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经贸日语课程教学问题分析与对策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前,高等院校经贸日语课程设置日益增多。独立学院的经贸日语教育中既有普通高校面临的共性问题,也有独立学院自身必须面对的特殊问题。本文作者从课程地位、教学工具、对象、主体四大因素的视点出发,结合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的实际,阐述了独立学院面临的教学问题及改革的实际情况,探索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 独立学院经贸日语 教学问题 教学对策
  
  当前,国内开设日语专业的学校日益增多,日语学科已经从一个小语种变为大语种之一。开设日语专业的大专院校和高职院校为体现出自身的办学特色,分别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改革。经贸日语课程作为实用性较高的课程,受到众多高校的关注并得到了较大的推广。独立学院作为教育型大学的主体之一,在经贸日语教学上也展开了积极有益的探索。我在教学活动中除了遇到了普通高校面对的共性问题之外,也遇到了独立学院自身开展该课程的个性问题。
  一、独立学院面临的经贸日语教学问题
  (一)从教学课程地位看。
  就课程地位而言,独立学院的经贸日语课程课时不足,在日语系课程体系中地位偏低。我国的大学日语教育绝大多数都是零起点的日语教育,日语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的目标一般是以培育从事翻译、教育、科研人才为主的。而这些学生获得的学位基本上也是日语语言文学学位。零起点的日语教育决定了在日语专业课程设置上日语精读课程时间比重会很大,普通高校日语专业大一至大二基本每周都有8—12个学时的精读课程。大三之后也基本保持了每周6节的精读课时。再加上日语作文、泛读、听力、语法等课程通常是必修课程,进入高年级后才列为选修课程的经贸日语通常课时相对较少,在日语系的课程中地位较低。这些在普通高等院校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在独立学院中同样也存在。
  (二)从教学工具看。
  教学工具可以包括最基本的教材和师生能够利用的教学设备资源。虽然整体而言,我国经贸日语教材的横向纵向都还处于一种起步的阶段,无论是从知识的范围的跨度和深度都显得不足。但近些年来国内出版发行的经贸,商务日语教材数量有了较大的增加。除了日语经济类的教材,还有外贸函电、谈判等实用性教材,其中有些可以称得上是精品之作。应该说这些教材的出版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经贸日语教学的需求,但这些年来开发的商务或者经贸日语教材多以高年级或者成人学习为对象,以低年级为学习对象的教材几乎没有。同时独立学院的学生由于生源整体素质相对于重点高校存在着差距,实际接受能力不足,在精品教材的适应上能力上略逊一筹。此外,经贸日语由于其本身的课程地位偏低,教学设备配备相对缺乏,缺少属于自己的教学实验平台。
  (三)从教学对象看。
  教学对象也就是学生。日语专业通常为小班教育,学科人数不及英语系这样的大系。这就造成了经贸日语选课受众少、课程开设成本高的问题。经贸日语课程通常属于选修课,是拥有日语基础的学生的能力提高课程,本身具备选课资质的学生数量就很少。再加上和普通高等院校不同,独立学院由于是自收自支,对课程的开设均有成本核算,未达到一定人数的话课程开设难于进行。即使有的学生的学习意愿很强烈,但是该选修课如果选课人数很少的话最终则无法开课。存在着课程开设最终能否成行的风险问题。
  此外,独立院校多属于三本院校,考生中有高考发挥不佳的优秀尖子,也有混迹学校的态度不端的学生,学生间层次差距极大,整体的能力偏弱。如何让参差不齐的学生参与到这类能力提高型的课程之中并且跟上教学节奏富有挑战意义。
  (四)从教学主体来看。
  教学主体,即教师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使用方法。首先,独立学院由于缺乏财政的资助,自收自支的性质较强。在师资的配备上通常人数较少,教师个人承担的课程量较大,这在日语专业的师资人才配备上也不例外。而且教师除了承担专业日语教学外还要兼任学校的二外日语和公共日语课程,师资匮乏现象较其他高校更加严重,致使教师没有更多的精力去开展更多的经贸日语课程教学。此外,经贸日语课程的培养模式为“日语 经贸”的培养模式。但经贸课程体系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既包括经济、金融、财政、产业经济等偏向宏观的经济科目,也包含了国际贸易实务、金融投资、财会、物流体系、生产品质管理等偏向企业的微观经营的科目。即使是专业的财经类大学、经贸类大学,既精通日语又精通经贸某一专业课程的教师也是屈指可数的。因此,要展开真正意义上的专业的经贸日语课程教学困难较大。此外,日语教学中的教师以日语语言或者文化专攻出身的教师居多,缺乏在企业中的实践经验,在经贸日语教学的质量上也和现实差距较大,存在着和社会需求相脱节的问题。教学方式也较为单一,无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二、独立学院的经贸日语课程的改进对策
  以上从课程、教材、教师、学生四大因素考查了独立学院的经贸日语课程存在的问题。那么针对这四大要素,独立学院该以怎样的对策来应对这些问题呢?
  (一)首先在课程地位上要努力提高经贸日语课程地位。
  在课程体系上,虽然提高经贸日语课程地位,将其列为必修课程非常困难,但独立学院由于运营机制较为灵活,可以将诸如语法、词汇学等的必修课程作为选修课来上,这样就相对间接地提高了经贸日语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而实践也证明在选课体系中,经贸日语课程通常选课率都大大高于语法、词汇学、日本文化等课程。伴随着经贸日语课程选课的常态化,经贸日语课程数量的增加也自然而然地列上了教学改革的议程,这对增加经贸日语课时,提高经贸日语课程地位都有较大的意义。
  (二)在教学工具上要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改编,突出重点。
  经贸日语课程由于课时相对少,这就要求在课程和教材选择上要精简,力争兼顾课程的广度和深度。在广度上,教材选择既要包含商务日语,对外贸易谈判这样的微观的实务课程,也应该包括经贸日语阅读这样的较为宏观的经济知识的课程。在教材深度上,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习得水平有所欠缺的问题,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改编也是方法之一。例如东南大学的《新编商务日语综合教程》实用性较高,深度较好,但对独立学院的学生而言单词过多,识记较为困难。这就需要对现有的教材进行适度的改编,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在保持例文格式下对信件、契约、订货等内容进行要约,由于重点明确,对学生的学习则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这种编写从理念上来讲是在“经贸 日语”的学习中侧重了经贸方向,将语言的学习比重相对缩小了,但在实践上它却体现出适合独立学院学生实践能力强而识记能力态度较差的特点。应该说是否对教材进行编写是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有选择的进行的。例如我校选用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的《商务日语文章选读》教材,其内容多出自日本报刊的新闻内容,比如《日本经济新闻》、《读卖新闻》、《朝日新闻》等,精简缩略不利于日文原版经济类文章的阅读能力提高。在经贸阅读课上,这类教材基本就是直接地运用较为合理。
  此外,积极和校内其他部门共享,整合资源也非常必要。例如经贸日语课程的外贸活动需要借助模拟商务平台。我校经贸学院的模拟外贸商务平台对包括日语专业在内的外语类学生同样开放。这就较好地解决了经贸日语专业缺乏实践平台的问题,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较大的帮助。
  (三)对于教学对象,如何克服选课受众人数限制,注意因材施教是关键。
  虽然经贸日语课程是选修课,选修的大学生数量人数相对其他专业而言是非常少的,但是通常独立学院的日语教育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平行班班级,相对于重点高校而言学生数量还是不少的。即使某课程选课学生少,在选课后进行合班教学的话基本上就不存在开课学生数量不足的问题。此外,借鉴日本国内经济系的一些做法,某选修课两个年级跨年级选课也是解决问题的方式之一。如果预测某个年级选这门课的人数可能会很少的话,那么,将选课对象年级范围扩大,从原来的一个年级扩大为两个年级的话(比如选课对象由三年级扩大为三、四年级),选课人数不足的问题也必然能够迎刃而解。
  此外,依据学生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做到因材施教也是经贸日语教学中需要时刻注意的问题。比如经贸日语课程的特色就是培养“经贸 日语”的复合型人才,但两者孰重孰轻的侧重却完全依靠教师的教育理念。相对重点高校学生,独立学院的学生语言基础知识薄弱,不愿意花大量的时间识记单词语法,学习态度上也有所欠缺。但动脑能力和实践社交能力均不逊于重点本科类院校学生。依据学生的特质,在教学中除了提供实用型的商务日语教育外,对经贸日语阅读课程积极采用“自上而下模型”阅读模式推进教育。学生通常能根据上下文的行文意思猜测判断单词句意,并对前期的阅读进行错误修正然后再预测,其能力并不逊色于重点高校学生。此外,财经类院校学生兼修其他财经课程的情况也较为普遍,在这种模式的学习中,学生体现出跨学科联想力通常较强。“自上而下模型”阅读模式教学跳出了日语阅读教学中的“自下而上模型”的主流模式,即“假名—单词—词组—短句—句子—语篇“的线性序列来读取信息的方式,这样更符合独立学院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自身特征。
  (四)在教学主体上要积极引进富有经验的日语和经济类的跨学科教师,找到适合独立学院学生的教学方法。
  在教师配备上,独立学院可以在高年级的课程设置中积极地引进兼有日语和经济学基础理论基础,并具备一定的社会经验的教师担当此类课程的授课。高年级经贸日语课程教师师资可以选择日语语言文学大学本科背景,具有经济或者MBA硕士学位,或者在日企或日本拥有工作经验的教师。这类教师对商务日语、经贸日语具有较强的感性认识,能够在课程中穿插较多的日本企业文化和自身的实践经验,课堂上的实证举例较为丰富,比较受学生的欢迎。此外,兼具日语和经贸知识或社会经验的教师,除了自身具备普通语言文化类教师不具备的专业知识外,也拥有一定的人脉,对邀请日企企业家或者从事商务的人员举办讲座、安排学生实习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这对扩大学生视野,增加学生和社会的接触都有积极的意义。
  此外,教学主体并不仅仅指教师这个单纯的个体,主要还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是影响教学效果的最重要因素。独立学院在借鉴普通高校教学方法的同时要找到适合自身教学的方法。可以在经贸日语阅读就展开了一些有意义的探索,如以ESA理论和研究型教学理论为指导积极推进经贸日语阅读课研究型教学策略,将课程设置划分为激发兴趣、研究型学习、研究型运用、综合评价等环节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扩展阅读量。此外,教育心理学理论对阅读过程提出了三种阅读模型,“自下而上型”“自上而下型”“相互作用型”。对其进行了进行有效的比较,依据独立学院本科生的特点,在课堂内积极地推广符合学生特点的阅读模型、开展经贸日语阅读课也非常重要。特别是“自上而下型”的阅读更加符合独立学院学生特性,能够较好地培养学生阅读过程中的预测能力。
  此外,对于经贸日语重要组成部分的商务日语这样的课程,模拟实践作为课堂设计的一个环节应当给予充分重视。商务日语教学不仅要注重语境设计,而且需要注重商境的设计。在商境的设计上,要积极创设虚拟空间提高教学效率,利用虚拟空间实施商务函电的写作也是较为有效的方法。其做法是规定选课学生的角色,包括进口商、出口商、交易产品类别,等等。让学生成为了明确了进口或者出口任务的“贸易业务员”,让其以业务员的身份和对方进行邮件沟通,邮件的抄送栏中必须输入教师的邮件地址。这样,教师能够全程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同学们则跟随着课程进度完成谈判、寄送样品、价格交涉、报价、订货、签约、支付、运送、保险等一系列外贸流程,老师则可以及时监控了解学生的虚拟交易情况,同时又能发现商务日语教学或者函电写作中的不足之处以便及时纠正,可以将优秀的学生成果和新颖的点子引入课堂,既能增加了课程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又能丰富教学内容。
  三、结语
  独立学院的经贸日语课程面临着课时少、课程地位低、师资不足、设备资源缺乏等高校面临的共性问题,也有生源档次较差、选课学生数不足不能正常开课等特殊的制约因素形成的个性问题。但另一方面,独立学院也具备机制灵活,日语学习班级有平行班,选修可进行合班教学,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强等有利条件。教师只要发挥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积极引进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个课程,一定可以克服课程地位低下,教材及设备、教学对象、教学主体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找到解决独立学院的经贸日语教学问题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陈贤纯.外语阅读教学与心理研究[M].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
  [2]吴蓉斌.独立院校二外日语教学问题的思考[J].现代交际,2011,(2):102-104.
  [3]葛菁菁.经贸日语阅读课研究型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1,(3):121.
  [4]管春林.创设虚拟交易空间,提高外贸写作教学效率[C].高等财经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101.
  [5]李棠.日语阅读课程教学模式初探[J].考试周刊,2009,(36):95.
  [6]周林娟,潘幼芳.中日商务人才需求与商务日语教学改革[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9,(2):121.
  
  基金项目: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2010年度教学科研课题,课题编号2010JK43。
其他文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调查测算样本采用在我区比较有代表性的厌氧消化器容积1000m3,发酵原料为牛粪的沼气工程,气候条件以呼和浩特市为例,采用呼和浩特市的气象资料数据进行测算。  一、运行成本  运行成本未将沼气工程折旧计算在内。  (一)1m3沼气的生产成本  1、原料成本0.42元,占总成本的29.4%  生产1m3沼气需0.042m3鲜牛粪,1m3鲜牛粪按10元计,1m3沼气的原料成本为:10元×0.042=0.
中职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自觉性、学习毅力等方面明显不如普通高中、重点高中的学生,他们遇到困难易气馁,缺乏自信。尤其是音乐专业,由于受生源限制,我所面对的大多是毫无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