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他者立场与自身的文化传统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qat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诗·小雅》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一道理也适用于不同质文化间的相互理解。正如人总是在同他者的关系中存在,“认识你自己”其实就是在与他者的相互关系中审视自身并完善自身一样,文化亦如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以及该文化中的人,以何种姿态出现在其他文化的视野中,被其他文化解读或者“塑造”成为何种样子,是一件令人感到饶有兴味的事情,也从来都是比较文化研究中的重要主题。正因如此,陈丛兰教授的《西方看中国——18世纪西方中国国民性思想研究》一书,想必会引起读者极大的阅读兴趣及思考。
  关键词:国民性;文化传统;中西方文化
  “国民性”是一个含义极为复杂的概念,有国家、民族、种群等诸多含义,而这些含义往往纠缠在一起,就使得“National Character”在不同的研究者以及研究主题中,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理解。本书的作者将“国民性”界定为“一个国家的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由于外在的物质基础和内在的精神元素交互作用而逐渐形成的与之相适应的群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之倾向与特征”(前言),其内在的方面表现为该民族国家共同体的文化价值取向,其外在的方面则表现为社会交往中大多数国民身上较为稳定的行为方式以及性格特征等,它是民族或群体的基本人格、价值观念,一经形成便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在本书中,陈丛兰教授认为,“西方对中国国民性的认识有一个从种族特征到文化特征,最后到人性、人格特征的由表象到本质的逐步深入过程。她将西方关于中国国民性思想的历史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即发轫于13世纪的旅行家时代,演进在15——17世纪的传教士时代,深化于18——19世纪的思想家时代,并将研究的重点聚焦于18世纪西方思想界对中国国民性的关注,将启蒙思想家们对中国国民性的不同观点,根据其价值立场,分为“颂华派”与“贬华派”。
  在比较文化的研究中,一种文化在他种文化中呈现出来的形象,绝非一种描摹式的反映,而是根据他者的立场需要,掺杂了理解、想象甚至是“赋予”和“创造”。上世纪70年代,从事比较文化研究的爱德华·W·萨义德曾经在其名著《东方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西方人眼中的所谓“东方”,是人为建构起来的概念,因此“东方”并非一种自然的存在,而是一种不乏偏见的“东方化的东方”,即“想象的地域及其表述”。陈丛兰教授对18世纪西方关于中国国民性的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印证了萨义德的上述经典观点。一方面,在以莱布尼茨、伏尔泰等为代表的颂华派思想家看来,中国人具有重现世轻来生、重群体轻个体、重和平轻扩张的价值取向,崇尚道德的理想人格,拥有智慧、循礼、守德的群体人格特征。他们的关注重点仅仅在于,“一个思想的中国可以让你思考中国的价值同时也反思正在被重建的欧洲文化方向,一个道德的民族可以让你思考他们的同时也思考如何塑造新的欧洲人之品格”(P141)。另一方面,在以孟德斯鸠、狄德罗、黑格尔为代表的“贬华派”思想家看来,中华文化以及中国的国民性却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精神品格。在价值观上,中国人表现出了思想意识的权威取向、思维方式的经验取向、宗教信仰的功利取向;在人格特征方面,中国人表现出了奴性精神及缺乏诚信、抱残守缺等等人格缺陷。贬华派对中国文化以及中国国民性的种种否定,只是因为他们的目的在于论述欧洲及欧洲文化的进步、文明和自由,在于确定欧洲的优越性和文化中心的地位(P151)。至此,作者通过对颂华派与贬华派的分别研究,得出了清晰而令人信服的结论,无论颂华派抑或是贬华派,二者对中国文化以及中国国民性的审视,虽然观点迥异,但在价值立场上却殊途同归:西方自身的需要大于中国的现实本身。
  18世纪西方的启蒙思想家们始终是出于自己的需要,来想象或者塑造中国的国民形象。他者的价值立场,必然使西方的中国国民性观点表现出认识上的虚幻性、二元对立的歧视性,但同时,亦不乏“第三只眼”的刁毒、敏锐与深刻。我们知道,中西方文化各有自己独立的话语体系和价值系统,因此所谓的文化传统只能是一个中国式或者西方式的问题,正如经典作家所指出的那样,“人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 中华文化具有自己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和基本走向,具有自己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及鲜明特色。
  今天,当我们以他者的立场再去审视作为他者的西方关于中国国民性的结论时,作者在本书结尾所秉持的观点,应该成为跨文化研究中的共识性立场,“既不能以民族主义的偏激态度全盘否定这些思想,也不能以民族虚无主义的自卑态度彻底接受他们的批判”(P184),作者以哈贝马斯主体间性理论作为这种立场的方法论原则,中国“和而不同”古老智慧亦可以为此提供有益的思想资源。
  参考文献:
  [1]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61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34页.
  作者简介:关健英(1965-9),女,黑龙江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伦理学会理事,黑龙江省哲学学会常务理事,研究方向:中国伦理思想史、伦理学原理。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从陈染一些极具代表性的小说入手,探究作品中的孤独精神,着重从孤独的自我体认、陌生化的审美距离、孤独中的成长三个方面进行阐述,考察陈染的孤独精神之旅,了解女性意识的递嬗和特征,窥探当代青年知识女性灵魂的真实跃动。  关键词:陈染;孤独精神;陌生化  陈染在中国的当代小说家里,大约算得颇特异的一个。的确,陈染的作品,是脱离了某些文学的框架的。陈染的作品是不容易划分的,就像她的一篇小说名字《
期刊
一、平面构成对当代版画创作的意义  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不仅要有灵感和激情,还要在作品中融入美的形式。版画创作需要画家在作画前按照自己的创作意图对作品中的构成元素进行选择和布局,被画家归纳表现的图像已经不再是生活中真实存在的那个物体和图像,而是赋予了在画面上不同位置、空间产生的一种新的相互关系,表达一定的思想情感。平面构成在当代版画创作中提供具有视觉张力的造型要素,提供明确的形式美法则,通过形式美去
期刊
摘 要:油画中的笔触不单单是为表现作品主题、内容服务的,油画中的笔触有其本身独立的审美价值。油画的笔触语言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着,艺术家正不断赋予油画中笔触新的魅力。我们分析、研究前人油画的笔触经验,是为了传承与发展,所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终形成自己的绘画语言,找到适合自己的笔触样式。  关键词:油画笔触;演变;审美分析  现代一些画家为了积极探索独特的油画肌理美感,还在油画颜料中掺杂沙子
期刊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宝贵经验,是今后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而所谓经验,是人们对实践活动认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人们的认识接近真理、把握真理的重要环节。它既具有实践的品格,又具有理性的品格。中国共产党要结合新的实践,不断深化对反腐倡廉建设规律的认识,丰富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理论和实践内涵,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推向前进。  关键词: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反腐倡
期刊
摘 要:从古典主义油画到现代表现油画,油画材质的运用乃是呈现绘画语言的关键因素。在当代多元化的审美文化语境中,要熟悉和掌握油画材质的特性,必须转变油画材质观念,发展个性,寻找油画材质表现语言的新路子。也正是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积极拓展多种表现风格并存的文化空间,从而引发关于油画材料充分发挥优势与表现力的深入思考。  关键词:油画;材质;审美;多元化  油画材料带来的是直接的视觉冲击,在我们表现符号
期刊
对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我早有耳闻,前几天,在网上观看一段了视频《心灵的教育》,它是由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录制的一期节目,看了视频以后,才让我真正地对这种“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有了面对面的认识,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及自己的教育工作。  在节目中我感受最深的一句话就是朱永新教授说的“孩子在学校应该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幸福”、“完整”、“生活”这三个词语我觉得是新教育的核心,也是苏州昆山实
期刊
摘 要:多样化的头衣是凉山彝族服饰的重要特征,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研究凉山彝族头衣的结构和工艺,对于传承、保护彝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具体的介绍了凉山彝族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所佩戴头衣的特点,深入探究凉山彝族头衣的特征及结构原理、制作工艺,以及其实用价值、美学价值,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电脑纸样绘图。通过以上研究分析,得到一定的经验总结。  关键词:凉山彝族;头衣;特征;结构  一、导言  多
期刊
摘 要:哈佛大学东亚系王德威教授在《现代中国小说十讲》自序中提出了“历史迷魅与文学记忆”的说法,认为历史发展一直以除魅为主轴,却除之不尽;而文学作品却在某种程度上承担起了历史的任务,展现出历史真实。本文即从此书出发,浅谈对文学与历史的一点看法。  关键词:历史;除魅;文学  我们今天所知的古代史和近代史,往往并没有很多权威的原始记录作为根据,有的只是出于后人的综合甚至推测。特别是早期的历史,这些历
期刊
铜版画是版画中最较流行的版种,它作为视觉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铜版画具有一种独特的表现力,版画以其独特的操控表现在版画的人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让人受到关注。版画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它同时也是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在经济文化共同发展的今天,铜版画正以自己特殊的魅力向人们展示着自己的语言。我认为版画是一种最单纯、明快、强烈的一种表现形式。  一、我对铜版画中“点线面”的理解  一般来说一幅版画在组织画面
期刊
摘 要:《哭泣的圆明园》是本学期的选读课文,在一次北京之行中特别走上这样一段寻访之路,沿着圆明园历史的足迹,在现实的沉重里碰触我们渐行渐远的灵魂,体味圆明园废墟的文物价值。  关键词:寻访;圆明园;废墟;价值  《哭泣的圆明园》是本学期的选读课文,在跟同学们教授的过程上,我的心一阵紧过一阵,一阵痛过一阵。面对历史留给我们的这份沉重,理智的人们理解了废墟的价值,保持残垣断壁,把它作为一个绝无仅有的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