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红脂大小蠹发生及防治技术

来源 :新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23473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红脂大小蠹是全国检疫性有害生物,2017年在辽宁省首次发现,主要危害胸径在10厘米以上成材松属的主干和主侧根,及新鲜油松的伐桩、伐木,危害严重很难根除。本文介绍了红脂大小蠹在辽宁省的发生情况、生物学特性,从人工、生物和物理防治等方面对红脂大小蠹的防治方法进行总结。
  关键词:红脂大小蠹;发生情况;防治方法

1 生物学特性


  鞘翅目小蠹科大小蠹属。蛹体长6~10毫米,初为乳白色,后为渐变浅黄、暗红色。成虫体长5.3~8.3毫米,棕褐色至黑褐色。触角锤状。头部额面具不规则的小隆起,额区具稀疏的黄色毛,头盖缝明显。前胸背板 近前缘处缢缩明显。鞘翅斜面刻点沟8条。卵圆形至椭圆形,乳白色。长1毫米左右,宽0.5毫米左右。幼虫体白色,蛴螬形,头淡黄色,口器黑色。尾端臀板上有褐色胴痣,痣上有牛角状的刺钩7个。

2 红脂大小蠹在辽宁的发生情况


  2017年辽宁省朝阳凌源市首次发现,2018年在朝阳市朝阳县、北票市、建平县、喀左县、双塔区、龙城区,阜新市阜蒙县、彰武县、新邱区、太平区发现危害,2020年在阜新市清河门区和葫芦岛市建昌县发现危害,全省红脂大小蠹发生区达到了13个县区。
  在辽宁省主要危害寄主油松、樟子松。以成虫、幼虫取食韧皮部、形成层。主要危害健康木和轻度衰弱木,危害部位一般在胸径10厘米以上松树的主干和主侧根,以及新鲜油松伐桩、伐木。侵入部位多在树干基部至50厘米处。当虫口密度较大、受害部位相连形成环剥时,可造成整株树死亡。

3 红脂大小蠹在辽宁省的发生特点


  一是呈零星分布,大部分在火烧迹地周围、新过火将死木、过火衰弱木受危害率较大,每株树木有2~3个侵入孔甚至更多,侵入部位为地茎上下。二是虫口密度较小,平均每亩2株染虫树木,每株1~3个侵入孔。三是健康林分受害率极低,受害树多为中近熟油松大径级树木,零星分布,不易发现,受害树木多数只有1个侵入孔,位置在30公分以下,侵害失败现象较常见。

4 辽宁省红脂大小蠹扩大原因分析


  一是成蟲迁飞自然传播;二是火灾、抚育间伐等人为活动引起扩散与蔓延;三是近几年持续高温干旱少雨,去冬到今春,无有效降雨,导致树势衰弱,抵御害虫的入侵能力下降。

5 防治方法


  5.1 人工物理防治
  5.1.1引诱剂诱杀。4月下旬到5月底和7月下旬到8月底,在中、重度发生区,害虫相对集中的地方设置悬挂诱捕器在成虫扬飞期诱杀成虫,可以有效降低虫口密度。
  5.1.2清理病死木。及时伐除清理受害重的虫害木、濒死木。要在休眠期进行,伐除后将虫害木和留在林地的新鲜伐桩及时进行灭虫处理或人工清除,及时消灭虫源地。
  5.1.3加强检疫。成虫具有一定的飞翔能力,可自行扩散蔓延,但远距离主要借助调运带皮原木或伐桩进行传播。要加强检疫,减少人为传播的可能性。
  5.1.4营林措施。被害林场或其周边地区禁伐油松,尤其是在大小蠹羽化扬飞前和扬飞期禁伐油松。松林抚育管理的时间要避开大小蠹扬飞期,砍伐时避免对周边健康松树的机械损伤。林地内不做采脂割脂等不利于油松生长的生产经营性活动,实行封山育林使被害松林的树势恢复。对天然林改造工程,采取营造以油松为主的多树种、多林型搭配的混交林,改变林分结构、营造一个不利于红脂大小蠹发生的环境。
  5.2 化学防治
  5.2.1干基喷药。5月中下旬在成虫扬飞期,在树干基部(1米以下)喷洒触杀类药剂,有效阻止红脂大小蠹传播。
  5.2.2打孔注药。在6、7月份对于已经侵入的红脂大小蠹进行打孔注药防治,用无绳手电钻在树干基部从不同的方位从斜上方向斜下方打3个孔,深达木质部,用注射器将每个孔注满氧化乐果5倍液,用湿泥把注药孔堵死。
  5.2.3虫孔施药。成虫刚侵入,虫道较短时施药效果较好。对于红脂大小蠹成虫侵入初期,尚未侵入树根的新侵入孔(凝脂红色、新鲜、发软),用铁丝等工具将排粪孔清理干净后,用医用注射器从侵入孔注入具有熏蒸、触杀作用的药剂(如敌敌畏、氧化乐果等)每虫孔注入氧化乐果稀释液5毫升,而后用凝脂或湿土将虫孔堵严或塞入毒丸、毒签,施药后用凝脂或湿泥把侵入孔堵死,杀死成虫或刚孵化幼虫。
  5.2.4活立木密闭熏蒸。5~9月份。在受害树干离地面50~80厘米处,绕树干锯一周凹槽,深至树皮裂缝处,刨开树干基部30厘米范围内的土层,将厚0.06毫米、宽1米的塑料布裁成梯形围绕树干一周,上缘用线绳嵌入凹槽绑紧,地面处塑料布边缘至少距干基30厘米且呈裙状,边缘用土埋实,内置磷化铝3~4片后,将塑料布接口处用胶带粘牢,进行密闭熏蒸。
其他文献
针对识别智轨列车的前方车辆三维信息来保证其行车安全的问题,提出一种面向智轨列车基于稀疏点云和图像的车辆识别技术。首先采用基于角度阈值的算法分割地面并提取障碍物点云,然后提出距离角度约束算法遍历障碍物点云求解聚类点集,通过二次求解优化聚类结果获取预融合聚类点集,最后采用YOLOv3网络模型进行车辆检测,构建基于几何模型的图像点云映射关系,将车辆图像识别信息与预融合聚类点集进行匹配,实现了车辆三维信息
铁路主要技术标准是铁路全生命周期最重要的先决技术决策之一。传统的基于经验驱动的决策方法工作量大、周期长、严重依赖设计者的经验水平、可能遗漏有价值的方案。而主要技术标准优选的关键在于揭示多维环境因素与主要技术标准值之间的潜在映射关系。受深度学习在规律特征识别方面成功应用的启发,提出基于并行多任务深度学习的铁路主要技术标准优选方法:将影响技术标准决策的多维环境因素为输入,主要技术标准值为输出,构建深度学习模型发掘规律;提出将地形转换为图像,再卷积提取特征,并与运量、路网中的作用等数据融合的方法,解决多模态混合
川藏铁路建设面临着涉及专业广泛,施工条件恶劣等诸多挑战,导致技术接口繁多且管理难度大。川藏铁路修建的桥梁总数超过120座,铁路桥梁工程与其他工程的技术接口便成为川藏铁路接口管理的重点与难点,因此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是提升川藏铁路工程质量,降低管理成本的关键。采用结合三角模糊数确信度(triangular fuzzy number certitude degree,TFNCD)算子的模糊决策试验评估实验室(fuzzy DEMATEL)方法对川藏铁路桥梁与其他工程的技术接口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桥隧连
齿轮箱结构是动车组转向架传递动力学的核心部件,近年来,随着我国动车组运行速度的不断提升,载荷频率也随之提高,齿轮箱箱体结构因振动而导致的疲劳开裂现象屡见不鲜。针对高速运行条件下某城际列车齿轮箱箱体结构的振动疲劳问题,采用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的方法进行分析。首先建立齿轮箱箱体结构有限元模型,计算模态并与试验测试的模态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然后将齿轮箱箱体做成柔性体,建立刚−柔耦合整车动力学模型,为了考察轨道高频激励对齿轮箱振动疲劳的贡献,在轨道不平顺中加入短波不平顺,以轨道不平顺为激励进行线路运营情况
为研究直线电机列车运行的振动影响规律,采用JM3873振动测试系统,在广州地铁萝岗车辆段上盖建筑和轨道临近地面开展现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楼层,框架梁跨中的竖向振动大于柱边,框架梁跨中的水平向振动小于柱边;在不同楼层,竖向振动较大的位置是质量最大的楼层和顶层,水平向振动最大的位置是侧向刚度较小而质量较大的楼层。建议分析结构的振动特性后确定舒适度评价测点。直线电机列车在咽喉区运行时,临近轨道的地面竖向振动平均值为86.2 dB,振动响应频带为30~150 Hz;列车在试车线运行时,临近轨道的地面竖向振
2021年作为我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开始之年,对道路交通扶贫进行绩效评价具有重要意义。从道路交通扶贫效率、扶贫成效、持续性发展的角度,对中国31个省份的道路交通扶贫进行因子分析,之后对样本进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绩效评价能够很好地对道路交通扶贫进行评价。为此在道路交通扶贫中持续开展相关工作,有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进而使得乡村振兴早日实现。
针对我国某型城际动车组服役过程中车轮磨损速率高问题,开展车轮型面和研磨子影响研究的现场试验。第1阶段涉及多列动车组,使用LMA型面和持续高压作用的高硬度研磨子,第2阶段涉及1列动车组,第1镟修周期仅将半列车更换为LM型面,第2镟修周期进一步在全列车使用间歇低压作用的低硬度研磨子。结果表明,第1阶段城际动车组车轮磨耗不同于干线动车组,第2阶段2种型面的磨耗不存在本质差异,但更换研磨子材质和工作模式降低车轮磨耗速率。基于第2阶段数据,建立一种计算研磨子和轮轨接触对车轮磨耗方法,发现车轮名义滚动圆处由研磨子引起
FRP筋因其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可替代钢筋用于强腐蚀环境或有电磁绝缘要求的混凝土结构中,但它属于非金属材料且弹性模量较低,因此,FRP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将产生较大的裂缝宽度。目前,我国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建设工程应用技术规范中其最大裂缝宽度的计算公式是对混凝土设计规范中计算公式的简单套改,区别在于荷载组合形式采用标准组合和最大裂缝宽度限值放宽至0.5 mm,但并未对公式进行可靠性分析,其合理性有待考证。为此,本文选取荷载效应比、配筋率、FRP筋弹性模量、FRP筋直径、截面高度、保护层厚度以及混凝土强度等作为影响因
摘 要:锌是作物生长和人体健康所必须的微量元素,随着大量元素的不断增加,锌肥已成为提高玉米产量的一个必须的营养元素,起到小肥大用的效果。为了進一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开展,在玉米作物上开展锌微量元素肥料肥效试验。  关健词:玉米;锌肥;示范推广 1 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  硫酸锌(北京冠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含锌98%),稳定性复合肥料(史丹利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5-12-13)。供
为了研究大型核电汽轮发电机运行时由阻尼绕组电磁力引起的阻尼绕组振动损坏现象,本文建立了核电汽轮发电机二维电磁场-路耦合数学模型,并结合洛伦兹力原理对一台1407MW核电汽轮发电机额定负载运行与定子短路故障运行时阻尼绕组所受的电磁力进行深入的研究。考虑齿槽效应、磁极形状及定子电枢电流等相关因素对阻尼绕组电磁力的影响,准确计算了额定负载运行、单相短路故障、两相短路故障以及三相短路故障运行工况下阻尼绕组的电磁力,并分析了额定负载和不同故障工况下电磁力的分布规律及对阻尼绕组的损害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定子单相短路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