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有着让人刮目的前景

来源 :销售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qi007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超前三步是烈士,超前半步是英雄。
  从国际上的诺基亚、柯达、读者文摘公司,到国内的长虹、瑞星,很多企业在历史的转变中或没落、或倒下,但这些企业变化的原因到底在哪里?有人说是“运气”,但我认为绝对不是。就像今天如日中天的阿里巴巴,也绝不是运气把它捧上了神坛。如果我们对比阿里的今天和十年前就会发现,这是两家完全不同的企业。当初的阿里,只是一个简单的交易平台;而今天,它则是融合了包括支付宝、天猫在内的各种金融、生活服务的提供商。
  华为任正非说过的一句话我很推崇:“超前三步是烈士,超前半步是英雄。”在我看来,“带头大哥的陷阱”是每一个领先企业都可能遇到的问题,企业的起落伴随的是商业模式的转变。而这种转变很多时候是迅速的、颠覆性的,尤其在我们这个时代,我把它称之为“非线性打击”。
  所以,把握好市场节奏,进行适当超前商业模式的探索是所有企业都值得去推行的理念。而对本身生产形态相对落后的中国制造业来说,更是一个逆风飞扬、超越追赶的机会。
  2、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从中国GDP结构数据及其与发达国家数据对比来看,接下来中国制造业的占比会进一步缩小,这是不可逆的,但另一方面,中国制造的做精、做细、做深也是一定的方向。所以,中国制造有着让人刮目的前景。
  数据证明,中国拥有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从而形成了一个举世无双、行业齐全的工业体系。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与之相比,美国产业空心化相当严重。奥巴马喊着制造业回归,但事实上这是不现实的,如果苹果把企业的制造业拉回国内,那么他们的产品在国际上就会削弱竞争力,因为在中国有着苹果制造的全产业链供应商。
  一本国际著名杂志就在今年年初出版了一期专题,主标题是《MADE IN CHINA》,而在副标题内用了很多形容词:“新的、经过改进的、比以往任何时间更强大的”。
  所以说,中国制造不应该被否定,因为我们曾经粗放的制造风格将被逐步改变,所谓“工匠精神”,正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所重视、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产品“捡回来”。
  3、工匠精神不是个人经验,而是科学制造管理体系。
  说到“工匠精神”,不能不提德国制造。但事实上,“德国制造”这一名词在创始之初,曾经也是粗制滥造的代名词。1887年,英国国会通过《商品法》,勒令所有进入英国和其殖民地的产品一律必须打上"德国制造"的印章。那时英国人认为,“德国制造”就是假冒伪劣、价廉货次。但德国人发奋图强,用了几十年,扭转了世人对“德国制造”的看法。
  对于这样一个飞奔的巨人,他怎么可能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呢?就像博尔特跑出9秒58世界纪录的同时,你还想让他保持姿势的优雅,再认真欣赏下沿途的风景,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虽然没有形成工匠精神,但是我们的中国制造思维里,却把另一样东西做到了极致,那就是“速度为王”。
  但到了今天,要求就不同了,对比德国制造特点,我们会发现,他们凡事喜欢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地“量化”:“下水道过50年要更换,所以在安装时就准备好备件;机械的螺丝拧两圈半才是最适合,绝不拧两圈或者三圈”。总结一句话,德国制造的“工匠精神”更多代表了一种制度、一种科学的制造管理体系,而不是大部分中国人所理解的个人经验。
  这就是为什么当年仅一墙之隔,西德以高品质闻名于世,而东德却乏善可陈,以主观的“德”为社会标准,人治大于法治,立法不严,选择性执法,建立不起工匠制度,就没有工匠习惯,更不可能有工匠精神。今天我们真正要学的是工匠制度,用制度养成制造业的工匠习惯,再把工匠习惯升华为工匠精神。
  4、未来企业的较量是“范式”之间的较量。
  在“工匠精神”指引下,把产品做精做强之外,未来企业的较量中更重要的一点是不同“范式”之间的较量。所谓范式,即某一时期内被科学界公认的认识和解决科学问题所需遵循的模式。老的范式决定着既有轨迹,每一种范式都有技术极限和局限性,往日的成功也可能是未来的失败之母。因此,忘却以往的成功,努力找到新的范式,积极突破,往往能带来新生。
  常常在新闻里看到某大企业转变方向,砍掉原来的落后产能,这种壮士断腕值得钦佩,但如何在断腕后止血,恢复战斗力,在新的范式中满血复活更重要。
  近年来日本家电业全线衰弱,表面上暂时处于劣势,但这些日本家电企业正在从大众消费领域向商用领域转型,医疗、创能、储能、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等高科技含量的领域正是日本家电企业新的“范式”。2014年,汤森路透全球创新百强机构评选中,日本有39家入选,中国仅华为一家入选,这说明中国的企业在创新“范式”的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社会上很喜欢提的中国智造、中国创造,最终都要回归到中国制造中去才能让中国的实体经济获得更好的发展。
其他文献
第一种:对分内之事敢说“不知道”的人。对分内之事说“不知道”,原因可能是“没记住”,但最可能的原因是“没干过”。无论是“没记住”还是“没干过”,都属于失职范畴。现实中,“不知道”分内某些事很正常,但是,一旦把“不知道”三个字说出来就不正常了,那是在表明一种毫不在意的敷衍立场。但凡一个敬业的人,就算他真的不知道分内的某些事,也不会轻易将“不知道”三个字说出口。  第二种:对分内工作推说“不会做”的人
期刊
一个讲团结互助的团队,最终推诿扯皮  讲团结互助,就要讲能者多劳,能者多劳的结果是:对能者来说,付出不等于收获;对不能者来说,收获不等于付出。一时的团结互助虽可提高团队战斗力,但要谋求长久的团结互助,无疑是在“强迫一部分人吃亏受累,鼓励一部分人坐享其成”,结局肯定是推诿扯皮。细观每一个推诿扯皮的团队,“团结”二字几乎就是长在队长嘴边的一块肉。团队队长始终要明白:真正的团结不是你帮我,我帮你,而是各
期刊
麦当劳是全球在社交媒体中投资最多的企业之一,而其YouTube频道的订阅者只有20.4万(排名9414)。  红牛每年的营销费用高达2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都投入到了内容营销中,但它的YouTube频道只有490万订阅用户(排名184)。  2011年,可口可乐公司大张旗鼓地推出了新的营销策略——从“卓越创意”转向“卓越内容”(社交媒体上的内容营销)。然而,它的YouTube频道只有67.6万订阅者
期刊
每一个企业,应该找到具有自身特色的市场突破之路。别人走过的路,不一定就是自己的路;走自己的路,是那些成功企业之所以成功的原因。就中国企业市场突破而言,突破之路主要有两条:  其一,行业领先企业之路:“市场机会领先+营销打法领先”;其二,是行业后进企业之路:“机会细分+营销打法创新”。  不过,不管是哪一条路,在路径背后都隐藏着一条颠仆不破的规律,即:每一个成功品牌的背后,都有一个强势的大单品和一套
期刊
潜在顾客是针对现实顾客而言的,有购买兴趣、购买需求,或有购买欲望、购买能力,但尚未与企业或组织发生交易关系。但潜在顾客与现实顾客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因而一旦时机成熟,两者便相互转化。我们把潜在顾客转化为现实顾客这种情况,称之为有利于企业或组织生存与发展的正转化;而把现实顾客转化为潜在顾客这种情况,称之为不利于企业或组织生存与发展的负转化。企业只有在巩固现实顾客的基础之上,不断地挖掘与开发潜在顾客资源
期刊
扩张是一个伟大公司会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从1人到10人不难,但是当团队扩张到1000人可能会面临巨大的管理挑战,相信很多管理者都有这样的体会。  在成长的阶段容易犯错,犯了错就要快速纠正。比如Google当年到了几百人规模的时候,有一次Larry和Sergey两个人讨论了一下,就把全部人叫过来说“今天要做一个重大的决定,我们是一个技术的公司,重视个人的公司,从今天开始不需要经理了!”所以,公司几百个
期刊
看起来像是一颗炮弹的Scout TK热成像仪是个高科技装备,它可以清晰捕捉约92米范围内的热感应图像,同时电池寿命长达5小时。绿色的塑胶外观看起来很野战的感觉。据说拍摄的热成像照片也很清晰。这款产品的目标用户是野营爱好者,用于寻找并拍摄野生动物,它的价格不便宜,定价600美元(约合人民币3940元)。  微软智能指环或将取代鼠标  美国专利局公布了一项微软公司正在申请的智能指环专利。这项专利显示,
期刊
很多企业为了更快进入互联网+时代,在组织结构、产品、渠道、宣传等方面都做了很多的改进,但在这个过程中却出现了很多不适应。先前投广告管用,现在却没啥效果了;公司管得很严,但是好多员工的工作时间却利用手机开了小差;手机已经变成了人的第二个器官,它创造了随时联网、随时在线的环境,员工不再仅仅隶属于企业组织,他们也同时属于线上组织,这也导致企业对员工的管理难度加大;企业也想拥抱互联网,却发现不知道该用哪条
期刊
管理者都深知战略的重要性;然而,战略迫使他们面对难以捉摸的未来,这让人恐惧。更糟的是,选定某个战略意味着放弃其他可能性,而错误选择可能毁掉他们的职业生涯。  面对战略决策困局,出于避险本性,管理者往往依赖熟悉的工具,计算出企业发展方向。为提高市场份额或打入新市场,他们往往花数周甚至数月时间详细筹划,估算企业应对各项资产和能力投入多少,并测算长期成本和收入。  这种战略制定方式非常糟糕。管理者或许能
期刊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创客思维、创客法则处处盛行,创业、创新、颠覆无处不在。但是在这种创业大潮中,失败是个大概率,成功只是小概率,只有冲破这种小概率的“窄门”才能真正成为行业独角兽、市场大鲨鱼。与其在失败与成功中纠结,不如停止口号,认真研究一下那些成长中的行业独角兽、市场大鲨鱼究竟有哪些过人特征!  独角兽公司是当今商业社会中一股强大的新势力,它们数量不多,却个个雄心勃勃,并有着值得尊敬的特质:不愿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