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13年前病倒,朱义平的父亲就再没离开过床,13年来,他的生活就是从一张床上换到另外一张床。住院,出院,再住院。父亲循环往复地奔走在家与医院之间,然而病情没减轻却愈发严重。
2013年11月20日上午10点,阳光穿过窗户照进病房,19岁的朱义平伸个懒腰,看到左侧病床上的父亲朱在五也看着自己,瞬间觉得心里暖暖的。“父亲还在身边真好!”
朱义平收起陪护床,去卫生间简单地抹把脸,开始为父亲导尿、擦洗、喂水……
自从13年前病倒,朱义平的父亲就再没离开过床,13年来,他的生活就是从一张床上换到另外一张床。住院,出院,再住院。父亲循环往复地奔走在家与医院之间,然而病情没减轻却愈发严重。
变故
自朱义平记事起,就认为自己的爸爸很“牛”,“村子里的房子大多是爸爸盖的,他休息时,就骑着摩托车载着我和弟弟出去买好吃的。那时候,其他村民只有过年过节才舍得吃肉,但我家顿顿都有肉吃。”朱在五还喜欢做的是,让女儿骑在脖子上,怀里抱着儿子满村子炫耀他的幸福。
2001年,朱义平6岁,父母将其暂寄住在姥姥家,一别就是三年。三年间,偶尔会接到父亲的电话,朱义平总是记得父亲嘱咐自己在家听姥姥的话,照顾好弟弟。后来才知道,父母一直在乌鲁木齐住院治病。
朱在五被诊断为骨软化症的3年里,他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甚至连住宅都变卖了。在朱义平的记忆里,父亲这次回来后基本上不能行走,只能拄着拐棍慢慢往前挪。
在租来的一间小平房里,两张床、一张破沙发、一个炉子、一个灶台,一台黑白电视机、一个纸箱子里堆放着一家四口人的衣服,朱义平一家开始过“新”的生活。
“那一次回来后,爸爸就很少下床,变得很沉默,烟瘾也大了,一根接一根地抽,偶尔看天气好了就会拄着拐杖和妈妈一起去外面溜溜。”朱义平说。
2005年冬天,朱义平的母亲说是要出去打工补贴家用,离开了家,再也没回来。
母亲失踪后,所有家庭重担压到了朱义平的肩上,父亲开始变得更加沉默。
2006年,由于母亲的离开,生活愈发艰难,父亲的药每天都在减少,先是补钙的药停了、接着是补铁的……最后,干脆把止痛药也停了。
停药后,朱义平老看到父亲在床上吃力地翻滚,偶尔还能看到他背着自己抹眼泪。
挣扎
没有钱,伙食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一块钱买四个馒头是朱义平一家三口的一顿饭,她自己吃一个、父亲吃一个、弟弟长身体吃两个。从此,朱义平就在家、学校、菜市场这三点一线往返,买几个馒头、淘些便宜的菜。
没钱吃饭,没钱买药,朱义平父亲的行动更加困难,她记得有次课间回家看到,父亲用胳膊撑着身子往沙发上挪,挪上十几厘米就得休息一下,五六米的距离就得花上十几分钟。然后再挪回床上,一来一回急得满身是汗。
“我不敢推开门,怕父亲乱想,后面我就把他大小便用的塑料袋和矿泉水瓶移到了他的床头。”朱义平说。
每天早上8点,朱义平开始起床收拾房子,把前天晚上的剩饭热一下,放在父亲床前,自己来不急吃就得去学校上课。日复一日,她虽然比同龄人高出一截,却很瘦,脸色发黄,明显营养不良。
2008年,12岁的弟弟退了学,去市里打工来补贴家用,朱义平和父亲怎么劝都劝不回来,她突然间觉得很无力,想让弟弟回学校上课,换自己出去打工。
“那会儿父亲也开始整夜整夜失眠,我半夜醒来会听到他低声抽泣。”朱义平说。
2010年,朱义平的父亲彻底终止了沙发与床之间的挪动,她发现父亲吃喝变少了很多,原来一天能吃两三个馍馍,现在一天一个还能有剩余,一瓶水就抿了几口。大小便也在减少,仿佛是父亲可以控制的。
朱义平开始和父亲谈话,父亲总是说,如果他没有生病的话,家里估计已经成为了村子里的首富;如果他现在离开的话,儿女的生活会不会好一点……
“我当时老害怕他想不开,开始我还静下心劝,最后发现他根本听不进去,就开始自己就以死相逼。”朱义平说。
之后,朱在五再没提过死,但是,朱义平发现父亲的烟瘾越来越大,“三四元钱的散装烟,用我们写完的算术本自己卷着抽,一根接上一根,床头全是烟末。”
坚持
2011年,父亲身体萎缩得厉害,他近半年没见过太阳。朱义平看在眼里,很想带父亲出去晒晒太阳,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朱义平和父亲商量,说要抱父亲上轮椅,这样偶尔还能出下门。
“那会儿我近50公斤,女儿45公斤,她抱我的时候很吃力,也很小心。放到轮椅上时,为了照顾我,她的腰撞到床帮,青了十来天。”朱在五说。
伊犁州霍城县政府听说了他们的事,就开始联系当地医院帮朱在五治疗。
2011年10月25日,父亲由于脑部囊肿在伊犁州友谊医院做了囊肿切除手术,手术4个小时,朱义平在病房外怎么都静不下来,在手术室门前来回奔走,边走边哭。下了手术台后,心还没放下来,父亲又被推进了ICU(重症监护室),在ICU的5个小时里,朱义平很担心,父亲就这样离开自己。
在父亲生病期间,朱义平多次提出要退学出外打工的要求,都被父亲扼杀在了摇篮里。“爸爸有时候跟孩子似的,我一说退学,他就以死相逼,我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
常年断药,吃没营养的剩饭,手术后的朱在五身体愈加虚弱,打营养针身体吸收很少,免疫力低下,父亲还没过上安稳日子,腿部又长了恶性肿瘤。
由于朱义平对家的坚持,政府给她了很多荣誉,201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感动校园人物”、2013年第三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孝老爱亲道德模范荣誉称号,2013年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全国孝老爱亲模范候选人等等。
这些荣誉带给朱义平的是更多好心人的帮助,2013年年11月初,自治区文明办和“点亮爱心”公益组织开始帮父亲联系乌鲁木齐的医院,经协调他住进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床上的他,时而因为移动拉扯到刚做完截肢手术的腿,嘴里就会不自觉地发出“嗤嗤”声。由于骨质疏松严重,胳膊移动时,隐隐可以听到骨骼摩擦的“咯吱咯吱”声。父亲健康时身高1.8米、体重70公斤,而现在只有1.4米、35公斤。
2013年11月4日,父亲又一次进入手术室,做了右腿截肢手术。这次手术是5个小时,这段时间,朱义平一直在哭,哭累了,就跑到手术室门口看看情况,然后就是回忆,跟父亲相处的场面一股脑儿涌了上来,骑在父亲脖子上撒娇、父亲领上钱给自己买玩具、自己抱父亲上轮椅他偷偷抹眼泪说“女儿长大了”……
朱义平父女俩提及自己的母亲,想法倒很一致,都能理解母亲的离开。“毕竟为了这个家她也努力了,也试着让自己接受,实在接受不了,离开也无可厚非。”
“我爸私下也跟我讲过许多次,不想拖累我,想安乐死之类的话,每次听到这话我都会跟他吼。”在采访过程中,一直柔声细语的朱义平,讲到这儿时突然提高了声音,“你生了我,我就会养你一辈子”。
回家
2013年11月20日,朱义平的父亲根据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北京301医院远程会诊,确诊为骨软化症,并且伴有尾椎骨、髋关节恶性肿瘤。由于他身体太弱,医生建议回家休养一段时间后,再做化疗。
听到这个结果,朱义平看到父亲流下了眼泪,自己也跟着哭,“虽然我们心里都做好了准备,但听到这样的结果还是接受不了。”
11月21日,和朱义平父女俩相处了20天的“点亮爱心”志愿者,即将把他们送回伊犁,心里也有很多不舍,他们都想看到朱在五的身体慢慢稳定下来。
19岁的朱义平,2014年6月就要参加高考,她的高考志愿已在脑海里酝酿了很久,考进新疆医科大学,成为一名医生,来给父亲看病。
一年到头,朱义平在家、学校和菜市场“三点一线”来回奔波,她和父亲都在坚持。
朱义平最爱说的一句话是,有父亲在身边,走到哪都是家。她只希望父亲不要离开自己,不要让自己没了家。
2013年11月20日上午10点,阳光穿过窗户照进病房,19岁的朱义平伸个懒腰,看到左侧病床上的父亲朱在五也看着自己,瞬间觉得心里暖暖的。“父亲还在身边真好!”
朱义平收起陪护床,去卫生间简单地抹把脸,开始为父亲导尿、擦洗、喂水……
自从13年前病倒,朱义平的父亲就再没离开过床,13年来,他的生活就是从一张床上换到另外一张床。住院,出院,再住院。父亲循环往复地奔走在家与医院之间,然而病情没减轻却愈发严重。
变故
自朱义平记事起,就认为自己的爸爸很“牛”,“村子里的房子大多是爸爸盖的,他休息时,就骑着摩托车载着我和弟弟出去买好吃的。那时候,其他村民只有过年过节才舍得吃肉,但我家顿顿都有肉吃。”朱在五还喜欢做的是,让女儿骑在脖子上,怀里抱着儿子满村子炫耀他的幸福。
2001年,朱义平6岁,父母将其暂寄住在姥姥家,一别就是三年。三年间,偶尔会接到父亲的电话,朱义平总是记得父亲嘱咐自己在家听姥姥的话,照顾好弟弟。后来才知道,父母一直在乌鲁木齐住院治病。
朱在五被诊断为骨软化症的3年里,他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甚至连住宅都变卖了。在朱义平的记忆里,父亲这次回来后基本上不能行走,只能拄着拐棍慢慢往前挪。
在租来的一间小平房里,两张床、一张破沙发、一个炉子、一个灶台,一台黑白电视机、一个纸箱子里堆放着一家四口人的衣服,朱义平一家开始过“新”的生活。
“那一次回来后,爸爸就很少下床,变得很沉默,烟瘾也大了,一根接一根地抽,偶尔看天气好了就会拄着拐杖和妈妈一起去外面溜溜。”朱义平说。
2005年冬天,朱义平的母亲说是要出去打工补贴家用,离开了家,再也没回来。
母亲失踪后,所有家庭重担压到了朱义平的肩上,父亲开始变得更加沉默。
2006年,由于母亲的离开,生活愈发艰难,父亲的药每天都在减少,先是补钙的药停了、接着是补铁的……最后,干脆把止痛药也停了。
停药后,朱义平老看到父亲在床上吃力地翻滚,偶尔还能看到他背着自己抹眼泪。
挣扎
没有钱,伙食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一块钱买四个馒头是朱义平一家三口的一顿饭,她自己吃一个、父亲吃一个、弟弟长身体吃两个。从此,朱义平就在家、学校、菜市场这三点一线往返,买几个馒头、淘些便宜的菜。
没钱吃饭,没钱买药,朱义平父亲的行动更加困难,她记得有次课间回家看到,父亲用胳膊撑着身子往沙发上挪,挪上十几厘米就得休息一下,五六米的距离就得花上十几分钟。然后再挪回床上,一来一回急得满身是汗。
“我不敢推开门,怕父亲乱想,后面我就把他大小便用的塑料袋和矿泉水瓶移到了他的床头。”朱义平说。
每天早上8点,朱义平开始起床收拾房子,把前天晚上的剩饭热一下,放在父亲床前,自己来不急吃就得去学校上课。日复一日,她虽然比同龄人高出一截,却很瘦,脸色发黄,明显营养不良。
2008年,12岁的弟弟退了学,去市里打工来补贴家用,朱义平和父亲怎么劝都劝不回来,她突然间觉得很无力,想让弟弟回学校上课,换自己出去打工。
“那会儿父亲也开始整夜整夜失眠,我半夜醒来会听到他低声抽泣。”朱义平说。
2010年,朱义平的父亲彻底终止了沙发与床之间的挪动,她发现父亲吃喝变少了很多,原来一天能吃两三个馍馍,现在一天一个还能有剩余,一瓶水就抿了几口。大小便也在减少,仿佛是父亲可以控制的。
朱义平开始和父亲谈话,父亲总是说,如果他没有生病的话,家里估计已经成为了村子里的首富;如果他现在离开的话,儿女的生活会不会好一点……
“我当时老害怕他想不开,开始我还静下心劝,最后发现他根本听不进去,就开始自己就以死相逼。”朱义平说。
之后,朱在五再没提过死,但是,朱义平发现父亲的烟瘾越来越大,“三四元钱的散装烟,用我们写完的算术本自己卷着抽,一根接上一根,床头全是烟末。”
坚持
2011年,父亲身体萎缩得厉害,他近半年没见过太阳。朱义平看在眼里,很想带父亲出去晒晒太阳,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朱义平和父亲商量,说要抱父亲上轮椅,这样偶尔还能出下门。
“那会儿我近50公斤,女儿45公斤,她抱我的时候很吃力,也很小心。放到轮椅上时,为了照顾我,她的腰撞到床帮,青了十来天。”朱在五说。
伊犁州霍城县政府听说了他们的事,就开始联系当地医院帮朱在五治疗。
2011年10月25日,父亲由于脑部囊肿在伊犁州友谊医院做了囊肿切除手术,手术4个小时,朱义平在病房外怎么都静不下来,在手术室门前来回奔走,边走边哭。下了手术台后,心还没放下来,父亲又被推进了ICU(重症监护室),在ICU的5个小时里,朱义平很担心,父亲就这样离开自己。
在父亲生病期间,朱义平多次提出要退学出外打工的要求,都被父亲扼杀在了摇篮里。“爸爸有时候跟孩子似的,我一说退学,他就以死相逼,我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
常年断药,吃没营养的剩饭,手术后的朱在五身体愈加虚弱,打营养针身体吸收很少,免疫力低下,父亲还没过上安稳日子,腿部又长了恶性肿瘤。
由于朱义平对家的坚持,政府给她了很多荣誉,201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感动校园人物”、2013年第三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孝老爱亲道德模范荣誉称号,2013年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全国孝老爱亲模范候选人等等。
这些荣誉带给朱义平的是更多好心人的帮助,2013年年11月初,自治区文明办和“点亮爱心”公益组织开始帮父亲联系乌鲁木齐的医院,经协调他住进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床上的他,时而因为移动拉扯到刚做完截肢手术的腿,嘴里就会不自觉地发出“嗤嗤”声。由于骨质疏松严重,胳膊移动时,隐隐可以听到骨骼摩擦的“咯吱咯吱”声。父亲健康时身高1.8米、体重70公斤,而现在只有1.4米、35公斤。
2013年11月4日,父亲又一次进入手术室,做了右腿截肢手术。这次手术是5个小时,这段时间,朱义平一直在哭,哭累了,就跑到手术室门口看看情况,然后就是回忆,跟父亲相处的场面一股脑儿涌了上来,骑在父亲脖子上撒娇、父亲领上钱给自己买玩具、自己抱父亲上轮椅他偷偷抹眼泪说“女儿长大了”……
朱义平父女俩提及自己的母亲,想法倒很一致,都能理解母亲的离开。“毕竟为了这个家她也努力了,也试着让自己接受,实在接受不了,离开也无可厚非。”
“我爸私下也跟我讲过许多次,不想拖累我,想安乐死之类的话,每次听到这话我都会跟他吼。”在采访过程中,一直柔声细语的朱义平,讲到这儿时突然提高了声音,“你生了我,我就会养你一辈子”。
回家
2013年11月20日,朱义平的父亲根据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北京301医院远程会诊,确诊为骨软化症,并且伴有尾椎骨、髋关节恶性肿瘤。由于他身体太弱,医生建议回家休养一段时间后,再做化疗。
听到这个结果,朱义平看到父亲流下了眼泪,自己也跟着哭,“虽然我们心里都做好了准备,但听到这样的结果还是接受不了。”
11月21日,和朱义平父女俩相处了20天的“点亮爱心”志愿者,即将把他们送回伊犁,心里也有很多不舍,他们都想看到朱在五的身体慢慢稳定下来。
19岁的朱义平,2014年6月就要参加高考,她的高考志愿已在脑海里酝酿了很久,考进新疆医科大学,成为一名医生,来给父亲看病。
一年到头,朱义平在家、学校和菜市场“三点一线”来回奔波,她和父亲都在坚持。
朱义平最爱说的一句话是,有父亲在身边,走到哪都是家。她只希望父亲不要离开自己,不要让自己没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