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些人,遇到得太早;有些书也是,匆匆一阅,就此别过。也有幸运,偶尔想起某本书,偶然又拿起它,重读之时,或许成就另一番别开生面的相遇,读出当初没有的意味。这更深的重逢,是成年人的乐趣之一。
偶尔再翻《西游记》,看到附录唐僧身世一回,不觉阵阵惊讶,像在喧闹的舞台一角,发现了另一处戏,而追踪谜团的过程,俨然读一本侦探小说。
这一回名是“陈光蕊赴任逢灾,江流僧复仇报本”,说的是海州才俊陈光蕊中了状元,在长安城内骑马游街,恰被殷丞相之女满堂娇一眼看中,绣球砸在身上,就此结发成亲。
旋即,唐太宗赐官江州太守。陈光蕊收拾停当,携妻子赴任。道路艰苦,晓行夜宿,然后就遇到了必过的渡口,艄公刘洪见满堂娇貌美如波,起贪恋之心,与同伙李彪设计,夜半三更分别将家童和陈光蕊杀死,抛入水中。满堂娇见他杀死了丈夫,也打算赴水求死,刘洪见状,一把抱住:“你若从我,万事皆休;若不从时,一刀两断!”其时,满堂娇已身怀有孕,思来想去,只得权时应承,顺了刘洪。事到此时,原书写到:“那贼把船渡到南岸,将船付与李彪自管,他就穿了光蕊衣冠,带了官凭,同小姐往江州上任去了。”
看到这里,不由诧异。想那刘洪色胆包天,一时性起,这般行径倒也说得通,顺理成章的做法应该是残忍到底,杀人灭口,得了银两再战江湖;或者,因为喜爱那妇人才做此杀人害命的勾当,本应逃往乡野过起另一世携美生活,让人不解的是,两条路都没走,竟带了虏来的女人去江州做官!
如果说在船上满堂娇没有办法,那,此刻到了官衙,见了地方众多官员,应该可以借机揭穿刘洪,还事情以真相,为夫君报仇。
但满堂娇没这么做。谋杀像没有发生,刘洪非但没被戳穿,而是做官顺利;满堂娇虽然恨不食肉寝皮,但也按兵不动地做起夫妻来。是因为过去妇女都藏在深宅,外事活动一律不能参加?故事此处谜团不表,表的是时光匆匆,某日,刘洪外出公干,满堂娇生下一子,听得耳边有个声音说:“仔细听好,我是南极星君,逢观音菩萨旨意送此子给你,他日将声名远大。刘贼回来必加害于他,你要用心保护,你的丈夫已经被龙王救下,以后你们夫妻相会,母子团圆,报仇有日”。从这段情节可以看出,满堂娇并没有被控制,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满堂娇听了这无形的神仙之语,迅速写下血书,道明缘由,并且在儿子脚上做了记号,将儿子和血书系在木板上推入江中。然后,此子幸运地被金山寺的长老救下,起名玄奘,乳名江流。十八年后,玄奘从长老口中得知身世,找到母亲,联络做丞相的外公一起灭了刘洪,一家三代终于见面,同时龙王得知,把陈光蕊也送来了,于是大团圆,然后满堂娇并没有享受与原配丈夫、儿子、父亲欢庆大难之后的团圆,而是从容自缢了。
一连串的疑惑是:刘洪为什么选择去赴任?满堂娇为什么不在江州揭穿刘洪?为何十八年不跟父亲书信相告?刘洪一个艄公做官如此从容?满堂娇听了神仙的话,为何把儿子放到水中漂流而不是选择更妥当的托付方式?报仇和大团圆之后为何自杀?
一种解释是,封建社会对女性的束缚,她没有机会见人,江州见官她不允许在场,然后就被囚禁在后宅,与父亲的过往书信都被刘洪控制。但书中她的活动范围和与刘洪的对话,觉得她有很多个人活动自由,此解释不通。
另一种解释是,妇女在封建社会下形成了与现在迥异的价值观,她觉得嫁给了陈光蕊就应该为他而活,他死了就该为腹中的孩子活,为此她可以从了刘洪,有了孩子她就听神仙的,等着全家团圆,然后因为冤仇已报和自己的不洁,便从容赴死,不活一生一世,听从封建礼教中明确的规定,做一个功德圆满的女人?如果是这样,封建礼教岂不是要有本严格的条目,规范详细的道德规则?可历史上似乎没有这样的书籍流传下来,此解释也非常牵强。
还有一种解释,她是暧昧和不彻底的,在船上也许跟刘洪无伤大雅地传过情,没想到他当真了,她当然不想他杀死丈夫,她当然也过不得渔妇的生活,万般无奈想出一起去赴任的主意之后又后悔了,她一路上想揭穿、一路上难过、一路也和年轻的艄公过着日子,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消逝,得过着且过着,十八年也就过去了。但若她如此暧昧,得过且过,又怎么解释她最后坚定的自杀行为?!也牵强。
有没有一种可能,她和刘洪是一对狠命鸳鸯,每件事情都做得漂亮残忍,虽然各有各的命,但还是一起过了十八年,谁也没妨碍谁各自的命数,谁也没辜负彼此的爱欲,在那样的年代和命运中,尝试情欲和名利的极大获得,跟命运斗狠,情起刀落,他们既是仇人又是相隔无限之远不可言说无法避免的爱侣?这样的解释太过西方,太过莎士比亚了? 有着这样的母亲,唐僧岂不是有原罪在身?如果是原罪,只有个奇怪的母亲,似乎还不够劲!
带着寻找原罪的思路,再次开卷,更深一层的疑团仿佛呼应上述猜想:作为丞相之女,为何用扔绣球的方式选择夫君?书中说明陈光蕊是偶尔路过,所以扔绣球的结果未必能得个状元,关于此情节,原文写到:“适值陈光蕊在楼下经过,小姐一见光蕊人材出众,知是新科状元,心内十分欢喜,就将绣球抛下,恰打着光蕊的乌纱帽。猛听得一派笙箫细乐,十数个婢妾走下楼来,把光蕊马头挽住,迎状元入相府成婚。那丞相和夫人,即时出堂,唤宾人赞礼,将小姐配与光蕊。拜了天地,夫妻交拜毕,又拜了岳丈岳母。丞相吩咐安排酒席,欢饮一宵。” 绣球砸到人,马上就成婚,丞相之女闪婚闪到如此电闪雷鸣,令现代人如我也目瞪口呆,急什么呢?!
难道有了不得不急的理由,满堂娇小姐已经有孕在身?再看仓促成婚、赴任的过程,在船上已知有孕,那陈光蕊是唐僧之父的身份又变得可疑!如果他不是唐僧生身之父,而刘洪是,那狠命鸳鸯之说瞬间成立,唐僧便立刻成为弑父逼母之人,这个原罪就妥当当地成立了!只有万念俱灰才坚韧不拔地开始取经之路?!
掩卷良久,惊奇阵阵,虽然只是猜想,却勾起了对一本旧书继续探索的巨大兴趣,甚至还勾起了好好看看《圣经》的欲望。生活瞬间出现了一个不那么琐碎的目的。
你要不要重读旧书,获得如此的乐趣?
偶尔再翻《西游记》,看到附录唐僧身世一回,不觉阵阵惊讶,像在喧闹的舞台一角,发现了另一处戏,而追踪谜团的过程,俨然读一本侦探小说。
这一回名是“陈光蕊赴任逢灾,江流僧复仇报本”,说的是海州才俊陈光蕊中了状元,在长安城内骑马游街,恰被殷丞相之女满堂娇一眼看中,绣球砸在身上,就此结发成亲。
旋即,唐太宗赐官江州太守。陈光蕊收拾停当,携妻子赴任。道路艰苦,晓行夜宿,然后就遇到了必过的渡口,艄公刘洪见满堂娇貌美如波,起贪恋之心,与同伙李彪设计,夜半三更分别将家童和陈光蕊杀死,抛入水中。满堂娇见他杀死了丈夫,也打算赴水求死,刘洪见状,一把抱住:“你若从我,万事皆休;若不从时,一刀两断!”其时,满堂娇已身怀有孕,思来想去,只得权时应承,顺了刘洪。事到此时,原书写到:“那贼把船渡到南岸,将船付与李彪自管,他就穿了光蕊衣冠,带了官凭,同小姐往江州上任去了。”
看到这里,不由诧异。想那刘洪色胆包天,一时性起,这般行径倒也说得通,顺理成章的做法应该是残忍到底,杀人灭口,得了银两再战江湖;或者,因为喜爱那妇人才做此杀人害命的勾当,本应逃往乡野过起另一世携美生活,让人不解的是,两条路都没走,竟带了虏来的女人去江州做官!
如果说在船上满堂娇没有办法,那,此刻到了官衙,见了地方众多官员,应该可以借机揭穿刘洪,还事情以真相,为夫君报仇。
但满堂娇没这么做。谋杀像没有发生,刘洪非但没被戳穿,而是做官顺利;满堂娇虽然恨不食肉寝皮,但也按兵不动地做起夫妻来。是因为过去妇女都藏在深宅,外事活动一律不能参加?故事此处谜团不表,表的是时光匆匆,某日,刘洪外出公干,满堂娇生下一子,听得耳边有个声音说:“仔细听好,我是南极星君,逢观音菩萨旨意送此子给你,他日将声名远大。刘贼回来必加害于他,你要用心保护,你的丈夫已经被龙王救下,以后你们夫妻相会,母子团圆,报仇有日”。从这段情节可以看出,满堂娇并没有被控制,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满堂娇听了这无形的神仙之语,迅速写下血书,道明缘由,并且在儿子脚上做了记号,将儿子和血书系在木板上推入江中。然后,此子幸运地被金山寺的长老救下,起名玄奘,乳名江流。十八年后,玄奘从长老口中得知身世,找到母亲,联络做丞相的外公一起灭了刘洪,一家三代终于见面,同时龙王得知,把陈光蕊也送来了,于是大团圆,然后满堂娇并没有享受与原配丈夫、儿子、父亲欢庆大难之后的团圆,而是从容自缢了。
一连串的疑惑是:刘洪为什么选择去赴任?满堂娇为什么不在江州揭穿刘洪?为何十八年不跟父亲书信相告?刘洪一个艄公做官如此从容?满堂娇听了神仙的话,为何把儿子放到水中漂流而不是选择更妥当的托付方式?报仇和大团圆之后为何自杀?
一种解释是,封建社会对女性的束缚,她没有机会见人,江州见官她不允许在场,然后就被囚禁在后宅,与父亲的过往书信都被刘洪控制。但书中她的活动范围和与刘洪的对话,觉得她有很多个人活动自由,此解释不通。
另一种解释是,妇女在封建社会下形成了与现在迥异的价值观,她觉得嫁给了陈光蕊就应该为他而活,他死了就该为腹中的孩子活,为此她可以从了刘洪,有了孩子她就听神仙的,等着全家团圆,然后因为冤仇已报和自己的不洁,便从容赴死,不活一生一世,听从封建礼教中明确的规定,做一个功德圆满的女人?如果是这样,封建礼教岂不是要有本严格的条目,规范详细的道德规则?可历史上似乎没有这样的书籍流传下来,此解释也非常牵强。
还有一种解释,她是暧昧和不彻底的,在船上也许跟刘洪无伤大雅地传过情,没想到他当真了,她当然不想他杀死丈夫,她当然也过不得渔妇的生活,万般无奈想出一起去赴任的主意之后又后悔了,她一路上想揭穿、一路上难过、一路也和年轻的艄公过着日子,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消逝,得过着且过着,十八年也就过去了。但若她如此暧昧,得过且过,又怎么解释她最后坚定的自杀行为?!也牵强。
有没有一种可能,她和刘洪是一对狠命鸳鸯,每件事情都做得漂亮残忍,虽然各有各的命,但还是一起过了十八年,谁也没妨碍谁各自的命数,谁也没辜负彼此的爱欲,在那样的年代和命运中,尝试情欲和名利的极大获得,跟命运斗狠,情起刀落,他们既是仇人又是相隔无限之远不可言说无法避免的爱侣?这样的解释太过西方,太过莎士比亚了? 有着这样的母亲,唐僧岂不是有原罪在身?如果是原罪,只有个奇怪的母亲,似乎还不够劲!
带着寻找原罪的思路,再次开卷,更深一层的疑团仿佛呼应上述猜想:作为丞相之女,为何用扔绣球的方式选择夫君?书中说明陈光蕊是偶尔路过,所以扔绣球的结果未必能得个状元,关于此情节,原文写到:“适值陈光蕊在楼下经过,小姐一见光蕊人材出众,知是新科状元,心内十分欢喜,就将绣球抛下,恰打着光蕊的乌纱帽。猛听得一派笙箫细乐,十数个婢妾走下楼来,把光蕊马头挽住,迎状元入相府成婚。那丞相和夫人,即时出堂,唤宾人赞礼,将小姐配与光蕊。拜了天地,夫妻交拜毕,又拜了岳丈岳母。丞相吩咐安排酒席,欢饮一宵。” 绣球砸到人,马上就成婚,丞相之女闪婚闪到如此电闪雷鸣,令现代人如我也目瞪口呆,急什么呢?!
难道有了不得不急的理由,满堂娇小姐已经有孕在身?再看仓促成婚、赴任的过程,在船上已知有孕,那陈光蕊是唐僧之父的身份又变得可疑!如果他不是唐僧生身之父,而刘洪是,那狠命鸳鸯之说瞬间成立,唐僧便立刻成为弑父逼母之人,这个原罪就妥当当地成立了!只有万念俱灰才坚韧不拔地开始取经之路?!
掩卷良久,惊奇阵阵,虽然只是猜想,却勾起了对一本旧书继续探索的巨大兴趣,甚至还勾起了好好看看《圣经》的欲望。生活瞬间出现了一个不那么琐碎的目的。
你要不要重读旧书,获得如此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