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品德修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27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改革的深入,全球化步伐的加快,越来越要求社会成员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文对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以及提高学生品德修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学生主体地位;品德修养;
  【中图分类号】G621
  小学阶段是学生一生成长的重要阶段,是学生形成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时期,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高学生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融入社会的能力,就必须使品德课落到实处,成为学生良好品德养成的园地。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笔者认为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运用到品德课教学中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一、确立学生主体地位,营造主体参与的和谐氛围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让人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环境下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可见只有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融洽的课堂氛围,学生的求知欲才能充分显现、创造力才能尽情发展。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给学生创造主体参与的机会,保证学生主体参与的时间,做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教师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包容学生的思想差异。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的思想情感与他们自身的性格特点、认知水平、生活环境等密切相关。对于同一件事,每个学生都会有不同的认识和看法,有的甚至大相径庭。我们不能用现成的模子去复制学生的思想,要允许包容学生思想的差异性。对于学生中一些偏颇的想法,不能简单地批评、训斥,应真诚地沟通、交流、引导。比如:《有多少人为了我》一课有个"水泥未干请绕道"的话题,针对其中有孩子觉得"踩个印真好玩",我创设了一个这样的情境画面:"宽阔平坦的广场上赫然印着几个小脚印",同时呈现这样一个问题:"踩个脚印很好玩,但这会带来哪些影响呢?"这样做既保护了学生纯真的童心,又引导他们感受到不良行为给他人、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搭建主体参与的广阔平台
  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儿童的认识全来源于活动。"活动是学生学习的初始,也是他们乐于接受的形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必须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为学生搭建主体参与的平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体验、成长。下面谈谈个人的一些做法。
  1、游戏。对于小学生来说做游戏是他们最开心的事了,每个学生都会热情高涨,积极参与,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学生的学习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的获得。比如在教学《拉拉手,交朋友》时,我让学生在拍手、拉钩、找朋友的游戏中,学习交往的方法和技能;通过开展"找朋友"、"网小鱼"等游戏促进学生产生积极主动的交往倾向,培养乐于交往的品质。
  2、角色扮演。小学生生活经历有限,理解能力不强。角色扮演能够弥补这一不足,帮助学生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形成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的正确认识。心理学家认为:在实际的教育情况里,角色扮演常常会产生神奇的力量。小学品德课应抓住儿童爱模仿的心理特点,给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的活动空间。比如:学习《平安回家》一课时让学生扮演小警察;学习《请到我的家乡来》一课时,让学生扮演小导游。
  3、实践。美国教育界流行这么一句话:我听了,我忘了;我看了,我记住了;我做了,我明白了。可见要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必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亲自实践,将习得的知识内化为品德修养。因此我们不仅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还要重视课外实践活动。比如:学习了《我掉了一颗牙》,我设计了一张月度刷牙记录表,让学生带回去贴在家里,把自己每天刷牙情况记录下来,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指导学生生活实践并内化为行为习惯。
  4、竞赛。小学生好胜心强,竞赛能为他们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适时举行的竞赛活动无疑是学生掌握知识、锻炼能力的催化剂。比如:在学习《我们共同的家》一课时,我组织了"民族知识知多少"的竞赛,学生的情绪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他们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学习效果显著。
  此外还可以举行资料收集、音乐欣赏、参观访问等活动,一句话活动形式可以不拘一格,只要能为教学服务的活动都是可行的。
  三、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提高主体参与的质量
  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常会出现这样一些问题:(1)看上去热热闹闹,但学生收获不大;(2)有的学生常常会游离于课堂;(3)学困生学习更困难。因此,以学生为主体不是不要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提高主体参与的质量必须充分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教师要精心设计好教学的每个环节,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做。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活动要进行适时调控,不断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者,教师要照顾好学困生,使课堂不要有被遗忘的角落。
  总之,在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一定会使品德课成为塑造学生健全人格、高雅情趣的主阵地。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考察了韩国“汉文教育用基础汉字”表中汉字的常用字义,发现表中有92%的汉字在韩语里的常用字义与该字在现代汉语中的字义使用情况相同,汉、韩常用字义不同的仅占8%.本
摘要:在校学生因为在寝室生活中的一些琐事,而导致的暴力伤害事件的频繁发生,在社会上产生了不良的影响,这使社会、学校以及家庭开始重视在校学生德育礼仪方面的教育问题。  关键词:职业技术学校;德育;礼仪  【中图分类号】G711  教育部对我国中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培养工作提出了基本的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新观念,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
目的:胫骨骨缺损及感染性骨不连是创伤骨科常见疾患,常因原始创伤严重、初期处理不当等所致,尤其是当伴有骨感染时治疗更为棘手。传统方法虽然在不同程度上可提高胫骨骨不连的
摘要:德育教学是中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生正是心理的生长期,是进行德育教学的关键时期。本文基于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德育教学的特征,从直接说教引导与间接引导、感性教育与理性教育、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自我教育与榜样模仿、灌输教育与渗透教育等方面阐述了德育教学的转化与结合。  关键词:初中教学;德育教学;转化;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0  在学校的教学中,尤其是中学教学中德育教学有着不言而喻的重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极富创意和时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它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方式,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能有效提高课堂实效。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与教师教学方式的切实转变,成为当前思想品德教育改革实践的一项重大课题,值得我们研究和关注。  关键词:合作学习;思
【中图分类号】G631  我国古代伟人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是一种内在的动力,作为一名教师就要多方面挖掘这种内在的动力,使学生愿学、好学、乐学、勤学。  一、发展学习兴趣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生命力就在于理论联系实际。教师除了利用课堂教学这种途径外,还可以利用丰富多彩、形式活泼的课外活动,使学生跃出课本,走出课堂,融入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通过自己的多方实践来
本研究通过对比老年与青年人在阅读中词长、词频和语境预测性效应上的差异,探讨中文阅读中眼动控制的年老化问题.结果发现:(1)词长的年龄主效应显著,注视时间和首次注视位置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新的教育改革形势对新一代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中,如何重视和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摆在了重要位置,美术教育正以它特有的教学模式在此过程中起着发展和完善人格、提高人的整体素质的作用。它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切入点,除了自身的重要性以外,同时还与许多学科相辅相成,并对其他各科教育起促进作用。在学校各学科的教育中,强化美术教
武汉暴雨所引进国际先进的中尺度分析系统LAPS,经成功本地移植后,该系统能融合华中区域多种非常规观测资料,提供包含丰富中尺度信息的高分辨率中尺度分析场.针对一次梅雨期强
【中图分类号】G621  当前小学德育实效性比较低,其主要原因在于小学德育与学生生活相脱节。无论是从教育的本质出发,还是道德教育的目的与核心内容出发,小学德育均应该生活化:贴近社会生活以开拓小学德育课程资源,创设生活化的课堂以提高课堂效率,依托社会生活组织主题活动以丰富学生德育情感,让小学德育在生活化中达致其应有的效果。  一、当前小学德育与学生生活脱节造成学校德育实效低  道德具有唤醒人的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