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贴牌加工到自创品牌,从打样加工到自主设计,浙江一个偏远的小镇将她的木玩产业推向了世界。30年,市场经济取代了计划经济;30年,一个个“华西村”拔地而起;同样30年,浙江云和从默默无闻蜕变为东方世界的童话王国。
而这一切的见证者,就是坐在眼前的马国华。这位被誉为“中国十大玩具风云人物”的前云和县副县长,至今仍活跃在云和木玩协会。在上世纪80年代,他与历史一起见证了云和木玩产业的悄然变化。
三个订单起步
很多做了一辈子木匠的人都没有想到,他们可以做木头玩具,还能拿到国外去卖钱。197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云和人从上海带回了“溜溜球”、“响板”和“竹蹦猴”3个木制玩具的生产订单。
一笔外贸订单,缔造了几十年后的一个木制玩具王国。
尝到了接订单生产的甜头,云和一批二轻、乡镇集体企业依托本地资源优势,转产木制玩具。木玩王国就此起步。
1980年,云和木制玩具小具规模。很快,云和建起了一个工业园,将大部分的木玩企业都吸引到工业园。
工业园的建成是云和木制玩具产业腾飞的第一个时期。在当时,很多地方发展工业都是走粗放型的路线,产业发展难以在短时间内形成规模化,零敲碎打的发展模式也导致了很多产业胎死腹中,他说:“工业园让云和木玩产业产生了集聚效应,缩短了一个新产业成长的时间。”在工业园的带动下,云和木制玩具产量也迅速占据了全国的半壁江山。
产业形成规模后,云和的个体、私营玩具企业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千家万户发展木玩的产业策略让云和的木制玩具产业实现了量的扩张,并逐步走向质的变化。2000年,首届“中国木制玩具节”在云和这座美丽小镇举办,一时间,云和成为世界玩具业的焦点,中国木制玩具城书写了“云和童话”动人的篇章。
阵痛后获新生
云和木制玩具产业发展到今天已经拥有极完善的产业链,从木材加工、产品设计到零部件机械制造,再到木玩成品的喷漆、包装、销售形成配套服务,这使得云和木制玩具在成本上占尽优势。可以说,是最初云和木制玩具企业为求品牌化经营发展所经历的转型阵痛见证了今天的木玩成就。
2000年末,云和县拥有玩具企业204家,年销售产值达4.27亿元,其中产值5000万元以上企业1家,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6家。
这本该是云和木玩平稳前进的时期,也本该是木玩企业家们享受成果的时候,但是许多木玩企业在安逸中意识到危机。“危机来自于贴牌生产的低利润、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低科技含量,以及木制玩具缺乏文化的内涵等等。”常年研究云和木制玩具的陈惠民如是分析。
由于低技术含量,云和的木玩被模仿较多,很快泰国等地的木制玩具也开始兴起,国际市场的竞争愈加激烈。云和木玩的企业也意识到,没有文化内涵的产品没有生命力,没有科技含量的产品难以应对国际市场激烈的竞争。
在意识到产品技术含量提高、走品牌之路的重要性后,云和一些大的木玩企业开始慢慢转型。
同时,转型期是探索的过程,要交学费。马国华以浙江和信玩具有限公司为例说:“和信玩具公司决定做品牌的时候,开始投入资金到木玩产品研发设计环节,同时慢慢减少做贴牌生产,还退出了义乌小商品市场,那一年,几乎没有盈利。”
马国华表示,云和的木玩企业的转型是多样化的。其中,浙江和信玩具有限公司经过努力后,成为了中国木制玩具十强企业,并创造了中国知名木玩品牌——“比你好玩”。同时,该企业还在全国多所城市开设了品牌连锁店,销量喜人。
除外,云和还有些木玩企业选择了走与官方合作路线,将木制玩具与幼儿教具结合起来,打造“好玩的教育玩具”。也有些企业,选择了在玩具中加入科技元素,木玩摇身一变成为了高档时尚的玩具……
“在转型的道路上,我们的企业家们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尝试着不同的创新之路。”马国华认为,在成长与转型过程中,云和木玩企业在摸索中不断前行并壮大。
转型后的云和木玩被赋予了文化内涵,有了科技含量,有了自主品牌。转型期带来的短暂阵痛过后,云和木玩行业技术创新明显加快,产业集群的优势开始显现出来,产品的附加值也越来越高。
同样,品牌化带动了云和木玩制造从加工、设计,到喷漆、包装、销售形成一系列配套服务,使云和木制玩具产业的产业链打造得更加完美。
集群经济使生产要素配置和交易成本大大降低,整体竞争力大大增强,从而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不仅吸引了原有企业继续在云和发展,还有越来越多的新企业加入进来。
文化助木玩起舞
谈起玩具的文化内涵,陈惠民这个名字,屡屡被木玩企业家们提起。
陈惠民是上海人,是早年在北京大学毕业的高才生,现任云和县图书馆馆长。对于如今木制玩具在云和如火如荼的发展,陈惠民并不惊讶。他告诉记者,早期云和村民用的农具都是木头做的,小孩子玩的玩具也是木头做的,木头更是当地农民心中的图腾。
陈惠民认为,在一座有着悠久木头历史文化的城市里,发展木制玩具,应该被赋予更多的文化内涵。
陈惠民告诉记者,云和很多木玩企业都忙于订单,对于开发木玩的文化内涵,缺少时间,缺乏动力,真正在做有文化的木制玩具的企业屈指可数。
企业没有时间去做,陈惠民利用业余时间帮他们设计开发。十年如一日,陈惠民一共设计了几百种玩具,仅他开出的一个待开发玩具目录就有一百多种。如织布机、扬谷车、木拱华容道、鲁班索……每一个玩具都是一个故事,每一个玩具都被赋予了十足的文化内涵。
陈惠民还告诉记者,经他设计并开发出来的玩具也有十几种。而这些玩具在经过市场的检验后,无论是销量还是声誉都是十分出色的。
文化为玩具带来了效益,文化同时也正在改变着云和这座城市。“在高楼大厦遍地的今天,城市文化的建设已经成为竞争的关键。”云和县委书记廖思红告诉记者,云和发展的第一步,就是找对自己的城市文化定位。“云和是个小县城,做高楼大厦可能做不过其他地方。但是,我们可以做出自己的文化特色,来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根据云和的人文资源、产业特点、自然禀赋,从2004年初开始,云和县组织了云和县城“城市定位”的专家讲座、主题词征集、座谈会、新闻发布会、媒体宣传等活动,最终确定了“山水家园,童话世界”这个城市品牌。
“在云和,一个垃圾箱都蕴涵着童话气息。”廖思红告诉记者,在确定城市品牌战略后,云和正把这个城市文化定位融入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中。如今,云和的交通、公共服务配套体系、城市建设规划、城市宣传等方面都围绕这个定位展开。
小木头飞向大世界
30年磨一剑。走到第三代的云和木制玩具,已经成为云和县的主导产业,产品90%以上供出口,远销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市场上,“比好”、“木玩世家”、“一木”等品牌也开始走俏。但木制玩具在国内的巨大市场还没有真正开发。
针对国外关税、技术壁垒等诸多因素,云和县政府提出木制玩具生产企业要下决心改变依赖性的销售模式,依靠自身管理、技术、人才等优势,加强品牌建设,积极开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改变云和木制玩具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局面。
马国华分析,云和木制玩具曾一度面临两头在外的尴尬。一头是原材料主要依靠外来,一头是产品主要销往国外。原材料直接制约生产成本,而国外的订单很难真正由生产企业掌控。
因此,相比之下,国内市场这块蛋糕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按有关人士估计,中国玩具市场的空间非常大。不仅是儿童玩具,成人玩具市场也亟待开发,仅青少年需求一年就达到500亿元人民币左右。
于是,云和县玩具行业协会与SGS通标公司牵手,通过强强联手来进一步开拓国内外市场。
SGS通标公司凭借专业的检测和认证服务,一直致力于为各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专业的解决方案。同时,他们也为中国木制玩具企业提供贯穿玩具设计、研发、生产、检验、运输、销售等产业链各环节的“一站式”质量和安全控制的解决方案,增强了中国木制玩具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消费品总监曾啸虎告诉记者,两者的合作将推动中国木制玩具的可持续性发展,更好地把握国际市场的风向标。
玩具行业的专家们也十分看好SGS通标公司与云和木玩的合作,他们认为,强强联手的结果便是推动中国玩具行业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也推动了云和木玩向更加高尖端方向的发展。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云和木制玩具通过与像SGS通标公司这样的强势国际巨头的联盟,其在生产与销售方面逐渐实现了“花开两头香”。
据不完全统计,云和县成功抢占国内市场的木制玩具企业已有上百家,自主创新和研发的产品在国内销售额连年飙升,仅去年一二季度就达3亿多元。“这些都建立在保持国外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可以说是国内国外两头抓,两不误。”马国华说。
而这一切的见证者,就是坐在眼前的马国华。这位被誉为“中国十大玩具风云人物”的前云和县副县长,至今仍活跃在云和木玩协会。在上世纪80年代,他与历史一起见证了云和木玩产业的悄然变化。
三个订单起步
很多做了一辈子木匠的人都没有想到,他们可以做木头玩具,还能拿到国外去卖钱。197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云和人从上海带回了“溜溜球”、“响板”和“竹蹦猴”3个木制玩具的生产订单。
一笔外贸订单,缔造了几十年后的一个木制玩具王国。
尝到了接订单生产的甜头,云和一批二轻、乡镇集体企业依托本地资源优势,转产木制玩具。木玩王国就此起步。
1980年,云和木制玩具小具规模。很快,云和建起了一个工业园,将大部分的木玩企业都吸引到工业园。
工业园的建成是云和木制玩具产业腾飞的第一个时期。在当时,很多地方发展工业都是走粗放型的路线,产业发展难以在短时间内形成规模化,零敲碎打的发展模式也导致了很多产业胎死腹中,他说:“工业园让云和木玩产业产生了集聚效应,缩短了一个新产业成长的时间。”在工业园的带动下,云和木制玩具产量也迅速占据了全国的半壁江山。
产业形成规模后,云和的个体、私营玩具企业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千家万户发展木玩的产业策略让云和的木制玩具产业实现了量的扩张,并逐步走向质的变化。2000年,首届“中国木制玩具节”在云和这座美丽小镇举办,一时间,云和成为世界玩具业的焦点,中国木制玩具城书写了“云和童话”动人的篇章。
阵痛后获新生
云和木制玩具产业发展到今天已经拥有极完善的产业链,从木材加工、产品设计到零部件机械制造,再到木玩成品的喷漆、包装、销售形成配套服务,这使得云和木制玩具在成本上占尽优势。可以说,是最初云和木制玩具企业为求品牌化经营发展所经历的转型阵痛见证了今天的木玩成就。
2000年末,云和县拥有玩具企业204家,年销售产值达4.27亿元,其中产值5000万元以上企业1家,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6家。
这本该是云和木玩平稳前进的时期,也本该是木玩企业家们享受成果的时候,但是许多木玩企业在安逸中意识到危机。“危机来自于贴牌生产的低利润、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低科技含量,以及木制玩具缺乏文化的内涵等等。”常年研究云和木制玩具的陈惠民如是分析。
由于低技术含量,云和的木玩被模仿较多,很快泰国等地的木制玩具也开始兴起,国际市场的竞争愈加激烈。云和木玩的企业也意识到,没有文化内涵的产品没有生命力,没有科技含量的产品难以应对国际市场激烈的竞争。
在意识到产品技术含量提高、走品牌之路的重要性后,云和一些大的木玩企业开始慢慢转型。
同时,转型期是探索的过程,要交学费。马国华以浙江和信玩具有限公司为例说:“和信玩具公司决定做品牌的时候,开始投入资金到木玩产品研发设计环节,同时慢慢减少做贴牌生产,还退出了义乌小商品市场,那一年,几乎没有盈利。”
马国华表示,云和的木玩企业的转型是多样化的。其中,浙江和信玩具有限公司经过努力后,成为了中国木制玩具十强企业,并创造了中国知名木玩品牌——“比你好玩”。同时,该企业还在全国多所城市开设了品牌连锁店,销量喜人。
除外,云和还有些木玩企业选择了走与官方合作路线,将木制玩具与幼儿教具结合起来,打造“好玩的教育玩具”。也有些企业,选择了在玩具中加入科技元素,木玩摇身一变成为了高档时尚的玩具……
“在转型的道路上,我们的企业家们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尝试着不同的创新之路。”马国华认为,在成长与转型过程中,云和木玩企业在摸索中不断前行并壮大。
转型后的云和木玩被赋予了文化内涵,有了科技含量,有了自主品牌。转型期带来的短暂阵痛过后,云和木玩行业技术创新明显加快,产业集群的优势开始显现出来,产品的附加值也越来越高。
同样,品牌化带动了云和木玩制造从加工、设计,到喷漆、包装、销售形成一系列配套服务,使云和木制玩具产业的产业链打造得更加完美。
集群经济使生产要素配置和交易成本大大降低,整体竞争力大大增强,从而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不仅吸引了原有企业继续在云和发展,还有越来越多的新企业加入进来。
文化助木玩起舞
谈起玩具的文化内涵,陈惠民这个名字,屡屡被木玩企业家们提起。
陈惠民是上海人,是早年在北京大学毕业的高才生,现任云和县图书馆馆长。对于如今木制玩具在云和如火如荼的发展,陈惠民并不惊讶。他告诉记者,早期云和村民用的农具都是木头做的,小孩子玩的玩具也是木头做的,木头更是当地农民心中的图腾。
陈惠民认为,在一座有着悠久木头历史文化的城市里,发展木制玩具,应该被赋予更多的文化内涵。
陈惠民告诉记者,云和很多木玩企业都忙于订单,对于开发木玩的文化内涵,缺少时间,缺乏动力,真正在做有文化的木制玩具的企业屈指可数。
企业没有时间去做,陈惠民利用业余时间帮他们设计开发。十年如一日,陈惠民一共设计了几百种玩具,仅他开出的一个待开发玩具目录就有一百多种。如织布机、扬谷车、木拱华容道、鲁班索……每一个玩具都是一个故事,每一个玩具都被赋予了十足的文化内涵。
陈惠民还告诉记者,经他设计并开发出来的玩具也有十几种。而这些玩具在经过市场的检验后,无论是销量还是声誉都是十分出色的。
文化为玩具带来了效益,文化同时也正在改变着云和这座城市。“在高楼大厦遍地的今天,城市文化的建设已经成为竞争的关键。”云和县委书记廖思红告诉记者,云和发展的第一步,就是找对自己的城市文化定位。“云和是个小县城,做高楼大厦可能做不过其他地方。但是,我们可以做出自己的文化特色,来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根据云和的人文资源、产业特点、自然禀赋,从2004年初开始,云和县组织了云和县城“城市定位”的专家讲座、主题词征集、座谈会、新闻发布会、媒体宣传等活动,最终确定了“山水家园,童话世界”这个城市品牌。
“在云和,一个垃圾箱都蕴涵着童话气息。”廖思红告诉记者,在确定城市品牌战略后,云和正把这个城市文化定位融入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中。如今,云和的交通、公共服务配套体系、城市建设规划、城市宣传等方面都围绕这个定位展开。
小木头飞向大世界
30年磨一剑。走到第三代的云和木制玩具,已经成为云和县的主导产业,产品90%以上供出口,远销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市场上,“比好”、“木玩世家”、“一木”等品牌也开始走俏。但木制玩具在国内的巨大市场还没有真正开发。
针对国外关税、技术壁垒等诸多因素,云和县政府提出木制玩具生产企业要下决心改变依赖性的销售模式,依靠自身管理、技术、人才等优势,加强品牌建设,积极开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改变云和木制玩具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局面。
马国华分析,云和木制玩具曾一度面临两头在外的尴尬。一头是原材料主要依靠外来,一头是产品主要销往国外。原材料直接制约生产成本,而国外的订单很难真正由生产企业掌控。
因此,相比之下,国内市场这块蛋糕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按有关人士估计,中国玩具市场的空间非常大。不仅是儿童玩具,成人玩具市场也亟待开发,仅青少年需求一年就达到500亿元人民币左右。
于是,云和县玩具行业协会与SGS通标公司牵手,通过强强联手来进一步开拓国内外市场。
SGS通标公司凭借专业的检测和认证服务,一直致力于为各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专业的解决方案。同时,他们也为中国木制玩具企业提供贯穿玩具设计、研发、生产、检验、运输、销售等产业链各环节的“一站式”质量和安全控制的解决方案,增强了中国木制玩具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消费品总监曾啸虎告诉记者,两者的合作将推动中国木制玩具的可持续性发展,更好地把握国际市场的风向标。
玩具行业的专家们也十分看好SGS通标公司与云和木玩的合作,他们认为,强强联手的结果便是推动中国玩具行业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也推动了云和木玩向更加高尖端方向的发展。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云和木制玩具通过与像SGS通标公司这样的强势国际巨头的联盟,其在生产与销售方面逐渐实现了“花开两头香”。
据不完全统计,云和县成功抢占国内市场的木制玩具企业已有上百家,自主创新和研发的产品在国内销售额连年飙升,仅去年一二季度就达3亿多元。“这些都建立在保持国外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可以说是国内国外两头抓,两不误。”马国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