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国藏胞多吉次旦的故事

来源 :今日中国·中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1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次见到多吉次旦是在拉萨德吉南路的林廓转经路上,这是一位非常和蔼的老人,近一米八的身高,两鬓斑白。84岁的他腿脚有些不灵便了,但仍然坚持每天转经。转累了就坐公交回去,“有老年证,坐公交车都免费”。
  作为一名归国藏胞,多吉次旦老人从1959年离开西藏,一直到1999年才回拉萨定居,在印度经历了长达40年颠沛流离的生活。回国后,又度过了15年安逸的晚年生活,可谓西藏历史见证人。
  在离开西藏之前,多吉次旦家是拉萨附近的差巴,是领种地方政府的差地,为地方政府和所属农奴主支差的人,“整天为农奴主忙忙碌碌,自己一家却过得很贫苦”。
  19 51年解放军进藏,多吉次旦听父母说,解放军对藏族百姓都很好。“那时候,听说解放军十八军在修路,牺牲了很多人,而贵族却根本不帮忙。”多吉次旦老人回忆道。1959年,西藏发生叛乱,在少数上层反动分子的煽动下,他和很多不明真相的藏胞被裹挟到了国外。
  逃到印度,颠沛流离
  回忆起19 59年的动乱,多吉次旦说:“当时社会一下子就乱了,到处传言说汉族人要杀人,很多人开始逃跑。到了山南察隅的中印边界上才发现贵族们早有人打前站,做了充分准备。只有普通百姓一无所有,面对湿热的天气,不同的饮食和语言,在边境山区难民营生活数月,体弱多病者死伤无数,就靠着国际社会的一点救助。”在那里,他从来没吃饱过。因为没钱,他变卖了身上所有的首饰,换取食物不至于被饿死。
  当时29岁的多吉次旦,身强体壮,从难民营被印度征去高海拔地区修路,穿的是当兵的旧衣物,吃也吃不饱。路修完后,多吉次旦被一军官相中,到其家乡达吉里做佣人,骑马接送少爷两年。“少爷去英国留学后,委托其父在其家族工厂给我找了个木匠活。”多吉次旦继续回忆着,“一年多之后,我被1965年在印度西姆拉成立的‘西藏儿童之家’(学校)征去做木工。”
  后来多吉次旦在西姆拉郊区租地种土豆,开始娶妻生子。再后来,又和妻子开了家小商店,自己兼做一些木工活。在西姆拉生活期间,多吉次旦对家乡百般思念。在那里,他们努力通过广播、杂志等媒介了解一点西藏,小心翼翼地收集着关于西藏的一切消息。
  1981年,多吉次旦收到舅舅托人转来的书信,希望他能回国探亲。原来,舅舅通过1979年回国探亲的藏胞口中得知他还活着,赶紧托人带去一封书信。由于手续没办下来,等多吉次旦最终获得有关方面的批准于1985年回西藏探望亲人时,他舅舅已经去世了。
  19 85年,当他出走26年后踏入拉萨时,被眼前的西藏震住了:“没有人再像我们以前那样给贵族交差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房子、有工作、有工资,小孩都在上学,工作之余男人们聚会喝酒,自由自在。我惊呆了,怎么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历经艰难,回归祖国
  多吉次旦有兄弟姐妹7个,1985年再次重逢时早已开枝散叶,家族人数众多,且生活、工作都很好。所有亲朋都劝说多吉次旦回国定居,“政府有优惠政策,这边的条件越来越好了”。探亲结束后,多吉次旦带了许多有关中国政府对藏胞新政策的书籍回到印度居住地,向在一起的流亡藏胞宣讲,这些人听说西藏的变化后,纷纷决定一起回国。
  回到印度,多吉次旦一直在申请回国,可是手续一直办不下来。“流亡政府的有关人员总是说过几年大家就能一起回去了。”多吉次旦说,“等啊等啊,多少年了就是没有批。”
  妻子去世后,多吉次旦年龄越来越大,思乡情更切。19 9 9年,听说有人从印度悄悄前往尼泊尔加德满都成功飞回拉萨,69岁的多吉次旦卖掉了所有家产,带着28岁的儿子偷偷从加德满都乘飞机回拉萨。与他们一同回国的,还有3名藏胞。
  回国后的多吉次旦父子俩在策墨林附近开了一家小商店,生意不错,很快买了套市中心的房子,一家三代日子过得其乐融融。谈起国内外生活的变化,多吉次旦感慨道:“在西姆拉,天天要找活干,一天不工作,就没法生活;在拉萨,有商店一点都不辛苦,订货都是打个电话就送上门了。”
  多吉次旦非常羡慕他的侄子侄女们遇到如今的好政策,什么都不用交,想做什么都行,“要是自己再年轻点,一定多为国家做些贡献”。
  据了解,上世纪80年代以来,西藏陆续有2000多名国外藏胞归国定居。回国定居的藏胞在住房、土地、牲畜等方面获得政策照顾,部分藏胞还成为自治区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见证西藏,快速发展
  在印度时,多吉次旦经常看到媒体说西藏无法修铁路。2006年,青藏铁路通车的时候,多吉次旦切切实实地感受了一把,他被邀请乘坐首列火车到青海,“青藏铁路的开通打破了西藏无法通铁路的国际定论,带给藏族百姓很大便利,舒适又快捷。”他强调说:“在印度也有修路修桥的,但没有咱们西藏这边修得又快又好。”
  拉萨的发展变化,超出多吉次旦的想象,“回国15年来,学校、医院、道路等公共基础建设的发展完善就像做梦一样”。
  不但西藏的公共基础建设发展迅速,近年来,西藏民众生活水平也不断改善,据政府数据显示,西藏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的全覆盖。多吉次旦也是这些政策的受益者,他说:“回来后各方面安排得很好,生活有保障,看病能够报销。”
  与此同时,西藏的宗教信仰也得到了尊重和保护。在西藏各地,随处都可以看见悬挂的经幡、刻有佛教经文的玛尼堆,看到手摇转经筒口中念念有词的信教民众。“刚回来时还有些担心自己宗教信仰受到限制。”多吉次旦说,“但这些念头很快就被事实给打消了。”
  目前,多吉次旦老人每天都要转转经,喜欢看看电视,了解国内外的大事,还常常到儿子开的商店里帮帮忙,晚上在家给11岁的小孙女讲故事。他说:“回到祖国,回到自己的家乡,过着衣食无忧的晚年生活,我感到很幸福。”
其他文献
9月4日,方舟子称“千人计划”入选者、哈尔滨医科大学海归学者王志国论文造假,其在加拿大的实验室已经被所在大学关闭。方舟子称,应取消其“千人计划”入选资格。(《京华时报》9
京九铁路大西野营遗址发掘报告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衡水地区文物管理所1992年秋,为配合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京九铁路施工,在考古调查时发现大西野营遗址。该遗址位于衡水市郊大西野营村东
两岸签署经济协议,目的是要实现互惠互利、实现共同发展与共赢双赢,而不是让一方得利、不让另一方发展,更不能将两岸经济协议的安排、优惠措施与大陆同其他国家或地区签署的协议
天津蓟县白马泉晚唐墓天津历史博物馆考古队蓟县文物保管所白马泉村位于蓟县城关镇西北,1992年3月该村因烧砖取土,在村东南挖出一些绳纹砖。闻讯后天津历史博物馆考古队会同蓟县文保
燕下都半瓦当均为模制。模范是一个圆形,由两个相同且对称的图案构成,两图案中间留有一条较窄的切割线。制作时,将模范在当面泥坯上压制纹样,然后粘接于筒瓦坯的母口一端,再沿割线
李大钊纪念馆收藏着一张由李大钊亲笔题字的照片,这就是"北洋法政专门学校风景"照片.照片长13.6厘米,宽9.6厘米,因年代久远而发黄,边角亦有磨损,但图像和李大钊的题字依然清
有一种力量叫坚持,有一种伟大叫承受,有一种希望叫等待.有一种情怀叫责任爆管历经磨难,但他始终不屈不挠,敢于梦想,勇于超越,不断学习,力求进步。他用坚强的意志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自
6月14日晚,76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企业精英代表欢聚在夏日风情迤逦的松花江畔,揭开第23届中国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开幕式的序幕。  黑龙江省委书记吉炳轩、省长王宪魁、省政协主席杜宇新和加蓬共和国参议院议长罗贡贝、白俄罗斯共和国政府第一副总理谢马什科、俄罗斯外贝加尔边区州长根尼亚杜林等中外嘉宾等在主宾席就座。  王宪魁在致欢迎词时说,哈洽会既是加强国际经贸合作的舞台,也是展示黑龙
馆藏竹质文物在保管当中,容易遭受霉菌和昆虫的侵袭.霉菌在自然界分布极为广泛,存在于空气、水和生物内,活动范围广.一般情况下,环境温度超过20℃、湿度高于65%,加上通风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