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间的感悟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j677122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见高海军的画,就被其作品中的神韵所吸引,不禁猜测这位画家是否也会写诗?因为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一种诗人般飞扬的情思,让人过目不忘;在当代在代中国美术界弥漫着浮躁之风的背景下,我们能有机会品读这样的作战品,不能不令人欣慰,为此本期特发表一组高海军的作品及其画家的创作感言,以飨读者。
  一、思想,在探索中前行
  艺术家不同,对艺术的理解与表达亦不相同。或关注当下社会问题,成为一名关心政治法制、民主民生、道德传统的“艺术斗士”;或者,着重描绘远古故事、历史史实及现代生活变迁的“写实派高手”。当然,也有以追求画面美感的形式主义者,他们的创作思路与前两条道路完全不同。道虽不同,生活的感悟却有惊人的相似——有曲折艰辛,如履薄冰固执的追求者;亦有行舟水顺,春华秋实者。可谓之艺术百舸争流,包罗万象。政府、政党、政治家们的艺术视野不断地拓宽,对五花八门的艺术样式知晓的也越来越多,态度自然也就越来越宽容。因此,艺术家的艺术创作空间和艺术视野也越发广阔。有位艺术批评家曾经这样讲:在当下的中国,只要你不反人类,你不违反现行法律法规,你的艺术活动可能都是被允许的。哪怕你触及道德底线,也不会有执法者来干涉你,随便你去折腾,可以自由的“耍”。如果你的艺术“耍”出了常人能够接受的范畴,也许能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一个段子或者笑话。今年的美术学院可谓“新人辈出”,有些花边新闻在微信群里占用了不少流量,成为刷屏利器。例如,天津美术学院某学生高调宣布退学,以表达对当前美术教育现状的不满,希图用自己“果敢的行为”给母校天美和诸位导师上一课,让当下的美术教育应该彻底“幡然醒悟”,重新考量艺术教育应该何去何从。之后的大学毕业季,中央美院的几位未来艺术家也上演了一出微信传播大戏——他们趁着朝曦,偷偷进行了一场裸体与裸模的学位授予仪式。我在惋惜天美同学步子迈得太大的同时,很想把掌声送给与后者类似的艺术创作,如川音美院的《@41》男女天体行动(号召人们关注青春,关注新鲜事物)。因为他们的行为有高雅的出发点,他们有可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家。
  作为一名艺术家,主张艺术与生活无界限也好,提倡人人都是艺术家也罢,必须把握住“艺术与生活”、“高尚与低俗”的界限。那么,我们如何认知艺术创作的高雅和低俗,如何区分开艺术与暴力、艺术与色情成为摆在艺术行程中的难题。比如说,在行为艺术中,用自己的身体进行艺术创作要不要有个界限?怎样区别艺术与露阴癖、艺术家与流氓的界限?多年的艺术理解与艺术感悟告诉我,卑劣低俗的艺术是很难得到认同的。否则,类似宋庄成力那样公开媾和的下流事件就会有泛滥的危险。曾经有这么一个时期,网络低俗文化泛滥,很多人以艺术的名义啥都干,如某位画家为了出名,演了一出“和尚船震”事件,低俗到了极点。人们一时间无法区分艺术家与干露露、郭美美的界限。难道为了满足自己的名利就可突破底线沽名钓誉、不顾廉耻吗?不正常的艺术恶瘤自然会影响那些艺术殿堂的学生们。从人民大学徐悲鸿美院的苏紫紫,再到深夜抱着充气娃娃在望京露阴乱跑的行为艺术,已经让人唏嘘不已,更不用说类似女优苍井空的下体书法表演。我们真的都不知道应该用什么样的话来痛骂。好的学不会,坏的、低俗的很快就会有人模仿。即使身体艺术也有高下之分。如卢森堡女艺术家以向库尔贝的《生命之源》的名义,在大都会博物馆摆弄暴露她的下体,与南斯拉夫的艺术家阿布拉莫维奇的艺术行为,在格调与档次上的巨大差距是显而易见的。蓝兰是一位旅欧艺术家,她在微信中这样评论红火一时“36天”与阿布拉莫维奇的身体艺术表演:“在大趋势谈文化的年头,被糟蹋的最厉害就是文化和艺术”;“先不说艺术的好坏,单凭模仿就不值得尊敬”;“不是裸体就是恶俗,也不是艺术与娱乐混淆,关键是内涵,是原创,是高于身体之上的维度”(摘自蓝兰微信2014年8月15日)。
  二、风格,在学习中形成
  我是在上个世纪的最后十年接受“正统学院主义教育”的。在那个资料相对奇缺的时代,“现代思潮和现代主义”依然是地下艺术,不为主流思想和大多媒体所接受。1994年,宋冬、尹幼珍夫妇和他们的朋友们,在首都师范大学美术馆举办了一场关于文化思考的装置艺术展览,吸引了不少业内人士。展览就在楼下,年轻的我们自然也想去凑凑热闹。然而,导师戴克先生一脸严肃的堵在门口,告诉我们必须安心上课,不要被流行艺术所迷惑。现在想起来,对于喜欢架上绘画艺术的我们,那是一个非常纯真的年代。
  时光荏苒,思想放开,使得 “内容”得以彻底解放。架上绘画艺术慢慢地摆脱了对至高无上的宣传与颂扬。不再受束缚的架上绘画艺术创作,从形式单一走向了多样化。多项选择对于艺术平庸者来说,往往是在迷茫中找不到答案。不知道自己的架上绘画艺术需要表达什么,或者是怎么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所以,很多人依旧摆脱不了一贯的创作模式,在自己多年坚持的道路中缓慢前行。也有人总是不知道从事怎样的架上绘画,一段时间从事新材料表现,有时又绘制政治波普,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四处碰壁,到最后依然没有自己的艺术语言和艺术风格。
  我的创作始终保持着“北京师范学院”的风格,用现在的时髦话就是“小清新”。大师般的前辈作品是我们学习和崇拜的范本,如“卫天霖、李瑞年、吴冠中”等先生的作品对我的影响非常之大。读本科时,经常能够见到这些大师们的真迹,看了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经常期盼系里地下储藏室的门能天天打开透气通风,这样我们就可以溜进去看一看真迹;或者有媒体、摄影师来拍照,亲手搬一搬这些名家名作。所以,我的风景创作也好,风景写生也好,这些大师对我的影响始终存在。
  三、追求,在愉悦中前行
  现实生活中的众多的架上绘画艺术家们,不但要受到装置实验行为等艺术形式的诱惑,还要承受来自“新媒体”“新艺术”的巨大冲击。架上绘画艺术等传统艺术形式被巨大的“小黄鸭”包围的透不过气来。有人说,大量运用 “声”“光”“电”“色”“气”等科学技术的“新媒体艺术”,彻底撕碎了“架上绘画”最后一层保护膜。事实并非如此,怀揣着梦想的画家都会执着地追求绘画艺术梦想,满足于绘画给艺术家本身带来的无限愉快与兴奋。喜欢绘画的人会把绘画视为生命的一部分,认为每一幅绘画艺术作品都能体现画家的人生价值,能够体现“至纯”、“至上”、“至真”的艺术内涵。
  我喜爱画风景,为中国的风景所着迷。喜欢把看到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用自己的独特的方式展现出来,并把自己的认知与愉悦传达给大家。南方景色雅韵秀丽,让画家醉心于任何一个微景观或者情境印象的捕捉;北方景象雄壮磅礴,则可以不停地震撼着艺术家去表达挖掘宏伟壮阔的美。当我面对大自然的壮美和秀丽做画时,快乐油然而生,这是其他任何事物都无法替代的一种架上游戏,绝不会因世界的繁华而动摇。当拿起画笔的那一刻,仿佛就是游戏的开始。“勾”“挑”“点”“罩染”“泼洒”,时而画笔奔放,如疾驰的烈马,腾空跨越沟壑,侧身踱步草场;时而画笔舒缓,如涓涓小溪,缓缓向前,叮咚作响,这种快乐感是其他任何事物都无法替代的。因此,你不难相信,众多的画家们与我一样有着共同的梦想,继续坚持,不愿放弃。我相信,每一幅优秀作品的完成,就是一个新生命的诞生,能够带给我,带给像我一样坚持架上绘画艺术的画家无穷的欢乐。
其他文献
北京的故宫博物院,为今日中国乃至全世界现藏华夏古代金属胎珐琅器数量最多之地,共藏有元代至民国的金属珐琅器六千余件。这些藏品品种齐全,用途广泛,涉及宫殿陈设、宗教祭祀、殿内建筑装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绝大部分由明清时期皇家机构生产,表现了内廷造办处、广东、西洋和中西合璧等不同的风格特点,是研究华夏古代金属胎珐琅器的珍贵实物资料。尤其是我国珐琅工艺发展鼎盛期的清乾隆朝,其制造的珐琅茗壶在制作工艺
期刊
瓷枕,最早见于隋代,唐宋时期较为流行。唐代沈既济的《枕中记》中载:“开元七年,道士有吕翁者……俄见旅中少年乃卢生也,……与翁共席而坐,言笑殊畅。……翁乃探囊中枕以授之,曰,子枕吾枕,当令子荣适如志。其枕青瓷,而窍其两端。”由此可知,唐中期瓷枕的制作已较为普遍。  瓷枕因其光洁细润,质地清凉,成为古代夏季纳凉的重要寝具。北宋诗人张耒有诗《谢黄师是惠碧瓷枕》云:“巩人作枕坚且青,故人赠我消炎蒸。持之入
期刊
■侍儿扶起娇无力  如果没有白香山的《长恨歌》,贵妃是否能像今天这样家喻户晓就很难说了。《长恨歌》中,有很多适合大众八卦的桥段,因之历千余年而常八常新,生命力极强。当然也有很多既优美亦经典的句子,颂在人口中,敲在人心头。  比如一句“天生丽质难自弃”,这就说中了天下大半女人。真丽质的自然如此,以为丽质的也如此,而女人莫不以为自己丽质,实在丽不到脸上,也一定丽在心里——因此如果真的一不小心被流光抛弃
期刊
当今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兴旺势头,是历史上所罕见的。这自然是由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与国人生活富裕度的大幅提升所催生的,也与信息化的媒体和公司规模化炒作不无关系。尤其各种公司的大规模资金投入艺术品市场,加上各个阶层的人怀着各种动机和目的,介入艺术品收藏市场。有人纯粹是出于个人爱好,为收藏而收藏;有人是想通过艺术品收藏,使艺术品能得到保护和文化传承;有的艺术家为了通过收藏艺术品的过程,品赏艺术品的深刻内涵,提
期刊
有人说,人的感情是在长期不断接触中产生的。近代著名书画大师赖少其经常深入黄山,以景入画,以画抒怀,对黄山有很深的感情。他在安徽工作、生活了二十多年,年年上黄山,与其结下了不解之缘。上世纪80年代,赖少其曾多次登上黄山,翻高山、攀崖壁、跨急流、沐风雨,“搜尽奇峰打草稿”,重吐芳菲,尽情挥洒。所画黄山景物,师古创新,出神入化,被誉为“新黄山画派的执旗人”。  赖少其(1915-2000年),广东普宁人
期刊
春天给人的印象总是那么美好,桃红柳绿,莺歌燕舞,千山滴翠,阳光明媚,合肥的春天亦是格外的美丽,润心如玉。一场大型传世古玉器展销,自春节即在安徽省文物总店二楼大厅举办,数百件传世古玉器琳琅满目,绚丽多彩,也似与这春之美景琴瑟相和,醉人心脾。据考古资料所知,所谓“传世古玉器”绝大多数是历史上古墓葬和古遗址出土。即使是时代较晚的明清时期的玉器,也有一部分出土于墓葬之中。在这次展销中,有200余件玉器精品
期刊
偶得一枚“绍圣元宝”  我非常喜爱收藏,尤其是喜爱收藏各种古钱,所以每到一处都会到古玩市场上去淘点喜爱的古钱。上周去内蒙出差,公事处理停当后便直奔当地一家比较大的古玩市场。  内蒙的古玩市场果然有些异域风情,卖的古物都是稀奇古怪的,逛到一个古钱摊前,被琳琅满目的古币所吸引了。摊主是个蒙古人,与他交流得知这些古钱大多都是辽代和元代钱币。这些古钱由于传世量巨大,所以市场价值并不高,摊主的售价也算合情合
期刊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句俗语。从宏观意义来说,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从微观意义来认真分析,这句话也有点武断。因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分为二的,都是在不断改革变化着。古往今来没有任何事情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所谓“规矩”,就是在特定的时间内,对某种事物制定的规章制度。有的执行了,有的没有执行,也有的经过“试行”发现根本行不通。即使是那些经过人们认可、执行了的规矩,也是在实
期刊
清朝康熙、乾隆年间,因政治局势的稳定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繁荣和发展,史称“康乾盛世”。这一时期的画坛也涌现出昌盛景象,画家辈出,类别齐全。其中花鸟画系列精新、蓬勃。沈铨,就是这一时期中花鸟画的臻妙名家。  沈铨(1682-约1760年),字衡之,号南,浙江德清人,因德清时属湖州府(今浙江湖州),故又有典籍称他是“湖州人”。因出身微贱,家境贫寒,少年时,即从事手工业劳动。二十岁左右,始学绘画,以后即
期刊
2015年1月28日上午,江苏省民办博物馆协会在南京市维景国际大酒店召开第一次会员大会,宣告正式成立。它的成立标志着江苏省民办博物馆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首届协会会长由徐玉芹担任,四十多家民办博物馆成为首批会员单位。江苏省民办博物馆协会是继陕西、内蒙古、河南之后成立的我国第四家省级民办博物馆协会。  江苏省文化厅、江苏省民政厅、江苏省文物局、南京市文广新局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出席了会议;陕西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