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林广记(四十三)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w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海余仲嘉(1908-1941),生而聋哑,然聪慧好学。父余肇湘,字楚凡,工诗词书法,为粤中名士(《近代粤词蒐逸》录其词二十五首)。自幼教以诗文、书法,又从郑诵先、邓尔雅学,少年成名,为谭组安、叶玉甫所激赏,治印取径黄牧甫,坚卓老成,尤擅刻扇骨,以留青花卉允称绝伦。夫人幼患喉疾,与有同病,竟成良匹。当其结褵之时,邓尔雅集陶潜《闲情赋》、曹植《洛神赋》为联贺之:“愿在竹而为扇,托微波以通辞。”可谓妙语偶得。惜于抗战时病逝于香港,年仅三十四岁。(附余仲嘉刻竹)杂家雷铎善戏谑,其名片文字亦可见其性格:“受共产党领导,领共和国俸禄,开玄学因特网,穿香云纱西裤,住山边上房子,种三分地园林,想一百年光景,做半时辰事情。”而每次名片制作均不同,记得曾收到他另一张名片,最后一行真令人发噱:“喜欢收藏人民币!”
  画家林墉涉笔为文,自言其文字中50%为潮州话,30%为广州话,剩下20%才用普通话。林说:潮汕语言很美,美到我心痛。
  粤剧泰斗马师曾惧雷,旧住东山新河浦,穗垣雨季多雷,新河浦尤甚。故春夏之交则常住爱群大厦以避雷。
  深圳宝安区文联原主席方斌,善书法,奇崛处近沈曾植。曾回家乡汕头举办个展,事后某次与小友郭维洪早餐,忽问维洪:“我在汕头办展时郭莽园去了没有?”曰:“去了。”“作何评价?”“彼曰普宁籍书家,赖少其而后,舍方斌其谁?”方斌愕,忽停筷而起,振臂高呼:“郭莽园是大师!”抑惺惺相惜乎。其幼子在旁吓一跳,一脸茫然,曰:“爹哋搞乜嘢?”
  学者陈址斋先生凡友好求书均不取润金,送润金者均交书协办公室,设专门账户,捐赠希望工程。
其他文献
2008年伊始,作为目前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中国古典家具精品展及研讨会在北京开幕。此次展览汇集了近60件来自海内外著名私人藏家的明清家具珍品,并首度公开了中国古典家具研究领域的重要文献资料。  长久以来,世人对家具似乎有一个固化的观念,认为可以使用的器物只能算得上陈设器,而绘画、雕塑等不用的纯艺术才称得上是艺术品。其实,优秀的古典家具承载着设计制作者的思想,可以表达出深刻的内涵,能够融入生活,在与
期刊
陈劭雄:来了?说说对艺术市场的看法。  杨振中:来了,你先说说?  陈劭雄:你觉得艺术市场对你创作有影响吗?  杨振中:没有。你信吗?  陈劭雄:不信。  杨振中:那就有了。看来你也有,哈哈。你指的影响是什么?  陈劭雄:如果没有现在的市场,我们租得起工作室吗?  杨振中:还是应该感谢市场。  陈劭雄:所以我们来谈谈市场。影响,肯定是有的。但是这个市场在很多个层面。我想,我们的影响应该是最小的。 
期刊
把清代玉器工艺的历史分为四个时期已见上期所述,第二期为乾隆二十五年至嘉庆十七年即1760年至1812年,共52年。制玉业空前繁荣。这半个世纪当中玉器生产为什么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昌盛局面呢?从历史上看,清军入关一百余年,经历了康、乾盛世,人口滋长,生产发展,城市繁华,社会安定,玉器蓬勃发展的社会条件是完全具备了。其次,造办处玉作、如意馆以及北京城、苏州专诸巷名工汇萃、造诣高超,琢玉的技术条件也完全具备
期刊
20世纪是中国考古学萌芽、发展并走向成熟的时代,以田野考古为基础的中国考古学在诞生之初,就从河南安阳殷墟出土大批珍贵文物,引证了《史记》有关商王朝的记载。1929年北京周口店猿人头盖骨化石的发现、“龙山文化”的确定等,都是当时考古学界的大事。1949年后,随着考古学人才培训体系的完善、文物保护法令的颁布、考古及文物保护机构的成立和努力,中国考古学取得了各种重大成就,先后发掘了马王堆汉墓、秦代兵马俑
期刊
明式家具主要采用东南亚一带出产的硬质木材,如:紫檀木、花梨木、铁力木、酸枝木等。清式家具在造型艺术上的风格与明式截然不同,家具在用材上也略有不同,以紫檀木、红木为主。  中国传统木制家具用材总的又可以分为硬木和软木两大类。    (一)硬木    紫檀木  我国自古认为紫檀木是世界上最名贵的木材之一,紫檀器物比黄花梨的要少,若是大型紫檀家具,更被视为珍品。虽然紫檀不及黄花梨那样华美,但其静穆沉古为
期刊
佳士得的63亿美元的成交额超过了苏富比的53.3亿美元,这一次佳士得又在竞争中占得先机。而对新兴市场发展的关注度上佳士得领先苏富比一步,其率先在迪拜、印度、俄罗斯发展业务,争取到了更多的客户,而其推出的网上在线拍卖更成为其业务拓展的又一亮点。此外,其“战后和当代艺术”部门的增长幅度依然居高不下,买气较高,这部分拍品的市场行情在今年如何发展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左右整个艺术市场2008年的整体走势。  佳
期刊
上个世纪90年代中,郑逸梅先生去世后,他收藏过的一批尺牍流出上海到了浙江,我在老家海宁陆陆续续见过一些,少说也有几十通吧,记得有白蕉、王蘧常、苏渊雷、俞平伯、潘景郑、周谷城等人,都还是毛笔,写在有光纸上。白蕉的那一通,只是一个便条,托人取东西:俞平伯那封,谢送书,可能落笔时有误,信纸上写错的地方剪掉了一块,又在挖补过的地方,工工整整又写上一字。信都很短,典型的应酬尺牍。收藏者想出让,每通开价在50
期刊
一次我去“松园”看望曹老,注意到他桌子上放着一枚象牙印章,从“包浆”上看,显然已经是用了多年。我拿起印章仔细看看,印文是“曹靖华印”:曹老的名章。再看印章的边款,我霍然站了起来,那四行小字竟是:  三五年夏应  何林 振华兄嫂属为  靖华先生制  一多 昆明  原来是闻一多教授的手段!    看着曹靖华教授的一枚象牙印章,想起这一位可敬的老人。  他清代光绪二十三年农历七月十四日(公元1897年8
期刊
2008:近期的两三个古家具专拍    从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一个月内上拍的古家具约有495件。这当中占数量最多的是南京正大,在10月26号专门推出了“2008秋季中国明清古典家具专场拍卖会”,共418件拍品。此外,中国嘉德、海南泰达、雍和嘉诚、天津文物等公司均有古家具上拍。  至于秋拍中已结束的拍卖,从9月1日至10月中旬,共上拍古家具约近500件。当中占数量最多的是9月21日在江苏省南通举
期刊
当时,大家几乎都不知道在“洪宪飞龙拾圆金币样币”中尚有刻款者存世。故这枚大珍品只是作为无款的金币铜样收入。当晚,我在观察这数十枚钱币时,才意外地发现了这枚铜样币的左边刻有细小的英文“L·GIORGI”的款志。这一闻所未闻的重大发现,顿时使我雀跃而起,欣喜欲狂……  中国钱币,珍品济济。古钱中有“天显通宝”、“大齐通宝”、“建国通宝”、“靖国通宝”等;银币中有“吉字一两”、“湖南”、“陕西”、“福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