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面临着自身发展的一系列问题:诸如课程定位、性质、价值、理念问题等等,作为中学的一位音乐教师被当前的一个音乐教育现象所困扰与震撼:能够带给人们无限美好与快乐的音乐,在中小学里竟然成为不受学生欢迎的课程,这种尴尬的局面,足以引起所有音乐教育工作者的深刻反思。
【关键词】:教育;音乐;教学;新课程
中图分类号:G623.71
作为一名年轻的音乐教师,必须要吃透《音乐教学大纲》和《音乐课程标准》这两个指导和规范基础教育音乐课程的文本,才能够让自己在读析音乐新课程基本理念上有所领悟和提高。
教学中要以音乐审美为中心
基础的音乐教育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研究其教學领域的审美要素和教学过程的审美特征,使音乐课按照美的规律来设置,来构建和实施,是音乐新课程中最突出最重要的理念。
1、好的教材应贴近学生的生活,表达学生的心声,:或是蕴含一个美好的寓意、或是抒发一种温馨的心曲,或衬托出一个美丽的梦幻,或展现出一片帜热的情怀。而我们作为音乐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音乐教学内容的审美因素,先将自己的音乐审美体验积极融入对教材的分析、处理之中,形成强烈而浓郁的音乐审美动力和审美渴望。
2、音乐学科的教学方法是从感性入手,采用体验的方式,以情动人,以美感人,重视教育的潜效应。首先,在音乐教学中牢牢把握住情感的原则,不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会有效地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使他们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享受美感,陶冶性情。
3、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语言尽量要少,而且不要总是试图诠释音乐,在音乐的课堂中的教学语言也要以描述性为主,引导和诱发学生积极地参与音乐体验。
4、音乐是愉悦人们的一种精神食粮,因此,在教学中保持学生的良好心境,使他们觉得上音乐课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既是音乐教学获得成功的前提,也是音乐教学的目的之一。变“苦学”为“乐学”,这就是所谓乐(音乐)既是乐(快乐)。变“要她唱”为“她要唱”,进而产生持久的音乐学习动力。
5、音乐教师是美的传播者,一个美好的音乐教师形象,不仅能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增加师向性,还能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影响和熏陶。在课堂上,教师一定要注意教学的仪态、教学语言、教学气质。爱音乐、爱学生、爱工作!
二、教学中要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意义,早就被人们认知,在基础音乐教育中,培养音乐兴趣被置于了一个十分突出的地位。新课标中不仅充分阐述了“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前提”的理念,而且把“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的学习的愿望”列为目标之一。
1、音乐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动力,是产生感情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在音乐方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如果有了对音乐稳定而持久的兴趣,就可以激起对各种音乐实践活动的积极参与,进而获得良好的音乐学习效果。
2、对于音乐学习来说,一定要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与爱好,知识也好,技能也好,整体音乐素质也好,都离不开音乐兴趣与爱好这个根本的源泉。而音乐教育的任务就是最大限度地发展每个人的爱乐天性和习乐潜能,最大限度的发展每个人的音乐兴趣和音乐爱好,并使其逐渐提升为一种稳定的、持久的心理品质,成为生活内容的一种有机组成部分,展现一个音乐教学的新天地。让学生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课堂,保持一份愉悦的心情,学生便会体验到音乐的乐趣。
3、在丰富的音乐教学实践中,首先要爱护学生的音乐好奇心。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是人类的本能。儿童与生俱来就有对动听、悦耳音响的好奇心,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是培养音乐兴趣的前提。作为音乐教师,要了解儿童和成人之间的差异,尊重学生的音乐感受。学生都有自己认识世界的方式,对于音乐学习,不同年龄的学生有着各自不同的方式和理解。不能以教师感受的经验代替学生的理解,要在音乐教学中给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感受、表达音乐的机会。
三、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面向全体学生,就要求我们音乐教师认清每一个学生的的优势,开发其潜能,培养其特长,使全体学生都能走上不同层次的成才之路,乃是当下音乐素质教育的重要使命,切实关怀每一个学生!在音乐教育中,是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使每位学生音乐素养有所提高,能让他们爱上音乐,是音乐教师的基本义务和责任。无论学生是否有音乐天赋,都有参与音乐活动、接受音乐教育的权利。
但在教学中,音乐教师也要注意到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我们心中,每个学生都是一章动听的乐曲。音乐是体验性的学科,只有学生主动参加和自主体验才能够感受学习的快乐并积累学习的成果。音乐的教育方式,最利于学生情感的抒发和个性的张扬,良好的音乐教学课堂应是学生个性解放、情感交融、想象力与创造力驰骋的场所。音乐教师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一幅精彩的画卷,每个学生都是一部精彩的交响诗。
四、教学中要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
1、本次课改,特别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将其列为重要理念,而恰恰音乐是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尤其是表现领域更体现出一种技能性的特点。演唱、演奏,综合性的艺术表演和识读乐谱,哪一项都离不开实践活动和具体的操作。比方唱歌,光是了解发声器官的构造、呼吸、共鸣、咬字吐字等知识而不去练习唱歌,是没有意义的。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
2、音乐教师往往在理论上同意并接受音乐教育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在实践中却习惯与把自己的结论代替了学生的思考。要切身实际的鼓励音乐创造,在以后的音乐教学中不存在标准答案。不应该有束缚死的模式和程序,音乐课堂永远是动态的、变化的,让音乐学习思维过程具备独特性、新颖性和多样性。
总之,作为音乐教师不仅应该认真学习和深入研究《音乐课程标准》,正确理解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努力把握好音乐教学的尺度,牢记自己作为音乐教师的职责。也许单靠这片言只语是无法详尽的,只能靠着一颗对教育、对学生真挚的心在实践中慢慢摸索吧。
【关键词】:教育;音乐;教学;新课程
中图分类号:G623.71
作为一名年轻的音乐教师,必须要吃透《音乐教学大纲》和《音乐课程标准》这两个指导和规范基础教育音乐课程的文本,才能够让自己在读析音乐新课程基本理念上有所领悟和提高。
教学中要以音乐审美为中心
基础的音乐教育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研究其教學领域的审美要素和教学过程的审美特征,使音乐课按照美的规律来设置,来构建和实施,是音乐新课程中最突出最重要的理念。
1、好的教材应贴近学生的生活,表达学生的心声,:或是蕴含一个美好的寓意、或是抒发一种温馨的心曲,或衬托出一个美丽的梦幻,或展现出一片帜热的情怀。而我们作为音乐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音乐教学内容的审美因素,先将自己的音乐审美体验积极融入对教材的分析、处理之中,形成强烈而浓郁的音乐审美动力和审美渴望。
2、音乐学科的教学方法是从感性入手,采用体验的方式,以情动人,以美感人,重视教育的潜效应。首先,在音乐教学中牢牢把握住情感的原则,不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会有效地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使他们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享受美感,陶冶性情。
3、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语言尽量要少,而且不要总是试图诠释音乐,在音乐的课堂中的教学语言也要以描述性为主,引导和诱发学生积极地参与音乐体验。
4、音乐是愉悦人们的一种精神食粮,因此,在教学中保持学生的良好心境,使他们觉得上音乐课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既是音乐教学获得成功的前提,也是音乐教学的目的之一。变“苦学”为“乐学”,这就是所谓乐(音乐)既是乐(快乐)。变“要她唱”为“她要唱”,进而产生持久的音乐学习动力。
5、音乐教师是美的传播者,一个美好的音乐教师形象,不仅能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增加师向性,还能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影响和熏陶。在课堂上,教师一定要注意教学的仪态、教学语言、教学气质。爱音乐、爱学生、爱工作!
二、教学中要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意义,早就被人们认知,在基础音乐教育中,培养音乐兴趣被置于了一个十分突出的地位。新课标中不仅充分阐述了“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前提”的理念,而且把“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的学习的愿望”列为目标之一。
1、音乐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动力,是产生感情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在音乐方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如果有了对音乐稳定而持久的兴趣,就可以激起对各种音乐实践活动的积极参与,进而获得良好的音乐学习效果。
2、对于音乐学习来说,一定要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与爱好,知识也好,技能也好,整体音乐素质也好,都离不开音乐兴趣与爱好这个根本的源泉。而音乐教育的任务就是最大限度地发展每个人的爱乐天性和习乐潜能,最大限度的发展每个人的音乐兴趣和音乐爱好,并使其逐渐提升为一种稳定的、持久的心理品质,成为生活内容的一种有机组成部分,展现一个音乐教学的新天地。让学生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课堂,保持一份愉悦的心情,学生便会体验到音乐的乐趣。
3、在丰富的音乐教学实践中,首先要爱护学生的音乐好奇心。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是人类的本能。儿童与生俱来就有对动听、悦耳音响的好奇心,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是培养音乐兴趣的前提。作为音乐教师,要了解儿童和成人之间的差异,尊重学生的音乐感受。学生都有自己认识世界的方式,对于音乐学习,不同年龄的学生有着各自不同的方式和理解。不能以教师感受的经验代替学生的理解,要在音乐教学中给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感受、表达音乐的机会。
三、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面向全体学生,就要求我们音乐教师认清每一个学生的的优势,开发其潜能,培养其特长,使全体学生都能走上不同层次的成才之路,乃是当下音乐素质教育的重要使命,切实关怀每一个学生!在音乐教育中,是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使每位学生音乐素养有所提高,能让他们爱上音乐,是音乐教师的基本义务和责任。无论学生是否有音乐天赋,都有参与音乐活动、接受音乐教育的权利。
但在教学中,音乐教师也要注意到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我们心中,每个学生都是一章动听的乐曲。音乐是体验性的学科,只有学生主动参加和自主体验才能够感受学习的快乐并积累学习的成果。音乐的教育方式,最利于学生情感的抒发和个性的张扬,良好的音乐教学课堂应是学生个性解放、情感交融、想象力与创造力驰骋的场所。音乐教师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一幅精彩的画卷,每个学生都是一部精彩的交响诗。
四、教学中要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
1、本次课改,特别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将其列为重要理念,而恰恰音乐是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尤其是表现领域更体现出一种技能性的特点。演唱、演奏,综合性的艺术表演和识读乐谱,哪一项都离不开实践活动和具体的操作。比方唱歌,光是了解发声器官的构造、呼吸、共鸣、咬字吐字等知识而不去练习唱歌,是没有意义的。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
2、音乐教师往往在理论上同意并接受音乐教育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在实践中却习惯与把自己的结论代替了学生的思考。要切身实际的鼓励音乐创造,在以后的音乐教学中不存在标准答案。不应该有束缚死的模式和程序,音乐课堂永远是动态的、变化的,让音乐学习思维过程具备独特性、新颖性和多样性。
总之,作为音乐教师不仅应该认真学习和深入研究《音乐课程标准》,正确理解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努力把握好音乐教学的尺度,牢记自己作为音乐教师的职责。也许单靠这片言只语是无法详尽的,只能靠着一颗对教育、对学生真挚的心在实践中慢慢摸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