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德育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而学校体育活动是德育的有效载体,是学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规范有效地开展,促进了中学生能力的发展,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中学生;体育活动;创新实践;德育渗透
新课程提出,要以德育为核心,强化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培养。德育是学校教育最基础、最根本的内容,也是学校落实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校园体育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对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积极意义。结合我校高二年级组织体育活动的实践探索,针对如何创新规范组织体育活动,笔者总结了几点做法。
一、确定活动主题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确定主题的时候,要明确学校的工作计划,了解学生的体质水平,掌握学校的设备配备情况,充分调查学生的主观意愿等。只有明确活动主题,才能提高学生的关注度和参与度,才能为活动指明方向,确定活动内容。
二、丰富比赛内容
在素质教育全面贯彻实施的形势下,中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运动能力及运动需求有了显著提升。然而学校常规的课间操等体育活动,既枯燥又单调,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较低。将体育活动与比赛相结合,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运动热情。我校结合学校的工作实际,组织的跑步比赛、队列会操比赛、广播操比赛等体育比赛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高中生活。
三、创新组织形式
传统意义上的体育活动都是教师策划、组织、做裁判,整个活动的组织工作几乎由教师包办。一方面,一部分学生没有事干,另一方面又压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学生被动参与,积极性不高。高中生具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主人翁精神。教师在组织体育活动时,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教师引导”的作用,放手让学生参与,从前期主持词的设计到中期裁判、计分、纪律秩序维护、摄影,再到后期表彰、新闻稿撰写等环节,完全由学生负责完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
学校体育活动面向全体学生,目的是强化学生“健康第一”的意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增强了比赛的趣味性、娱乐性,有利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使每一位参与者都得到全面的评价。
四、体育活动的组织原则
体育活动集锻炼、娱乐、竞技三者于一身,为确保体育活动的科学性、规范性、教育性,应把握以下原则。
1.安全原则。安全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体育活动的设计、组织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规范比赛程序,明确要求,充分考虑比赛器械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制订偶发事件应急处理办法等。
2.公平、公正原则。体育的教育功能和文化娱乐功能的基本前提是公平竞争。裁判的选定、评分标准、计分办法、检查监督等方面都要体现公平公正的精神。
3.可行性原则。组织任何形式的体育活动,都要进行可行性分析,要充分考虑时间、场地、天气是否允许,学生技能是否达到,操作是否切实可行。
4.广泛参与原则。体育活动内容的设置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尽量选择一些比较简单、容易操作且参与人数较多的集体项目,项目选择要考虑多样性与选择性,从而使全体学生广泛参与,为学生参与运动提供机会,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五、活动组织的一般流程
规范的体育活动组织流程,是体育活动顺利开展,并达到理想效果的根本保证。组织学校体育活动一般包含下列流程。
1.制订活动预案及偶发事件应急处理办法。遵照体育活动的组织原则,根据活动的主题,设计好比赛内容、组织形式以及评价方式,制订活动预案,务必做好偶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办法,根据活动预案有序开展工作。
2.做好宣传动员等活动的准备工作。通过海报、班会等形式进行宣传动员。通过宣传,扩大活动的影响,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切实达到活动育人的效果。
3.熟悉活动流程,明确岗位职责。做好裁判及指挥员的培训,让每个人熟悉活动流程。裁判明确责任、规则,把握判罚尺度等。
4.活动过程严格按照预案组织实施。大型的体育活动一旦开展,就要严格按照预案组织实施,任何人不得随意改变。因为时间紧迫,人员众多,一旦改变,难免会出现混乱的局面。
5.做好活动的总结表彰与评价反思。活动要有始有终,不能虎头蛇尾,草草收尾。在活动结束时,以颁发奖状、颁发锦旗、新闻报道等形式进行总结表彰,做到总结到位,点评准确,肯定成績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活动育人的效果。同时,做好活动的反思,反思活动的预设、活动的组织、细节的处理、效果的达成等内容,为今后组织类似活动提供参考经验。
总之,从年级层面组织体育活动,由于涉及人员多,影响面大,不可预知性多,组织开展起来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有做到未雨绸缪,精心设计并规范操作才能使体育活动达到预期效果。规范创新的体育活动,增强了中学生的参与意识,有利于中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提高了中学生的组织能力,促进了中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提升了中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谢祁.学校大型活动组织流程探讨[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8):122-123.
关键词:中学生;体育活动;创新实践;德育渗透
新课程提出,要以德育为核心,强化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培养。德育是学校教育最基础、最根本的内容,也是学校落实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校园体育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对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积极意义。结合我校高二年级组织体育活动的实践探索,针对如何创新规范组织体育活动,笔者总结了几点做法。
一、确定活动主题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确定主题的时候,要明确学校的工作计划,了解学生的体质水平,掌握学校的设备配备情况,充分调查学生的主观意愿等。只有明确活动主题,才能提高学生的关注度和参与度,才能为活动指明方向,确定活动内容。
二、丰富比赛内容
在素质教育全面贯彻实施的形势下,中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运动能力及运动需求有了显著提升。然而学校常规的课间操等体育活动,既枯燥又单调,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较低。将体育活动与比赛相结合,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运动热情。我校结合学校的工作实际,组织的跑步比赛、队列会操比赛、广播操比赛等体育比赛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高中生活。
三、创新组织形式
传统意义上的体育活动都是教师策划、组织、做裁判,整个活动的组织工作几乎由教师包办。一方面,一部分学生没有事干,另一方面又压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学生被动参与,积极性不高。高中生具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主人翁精神。教师在组织体育活动时,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教师引导”的作用,放手让学生参与,从前期主持词的设计到中期裁判、计分、纪律秩序维护、摄影,再到后期表彰、新闻稿撰写等环节,完全由学生负责完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
学校体育活动面向全体学生,目的是强化学生“健康第一”的意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增强了比赛的趣味性、娱乐性,有利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使每一位参与者都得到全面的评价。
四、体育活动的组织原则
体育活动集锻炼、娱乐、竞技三者于一身,为确保体育活动的科学性、规范性、教育性,应把握以下原则。
1.安全原则。安全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体育活动的设计、组织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规范比赛程序,明确要求,充分考虑比赛器械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制订偶发事件应急处理办法等。
2.公平、公正原则。体育的教育功能和文化娱乐功能的基本前提是公平竞争。裁判的选定、评分标准、计分办法、检查监督等方面都要体现公平公正的精神。
3.可行性原则。组织任何形式的体育活动,都要进行可行性分析,要充分考虑时间、场地、天气是否允许,学生技能是否达到,操作是否切实可行。
4.广泛参与原则。体育活动内容的设置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尽量选择一些比较简单、容易操作且参与人数较多的集体项目,项目选择要考虑多样性与选择性,从而使全体学生广泛参与,为学生参与运动提供机会,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五、活动组织的一般流程
规范的体育活动组织流程,是体育活动顺利开展,并达到理想效果的根本保证。组织学校体育活动一般包含下列流程。
1.制订活动预案及偶发事件应急处理办法。遵照体育活动的组织原则,根据活动的主题,设计好比赛内容、组织形式以及评价方式,制订活动预案,务必做好偶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办法,根据活动预案有序开展工作。
2.做好宣传动员等活动的准备工作。通过海报、班会等形式进行宣传动员。通过宣传,扩大活动的影响,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切实达到活动育人的效果。
3.熟悉活动流程,明确岗位职责。做好裁判及指挥员的培训,让每个人熟悉活动流程。裁判明确责任、规则,把握判罚尺度等。
4.活动过程严格按照预案组织实施。大型的体育活动一旦开展,就要严格按照预案组织实施,任何人不得随意改变。因为时间紧迫,人员众多,一旦改变,难免会出现混乱的局面。
5.做好活动的总结表彰与评价反思。活动要有始有终,不能虎头蛇尾,草草收尾。在活动结束时,以颁发奖状、颁发锦旗、新闻报道等形式进行总结表彰,做到总结到位,点评准确,肯定成績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活动育人的效果。同时,做好活动的反思,反思活动的预设、活动的组织、细节的处理、效果的达成等内容,为今后组织类似活动提供参考经验。
总之,从年级层面组织体育活动,由于涉及人员多,影响面大,不可预知性多,组织开展起来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有做到未雨绸缪,精心设计并规范操作才能使体育活动达到预期效果。规范创新的体育活动,增强了中学生的参与意识,有利于中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提高了中学生的组织能力,促进了中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提升了中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谢祁.学校大型活动组织流程探讨[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8):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