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平落古镇 畅谈文化传承与发展保护

来源 :绿色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hlilani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月23日,大型电视访谈节目“8+1对话:古镇文化传承与发展保护”在四川省邛崃市平落古镇举行。由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务院参事、著名生态学家唐守正,著名学者、《瞭望》周刊副总编辑王军,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成都市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谭继和,成都市建委主任张樵,海上丝绸之路投资基金高级顾问李军生,中共邛崃市委书记潘祖龙,著名演员、中国演员工作委员会副会长刘劲等8位领导专家组成的嘉宾团队,与担任现场主持的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刘栋栋举行了“8+1对话”,与会领导、专家和来宾、媒体记者互动,共同围绕古镇文化传承与发展保护、现代商业与历史传承融合以及平落古镇特色等进行了现场讨论。
  现在我国正处在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关键时期,在城镇化进程中,如何传承古镇的文化?如何在保护与发展中找到一个最佳的切入点?选择何种发展方式才能让当地百姓受益并使古镇真正能做到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
  名城古镇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必须加以保护。我国2008年出台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条例中说,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应当遵循科学规划、严格保护的原则,保持和延续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然而虽然《条例》出台,但古镇保护的现状仍然相当严峻。
  专家们在对话中,从全国到四川再到成都,就古镇的保护与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大家认为现在我们正在大力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而古城镇的保护工作就是建设美丽中国的一部分。没有发展就没有保护,保护的意义就在于更好的发展。但我们必须要在保护与发展中找到一个平衡点,这也是此次对话的要义所在。
  成都是四川省省会城市,也是千年来巴蜀之地的政治文化中心。自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后,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也形成了众多的古镇。据悉,自上世纪90年代起,天府古镇的保护和开发,就已被成都市委、市政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各区市县十分重视古镇文化的挖掘、开发、保护和传承,并严格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原则,将保护范围确定为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区、风貌协调区三大区域。为天府古镇注入了新的活力,迎来了新的发展生机。
  针对成都的古镇,专家认为“千里沃野,古镇长存,巴蜀文化,一脉相承”。四川史称巴蜀之地,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有着众多的古城镇,可以说如何保护好这些凝聚着巴蜀文化的古城镇对四川的文化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古蜀文明是以治水为特征的文化脉络。成都平原由于都江堰的开凿,形成了密布的水网。而很多古镇也是在水边而生,与水相连,水运码头成就了古镇曾经的繁荣。但在未来的发展中,这些古镇要避免同质化的竞争,各取所长,从文化传承和名人故事等方面下手,形成文化积淀和传承的发展格局,古镇的未来发展才能更上层楼,人民的生活也才能更加富足幸福。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对话,大家认为,一座古镇的发展首先是保护,只有保护好独特的建筑文化和人文特色,才能守住前辈先人的聪明智慧。而发展的意义就是让古镇的文化氛围为今人所用,这包括具体的使用和居民的生计,但重要的是以实际物质警醒或告诉后人先人的文化的思想和世界观、天地观,也就是古镇的保护发展就是一个以人为本,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对话精彩实录:
  主持人: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古镇保护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
  王军:十八大以来,中央把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到了很高的高度。保护文化遗产和经济建设同等重要,需遵循整体保护名城名镇名村原则,需要进一步完善规范保护机制。
  主持人:古城镇建设上需要注意些什么?
  谭继和:对名城古镇保护现在面临着多重保护模式、多重保护形式及多种指导思想,面临着现代化条件下新型城镇化走什么道路的问题。对古镇的整体性保护,主要是保护古镇的个性与神韵。只有在保护中注重古镇个性、神韵,才能将满盆珍珠用最好的金线串联起来,发挥古镇最大的价值。对古镇保护可采取“三好三模式”,“三好”指原真性保护好,完整性建设好,远瞻性发展好;“三模式”指原汁原味的保护模式,传承性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前瞻性的把古镇的文化存量变成文化增量的模式,在文化创意上大做文章,让游客到这里来都有神游的体验。
  主持人:保护古城镇在“一带一路”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李军生:丝绸之路由中国人首先开辟,是集商业交往交流于一体的洲际大通道,散落在大通道上的古城镇也成为了自由贸易区。而“一带一路”重新规划古镇及其周边建设,就是为了使人们看到古镇真正的美丽和存在的意义,为中国城镇化建设,乃至丝绸之路沿线的所有城镇化建设树立一个很好的典型,同时也能创造极大贸易集群和极大投资机会,振兴旅游业,重振古镇雄风,为人们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建议邛崃平落在“丝路战略”中,抓住机遇,大胆设想,开辟未来,探索打造政府群众同时参与、共同创新的中国第一个古镇综合创意园,把古镇建设好,为我们民族争光添彩。
  主持人:人和自然如何与古镇结合,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发展古镇?
  唐守正:工业革命后,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频发,人们生活水平看似提高了,但在生活质量等方面却降低了,生态也在恶化,生态文明也随之逐渐衰败。如今,人们终于认识到生态问题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的根本力量,生态恶化一切文明都会随之消失,把生态放在第一位已经成为现代人们的共识。到平落来我有一个很大的感触,潘书记给我讲了古镇的情况,我们在农耕时代吃的是有机米有机蔬菜,现在可难了,并且吃饭的水平降低了。生态文明问题最关键的是绿色发展,走循环经济的道路。
  主持人:生态文明建设在古镇保护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张永利: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是发展的基础、根本和保障,是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如果生态没了,一切的古镇发展都毫无意义。所以,在古城镇保护中,生态的保护和生态文明的建设非常重要,决定着古城镇的兴与衰。   主持人:未来古镇的发展对于成都经济社会发展有什么意义?
  张樵:成都是历史文化名城,历史积淀十分厚重,怎样保护和传承成都的历史文脉,需要我们把古镇群作为整体资源来保护。成都自然条件、人文条件得天独厚,文化在这里不断繁衍积淀,形成各具特点的古镇群,并在中华民族文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所以,保护成都古镇群就是保护文明传承,对成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主持人:古镇在灾后重建中,邛崃是怎么进行保护的?
  潘祖龙:邛崃受“5·12”“4·20”两次地震波及,对古镇造成了很大的毁损,也为古镇的保护和利用带来了重要契机。在“4·20”灾后重建中,特别是对古镇的重建保护过程中,邛崃首先是摸清资源,对历史文化街区、民居建筑、文物建筑仔细地进行分类记录。二是挖掘古镇文化,对瓷胎竹编、竹麻号子等手工技法和文化遗产进行挖掘、弘扬和保护。三是发挥古镇功效,处理好发展与保护关系,让古镇真正“活起来”。同时,坚持规划先行,让有文化内涵、对历史文化有精到研究和独特见解的专家学者作为古镇文化旅游发展顾问,不断完善古镇基础设施配套;不以现代理念判别历史文化,而是敬畏先贤智慧,延续古镇富含的大量历史文化基因,进一步把古镇的保护与发展处理得更好。
  主持人:四川古镇与其他地方古镇有什么不同之处?我们怎样发挥自己特长保护好四川古镇?
  刘劲:平落古镇园林植被丰富,古镇的吊脚楼等建筑非常具有艺术性,古镇住房的舒适性也很高,历史文化传承非常厚,极具四川古镇的特点,这些与其他地区古镇有着很大差异。在古镇建设中,邛崃特别注意环境保护,在建筑的保护中,坚持“以旧修旧,修旧如故”理念。平落古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一个有灵气有故事的地方,邛崃可以用一首歌、一部电影或者电视剧来宣传自身,挖掘邛崃历史故事,利用好四川的众多文化名人,来打造邛崃故事。
  潘祖龙:感谢刘劲老师为邛崃文化支招,刘劲老师谈到古镇未来的发展要以文化为魂非常有见地,我们现在正在策划并往这方面努力。
  主持人:古镇发展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修旧如旧,一种把古镇中古的部分保护好,再在新的地方进行开发。王军老师您觉得我们的平落古镇更适合哪一种?
  王军:大家都看到北京是在老城上面建新城的后果,同时新城也遇到了问题,大量的城市就业功能集中在以老城为中心的区域……老城上面建新城是一种值得商榷的做法,要找到文化可持续的方法,用低成本的保护方案,比如元大都、巴黎都是在老城的旁边建新城,这些经验是值得借鉴的。
  主持人:现在我们在古镇中感受到了很多很多的现代气息,各种各样特别新潮的字眼的出现,谭继和会长觉得我们是应该这样还是避免这样?
  谭继和:古镇保护上确实出现过误区,包括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还有不少的问题,例如在建筑形态上的巴洛克误区,大广场、大草坪、大高楼、大马路的设计,这些工业时代建筑设计思想价值被带到我们的大城市,现在也逐步被带到古镇里面来了。所以,对古镇里的真山真水要怀有敬畏。那些口号,代表我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特别是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但是我们有个根,在我们几千年的巴蜀文化传承里面。平落古镇,就要讲平落话,就要有平落的根源……我希望来古镇的人都来欣赏我们的川味,我赞成语言方式的逐步现代化,但是要注意传承我们本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平落古镇竹麻号子……
  主持人:下一个问题要问李军生老师,我们的古镇如何能借“一带一路”的东风?
  李军生:丝绸之路的核心问题是开辟世界经济新市场,促成参与者合作共赢。古镇要参与这样的一个行为,就要夺市场,促合作,争共赢。夺市场首要的就是旅游市场,要借“一带一路”的东风做到两点:一是要总结出有普世价值的主题;二是我们的建设要符合全球旅游目的地的标准。因此,古镇发展第一要打通南丝路;第二要实现全球标准,不破坏环境,保护应该保护的古迹,创造性地打造。我们丝绸之路基金愿意和邛崃市一起打造一个世界级古镇文化。
  主持人:下一个问题我们想问一下张樵,有时我们觉得古镇和古镇之间有点像,有一点同质化现象的发生,我们应该怎么看这个问题,在未来怎么解决?
  张樵:历史上,蜀中的古镇是在一个文化地缘背景下形成的,共性不可避免。我们现在首要的是把历史的真实存在保护下来,同时正在做的是怎么避免旅游者感受上的同质。我们从利用的角度处理它的业态、文态,并且非常慎重,我们更多强调的是保护,还是保护。
  张永利:古镇保护是大事。我认为,古城镇的修葺永远在路上,宁可慢一点,也要稳一点。为什么一些国家,从没有把古城镇的保护与现代化和发展对立起来?为什么他们对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东西,倍加爱惜,倍加引以为自豪呢?古人的智慧、思想、知识,有很多是非常了不起的。对古城镇的保护要放在一个非常突出的位置上。现在有一种非常好的利用形式,就是开展旅游,搞文化旅游时要考虑它的环境容量,要考虑它的承载力,对于基础设施的建设,不能有损于古城镇的保护。古树名木的保护同样也是非常重要的,平落人敬树如神,精神可嘉。
  主持人:什么叫以人为本?
  张永利:最大的以人为本就是可持续发展。有序的科学发展,这就是最好的以人为本。
  主持人:唐院士,您对于张局长的观点,古镇保护还有什么想分享的?
  唐守正:我很赞同张局长的观点。生态是讲生物和环境的关系,这里面也包括人与环境的关系。从生态系统的角度考虑,保护古村落、古镇,我们的目的是什么?这是祖宗的瑰宝,除此以外还有什么?这是很需要考虑的问题,保护发展也提了不少年了,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动机很好,但效果不好的发展模式。老祖宗留下来的瑰宝是提高我们民族凝聚力,民族认同感的,这是最重要的。此外,在人文方面也应重视。
  主持人:潘书记,党委、政府在古镇的保护和发展上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潘祖龙:未来古镇的发展离不开整个生态文明建设的进步。邛崃在山地旅游概念中,古镇是其有机组成部分,我们串珠成线、连线成片,作为一个大的生态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区来进行考虑。邛崃始终坚持以生态为本,文化为魂,旅游为业,通过融合发展,让古镇能够在提高民族凝聚力,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播教育等方面发挥作用,让文物鲜活起来、古镇鲜活起来。在保护和开发中,真正把握好生态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这是我们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期许。
  凤凰网记者:潘书记,平落古镇和天台山正在创建AAAAA级景区,我想了解一下进程如何,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潘祖龙:我们争取2017年创建为AAAAA级景区,现在平落和天台山景区都是AAAA级景区,我们已经做完资源的调查评估工作,正在邀请专家进行对标梳理,使硬件、软件两方面达到相关标准,将用两年半的时间来完成创建工作。
其他文献
“此地江山连蜀楚,天钟神秀在西陵”。因山水得名的宜昌市位于湖北省西部,上控巴蜀、下引荆襄,素以“三峡门户”、“川鄂咽喉”著称。  时值深秋,长江三峡西陵峡畔的宜昌,依旧那么青翠。行走在这座绿色之城中,感受着满满的绿意,聆听着四百万宜昌儿女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共同  心声。  2013年以来,宜昌市树立“绿色决定生死”理念,实施建设“既大又强,特优特美”的现代化特大城市绿化美化行动,努力打造“绿满荆楚
期刊
进入2016年春季,有些久违的沙尘暴“超越”雾霾,再度成为空气污染的“首凶”,袭扰北方各地:  今年2月18日,内蒙古阿拉善盟吉兰泰地区出现今年首场沙尘天气;3月3日,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出现今年以来最强沙尘天气,锡林郭勒盟等3个盟市出现沙尘暴;4月15日,甘肃河西走廊最西端的酒泉市敦煌、瓜州等多地出现沙尘天气,瓜州县出现了黄色“沙尘墙”,当地市民看见了“滚滚沙墙吞噬县城”的罕见景观;4月16日,甘肃
期刊
九江,江西的“北大门”,百里鄱湖、千里京九、万里长江在这里交汇,历代1500多位名人在这里赋诗。“九派浔阳郡,分明是画图”,走进这座山水文化名城,映入眼帘的是满满的绿色,峰峦叠翠、碧水悠悠、蓝天白云、丹桂飘香……一幅“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美丽九江画卷缓缓铺开。  绿色是九江的底色,绿色生态是大自然赐予九江最为宝贵、最可持续的财富。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建设绿色九江、生态九江、魅
期刊
南昌,是一座拥有着英雄情怀的红色之城,八一起义在这里打响,人民军队在这里创建;南昌,也是一座绿色之城, 这里河湖碧水悠悠,青山层林苍翠,城市绿意盎然,乡村鸟语花香。全国首批低碳试点城市的生态气息扑面而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宜居宜业宜游的绿色南昌华美乐章正缓缓奏响。  2010年10月,南昌正式启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自此,伴随着“创森”的脚步,550万洪城儿女迈开“生态立市,绿色崛起,科学发展
期刊
1月4日-5日,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在福建省三明市召开。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要求,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抢抓发展机遇,坚持改革创新,勇于尽责担当,狠抓任务落实,全面开创林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会议由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主持,福建省副省长黄琪玉讲话。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刘东生、李树铭、李春良,武警森林指挥部司令员沈金伦,国家林业局总工程师封加平、总
期刊
10月25日,首届世界生态系统治理论坛在北京举行。与会政府代表、专家学者、国内外非政府组织代表等近300人,围绕生态系统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作用展开深入探讨,分享生态系统治理经验,共议生态系统治理这个全球性话题。  国务院副总理汪洋25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出席首届世界生态系统治理论坛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总干事英格·安德森女士等一行。汪洋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他表示,中国政府历
期刊
10月23日晚,四川省邛崃市平落古镇秋风送爽、彩旗飘扬、歌声阵阵。由全国绿化委、国家林业局、中国绿化基金会主办的大型系列主题公益活动绿色中国行走进美丽平落暨成都第二届古镇文化艺术节开幕式正在如火如荼的举行。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务院参事、著名生态学家唐守正,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常务理事、绿色财富论坛组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黎祖交,中国绿化基金会副秘书长赵志营,新华社通讯社高级记
期刊
10月23日上午,四川省邛崃市平落古镇“天工应物风情园”内,树木苍翠,彩旗飘扬。作为成都市第二届天府古镇艺术节重要内容之一的大型系列主题公益活动“绿色中国行——走进平落”共建绿色中国林活动,在美丽的平落白沫江畔举行。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务院参事、著名生态学家唐守正,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常务理事、绿色财富论坛组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黎祖交,中国绿化基金会副秘书长赵志营,新华通讯
期刊
中国古代禅宗认为人生有三境界,即“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用在绘画上就是说创作伊始,只是对事物简单地摹写和照搬,后来发现这样太死板且没有情趣,就开始否定真实,用想象来篡改山水和其他。再然后发现这一切太虚假和不真实,于是重回原来,真山真水,返璞归真。然而人回来了,但心态和精神不一样了。画出来的虽然还是那山那水,但境界已经升华。  只有经历了人生的真真假假
期刊
30年前,他第一眼看到沙漠,便觉得遇上了此生的情人。夕阳西下,毛乌素沙漠在落日的余晖下闪着金边,从此沙漠简单、壮美又复杂的气质深深迷住了他。当了6年中专老师后,他又重新当起了学生,求学考研,把研究沙漠、治理沙漠变成自己一生的课题。  他就是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敦煌戈壁荒漠研究站站长屈建军。  侠之痴  一刮风就上沙山的“疯子”解开了世界难题  很难想像,敦煌如果没有莫高窟,还能否是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