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线结构光的焊缝三维重建方法

来源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 被引量 : 19次 | 上传用户:guosu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介绍了一种基于结构光和双目视觉的焊缝三维重建方法。该方法利用轮廓点曲率提取激光条纹的轮廓关键点,再由所提取的关键点计算轮廓横截面法向量。并根据激光条纹服从正态分布的特点,借助灰度重心法提取条纹中心线。将焊缝在双目摄像机中的图像坐标点转换为世界坐标点,从而完成焊缝三维空间信息的重建。实验结果证明本文方法快速、准确,可以满足自动焊接机器人系统的应用要求。
其他文献
提出一种基于提升小波和Fisher线性判别法(FLD)相结合的人脸表情特征提取方法。提升小波是完全基于时空域的变换,具有多分辨率的特征,更有利于表情细节信息的提取,并且运算时间短,便于实现。图像经过提升小波变换后,取其低频分量和高频分量相结合作为整体特征,实验证明保存了绝大部分的表情分量,然后用Fisher线性判别法(FLD)进行特征提取,采用K-近邻法进行分类。在JAFFE数据库中,分辨率达到9
会上有几篇论文叙述新的紫外相干辐射光源的发展——其中包括哈尔大学的一篇有关获得18.2毫微米激光增益的报道。
期刊
首次用MO-PVA、EO-PVA两种样品.在514 nm波长光激发下,实现了633 nm可擦除光存储,并研究了写入光束对预激发光的依赖关系,用四能级双色光子共振模型对各种实验现象进行了解释。
期刊
期刊
CO2作为温室气体主要成分对全球气候有重要的影响。现有的被动观测设备都只能获得单点上空的CO2浓度值,而差分吸收激光雷达在探测CO2方面具有巨大优势,可以获得较高的时空分辨率。然而,在利用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探测CO2浓度时,其中的压力增宽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基于此着重对压力增宽进行分析,提出新的修正算法,新方法同经典算法相比较,减小了反演过程中的误差。实验中分别对一例仿真信号和实测信号进行反演,最终获得了CO2浓度垂直廓线分布较为理想的结果,验证了新修正算法的可行性。
众所周知,De Maria等人在1966年首次得到的以锁模方式运转的固体激光器,可以产生持续时间为几个微微秒,功率密度高达1010瓦/厘米2的光脉冲。利用多级放大可以获得高于1012瓦/厘米2的功率密度,也就是说得到大于3×107伏/厘米的电场。这些结果是在两年左右的时间(1966~1968)内获得的,与以往第一代Q开关激光器所获得的结果相比,这是一个巨大的跃进。事实上我们在产生超短脉冲的能力上提
期刊
期刊
由西门子研究实验室发展的制造过程使生产稳定的GaAs激光二极管成为可能。这种二极管的工作参数在机壳温度为100 ℃的情况下连续工作只改变10-3%/小时。同时,该制造过程还可将目前通讯传 递常用的820~850毫微米的波长范围扩大至880毫微米。在玻璃纤维中还能呈现出一个衰减较大的波段。
期刊
We present a novel mechanism,which is formed by periodically changing the radii of dielectric rods in the middle row of a photonic crystal, to control and stop light. Using the Bloch theory and coupled-mode theory, the dispersion characteristic of such 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