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一个空间 浇一片沃土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出问题是创造发明的源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在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出数学问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就引导、鼓励学生说真话,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并提出数学问题,以及指导学生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后提出数学问题做一些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数学问题 问题能力 质疑
  
  传统的教学重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学生习惯于解决既定的问题,而不习惯、不善于自己提出问题。而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应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时一些教师就困惑了,学生往往不知道从何说起,或者提出的问题并不是有价值的问题,甚至不是数学问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不是自发形成的,需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因此,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怎样解决现成的问题,更要重视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在教学中,提出数学问题是低年级学生最难的,也是应该掌握的一种重要能力。提出问题实际上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表现。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呢?以下是我的几点简单的认识。
  一、让学生说真话,在主动质疑中提出数学问题
  创新意识的培养在于对已有经验的质疑,学生已习惯于对老师语言的支持与赞同,习惯于对课本所包含的知识的权威信任。盲目附从似乎已经成为学生的习惯思维方式,在学生的思想意识中,老师和学生是泾渭分明的不同阶层。
  鼓励学生说真话,大胆地表明自己的想法,因此才会听到学生的肺腑之言。可以想象,这种让孩子说真话、做真人的自由的富有人性的教学环境正是萌发创新精神、大胆提出不同问题的沃土。
  二、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经验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生活经验,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也积累了比较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这些经验都有助于他们在面对实际情境时,主动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如在学习“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时”,我创设了同学们购物生活情境。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习实际,从再现学生生活中购玩具的生活情境入手,使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同时也使学生在购物的情境中,自然地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这样的教学符合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三、由已知数的联想提出数学问题
  教材中的很多问题,都是先让学生解决一些问题后,再要求学生提出问题。提出和题目中已知的问题略有变化的问题。一道题不论给出几个已知条件,都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思考来提出数学问题。
  第一:什么和什么一共有多少?
  第二:什么比什么多多少?
  第三:什么比什么少多少?
  我们显然不提倡在学习中拼命地去死记硬背,但是为了便于记忆得更牢固、更准确,也可采用恰当的顺口溜或者公式来掌握:第一:○和△一共有多少?→相加即可;第二:○比△多多少?→顺减即可;第三:△比○少多少?→倒减即可。
  四、让学生从分析数量关系提出数学问题
  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最直接的表现是,在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一个基本的能力就是要能够根据题目中提供的两个信息,提出“中间问题”,从而把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转化成两个一步计算的问题。实际上,提出问题的思维过程和用综合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大体相同。都要能从题目的已知条件出发,分析已知条件的联系,根据数量关系,提出问题。而如果让学生根据条件提出问题,学生也要进行类似上面的分析。因此,学会分析数量关系,也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重要策略。
  总之,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教师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主动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且发现问题让学生积极地去探索,去寻找解题方法,那么,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才能得到有效发展,学生才能自觉地走上创造性学习之路。数学教学就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数学素养就会全面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严育洪.新课程评价操作与案例.
  2.王方林.何谓有效的课堂提问.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7).
  3.孙晓燕.问得其所.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05,(5).
其他文献
“官商角徵羽五千年礼乐传统源远流长润华夏,仁义礼智信亿万人文明理念建构生活兴祖邦”。这是悬挂在武汉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厅大门处的一幅巨型对联,经过两年筹备的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第十八届年会于2014年7月10至15日在这里隆重举行。  一、传统现代共创新 交流共享新平台  2013年在武汉召开了本届年会筹备工作会议,乔建中会长及副会长、理事们听取了组委会主任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臧艺兵的筹备工作
10年11月1日起,中央音乐学院隆重举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70周年校庆系列学术活动①。这与上世纪50年代以来已成传统的校庆纪念相比,明显把校史提前了10年,即从1940年11月1日正式开学上课、设在重庆青木关的国立音乐院算起。来院参加校庆活动的不少校友提出种种疑问,有的说,为什么突然变成70周年了?有的说,前身明明有6个,为什么偏偏要以重庆-南京国立音乐院为主要前身呢?有的认为,这么算校龄不合适,“
2016年4月18日晚,“中国故事·喜马拉雅之光——叶小钢与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音乐会”在北京国家大剧院音乐厅落下帷幕。此场音乐会共推出了叶小钢的六部乐队作品:为女高音、男中音与乐队而作的《地平线》(Op.20,1985),为朗诵与乐队而作的《将进酒》(Op.33,1999),为钢琴、合唱与乐队而作的《星光》(2008),为男高音、男童高音、古筝、合唱与乐队而作的《喜马拉雅之光》(Op.68,201
2006年11月,中国青年指挥家杨洋,在希腊举行的2006米  特罗普洛斯国际指挥比赛中一举夺魁,成为有史以来中国指挥家在国际大赛上独占鳌头的第一人,这是一个不小的奇迹,它的意义具有突破性,说明中国指挥艺术及指挥人才已经接近和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杨洋获取的这枚宝贵的金牌,可以看作是中国指挥艺术史上一个里程碑。  米特罗普洛斯国际指挥比赛是一项世界大赛,它与贝藏松指挥比赛、卡拉扬指挥比赛、库塞维茨基指
摘要:现如今,绘本已越来越多地渗透于幼儿园教学中,在幼儿园日常教学中,如何利用优秀的幼儿绘本读物,让幼儿快乐阅读呢?我尝试通过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孩子“想读”;体味愉快的阅读经验,让孩子“爱读”;营造亲子共读氛围,让孩子“乐读”;正确引导,让孩子“会读”等,和孩子一起“读”享快乐。  关键词:想读;爱读;乐读;会读    新《纲要》中指出:“儿童的早期阅读能力培养已被纳入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
[本刊讯] 5月23日至27日,由中央音乐学院倡议发起,联合陕西省委宣传部、中共延安市委市政府,在革命圣地延安共同举办“中央音乐学院-延安5·23音乐节”。  本次音乐节精心安排了不同类型和内容近二十场活动演出,囊括了歌剧、交响乐、民族室内乐、合唱、协奏曲等丰富的音乐形式。活动包括致敬祖国暨《黄河大合唱》创作80周年音乐会、“致敬延安”中央音乐学院民族室内乐团音乐会、中央音乐学院交響乐团“高雅艺术
摘要:信息技术教学要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更要用创新的教学模式。只有两老师结合起来,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在教学中,我激发学生兴趣,重点讲解,扶放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激发兴趣 重点突出 创新能力    如何在信息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挖掘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教师不断探索的课题。下面我与大家交流一下,信息技术教学中获得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
摘要:说明文的写作并非像同学们所害怕的那样,只要以阅读课文为写作借鉴的范例,多观察、多分析、多练习,就能逐步学会选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正确而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特征。  关键词:特点 类型 写作方法 语言    中学生对说明文的写作最感头痛,往往不知怎样下笔。其实,说明文的写作并非像同学们所害怕的那样,只要理顺了头绪,把阅读说明文和写作说明文结合起来,以阅读课文为写作借鉴的范例,多观察、多分析、多练习
中国民族器乐在人们心中存在普遍的刻板印象。尽管它被誉为民族文化瑰宝,并通过不同层次的音乐教育扩大普及,大众对民乐的认知、欣赏和消费却始终处于浅层。中国民乐从传统生态向专业音乐的转型始于20世纪初。近代知识分子对民族器乐的关注和探索,促它向着现代化的方向迈开步伐。在经历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突飞猛进的现代化发展之后,民族器乐的创作模式和音响形象渐成定势,并在此后的模仿实践中不断强化。多年以来,中国民族器
乐分析在民族音乐学内的特殊意义是“音乐书写”问题在学科领域内一直被不断探讨的原因之一。从音乐本体风格的描述到音乐文化意义的阐述,“音乐书写”在个案研究和跨文化比较研究中都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早期,当受西方主流音乐文化影响的学者在对非西方音乐进行一手资料搜集,尤其是进入无文字社区面对诸多从未被任何符号书写过的口传音乐时,原有的认知符号系统显然无法胜任在声音时间组合和运动走向复杂多样的非西方音乐的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