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新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来源 :网络科技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zh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曾经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语文新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涵养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我想,语文新课堂上,除了使他们具有初步的“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更应当引导学生在凝重而厚实的人文气息里接受熏陶,让新课堂充满人文灿烂的阳光,以此影响学生的心灵和品德,为学生的人生打上人文精神的底色。
  
  一、新课堂须召唤人文意识,渗透人文关怀
  
  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我常在思索着: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呢?我思量着:要把自己的情感传递给学生。把我对于课文内容、对于生活、对于人生的每一份感悟,用我的语言、我的眼睛、动作……传递给学生,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在教学中教师以自己的人文素养,召唤学生的人文意识,将人文关怀渗透在课堂上,由此会引发学生生命的涌动,让他们在学习中体验到的人文熏陶和感染也将变得深入、彻底而刻骨铭心。
  
  二、新课堂要珍视独特体验,享受审美情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多为名家名篇,大多文字兼美,含有丰富的美育因素。因此,在阅读中“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情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如《四季》这一课,我让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季节,介绍一下自己的画。这样既丰富了课堂,也锻炼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从读文理解,到作画悟情,再到析画赏美,学生运用自己独到的审美观,还原课文的内涵和意境,缩短了与作者的心灵距离,从而感受到了作者眼中的“美”,受到了情感的熏陶,享受到了审美的乐趣,他们纷纷展现了自己独特的个性和不凡的见识,创新能力也自然得到了提高。
  语言承载着思想和感情。在语文课堂上,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不受约束地去探究、思考,去“标新立异”、“异想天开”,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实现与学生的沟通。课堂上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应当积极给学生创造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使孩子们学会人与人的交往,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新课堂教学注重“融情”,陶冶思想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棉鞋里的阳光》这篇课文通过丁丁帮奶奶晒棉鞋的美丽故事,表现了丁丁热爱、体贴奶奶的一片淳朴而可贵的孝心。教学中,我设计了一段导语,把学生带入作者情意和文章的内蕴中:“奶奶上了年纪,行动也不方便了,看到妈妈帮奶奶晒棉被,可爱的丁丁也想为奶奶做点事,于是……”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的工具。此时作者、教师、学生“三情”共振,开启可协商感情的闸门,对老奶奶的爱、对妈妈的敬佩、对丁丁的喜爱溢于言表,感情得到升华,思想受到教育,“文”与“道”并行,相得益彰。
  课堂上,千万别让你的“告诉”扼杀了属于孩子的一切!让他们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去尽情地展示自己。在我的课堂上,有许许多多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都是学生自己通过课外书、网络、家长等多种途径搜集来的。他们往往期待着能将自己的成果展现给大家看,这样,无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他们都表现得十分积极,而且极大地丰富了知识的储备量。
  
  四、新课堂教学要联系生活,让语文贴近生活
  
  体现“全面”与“综合”是新时期语文教育的一个新理念。语文综合素质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持续发展前景的语文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语文教学与生活紧密相连。缺乏生活需要的语文学习注定是被动的、消极的、痛苦的。
  一直以来,我总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在生活中识字”的教学实验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就会发现课程资源的无处不在。小学生认识事物,总是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联系实际教学词义,尤其是教学一些比较抽象的词语。用编者的话来说,我们的教材入选的都是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很多都是来自大家名作,学生欣赏这些文章自然是受益匪浅。但每当我看到学生写的习作便觉得心理不是滋味,于是我便想,教材中的文章从选材上而言,大部分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还是有一段的距离,无论是写作的技巧还是从语句的运用都是我们学生现有的水平所无法达到的,生活和文本之间存在着隔阂。从阅读的角度来看,教材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对学生的写作指导,特别是写作的选材上,教材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生的习作应该来源于学生的生活,要写出真人真事,抒发真情实感。”可是学生天天看的、读的都是遥远的生活,领略到的也是成人化、艺术化的写作风格,我们的语文教学似乎还没有真正地贴近学生的生活。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在教学《柳树醒了》后,我引领学生阅读背诵了《春天的歌》、《春天的旋律》等十余首儿歌,使学生们了解到了更多有关于春天的美景,赞美春天的语言,而且无形中又认识了许多生字。另外,我还将《安徒生童话》、《唐诗三百首》、《格林童话》、《三字经》等书籍推荐给他们阅读,使其领悟书中的精妙所在!每个学期始,我都会给学生推荐好书,和学生一起阅读。本学期学生升入了五年级,因此,我根据孩子年龄和发展特点,结合本学期语文教材,推荐了以下三类书:
  第一类书是生动有趣的长篇小说。不仅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而且学生从中可以领略到人生的重要意义,获得对人的洞察力和对人生的感悟力。同时,学生还可以从中领略到异国他乡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增长知识,拓宽视野,发挥想象力,从而使他们受到趣味的熏陶。
  第二类书是优秀的散文。在所有的文体中,散文是最美的一种,它优雅出色的文采,处处像行云流水一般轻快,又像迷蒙的蒸汽一样,使我们心中充满了美丽的梦境。学生每天读读文中句子,不仅仅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美的熏陶。长此以往,学生也会变得优雅、细腻和高尚。
  第三类书是综合性的。《上下五千年》、《世界五千年》是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浓缩,而且以故事串起,有人物情节,是学生再适合不过的历史读物。《成语故事词典》中的成语典故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劳动人民的智慧,还可以从他们身上学习到许多传统美德,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在学习中要适时地召唤孩子们潜在的人文意识,让他们体验到课文蕴涵的人文气息,感受其中蕴藏的情感,从而让学生们体验学习的乐趣。
  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曾说过:学生的感情能力就如同杠杆上的支点,对人的发展来说,学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正决定今后能否撬起这个“地球”。感悟既是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感情经历,还是一种审美的体验。
  总之,我愿做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尽情享受!让新课堂变得生动起来,让新课堂丰富起来,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其他文献
话说“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观世音菩萨以救苦救难、有求必应、千手护持、千眼照见的形象深入人心。观世音菩萨,中国佛教崇奉的四大菩萨之一,亦称“观音”“光世音”“观
王爱敏,女,汉族,1970年生,河南禹州人。第一届中国钧瓷艺术鉴赏会会员,河南省许昌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出身于河南禹州神垕钧瓷世家,禹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钧瓷烧制技艺)传
通过对右旋49°的螺旋齿轮的磨齿加工,验证了采用Y7132A磨齿机磨削大螺旋角齿轮的可行性。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构建生活化的政治课堂,既是顺应新课程改革、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重要途径,也是让政治课堂回归生活的必然要求。课堂只有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实际,贴近社会实际,让课堂闪烁生活的光芒,才能真正吸引学生,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生活为教育教学服务;教育教学又满足于生活需要”呢?     一、挖掘生活因素,做好课前准备
针对现有车间环境,介绍如何控制各种对零件加工的影响因素,以实现零件加工的高精度、高效率。
例1:有一台加工中心,开机后各轴动作正常,但主轴不旋转。故障分析与排除:机床开机后,三轴动作正常,并且能够完成回原点的动作。说明机床的故障主要在机床的主轴部分。
21世纪是信息革命和知识爆炸的时代,网络技术正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冲击着人们的传统观念。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网络技术也深入到教育教学领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本人就网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大众数学”思想在网络环境下的小学数学中得到充分体现    “大众数学”思想的基本含义包括: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人人掌握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互联网作为信息时代的传
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坐落在皇家园林的宫殿区内,是以收藏清代宫禁陈设御用器物、帝后生活用品、御笔书画、名人字画和清以前历史器物留存在清宫提供鉴赏的文物为主的清代史迹
傅益瑶,女,生于1947年1月,江西新喻人,知名画家。她是中国绘画巨匠傅抱石先生的三女儿,经历曲折丰富,中文功底深厚,曾师从范曾及大哥傅小石,又是经邓小平同志批准的第一位选
备受两岸争议的特别展览“颜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笔”于1月16日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如期举行。该展览展出177件日本以及国外馆藏的书画作品,集中呈现了颜真卿所代表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