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的风采

来源 :文史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efltoef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寅恪每次上课,都用花布或黑布包着一大包书,在课前匆匆走进教室,从不迟到。
  他把要讲的内容满满地抄到两个黑板上,然后坐到讲台前的扶手椅上,开始讲课。
  他讲课的时候,总是能自己营造出一种境界来,带着你穿越数千年历史,置身于汉唐时期的繁华盛世中。
  他喜欢闭着眼睛讲课,让自己也沉浸在历史语境中。
  在西南联大时,他的右眼视网膜已经剥离,左眼仅剩微弱视力。有一天上课时,他先在黑板上写好了要讲的重点,然后坐到扶手椅上开始闭着眼睛讲课,但那天因为学生打扫卫生,把本来面朝学生的扶手椅放反了,陈寅恪没能觉察到,坐下来,面朝黑板,背对着学生开始讲课,讲了好久才发觉方向不对,于是站起来搬转座椅,微笑着坐下来继续讲。
  他记忆力惊人,讲课时所引用的知识,从不用翻书,张口就来,如数家珍,而且连出处都说得明明白白,有好奇的学生记下他所引用的资料,过后到图书馆一查,果然一点不差。
  有一回上课,学生王永兴读课文至某一段,端坐在椅子上的陈寅恪突然把手一挥,示意他停下来,并要求重读,王永兴知道很可能是哪个地方脱露了,再重新一字一句慢慢地读,果然发现刚才脱漏了一个字。
  陈寅恪讲课,提出所讲专题后,逐层展开,每堂课都以新资料印证旧闻,或于平常所见史籍中发现新见解,对于外国学者的见解,也逐次引用,有时一堂课上要引用多种外国文字。
  他的学生陈哲三回忆说:“陈先生演讲,同学显得程度很不够。他所会业已死了的文字,拉丁文不必讲,如梵文、巴利文、满文、蒙文、藏文、突厥文、西夏文及中波斯文非常之多,至于英、法、德、俄、日、希腊诸国文更不用说,基至于连匈牙利的马扎儿文也懂。上课时我们常常听不懂,他一写,哦!才知哪是德文,哪是梵文,但要问其音叩其义方始完全了解。”
  陈寅恪讲课,并不是填鸭式的满堂灌,而是有意为学生留下思索的空间,使学生能够自由思考一些问题。
  燕大历史系学生雍国泰回忆说:“先生讲的内容是唐史,他声音细微,语音不清之处,或者一些中心词,都由讲师板书在黑板上。我注意细听他的每一句话,也作了笔记。概括来说,他讲的章节,无系统,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这一周讲了半截,下一周又讲到其他方面去了,留出巨大的空间,让我们自己去思考和填补。”
  由于陈寅恪讲课内容精辟,极富启发性,所以,不仅校内的学生,就连外校的学生教授都来听课。
其他文献
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集诗人、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陈寅恪其学问之大,不但从其学术成果上可以看出来,从别的教授对他的敬重上也可见一斑。  据学者岳南介绍,1934年,《清华暑期周刊·欢迎新同学专号·教授印象记》中记载:哲学大家冯友兰的学问可谓不小了,从1928年进校起,秘书长、文学院长,以至代理校长,他都曾做过,在清华可称为上乘人物。但是有人观察到,每回上《中国哲
期刊
近年来最火的谍战剧《潜伏》播出之后,剧中的几个主要人物引起人们的关注,剧中“保密局天津站站长吴敬中”的真实人物就是我的堂叔李俊才,至今仍健在,他是我父辈中最小的堂兄弟,我称他“六叔”。  李俊才于1918年农历四月十一日,出生于山西省临县玉坪乡李家圪塄村一个基督徒家庭,1936年考入山西大学工学院采矿系。1937年“七七”事变,日军入侵山西后在国难中失学。1938年初,李俊才怀着抗日报国之志在郑州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深情感怀焦裕禄事迹对一代共产党人的成长影响,深刻阐述焦裕禄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语重心长地勉励党员干部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  焦裕禄同志离开我们整整50年了。尽管半个世纪过去,但焦裕禄,这个永不褪色的名字,如一座丰碑,矗立在兰考,矗立在中国大地,矗立在亿万百姓心中。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形
期刊
被林语堂称为“出类拔萃,人中铮铮之怪杰”的辜鸿铭,性格狂傲不羁,却有着机智敏捷的辩才。当自己国家的尊严受到别人言语挖苦时,他毫不犹豫,以理反驳,用他的才华与智慧维护国家荣誉,从中彰显了拳拳爱国之心。  在英国留学期间,每逢重大节日,辜鸿铭都会面向东方摆上供桌与供品,恭敬地遥祭祖先。房东太太见到讥笑道:“这样做,你的祖先就能吃到供桌上的饭菜了吗?”辜鸿铭马上反唇相讥:“你们在先人墓地摆上鲜花,他们就
期刊
1918年4月,孙中山先生遭到桂系、直系军阀的打击迫害,被迫辞去陆军大元帅的职务,于5月29日来到广东梅县松口地区,住在同盟会老会员谢逸桥的爱春楼里,联系华侨侨属,继续进行革命工作。  白天,谢逸桥陪着孙中山到外边进行演讲,宣传革命道理;晚上,他和孙中山一起畅述胸怀,更加深了彼此的友谊。他恳请这位革命先行者题词留念,孙中山因置身于“爱春楼”,遂以“爱春”二字为主旨,题了一联:“博爱从吾好;宜春有此
期刊
掀开《吕梁回忆》一篇篇革命先辈在吕梁大地上艰苦卓绝、浴血奋战的回忆文章,眼前展现出一幅幅惊心动魄、波澜壮阔的画面。这是革命先辈亲历、亲为、亲闻、亲见的革命斗争史诗画卷,是艰难的革命岁月烙印在吕梁儿女灵魂深处挥之不去、刻骨铭心的记忆。  吕梁是革命老区,英雄的吕梁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赴汤蹈火、浴血奋战,英勇顽强、不屈不挠,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牺牲和卓越贡献。毛泽东、周恩来、刘少
期刊
孙伏园在《哭鲁迅先生》一文中谈到过鲁迅的一件往事,让人不胜唏嘘。  鲁迅一生,衣着非常朴素,平常只穿旧布衣,裤子总是单裤。即便是北平的大冷天,也永远穿着这样的单裤。  鲁迅的母亲周老太太看见鲁迅的裤子还是三十年前留学日本时买的,已经缝补过多回,她多次提醒鲁迅买一条来换,鲁迅总是不肯。后来,见大冬天里鲁迅还穿着这条旧单裤,她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叫鲁迅的妻子给他做了一条棉裤,等鲁迅上班去后,偷偷地放在他
期刊
“小萝卜头”宋振中,父亲宋元培,字绮云,江苏省邳县杲堂村人。  1941年9月的一天,宋绮云被捕。两个月后,宋绮云的妻子徐林侠怀抱着仅8个月的宋振中(“小萝卜头”)也被捕。  在贵州熄峰监狱,牢房非常拥挤,徐林侠白天被强迫去做苦工,晚上睡觉,每人只有一点点地方,刚够平着躺下。小孩子是不给睡觉地方的,“小萝卜头”每天晚上只能躺在妈妈身上。监狱里没有灯,到了晚上,“小萝卜头”大小便时,徐林侠只能摸着分
期刊
民国时期,蔡元培先后担任教育总长和北京大学校长。这两个职位,都是国内教育界举重轻重的位置。蔡元培作为团队的领导人,深深知道只有选贤任能,唯才是举,才能让团队充满活力。  蔡元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众所周知,教育界是知识分子云集的地方,自古文人相轻,如果主事者没有雅量,那么将很难容纳下个性张扬、桀骛不驯的人才。  蔡元培是晚清翰林,曾经留学德国莱比锡大学,可谓学贯中西的大师。他又是光复会的发起
期刊
高缭在晏子属下做了三年官,没有办过什么错事。有一天晏子突然把他辞退了。  晏子手下的人感到纳闷,便去问晏子:“高缭并没有过失,你为什么不奖赏他,反而把他辞退呢?”  晏子说:“我是一个没有才能的人,我之以能做一些事,主要是靠周围的人帮助我。可是,高缭和我同事三年,从不指出我的过失,这样的人,对我没有什么用处,我留着他干啥?”  从此以后,晏子手下的人,除了能相互指出过失外,也敢于指出晏子的过失。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