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发展为核心构建班本课程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ai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无论我们喜欢或者不喜欢,班本课程都似雨后春笋般争先恐后地出现了。说争先恐后,自然不算过分,因为事实如此,因为每个有作为的班主任都怕落在别人的后面。
  当教育给予教师更多的自主权之后,就出现了所谓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自然,班本课程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可是在众多的课程挤压了孩子们本不多的自由空间之后,班本课程的出现又会给教育带来什么呢?
  当前班本课程的误区
  笔者有心“百度”了一下,结果让人颇为惊诧——这些“班本课程”要么是把活动本身当作课程,要么是不成系统的碎玉乱珠,要么是虽成系统但却担不起“课程”二字。
  前二者暂且不论,下面以成系统却担不起“课程”二字的“班本课程”为例谈谈我的看法。
  笔者能“百度”到的此种类型“课程”最多的是有关中华传统节日的,似乎除此之外鲜有其他。此类所谓课程,自然是成系统的,一年中的传统节日众多,例如春节、元宵、清明、端午等。于是,每一个节日到来时,班主任就会对所在班级的孩子进行一次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
  以清明为例,通常教师做的是以下几项工作:
  结合介子推或者其他典故说说清明的由来与文化价值;
  向学生介绍寒食和清明的区别,顺带介绍寒食的风俗和清明的活动;
  找来一些有关清明的诗歌让孩子们背诵或者来场朗诵比赛……
  教师美其名曰让孩子们了解传统文化。的确,孩子们是了解了与清明有关的相关文化,介子推的精神或对先人的追念意识都会在孩子们的心灵上留下印记……
  教育心理学认为,任何“这一次”的活动,都只是在人的心理表层做一次调节而已,很难影响到人内在心理的稳定结构。清明活动的举办是让孩子了解了一点文化,但很难深入到孩子的灵魂中去,毕竟这是“这一次”的活动。教育者没有将清明的文化活动延续下去,至少延续到可以让孩子形成习惯的21天。诚然,此类“班本课程”的设计者也许根本没有想过要将之深入到人的灵魂需要有时间的保证。似乎在“设计师”的意念里,他做的这些就足以深入到孩子的灵魂了,或者说是否能深入到孩子的灵魂不重要,他更关注的是这个“课程”环节是否开展了。
  既然不能影响孩子的内在灵魂,倘若来场辩论,请问如果不开设这个所谓的课程,是不是孩子以后就不了解关于清明的文化了呢?笔者当年没有参与过这样的课程,也敢说了解得很透彻。诚然,这里有斗嘴之嫌。只是,我们不得不去思考:这个活动的结果是什么?它真的对孩子的发展,尤其是他们以后的可持续发展有促进作用吗?反过来说,如果孩子不了解这些,真的就影响他们以后的发展吗?答案不言而喻!
  教育不只是让人了解知识或记住知识,它是为人的发展服务的。
  如果这个知识了解与不了解对当下或将来的发展没有影响,那么它存在的价值就不大(笔者不是否认清明文化的价值,而是否认这种具体的操作方式)。
  何况按照此类“课程”设计,清明节后的下一个传统文化节日就是端午了。端午和清明的联系是什么?众所周知,课程最基本的特征就是系统性,没有系统性的教育是没有效果的,任何试图通过一两次活动、一两节课就可以教育好或者改变学生的做法都是一种幻想。
  行为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最浅层次的习惯养成也需要21天。
  把两个在内容上毫不关联的节日放在一起,以为就是对孩子的教育了,以为就有利于孩子的发展了,这同样是教育幻想。
  课程没有内在的系统性就无法对学生的发展起到真正的促进作用。对学生的成长没有促进作用的课程自然是没有价值的课程,应该说,根本就不是课程。
  不是课程,又没有对孩子将来的发展起促进作用,还会挤压孩子们的自由空间,面对“举头望明月,低头写作业”的孩子们,我们如何忍心再占用他们的时间呢?那么,这些课程为什么会如雨后春笋呢?
  班本课程的四个要素
  班本课程有必要吗?或许真有,因为不少教师带班往往跟着感觉走,根本无暇考虑什么是教育,不考虑如何才能让孩子们成长得更好。倘若真有一个可以促进孩子发展的、系统的班本课程,不就改变了此种尴尬,走向了真正的班主任专业发展道路吗?
  这个世界上不缺该如何做的道理,缺的是如何做的具体实践。
  曾在自己的脑海里做过一个详细的规划,或者将之称为我将来要做的一项“班本课程”,现在我把它呈现出来。
  课程主题:我的节日。
  具体而言是让班上每个孩子自己设定一个独特的属于自己的节日,可以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也可以取一个自己认为最合适的名字,如王小明礼貌节(日)。设立的目的是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尊重,都有那么一个日子是自己的舞台。诚然,其他节日自己也是配合其他孩子活动的重要参与者。
  设立过程:
  1.让每个孩子说说自己所设立节日的名称和目的。
  2.每个孩子设计详细的活动实施方案。
  3.规划其他相关事宜。
  自然,无聊的主题不会被通过,设立节日的目的必须是传递正能量为主,兼顾其他有意义的活动。
  节日整合:若一个班上有36个孩子,一定会有36个节日。这36个节日一定会出现同种类型,例如关于公益活动的。此时班主任可以将关于公益活动的节日组织在一起。
  假如共有6个节日是关于公益活动的,36个节日,每学年大致9个月的时间,平均每月会有4个节日,也就是说每周都会有1个关于公益的节日活动。通过6个节日、共计一个半月时间持续培养孩子的公益意识,是不是就有可能帮助孩子形成习惯了呢?
  倘若一个班级的孩子更多,那么节日的密度会更大,延续的时间更长,当然,效果也会更好。
  何况,一年中月月都有节日,这样的校园生活是多么美好啊!
  活动开展:
  1.主题被整合后,孩子们根据自己所处的月份,选取具体日子。
  2.节日方案由节日发起人制订,但开展具体活动时由全体同学和老师配合。让每个孩子因为自己的节日而成为师生聚焦的人物,找到尊严感和存在感。一个孩子为主、众人参与的节日活动,既是对个体孩子的尊重,也是对全体孩子的能力锻炼和意识培养,自然,这就形成了课程所具备的系统性,更带来了孩子们综合素养的提升。
  如果您认同节日的整合是对孩子成长培育的系统化,而活动的开展是让每个孩子都受到尊重的话,我觉得您可以认同这就是课程了,它是孩子发起的、教师参与组织的、为孩子成长服务的、属于班级的课程。
  孩子发起(贴近孩子生活),教师参与组织(系统化),为孩子的成长服务(具有发展性),属于班级(班级独有),我以为,具备了这四个要素的班本课程,才是以孩子的发展为核心构建的班本课程。
  (责 编 卢丽君)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一所学校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未来发展。多年的办学实践证明,如果能在学校管理中形成科学化与人文化的办学理念,并积极付诸实践,就一定能够有效地提高办学效益,助推学校的良性与可持续发展。  所谓管理的科学化,即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务必做到:坚持科学有效的原则,夯实教师的课程专业基础,加强教师的师德培训,对学生实施正确的方法指导与完善管理。要求教师在确保学生能掌握一定科学文化
电液控制设备由电气控制回路和液压控制回路两部分组成.电气回路控制液压回路完成该设备所承担的任务.由于电气回路和液压回路的复杂性以及两者之间的关连性,一旦出现故障很
目的:比较卡维地洛与奈必洛尔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方法:将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交叉设计方案,患者服用2周安慰剂后,服用卡维地洛25mg·d^-1 1个月,后经过2
<正> 新鸡舍养鸡病少,长得快,好养活,经济效益高;可是养过一个时期。经济效益逐渐下降,鸡越来越难养了。鸡舍是鸡栖居的场所。饲养肉仔鸡从雏鸡进鸡舍到卖出,在鸡舍内生活七
一、季播的经济价值“季播”源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当时正值美国无线商业电视发展初期。在强烈的利益驱动下,他们很快发现收视率与广告量的一个内在联动性:即受众群体的收视偏好
坞修工程中,将艉轴拉出更换艉密封(SIMPLEX式)是较为常见的修理项目.在更换艉密封的同时,由于铬钢套被轴封磨出沟槽需进行光车修理,但是由于各SIMPLEX式艉密封制造厂商在结构
在养殖生产中,如何节约成本、提高养殖经济效益是摆在养殖户面前的头等大事,而提高母猪繁殖力,增加窝产仔数无疑是解决此问题的措施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对影响母猪产
幸福教育是培养幸福人群的教育。实施幸福教育是济源市教育综合改革的战略抉择,是我市根据教育发展现状、改革逻辑、主要矛盾的变化而实施的战略行动。内涵、路径和机制是实施幸福教育的三个关键词。  一、准确把握幸福教育的理念内涵  尚德、健康、快乐、进步,是幸福教育的理念内涵。  尚德是幸福教育的价值观。它是幸福教育对青少年学生的精神和心智的引领,是一种具有个性特征的教育探索。只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植于
文章试从修船财务管理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入手,抓住对企业资金认识和控制的一般规律,阐述了修船财务管理由静态化向动态化转变的必要性,以及财务管理在修船管理集约化中的地位与作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启蒙课程。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而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及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这些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恰恰是探究式学习必不可少的,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方面。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把握好意识创新、规范操作和课后延伸三个环节。  一是意识创新。好奇心是推动学习的动力,学生对科学课有了好奇心,就能主动去钻研。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