下腺切除手术应运而生。四川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于2021年5月14日在国际上首次完成了经腋入路内镜下颌下腺切除术。患者术后康复快,美观效果满意,无并发症发生。患者术后5个月复查,颈部活动正常,未出现颈胸部皮肤感觉麻木或减退,腋窝切口隐蔽,疗效满意。经腋入路是一种美观、安全有效的颈外内镜下颌下腺切除手术入路。该入路适应证和临床应用价值还需进一步探索。
期刊
慢性鼻窦炎(CRS)是涉及多种潜在病理生理机制的异质性炎性疾病,这种病理生理的特征被定义为CRS内在型。清晰地定义CRS内在型可以帮助临床医师精准预测哮喘合并症及疾病复发的可能性,并且为生物制剂的选择和手术方式的优化提供个性化的指导策略。近期,随着数字信息化在CRS临床应用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特别是基于全玻片图像扫描的深度学习技术在CRS内在型的精确诊断中展露了重要的作用。本文概括了近期有关国人CRS内在型和人工智能在CRS内在型诊断及治疗策略中的相关研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