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优秀教学团队的建设研究

来源 :北京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shuguiyu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教学团队团队建设
  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一些高校开始组建教研团队,进行团队教学的实验。教育部2007年初启动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首次把教学团队建设作为保证和提高高校教师素质、教学能力以及教育教学质量的新举措和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已成为我国高校提高本科生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举措。
  
  高校教学团队建设基本思路
  
  虽然我国高校的教学团队建设已经有了十几年的历史,而且也产生了一些高水平的教学团队,但如何建设高效的教学团队,仍然是一个重要课题。
  1.根据任务的需要,打造不同类型的教学团队
  高校的教学团队,基本上都是为了完成某一门课程的教学任务而组建的。有些单学科的课程,大都由专业院系内的教师组建教学团队。跨学科课程的教学则复杂得多,仅靠一个院系的教师甚至一所高校的教师无法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这就需要组建跨院系、跨学校的教学团队。随着现代通信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一种新型的团队形式应运而生,这就是所谓的虚拟型团队。它是在远距离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将地理上、组织上分散的教师组织起来从而完成某一教学任务的组织形式,这种团队很少面对面地一起工作,主要是借助远距离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进行跨空间的教学。
  2.选拔和支持具有凝聚力的学术带头人组建教学团队
  学术带头人是教学团队的核心。与一般的学术带头人相比,对教学团队的学术带头人的要求要高得多:他必须在某一个学科领域有一定的学术成就和学术洞察力,能够把握学科发展的前沿和未来方向;必须热爱本科生教学,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娴熟的教学技巧;必须品格高尚,具有吸引人、团结人、凝聚人的品行修养和人格魅力;必须具有较强的领导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能够紧密联系团队成员,创建和谐的团队氛围。学校和院系应该通过政策和利益导向,采用团队启动费、津贴、评价等措施,鼓励和支持学术带头人组建教学团队,并引导学术方向相同或相近的骨干教师向学术带头人靠拢。
  3.打造规模适中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
  研究表明,高绩效的教学团队规模一般都比较小,成员人数控制在12人以内为宜,否则就可能影响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理解,难以形成凝聚力。具体到某一个教学团队的规模,应该根据教学任务的难易和复杂程度确定,宜小不宜大。
  一个成功的团队需要成员彼此相互合作、支援,扮演不同角色以完成任务。团队成立之初,就应分清或指派不同的角色,弄清他们的职责。团队应该是互补性的结构,无论从专业领域还是从个人能力来说,过于相似的人聚集在一起,优势非常单一,弱项也很明显。团队的力量就在于互相配合、取长补短。因此,在确定团队成员结构时,尽量包含前面所提到的各种角色,同时还要考虑团队成员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等,确保团队有持续发展能力。
  4.构建领导权和决策权共享的团队模式,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潜力
  教学团队的成员都是知识技能互补的教师,彼此之间没有等级划分,他们通过向学生传授某一个方面的知识技能,为实现团队目标作出自己的贡献,因此,在教学团队内部领导权和决策权是共享的。教学团队的学术带头人在团队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这种作用并不是传统组织中的领导权和决策权的独享,而是在沟通的基础上彼此之间达成共识,在信任基础上达成承诺,在尊重其他成员的权利和个性的基础上达成有效的管理,为团队提供一种支持和服务。在教学团队中,每一个成员既承担着一定的教学任务,又担任一种团队角色,享有一份权利和义务,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作用。
  5.加强团队文化建设,营造和谐与宽容的文化氛围
  教学团队是否能发挥强大的协同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团队是否拥有和谐和宽容的文化氛围。高校是学者的精神家园,高校教师所倡导的大学精神,如自由精神、独立精神、创新精神和批判精神等,应该成为教学团队文化建设的基础。对于一个教学团队来说,最为重要的是要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精神,鼓励学术争鸣,保护不同意见;要有学术自由的精神,使每个成员都能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要有创新和批判精神,敢于质疑既有的结论,推动学科前沿的发展;要有合作精神,促进团队成员之间互相支持,协同配合,顾全大局,愿意为实现团队的共同愿景和具体目标而奋斗;要有严谨治学、积极向上的学风,克服学术浮躁、急功近利等不良倾向,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适宜的环境。
  
  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制度保障
  
  健全的制度保障是鼓励教学团队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前提。我国高校缺乏高水平教学团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尚未建立有利于教学团队发展的制度体系。教学团队的制度保障应从管理体系、资金、考核评价、激励机制等方面构建。
  1.建立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适当分离的科学管理体系
  学校的管理体系为教学团队提供的发展环境和空间至关重要,管理层应转变角色和工作方式,积极为教学团队提供资源整合、制度建设等多种服务和指导、支持。学校应减少对教学团队的行政干预,确立教学团队的学术主导地位,将教学团队的管理权力进一步下放,扩大团队的管理自主权,增强教学团队的责任感和主动性,促进教学团队的和谐健康发展。
  2.为教学团队建设和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必要的经费保障是教学团队建设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对遴选出来的优秀教学团队,学校应加大经费支持力度,保障团队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培训、实验教学基地建设等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学校应制定规章制度,保障经费充分及时拨付,并规范经费使用管理,发挥经费最大效益。
  3.建立有利于高水平教学团队建设和发展的评价考核机制
  评价考核机制对教学团队的建设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应充分认识教学团队的特性,建立有效的评价考核机制。教学团队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和集体目标的实现。基于这一特征,对教学团队的绩效评价,应改变重个人业绩考核为个人业绩与团队业绩并重的考核机制,由单纯的数量考核向更加重视质量评价转变。
  4.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团队激励制度的制定
  有效的激励机制能鼓励学术带头人积极组建教学团队,教师积极加入教学团队,使团队成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使教学团队获得良性发展。学校可以在教学工作酬金、带头人待遇、成员师资培训、职称评聘等方面优先考虑教学团队成员。除了根据教师个体的业绩进行考评和奖励之外,要采用基于团队的绩效评价和奖励方式,实行团队激励。努力将团队成员个人层面的绩效考核和团队层面的绩效考评相结合,并根据团队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针对不同专业的不同特点,以业绩为核心,以同行认可为重要指标,建立科学、有效、公平、公正的考评指标体系,探索出一套有效的绩效考评激励制度。
  高校教师既是人才培养的主力军,也是国家高层次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决定着高校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而且也是国家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创新的一支生力军。建设高水平且富有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是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学团队建设则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提高对团队建设的重视程度,加强团队建设的人力物力投入,通过团队建设促进高校教师的培养,从而提高高校本科教学质量。
  
  [责任编辑:张 雯]
其他文献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MBA项目培养特色—  随着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北京地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入了跨越式发展阶段。自1991年首次开展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的20多年时间里,北京地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发展成为如今涉及金融、保险、统计、新闻、林业、城市规划等覆盖更多领域的39种专业学位类别,为国家及北京地区的政治经济建设、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事业提供了大批复合性、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摘 要:北京大学自2000年起设立“本科生素质教育通选课”,自2010年至今在原有通选课基础上积极探索以经典阅读和小班讨论为特色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并开展试点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学校多次梳理通选课体系,不断总结和反思,着力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培育核心价值观和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目标,在重视专业教育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关键词:通选课;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核心价值观;健全人格  “通识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对2020年前的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做了新的重要部署,明确提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等,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到今天,我们也愈来愈清楚地认识到制度改革、制度创新是关键与核心。进行教育创新,关键是通过深化改革不断健全和完善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教育体制,扫除制约教育发展的
@邓军(广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职称评审权限的下放,既是国家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和优化评审管理程序的新举措,也是高校内涵式发展,逐步实现自主管理的标志。如何用好职称评审这一人才评价的重要杠杆,构建人力资源管理良性的竞争与激励机制,坚持正确的职称政策导向,公平科学地开展评审工作是关键。高校职称评审改革:首先,应当建立更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教师,按照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不同学
当前世界各国科学与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跨学科研究的兴起。单一学科已经无法解决知识应用过程中面临的现实任务。类似曼哈顿工程、星球大战、人类基因组计划、奔月工程等大科学大工程,其根本目标是解决复杂的大问题,进行大规模研究;其基本特点是投资强度大、多学科交叉、实验设备昂贵。这样的研究项目推动基础科学、应用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共同进步,在把握研究方向、突破技术难题等方面,必须依靠多个学科的交叉,必须依赖数
2012年在鲁院上学的时候,有过一场关于“现实关照与文学表达”的研讨。研讨会上,我做了一个发言,题目是《保持有痛感的写作》。我的基本观点是:资讯时代,是一个疼痛无处不在,但痛感已然丧失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做一个写作者,保持痛感是必要的。痛感是感知我们真实存在的一个证据。人是唯一能够感知疼痛并且把它用语言和文字表达出来的群体。人类的痛感是可以相通的,疼痛的记忆和疼痛的经验是可以分享的。我的写作就是
摘 要:高校是开展志愿服务的重要阵地,大学生是青年志愿者的主力军。以大学生志愿者为主体,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形成的大学生志愿文化,与大学文化在起源上具有共生性,在特征上具有相通性,在功能上具有一致性,二者相融共生、相互促进,发挥出价值导向、精神凝聚、以文化人、文化传承的积极作用。本文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345”模式为例,深入探讨了大学生志愿服务对大学文化建设的多重作用。  关键词:大
摘 要:近年来,随着财政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对高校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学校的财务管理水平成为现阶段的一个研究课题。为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逐步树立一种全员理财的观念,适时尝试建立兼职报账员制度并对此进行积极探索与实践,以夯实会计基础工作,方便广大教职工,提高及时结算工作效率,切实保障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不断提高学校的财务管理水平。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兼职报账员制度  建
本刊讯2007年1月18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召开校园文化建设规划研讨会,会议结合学校制定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初稿)》,围绕着校园文化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与会者认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在50年的办学历史中,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形成了自己的校园文化,积淀了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富有时代特征的大学校园文化,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要求,是实现建设国
北京印刷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红帆”特色品牌始创于1997年11月1日,至今已走过近18个春秋。从创立之日起,“红帆”一直致力于加强党建和学生思想建设工作,在院党委和二级学院党组织的领导和关怀下,“红帆”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红帆”活动主要有:“红帆”谈话、理论知识学习、党员挂牌制度、书记院长接待日、党员值班、进社区送温暖、爱心小黑板、主题党日活动等。十几年来,伴随着“红帆”的发展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