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罗红染色荧光定量海洋微拟球藻胞内油脂含量

来源 :中国油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objec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海洋微拟球藻Nannochloropsis oceanica为受试对象,采用尼罗红染色荧光定量胞内油脂含量.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了激发波长、发射波长、二甲基亚砜体积分数、染色时间、尼罗红质量浓度对微藻胞内油脂荧光强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实验进行染色荧光定量条件优化.结果 表明,优化的微拟球藻胞内油脂尼罗红染色荧光定量最佳条件为二甲基亚砜体积分数25.6%、染色时间16 min、尼罗红质量浓度0.11 μg/mL、激发波长430 nm、发射波长685 nm.在最佳条件下,尼罗红染色微拟球藻胞内油脂荧光强度与油脂含量显著正相关(R2 =0.9999),说明通过尼罗红染色荧光法可快速表征微拟球藻胞内油脂含量.研究结果为后续微拟球藻资源高值化应用及高产油脂海洋微藻快速筛选和动态追踪微藻产油过程提供了依据.
其他文献
采用环氧氯丙烷和聚乙烯亚胺对壳聚糖进行改性得到改性壳聚糖,并利用聚乙烯亚胺、壳聚糖和改性壳聚糖分别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改性处理,共混浇铸制备大豆蛋白膜材料.探讨了不同改性处理对大豆蛋白膜微观结构、疏水性能、力学性能以及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 表明:采用改性壳聚糖处理得到的大豆蛋白膜的结晶度增加,表面疏水性增强,力学性能提高,热稳定性提升.当改性壳聚糖添加量为5%(以大豆分离蛋白质量计)时,整体改性效果最优,此时大豆蛋白膜的表面疏水性增强了23.32%,力学强度提高了36.27%.
筛选出影响大豆分离蛋白膜综合性能的主要工艺因素,为进一步优化分析提供实践基础与理论指导.采用主成分分析和Plackett-Burman(PB)试验对大豆分离蛋白膜的综合性能进行评价,筛选出影响大豆分离蛋白膜综合性能的主要工艺因素.结果 表明:根据主成分分析和PB试验,对大豆分离蛋白膜综合性能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是甘油添加量>温度>pH>搅拌速度>亚硫酸钠添加量,其中甘油添加量(p =0.0065)、温度(p =0.0339)和pH(p =0.0402)为显著影响因素.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PB试验进行大豆分离蛋
研究了藻油及其与火麻仁油混合物的辅助降血脂作用.将84只SPF级雄性SD大鼠分为7组,其中6组喂养高脂高胆固醇饲料2周以建立高脂血症模型,造模成功后即进行4周干预实验,阴性对照组与模型组给予0.85%生理盐水,药物组每日灌胃3.33 mg/kg立普妥,混合物组每日灌胃800 mg/kg藻油混合物,藻油干预组每日分别灌胃150、300、600 mg/kg藻油.实验过程记录大鼠的体重、进食量与饮水量,实验结束后采集大鼠的血液、附睾脂肪、肝脏,检测大鼠的血脂四项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
酶促法制备单甘酯具有绿色环保等优点,但其较低的传质速率限制了催化效率.基于此,探索了溶剂类型对酶促大豆油甘油解反应制备单甘酯的影响.结果 发现,异丙醇可作为制备单甘酯的适宜溶剂.为深入研究溶剂比例对反应体系的影响,采用液液平衡三元恒温相图进行溶剂比例预测,得出最佳的溶剂比例(异丙醇体积与大豆油质量比)应低于4∶1;通过实验测定,得到最佳溶剂比例为3∶1,在此条件下于45℃反应10 h,单甘酯摩尔收率高达61.75%,Novozym⑩435酶比活力相对稳定,剩余酶活为反应前的70%左右.
火麻仁蛋白是一种优质的功能活性蛋白.对火麻仁蛋白降血糖、减肥、抗肿瘤、调节免疫、抗疲劳、改善贫血的营养功效,火麻仁蛋白制备技术、加工特性及相关产品开发利用现状等进行综述,同时对火麻仁蛋白一些未探明的功效机理、提取工艺的优化、产品研发等方面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火麻仁蛋白的研究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建立了摄入棕榈油及棕榈油基极性物质的高脂膳食C57BL/6J小鼠模型,研究了南极磷虾脂质对小鼠生长发育、脂肪及糖代谢的影响,评价南极磷虾脂质的生理功能.结果 表明:棕榈油及棕榈油基极性物质的摄入易导致小鼠体内脂肪聚集,小鼠血清中TC、TG、LDL-C、MDA含量,血清中ALT、AST活力,以及肝脏中MDA含量显著增加,而小鼠血清中HDL-C含量、肝脏中SOD活力显著降低,小鼠皮下注射葡萄糖120 min内血糖变化曲线下面积显著增加;而南极磷虾脂质对摄入棕榈油的小鼠体重控制有正面效应,可显著降低摄入棕榈油及
采用溶剂提取活性白土中的3种塑化剂(DBP、DEHP、DINP),提取液经SPE柱净化后,进气相色谱-质谱仪测定.以3种塑化剂的含量为考察指标,对活性白土中塑化剂含量测定的前处理条件进行了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结果 表明,活性白土中塑化剂含量测定的最佳前处理条件为:甲醇饱和的正己烷溶液为提取溶剂,提取溶剂用量5 mL(活性白土1 g),提取时间3 min,提取温度20℃.在最佳前处理条件下,活性白土中3种塑化剂DEHP、DINP、DBP的含量分别为3.621、0.004、0.078 mg/kg.
支链脂肪酸(BCFA)是乳中微量但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的生物活性成分.利用GC-MS对人乳和4种动物乳(牛乳、羊乳、牦牛乳、骆驼乳)中BCFA种类及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表明:5种乳中共有64种脂肪酸,其中含15种BCFA,17种饱和脂肪酸(SFA),18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14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BCFA含量呈现出很大的物种间差异,动物乳中的支链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人乳(p< 0.001),牛乳、牦牛乳、羊乳、骆驼乳和人乳中BCFA多为异构(iso)和反异构(anteiso)B
建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同时测定食用油中DBP和DEHP两种塑化剂的方法,并对114批次食用油样品进行检测,利用基于蒙特卡洛(Monte Carlo)统计模拟方法的水晶球(Crystal Ball)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风险评估,计算不同百分位数下DBP和DEHP的日均暴露量和风险指数.结果 表明:样品经乙腈提取后,于40℃下氮吹至干,加入2.0 mL正己烷复溶,以40 mg十八烷基键合硅胶和60 mg N-丙基乙二胺净化后上机分析,采用Agilent HP-5MS毛细管色谱柱(30 m×0.25 mm,0.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食用油中苯并(a)芘残留量的方法.样品经正己烷提取、苯并(a)芘分子印迹柱净化后,进高效液相色谱仪,在RP-C18保护柱Welch C18色谱柱(250mm×4.6 mm×5 μm)、88%乙腈-水溶液为流动相、进样量10 μL条件下,用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384 nm,发射波长406 nm)测定食用油中苯并(a)芘含量.结果 表明:该方法的苯并(a)芘线性范围为1~ 10 ng/mL,相关系数为0.99991,检出限为0.2μg/kg,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4.9%.采用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