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中性粒细胞肽HNP1生物黏附性能的体外评价

来源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66887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评价人中性粒细胞肽HNP1(1)的生物黏附性能,探讨其用于修饰眼部递药系统的可行性。采用固相合成技术制备1,考察其与黏蛋白在不同pH溶液中的相互作用,以小动物活体成像观测荧光探针标记的1(1-XS670)在离体兔眼角膜表面的消除。结果表明1能在较宽的pH范围内与黏蛋白相互作用,结合强度在pH 6.0达到最大值(91%),酸性(pH 3.0)条件下二者的结合减弱至58%。荧光标记的1能有效黏附于离体角膜表面,其消除速率显著低于荧光探针对照组(XS670)。因此1是一种新型的生物黏附多肽,在眼部给药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To evaluate the bioadhesive properties of human neutrophil peptide HNP1 (1), and to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it to modify the ophthalmic delivery system. Preparation of 1 by solid-phase synthesis technology to investigate its interaction with mucins in different pH solutions, small animal live imaging observed fluorescent probe labeled 1 (1-XS670) in isolated rabbit corneal surface elimin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could interact with mucins over a wide range of pH. The binding strength decreased to 58% at pH 6.0 (91%) and acidic pH (pH 3.0). Fluorescently labeled 1 effectively adhered to the isolated corneal surface with a significantly lower elimination rate than the fluorescent probe control group (XS670). So 1 is a novel bioadhesive peptide, which has a good prospect in the field of ophthalmic administration.
其他文献
作为一门高度统一的综合性学科,风景园林学科具有科学性、技术性和艺术性的特征。风景园林学科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不断发展变化而来的,是一门为现代城市环境建设服务的具有中国
本文对林业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概述,提出了加强林业资源保护的措施,并就林业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旨在与同行进行业务交流,以不断促进林业资源保护
进境食用水生动物可能携带病原和有毒有害物质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本文主要对其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应对措施,以供参考.
随着全球化趋势日益加深,主权国家之间的经济相互依存度不断提高,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冲击日益增多。粮食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基础,同样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因
为发展林下经济,本文对湖北省历史的与现有的林下主要种养殖模式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提出了12个主要种养殖模式。通过众多专家论证,这些种养殖模式比较适合湖北省林下经济发展
目的建立新疆常见的几种不同葱属植物的薄层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葱属植物中蒜氨酸等氨基酸类成分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葱属植物中蒜氨
目的:通过用血府逐瘀片治疗高脂血症,观察治疗的临床效果,了解血府逐瘀片对高脂血症的治疗疗效。方法将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期间于我院治疗高脂血症的78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用
研制了一种谷子精少量播种机,该机一次可完成开沟、播种、覆土和镇压等作业。依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对样机进行了性能试验及统计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播种机采用
对于各大职业学院而言,体育教学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使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而且还促进学生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了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因此学校必须进行
近年来,流感、肝炎、霍乱、狂犬病、口蹄疫、猪链球菌感染等传染性疾病频频发生,严重影响了人民生命健康。很多地区特别是边远地区由于传染病防控知识缺乏、防控意识淡薄、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