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教灌”课堂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c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用“教灌”这个概念,是指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灌输课外阅读,充分利用手中的材料,适当延伸,以阅读写作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而非机械地讲解教材。笔者以我最近的教学实践为例,具体说明。我们手中有一本苏教版的语文书,还有一本教研室统一发送的辅导书《语文同步练习》,这就是我“教灌”的基本素材。
  一、用朗读来“教灌”
  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他们的审美趣味,到位的朗读训练会使他们产生情感的共鸣和写作上效仿的欲望。但是朗读一定要“教”。
  第一课是谢大光先生的《鼎湖山听泉》,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我给同学们介绍了这篇课文的语言特点:文白相杂,排比句长短交错,节奏感强。比如“越向高处,树越密,绿意越浓,泉影越不可寻,而泉声越发悦耳”;又如“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那清脆如弹拨者,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还如结尾“梦也罢。醒也罢。我愿清泉永在。我愿清泉常鸣”,都具有这个特点。我教学生在朗读上如何紧促、延宕、抬高、留空,使朗读训练到位,接着请大家回忆八上的一篇散文《阿里山纪行》。其中也有类似的语言,如“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至可以说是禅的世界”;再如“这是浓阴遮蔽下的青苔路,离开了那森森万树,离开了那浓浓团阴,决计长不出这么密、这么厚的青苔”,还有“紧紧地贴在地表上、台阶上,甚或依附在树干上”,再次阅读后,我又推出朱自清的《春》,文中这种语言上的例子俯拾皆是,我请学生找,自己读,取得了极佳的朗读效果。
  最后,我出了一道题,“这是怎样一种静啊”,要求学生模仿之前学到的句式特点,写300字左右的片段,学生便有跃跃欲试的姿态了。
  有这样一篇佳作,我举几个例句:“清澈的溪水轻柔地抚过河床,那是梦一般的演奏;嫩绿的树叶在风中互相摩挲,那是呼吸一般的低语;枝头的鸟儿细心地梳理羽毛,那是雨一般的乐章”;“似乎有一股宁静,如同藤蔓一般,一点一点爬上我的心灵。生根,发芽,长叶,直至浓重的繁茂”;“林间,静谧无声,心间,如水浸润”。这些充满音乐感的句子,便是充分汲取了这些句式上的精华。
  这种语言形式的灌输,会给孩子一种审美的趋向,如果再多加接触不同的语言种类,便会丰富他们的表达,使他们最终找到自己的风格。
  二、用比较来“教灌”
  向学生介绍尽量多的文学作品,要有不同的主题,从不同的角度,从而启发学生理解的多面和深入。比如在《同步练习》上有一篇阅读选段,是梁实秋先生的《我的一位国文老师》,语言诚恳,人物刻画入木三分。我就引入魏巍的《我的老师》和鲁迅的《藤野先生》,引导学生去探究“同种题材的不同写法”。首先从作者当时所处的年龄层次来比较:小学,中学,大学;再从作者侧重的内容来比较:情感,学识,为人;还可以从情感的区别来比较:爱,畏,敬……区别之后,再回观:作者为了表达这些内容,选取了哪些材料。最后思考:如果我们要表达这样的主题,该如何从生活中选材。
  教导方法后要用材料“沃灌”,“沃灌”之后千万别以为学生就真的懂了,还得回来再教,这样,学生的理解才会形成体系。
  三、用延伸来“教灌”
  阅读教材的时候,做课外练习的时候,我总是抓紧一切机会进行文学的浸润。
  这可以是方法的延伸。比如讲到《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有“三三”规律,其实就是排比句的运用,我就给学生介绍《鲍叔牙荐管仲》,“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遇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文言文精炼严密的语言会给学生很大的教益,对排比句的理解也因此更深刻。彼时再重温《白杨礼赞》结尾的一处排比句,就会有更深刻的印象。
  也可以是题材的延伸。如讲到《桃花源记》,为了让学生明白这种世外桃源的理想古今中外皆有之,我向学生推荐了梭罗的《瓦尔登湖》。在这本书中,作者同样是出于对现实的不满而远离尘嚣,但文中体现的自给自足的满足感和与自然融合的乐趣,却更为具体和诗意。我把这本书中梭罗亲自动手建造家园的几个片段做了重点介绍,这时再回扣到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饮酒》诗,他们便不难发现,其实陶渊明虽不善生活,但他的诗意却一点都不逊色。学生的理解便在这样的“沃灌”中立体起来。
  还可以是思想的延伸。比如学到季羡林的《成功》,便适时地引入老先生做学问、做人的思想,讲透知识点后,可回忆《幽径悲剧》,理解老人往往从自然而生发出万千思绪,还有他对于美的珍惜和坚守,明白他珍惜眼前的心境。为了夯实这个理解,我还要大量介绍老先生的其他作品,如《马缨花》,《黄昏颂》等,都是充满了对生活的热情的。学生在短时间内接触多篇这种类型的文章,又何愁理解不透呢?
  总而言之,“浇灌”并不是简单直接地灌输,而是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读书的方向,指导他们读书的方法,让他们体会读书有所得的成就感,产生模仿创作的冲动。我以为,这样,方为语文教学的长久之计。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启秀中学。
其他文献
《廉颇蔺相如列传》(以下简称《廉蔺》)出自高一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作为《史记》中著名的篇目,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在于,以“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典型故事浓缩了战国末期秦赵之间的政治斗争,以小见大,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历史的风云变幻。而其突出的文学价值在于,情节安排张弛有度,扣人心弦;动作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语言描写简练生动,凸显个性。通过情节等突显了主要人物德才兼备的人格魅力。但在实际
张爱玲作为一名作家,在文学史上算得上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在张爱玲的小说创作中,其女性形象塑造独具特色。对于张爱玲小说中女性形象中所包含的意识情感、价值追求和生成原因等等,我有着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张爱玲小说中女性形象塑造大多有着相似的表现方式,在描写男女情爱以及所产生的情感冲突中描绘女性形象,表达女性意识。在封建宗法文化背景下,女性作为他姓,一直是作为外在、附属、异姓而存在的,她们大多处于家庭和社
文言文以充满生命张力的语言文字,美不胜收的形式,使人不由自主地受到美的熏陶、情的感染。可观察我们的课堂发现,文言文却已成为学生“三怕”之首,文言文课堂教学已成为一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钱梦龙先生认为,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笔者在观摩了安吉高级中学顾文年老师执教的《逍遥游》后,一些关于文言文教学的思考碎片逐渐被唤醒拼凑起来。  《逍遥游》是庄子的代表作。它集中地表现了庄子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以下简称《侍坐》),这篇文章是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的一篇自主赏析篇目。这篇文章堪称经典,值得学习,值得探究。《侍坐》可谓诗意的课堂,睿智的教学。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应该学习孔子的课堂教学智慧,比如善于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等。《侍坐》中值得探究的问题也很多,比如“孔子为何与点”。  《侍坐》以“言志”为线索,
作为一个班主任,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自己的学生盲目地生活着,他们没有明确的目标,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不明白自己为了什么而存在。所以,我们能做得还有很多,那就是唤醒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和信心。对于一位学生而言,他们的生活就是学习,每天三分一的时间用于学习,大部分学生都尝尽学习的苦味。久而久之,学生们都会心生倦意;对于我们老师而言,学生也如同自己的孩子一般,看着学生日以继夜的学习,我们疼在心里。但是,我们却
课堂应该是具有温度的,特别是语文课。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人文性学科,直接关乎人的精神领域,影响学生喜怒哀乐的情绪,无论是阅读课还是作文课,都不例外。其实,只要教师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就能够找到许许多多调动学生情绪的方式方法,从而提高课堂的温度。下面具体谈谈三种方法。  一、展示专业特长,培养学生兴趣  通常而言,学生存在这样的现象: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但实话实说,在我所带的班级
古人云:“学则须疑”,“疑者,觉悟之机也。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可见,质疑问题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语文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交流与对话过程,教师要成为学生阅读的促进者,要引导学生的自主阅读、深入阅读,精心设问必然成为关键。由此可见,精心设计问题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我们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怎样才能做到精心设问呢?下面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一
当下,各种语文流派纷杂热闹,仅以笔者所在区域而言,就有“文化语文”“情意语文”“诗意语文”“智慧语文”等,有些已经开枝散叶,自成气候,打出了自己的招牌。然而,笔者一直有种疑惑,语文教学万变不离其宗,任何一种所谓的流派,都与语文学科的特质“情”与“境”,“文”与“法”脱不了干系,因此,流派的名头五花八门,其实其本质的追求依然大同小异。基于此,笔者尝试索性回归原点,研究“原味语文”,这里的“原味”有三
读李义山的诗,总是给人几多期冀,几多沉重和迷茫,总觉得有一种浓得化不开的悲愁萦绕在心头,让人欲罢不能。在那迷离多变的意象群中,诗的主旨显得隐晦而难以把握。因此,李义山的诗成为诗界争议性最大的作品。  一、隐晦主题下的多元诠释  李商隐的爱情诗,大都主题隐晦,主旨不够明确,并且多以“无题”命题,更增加了诗歌理解上的难度。以《锦瑟》为例,尽管对本诗的主旨探讨解说众多,但仍无法得其真相。可见,要真正解读
“缺字”是指对联在适当位置上出现的字数空缺,其实是故意空出一个字让人去填补,收到“此时无字胜有字”的效果。这种手法也叫“缺如”或“隐字”。缺如,也称隐缺、隐语、漏字,在对联里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表现方法。这种方法故意将尾字或联句中的一字隐去,并以联中展现之字向读者暗示所缺之字,而该联的用意往往正是在空缺的字上,联句仍能形成很规矩的对仗。仔细玩味,顺藤摸瓜,从展现的字面上不难看出联中所藏之意。用漏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