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xu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势在必行。基于此,本文就以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为出发点,深入研究教学模式创新的有关问题,希望可以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提高教学的水平提供一些帮助。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开展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基本的信息素养,从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但是由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普及的时间较短,再加上这门课程本身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特点,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能对这门课程的实施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鉴于此,研究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创新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小学阶段开展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主要是为了让小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初级基础知识,从而引发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为以后学习信息技术奠定良好的基础,而想要真正实现这一目的,就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教学模式进行指导。2.小学阶段作为人生初级教育阶段,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学好小学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创新能力,所以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想要提高教学的质量,教师必须要认真研究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心理特点以及年龄特点等,从而正确引导小学生积极参与到信息技术教学当中,指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学习目标,并鼓励小学生将自己所学到的信息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
  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一)教师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导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由于小学生在心智等各方面的发育还不够成熟,对信息技术有关知识的接触和了解几乎没有,那么如何正确引导小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就成为所有教师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认识到一个道理,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内容,认真进行课前准备,精心设计导入环节,以实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小学生对所有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喜欢刨根问底,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来设计导入环节,让学生带着好奇心自然地走入教学当中。例如,在给小学生教授《图片插入》这一内容时,可以组织一个小的游戏,让学生扮演美术小编辑对文章进行美化,从而使学生在游戏中自然地掌握插入图片的方法。
  (二)强化实践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
  信息技术课程属于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因此,要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就需要加强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理清思路,重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创新能力。首先,教师在教学中要把课本知识和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告知学生们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并鼓励小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来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对信息技术课程保持高度的热情。其次,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地去探索未知的知识,这对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学习文字编辑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制作精美的电子小报,并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一定的奖励,从而树立起一个学习的榜样,带动全部学生的学习的热情。
  (三)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力较低,对一些比较抽象的问题难以理解,这时候就需要应用多媒体将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形象和生动,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对相关知识进行掌握,同时,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这种学习氛围中进行大胆的想象和创新,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建立学习小组,增强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
  虽然小学生对所有的新鲜事物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但是这种好奇心消失得速度也非常快,并且注意力也不持久,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只是一味向学生灌输信息技术相关知识,那么就特别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从而失去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并且这种教学模式也不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改变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使学生在交流和沟通中增长知识。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堂中将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大家一块进行讨论,这样不仅可以为存在疑惑的学生解惑,而且对所有的学生都有好处。另外,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学习,并设立小组长,小组长负责将学生学习的情况进行汇报,从而使所有的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共同进步。
  结语: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课程对小学阶段的普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因此,教师一定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等方面入手,创造出适合小学生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的水平,实现开展这一课程的目的。
  【作者单位:扬州市江都区大桥中心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数学素养,是指个体识别和理解数学在世界中所起作用的能力,得出有根据的数学判断的能力,以及作为一个关心社会、善于思考的公民,为了满足个人生活需要而使用和从事数学活动的能力。  (一)源于社会发展的呼唤  我们生活在一个数字化的信息时代,数学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已越来越广泛地渗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数学已成为人们从事生产、劳动、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形式。我从2011年开始做了一个课题《活用民间游戏促进幼儿发展》。从小班到大班做了3年,孩子们的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应该是
艺术活动是一种以个体的感受和富有个性的表达为主要方式的活动,而美术作为幼儿期艺术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幼儿借助工具、材料、符号等手段,反映客观现
感悟和理解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感悟是对语言文字有所感触而领悟。中国的语言文字很多时候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只有自己对语言文字有所感触,才能深刻领悟,长久不忘,这就是所谓的“记得住”。  语言的发展和人的思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解读、感悟的基础上赏析作品,既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使学生得到更深一层次的感悟,提高感受语言文字的敏感度,这是一个内化的过程。这一环节能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艺术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地下室工程后浇带在稳定期间常见问题(如:模板支设、排水、保护等)的具体处理,并取得较好效果,以供同仁借鉴与探讨。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让我们感悟到“艺术生活=艺术教育”。幼儿园是幼儿生活、游戏和学习的专业场所,幼儿的年龄特点使他们无时无刻不与环境发生着密切的联系,《纲要》告诉我们: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于是,生活化审美环境应运而生,它是以生活中的审美元素为主要话题,用艺术的形式打造、渲染环境,从而潜移默化地提升幼儿审美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从而帮助幼儿
运用电磁热顺序耦合理论,基于FLUX仿真软件建立了同步器齿圈的单圈和内外圈三维感应加热模型,进行了高频感应加热过程数值模拟对比,并对齿圈轴向和径向切片进行了温度云图分
目的:研究玻璃纤维桩的修复效果.方法:临床选择95例牙体缺损患者、共198颗患牙,年龄20-61岁,均为上下前牙残根、残冠,已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采用玻璃纤维桩制作桩核,金瓷冠修复
目的:测定SY-1、B、C硅橡胶的硫化时间。方法:硫化仪测定并绘制出硫化温度为80℃时3种硅橡胶的硫化曲线。结果:3种硅橡胶的硫化曲线大体上均在30min时进入平坦期,即硫化仪测得硫
目的:理论计算ARCUS digma系统测量[牙合]架参数误差所导致的[牙合]架前伸[牙合]误差。方法:通过推导数学公式,建立解析法分析下颌第一磨牙区域前伸[牙合]误差的方法。并计算AR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