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q0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和探索探究性学习,无疑是信息时代对学校教育要求的体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新的尝试和实践。所以在生物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多给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机会,使学生在获得新知的同时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 生物教学探究式学习
  探究式教学,亦称探究式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并获得亲身体验的实践活动。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种学习方式是对传统的教学方式的一种彻底的改革,学生将从被动的学习者,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者。生物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科学探究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进行科学探究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生能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体验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形成具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这就需要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对于探究式学习我做了如下尝试:
  一、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
  通过创设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主动参与探究和讨论,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知识。
  1、设计实验或多媒体课件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
  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如在讲“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时,运用多媒体课件依次演示: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和德国植物学家萨克斯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并讨论实验结果。学生积极主动发言,思维就更加广阔,能联想到了生活中生物都在不断地消耗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但氧气和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却能维持相对的平衡,就是由于绿色植物具有光合作用的缘故。在讲“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一节时,设计一个小实验:一个小烧杯装有热水,另一个小烧杯装有自来水:然后分别向两个小烧杯加入一朵新鲜的大红花:让学生观察实验结果,然后进行讨论。通过讨论,有的同学说是:热水使细胞破裂,从而使里面的物质流出来:有的同学说是:细胞被热水烫死了,里面的物质就流出来了,而自来水中的花的细胞还是活的,物质就不能流出来。通过讨论,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调动出来了,充满探究激情。
  2、设计情境式问题、探究式问题等方法
  引发学生对知识产生认知需要,主动参与探究,如,讲“遗传的基本规律”时采用提问式导入课题,“为什么有的同学是双眼皮,有的是单眼皮?”“为什么有的同学父母都是双眼皮,而他却是单眼皮?”,“为什么有的同学是双眼皮,而他们的姐妹却是单眼呢?”通过探究性的提问,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讨论和学习过程。
  在这些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只是起组织者的作用,不断鼓励和表扬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索,获取知识,提高自身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索
  1、教师可根据当前社会发生的生物事件或问题。
  让学生讨论交流观点,然后让学生自己确定想要了解的某一事件或问题,通过自主探究学习,体验事件或问题的性质或规律。例如,结合社会上发生过的SARS和禽流感事件,让学生讨论和探索。通过讨论,有些学生结合所学的生物知识提出了许多问题:如SARS、禽流感、口蹄疫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什么?它们的寄主有哪些?这些病毒的生存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这些病毒是通过什么方式传播的?人体会产生免疫功能吗?应该怎样去预防这些病毒?为了解决提出的问题,学生就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确定调查项目,然后利用各种媒体如报刊、杂志或Internet等,查阅和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总结。在这一过程里,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使学生懂得如何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和归纳资料,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观,懂得从生物学的角度去科学地认识和理解社会的某些事件。
  2、利用课文的“资料分析”让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
  如在学习“免疫调节”时,以课文的“资料分析”为基础,开展”关注艾滋病”专题讨论,让学生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来发表自己对艾滋病的认识,以及如何运用生物学知识原理去预防和治疗艾滋病。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三、探究性实验教学,让学生独立完成实验过程
  实验是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方法,也是生物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所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独立操作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和获取知识的最好方法,而且学生对实验很感兴趣,容易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进行探究性实验教学,首先要指导学生学习掌握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确定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预测——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分析总结实验数据。
  四、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还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生产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自主探究,养成探究的习惯,使探究式学习成为学生一种真正的自主学习方式。在学生的课余时间,要给学生布置一些力所能及的实践活动,如:参观本地工厂、阅读科普知识图书、调查本地生物现象的多样性、利用家庭常用品进行家庭小实验及小制作等,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
  总之,探究式学习是让学生在主动参与过程中进行学习,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活动中获取知识、学会科学研究所需要的各种技能、领悟科学观念、培养科学精神。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充分体现了在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现代教学思想理念,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获得生物知识的重要手段。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应积极开展探究式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黄燕.探究性学习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初探.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
  [2]王小波.高中生物教学实施科学教育的策略,新课程(教师版),2007
  [3]尉淑珍.生物课中的探究式教学,运城学院学报,2004
  [4]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期刊
摘 要:鉴于网络新闻发展的理论建立与实际运用的迫切需要,文章对网络新闻结构的初步形成与传播应用作了及时的探讨,依据网络新闻结构形成发展的渊源与现代传媒技术的融合渗透的现状,将网络新闻结构分为两大类结构类型,论述了第一大类是从写作角度呈现的时间顺序结构、板块结构、纵横交错的复式结构、散点式结构的成因、特点、作用、效果等,而后对依托于网络技术从传播信息角度形成的第二大类的网络新闻结构加以重点分析,略论
【摘要】如何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学习好看似杂乱的化学知识,取得优异的化学成绩,除了要学好每节课,还有就是要有科学的、有效的训练。训练不是盲目和无序的,是要有效的、科学的、系统的,这就需要在控制论的指导下来完成。  【关键词】有效教学 控制论 系统训练  新课改背景下,更多的人关注有效教学问题,认为教师把课堂几十分钟上好就会使学生的成绩有很大的提高。其时,学生成绩和能力的提高很大一方面是要靠训练,训
在新课程形势下要求一个称职的生物教师,决不能“教书匠”式地“照本宣科”,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共进。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认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过程(活动)以及支持这些教学活动的观念、假设进行的积极、持续、周密、深入的自我调节性思考。做为课程改革的实施者,如何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如何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都是很值得思
期刊
物理理习题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是重要环节之一,是教学效果反馈的重要渠道。同时物理习题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条有效的途径,通过习题教学,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解题技巧、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通过习题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发散性、灵活性、全面性和独创性等。物理学科的特点决定着物理学科教学存在着学生听懂、看懂容易,而做题难的现状,这样提高物理习题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从自己的
期刊
【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渲染教学氛围,构置特定的教学情境,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地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学生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运用我的教学实践,浅谈新课改下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的应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应用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它同农业、能源、材料、资源开发、国防建设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对实现我国“四化”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学化学教学是化学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它不仅能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有关专业奠定基础,也能为毕业生参加工作解决处理一些实际打下基矗要想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必须从初中抓起,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人手,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起,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课时
期刊
二十一世纪创新人材的培养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主流,创新教育既关系到学生个人的可持续发展,更是国家和民族发展和进步的需要,所以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真正地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因此,在教学中更应该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其知识点和教学手段无不蕴含着创新的素材。以下是我对生物教学中创新意识培养的几点浅见。  一、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教育不应该仅仅是
期刊
以T淋巴细胞为主的细胞免疫应答在机体的抗肿瘤机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产生细胞免疫应答的过程中,抗原的特性和树突状细胞(DC)的功能状态是抗原呈递的关键。随着DC的成
所谓信息技术与生物课堂教学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融合于生物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生物学科知识是学习的载体,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生物学科的教学中去,在学习信息技术的同时,又能培养学生解决生物学科问题的综合能力。  一、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整合的目的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信息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