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用于培养在校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他们正处于迷茫的青春期,这一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最为关键,面对新媒体环境下的各类信息,学生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使得自身思想走向极端化,最终做出一些危害自我、扰乱社会的行为,所以面对网路时代下的新型媒体,好的方面我们应该加以充分、合理地运用,坏的方面在校教师要对学生加以正确、及时地引导。本论文就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型研究将作出详细论述。
【关键词】新媒体 大学生 思想政治 教育创新
新媒体作为新技术支撑体系下的新型媒体形态,与传统媒体相比,形式更加多样化、传播方式也更加广泛化与新奇化,如目前我们常见的数字杂志、网络、手机媒体,等等。新媒体以其自身的形式丰富、互动性强、覆盖率高、推广方便快捷等绝对优势在现代传媒中占据着无法取代的重要地位,目前要数微信、微博等公众平台的推广与传播最为火热。我们知道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他们最主要的职责就是积极传播社会正能量、正确引导舆论。当今社会随着数字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已占据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新媒体技术不断运用于医疗、军事、教育等各个领域,不但提高了我们的工作与生活效率,同时也对受众的思想观念造成一定的影响作用。就目前的高校大学生而言,他们可以说是网络时代的宠儿,从小的生活环境都与网络技术息息相关,长时间下与网络接触的生活方式使得他们的思想观念、人生价值、思维模式更加超前化与灵活化,在教育领域,就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如何有效利用新媒体技术加以传播值得学术界的深入研究与探讨。
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作为各大高校的主要课程之一,不管是院校的高低,还是不同的专业,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都是公共必修课程,它与一般的智育、体育、美育等课程有所不同,偏重理论指导性。坚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发展与人类发展的客观需求,中华民族从古至今都非常重视对学生思想与道德的培养,在当今的新媒体时代下,从世界各地而来的文化思潮与价值观念不断地涌入,在各种文化思想不断激荡的环境中,对在校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更加不可或缺,目前我国各大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存在以下现状。
(一)课堂形式简单化,内容呆板化使同学们失去学习兴趣
由于思想政治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在内容上也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所以在课堂教学当中更多的是老师在讲台之上不断地单向讲述,而学生在讲台之下很容易产生厌倦、烦躁的情绪,更有甚者干脆睡觉、玩手机或逃课,另外这一课程多数情况之下属于公共课程,一般一位教师会同时担任多个班级的教学任务,每节课也会是多个班级一起上,所以在高校之中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以上现象屡见不鲜,当面临期末考试时,多数老师会为同学画出重点考察内容,之后同学们就会对此内容死记硬背。长期以往的恶性循环模式使得教师与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明显降低,教师逐渐养成只要学生在平时表现不错或考试态度良好的情况之下就会给予通过的习惯,而学生养成对老师过分依赖的心态,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内涵,没有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义。
(二)网络各色信息不断挑战学生的道德底线
新媒体一般是基于网络信息技术而发挥着它的主要传播作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其中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双向互动性,在新媒体中,受众不再仅仅是信息的接收者,还可以是信息的直接传播者,在对他人发表的信息之下还可以发挥自我的评论作用,新媒体的这一优势给予受众更多话语权的同时,也使得网络信息的失真现象严重,不少人为了满足自我的虚荣心或不断最求个性化,他们会做出一些非常规的行为,如近两年,在网络之上红极一时的典型代表人物“郭美美”“干露露”等,他们的行为在网络之上曝光之后除了引来舆论的谴责之外,还使得不少在校大学生争相模仿,甚至有人会将自己的不雅照片或视频公布于网络之上,这一行为需要承受舆论带来的无形压力,甚至会使自身误入歧途,对自身的人生价值观造成巨大的挑战。
另外,现在多数学生会通过网络来对社会各界的信息加以认识与了解,而网络之上的不少信息都未经证实,有些甚至带有个人的偏激情绪,而大学生自身的判断力并不是很强,所以很容易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误导,最终导致网络报道与课堂教学的矛盾性,为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综上所述,网络时代下的新媒体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既存在有利的一面,也存在严重的弊端,针对这一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将其作为重点分析内容,合理运用新媒体的有利一面,尽量减少网络信息为学生自身与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创新思路
目前我国高校基本全部引进了多媒体教学方式,多媒体技术的引进一改从前传统教学方式的枯燥与死板,利用多媒体方式可以将教学内容以多样化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提高他们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但多媒体仅仅只是一种教学形式,对于内容的筛选以及教学个性化的表现还需要教师发挥自身的能动性与创造力。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创新型思路,
(一)将网络典型性新闻事件引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之上,加强教师的引导作用
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之上如果老师只是单纯地讲述课本之上的内容,学生很难全身心地进入到认真听讲的状态,而如果老师在适当的时间点引入一些近期网络之上的热点新闻事件,这一事件的提出也可以交由学生来完成,学生可以自由讲述自己近期关注的网络新闻事件,并对其发表自身的简单看法,老师同时也要鼓励其他学生对同一事件不同看法的提出,学生对某一事件的看法在很大程度上会体现出他们自身对网络事件的整体分析思路,当学生发表完意见老师应当给予积极的鼓励,同时对于网络之上的各类新闻事件,教师要具备客观、全面的分析能力,对于学生的疑问能够做出正确的应对,应当出示充分的理由予以证明。 如针对2014年再网络之上沸沸扬扬的“李天一事件”,其中涉及各加媒体的报道,同时也不乏受众的不同评论,面对各界的众说纷纭,作为在校大学生又该如何看待整个事件,是理性地分析事件的方方面面,还是盲目评定一个人的好与坏。在这里老师可以先让同学对此展开讨论,然后再根据同学们的观点给予纠正与补充,并对这一事例作出理性的分析,以便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客观对待任何网络事件。可以说任何事件都会涉及到人性与社会的复杂性,教师在课堂之上引入网络新闻事件,让同学们展开讨论,其一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是同学们能够积极参与其中;而另外一个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网络新闻事件的整体思路,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之下,学生能够快速认清事件的本质,不断提高自身的判断力与敏感性,而不是人云亦云。
(二)网络推广平台的有效利用——以微信为例
根据大学生的生活习惯与心理特点开发并构建相应的专业化资源库是新媒体时代下有效的方法之一,如当前的大学生群体普遍对微信、微博等存在很强的一来心理,在很短的时间内他们就会翻看手机之上的动态,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在各推广平台对思想政治内容进行有效传播,就学生总在刷新的微信为例,微信功能所具有的趣味性与娱乐性可以瞬间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学生群体作为微信的忠实用户,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微信无疑成为了良好的文化传播载体,使知识教育与娱乐互动融为一体,最终的教学效果要远比传统的老师单向传播的教育方式要好得多。具体可以通过发起群聊,随时与特定好友发起群聊,对话题展开充分讨论,在传统的课堂之上,如果老师就某一问题让台下的同学谈谈自身看法,能够举手积极回答的同学微乎其微,其中最大的原因是出自于学生内心对面对面交流这一方式的抵触与恐惧;还可以通过朋友圈信息的分享,这一功能与QQ空间类似,但微信的朋友圈形式更加多样化,视频与图片等上传更加简单、快速。就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而言,如果只是仅仅靠老师将知识与道理直接地讲述给学生,学生很难领悟到现实的教育意义。老师不防在微信之上多多分享一些关于思想政治的有趣故事或视频,这样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进而得到学生的更多关注,通过感人的文字故事或视频演绎,反而能够让学生沉下心来去反省自身,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初衷。同时老师也会在无形之中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使他们对自己的课程更感兴趣。除此之外,学生也可以将此信息进行无限分享,使其传播更加广泛,影响力不断扩大。
(三)院校可创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网站或论坛
各大院校在坚持课堂教育、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基础之上,也要重点开展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根据自身院校的发展特色创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或相关论坛,在这里学生与老师可以针对某一历史政治问题展开自由的讨论,不存在角色的高低,更没有绝对的答案,只要你有思想或建设性的意见都可以提出。
如由上海市教卫党委、市教委依托市教育系统网络文化发展研究中心自主研发的以高校师生为主要对象的网络虚拟社区——易班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在这一社区内集结了BBS、SNS、博客、微博等多种新型互联网应用,主要包括新闻、通讯录、校园应用、博客、微博、相册、互动社区、论坛、掌上易班等多个板块。通过该网站,各大高校辅导员、教师、学生可随时进行在线互动交流,实现丰富资源的积极共享。易班可以说是教育领域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所进行的一次创新型尝试,具有明确的受众定位,使社区话题更具针对性,不但为老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行业交流平台,更为高校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良好学习交流机会。无论是虚拟班级的设置还与互动,还是个人主页的管理与完善,都是对学生自身思想与品德的锻炼与考验,如果多数人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遵守网站的各项规定,并自我约束,就能够影响更多的人,这一虚拟社区的创建在无形之中为高校学生上了一堂生动并具实践性的思想政治课程。
三、结束语
新媒体环境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也为其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能够充分、合理地运用新媒体来引导教学成为了当前院校的重点研究任务,作为院校要积极地为学生创建一个和谐的网络交流平台;作为教师要积极、正确地对学生做出引导;作为学生个人,需要重点培养自身对网络事件的高度敏感性与理性判断力,使网络成为学习的一种工具,而不是受网络所控。
【参考文献】
[1]廖和平.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J].教育学.2011,7.
[2]余双好.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定位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2007,10.
[3]孙训华.浅论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建设的开拓创新[J].学园.2011,1.
[4]严英.论微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功能[J].中国报业.2013,10.
【关键词】新媒体 大学生 思想政治 教育创新
新媒体作为新技术支撑体系下的新型媒体形态,与传统媒体相比,形式更加多样化、传播方式也更加广泛化与新奇化,如目前我们常见的数字杂志、网络、手机媒体,等等。新媒体以其自身的形式丰富、互动性强、覆盖率高、推广方便快捷等绝对优势在现代传媒中占据着无法取代的重要地位,目前要数微信、微博等公众平台的推广与传播最为火热。我们知道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他们最主要的职责就是积极传播社会正能量、正确引导舆论。当今社会随着数字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已占据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新媒体技术不断运用于医疗、军事、教育等各个领域,不但提高了我们的工作与生活效率,同时也对受众的思想观念造成一定的影响作用。就目前的高校大学生而言,他们可以说是网络时代的宠儿,从小的生活环境都与网络技术息息相关,长时间下与网络接触的生活方式使得他们的思想观念、人生价值、思维模式更加超前化与灵活化,在教育领域,就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如何有效利用新媒体技术加以传播值得学术界的深入研究与探讨。
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作为各大高校的主要课程之一,不管是院校的高低,还是不同的专业,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都是公共必修课程,它与一般的智育、体育、美育等课程有所不同,偏重理论指导性。坚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发展与人类发展的客观需求,中华民族从古至今都非常重视对学生思想与道德的培养,在当今的新媒体时代下,从世界各地而来的文化思潮与价值观念不断地涌入,在各种文化思想不断激荡的环境中,对在校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更加不可或缺,目前我国各大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存在以下现状。
(一)课堂形式简单化,内容呆板化使同学们失去学习兴趣
由于思想政治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在内容上也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所以在课堂教学当中更多的是老师在讲台之上不断地单向讲述,而学生在讲台之下很容易产生厌倦、烦躁的情绪,更有甚者干脆睡觉、玩手机或逃课,另外这一课程多数情况之下属于公共课程,一般一位教师会同时担任多个班级的教学任务,每节课也会是多个班级一起上,所以在高校之中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以上现象屡见不鲜,当面临期末考试时,多数老师会为同学画出重点考察内容,之后同学们就会对此内容死记硬背。长期以往的恶性循环模式使得教师与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明显降低,教师逐渐养成只要学生在平时表现不错或考试态度良好的情况之下就会给予通过的习惯,而学生养成对老师过分依赖的心态,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内涵,没有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义。
(二)网络各色信息不断挑战学生的道德底线
新媒体一般是基于网络信息技术而发挥着它的主要传播作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其中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双向互动性,在新媒体中,受众不再仅仅是信息的接收者,还可以是信息的直接传播者,在对他人发表的信息之下还可以发挥自我的评论作用,新媒体的这一优势给予受众更多话语权的同时,也使得网络信息的失真现象严重,不少人为了满足自我的虚荣心或不断最求个性化,他们会做出一些非常规的行为,如近两年,在网络之上红极一时的典型代表人物“郭美美”“干露露”等,他们的行为在网络之上曝光之后除了引来舆论的谴责之外,还使得不少在校大学生争相模仿,甚至有人会将自己的不雅照片或视频公布于网络之上,这一行为需要承受舆论带来的无形压力,甚至会使自身误入歧途,对自身的人生价值观造成巨大的挑战。
另外,现在多数学生会通过网络来对社会各界的信息加以认识与了解,而网络之上的不少信息都未经证实,有些甚至带有个人的偏激情绪,而大学生自身的判断力并不是很强,所以很容易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误导,最终导致网络报道与课堂教学的矛盾性,为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综上所述,网络时代下的新媒体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既存在有利的一面,也存在严重的弊端,针对这一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将其作为重点分析内容,合理运用新媒体的有利一面,尽量减少网络信息为学生自身与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创新思路
目前我国高校基本全部引进了多媒体教学方式,多媒体技术的引进一改从前传统教学方式的枯燥与死板,利用多媒体方式可以将教学内容以多样化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提高他们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但多媒体仅仅只是一种教学形式,对于内容的筛选以及教学个性化的表现还需要教师发挥自身的能动性与创造力。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创新型思路,
(一)将网络典型性新闻事件引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之上,加强教师的引导作用
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之上如果老师只是单纯地讲述课本之上的内容,学生很难全身心地进入到认真听讲的状态,而如果老师在适当的时间点引入一些近期网络之上的热点新闻事件,这一事件的提出也可以交由学生来完成,学生可以自由讲述自己近期关注的网络新闻事件,并对其发表自身的简单看法,老师同时也要鼓励其他学生对同一事件不同看法的提出,学生对某一事件的看法在很大程度上会体现出他们自身对网络事件的整体分析思路,当学生发表完意见老师应当给予积极的鼓励,同时对于网络之上的各类新闻事件,教师要具备客观、全面的分析能力,对于学生的疑问能够做出正确的应对,应当出示充分的理由予以证明。 如针对2014年再网络之上沸沸扬扬的“李天一事件”,其中涉及各加媒体的报道,同时也不乏受众的不同评论,面对各界的众说纷纭,作为在校大学生又该如何看待整个事件,是理性地分析事件的方方面面,还是盲目评定一个人的好与坏。在这里老师可以先让同学对此展开讨论,然后再根据同学们的观点给予纠正与补充,并对这一事例作出理性的分析,以便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客观对待任何网络事件。可以说任何事件都会涉及到人性与社会的复杂性,教师在课堂之上引入网络新闻事件,让同学们展开讨论,其一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是同学们能够积极参与其中;而另外一个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网络新闻事件的整体思路,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之下,学生能够快速认清事件的本质,不断提高自身的判断力与敏感性,而不是人云亦云。
(二)网络推广平台的有效利用——以微信为例
根据大学生的生活习惯与心理特点开发并构建相应的专业化资源库是新媒体时代下有效的方法之一,如当前的大学生群体普遍对微信、微博等存在很强的一来心理,在很短的时间内他们就会翻看手机之上的动态,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在各推广平台对思想政治内容进行有效传播,就学生总在刷新的微信为例,微信功能所具有的趣味性与娱乐性可以瞬间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学生群体作为微信的忠实用户,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微信无疑成为了良好的文化传播载体,使知识教育与娱乐互动融为一体,最终的教学效果要远比传统的老师单向传播的教育方式要好得多。具体可以通过发起群聊,随时与特定好友发起群聊,对话题展开充分讨论,在传统的课堂之上,如果老师就某一问题让台下的同学谈谈自身看法,能够举手积极回答的同学微乎其微,其中最大的原因是出自于学生内心对面对面交流这一方式的抵触与恐惧;还可以通过朋友圈信息的分享,这一功能与QQ空间类似,但微信的朋友圈形式更加多样化,视频与图片等上传更加简单、快速。就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而言,如果只是仅仅靠老师将知识与道理直接地讲述给学生,学生很难领悟到现实的教育意义。老师不防在微信之上多多分享一些关于思想政治的有趣故事或视频,这样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进而得到学生的更多关注,通过感人的文字故事或视频演绎,反而能够让学生沉下心来去反省自身,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初衷。同时老师也会在无形之中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使他们对自己的课程更感兴趣。除此之外,学生也可以将此信息进行无限分享,使其传播更加广泛,影响力不断扩大。
(三)院校可创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网站或论坛
各大院校在坚持课堂教育、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基础之上,也要重点开展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根据自身院校的发展特色创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或相关论坛,在这里学生与老师可以针对某一历史政治问题展开自由的讨论,不存在角色的高低,更没有绝对的答案,只要你有思想或建设性的意见都可以提出。
如由上海市教卫党委、市教委依托市教育系统网络文化发展研究中心自主研发的以高校师生为主要对象的网络虚拟社区——易班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在这一社区内集结了BBS、SNS、博客、微博等多种新型互联网应用,主要包括新闻、通讯录、校园应用、博客、微博、相册、互动社区、论坛、掌上易班等多个板块。通过该网站,各大高校辅导员、教师、学生可随时进行在线互动交流,实现丰富资源的积极共享。易班可以说是教育领域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所进行的一次创新型尝试,具有明确的受众定位,使社区话题更具针对性,不但为老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行业交流平台,更为高校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良好学习交流机会。无论是虚拟班级的设置还与互动,还是个人主页的管理与完善,都是对学生自身思想与品德的锻炼与考验,如果多数人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遵守网站的各项规定,并自我约束,就能够影响更多的人,这一虚拟社区的创建在无形之中为高校学生上了一堂生动并具实践性的思想政治课程。
三、结束语
新媒体环境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也为其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能够充分、合理地运用新媒体来引导教学成为了当前院校的重点研究任务,作为院校要积极地为学生创建一个和谐的网络交流平台;作为教师要积极、正确地对学生做出引导;作为学生个人,需要重点培养自身对网络事件的高度敏感性与理性判断力,使网络成为学习的一种工具,而不是受网络所控。
【参考文献】
[1]廖和平.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J].教育学.2011,7.
[2]余双好.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定位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2007,10.
[3]孙训华.浅论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建设的开拓创新[J].学园.2011,1.
[4]严英.论微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功能[J].中国报业.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