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探究,让阅读教学更高效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lan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阅读教学已经逐步走出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有效调动。在这种质态下,积极推动学生的探究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质疑,唤醒他们探究的欲望;要创设情境,呵护学生探究的自觉性;要设置坡度,遵循学生探究的规律性,这样才能让学生学会探究,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阅读教学 探究学习 有效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9-037
  语文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阅读教学要走出满堂灌的模式,鼓励学生大胆思考、自主学习,在探究中凸显他们的主体性地位,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积极质疑,唤醒学生探究的欲望
  学习离不开思考,思考源自于疑惑。孔子早就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没有有效的思考,学生的探究就难以有效实施,学生的有效学习也就难以推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文本内容的特质以及学生接受能力的实际,巧妙地设置疑问,唤醒学生的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一文,通过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从陌生到相识再到相知的过程,描写了爱因斯坦虽然是一个伟人,却能够与一个普通女孩真诚相处,并成为好友,展现了他平易近人、不修边幅的个性特点。在教学之初,教师可凭借教材设置疑问:一是紧扣课题设疑—— 一个是举世闻名的伟大人物,一个是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女孩,两个地位如此悬殊的人怎么会联系在一起呢?他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二是紧扣教材插图——爱因斯坦是著名的大人物,请看这张插图:他衣衫不整、头发蓬乱,为什么会这样?这样的人怎么算得上是一个伟人呢?
  这样,教师借助疑问,唤醒了学生沉睡的探究动力,为学生深入解读文本奠定基础。
  二、创设情境,呵护学生探究的自觉性
  任何一种思维都不可能凭空产生。随着学生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阅读教学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创设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相应情境,让学生的思考探究在适切的情境进行,使自主探究活动不断深入。例如,教学《牛郎织女》时,教师紧扣故事发展的高潮,创设探究的情境:“同学们,‘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牛郎和织女在分离了一年之后,终于有了再次见面的机会。看着这茫茫的银河,看着这些为他们搭桥的喜鹊,回想起之前的生活遭遇,他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与此同时,教师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通过牛郎织女相聚的视频和音乐的渲染,润泽学生的心灵。面对此情此景,学生的心情被感染,思维被激活。自主探究之后,他们的言语表达真挚而流畅。
  三、设置坡度,遵循学生探究的规律
  阅读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值得运用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只有那些具有一定认知难度,关乎文本核心价值取向的问题才有必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因此,在引领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切不可要求学生一蹴而就,而要在认知的转折点、思维的质变处为学生设置相应的坡度,让学生跳一跳就能够摘到果子。例如,《维生素C的故事》一文, “一次探险”和“维生素C”之间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却在课文故事中发生了紧密联系。在教学中,有的教师没有意识到两者之间逻辑联系的难度,直接要求学生自主探究,思考:“哥伦布是怎样在航海中发现维生素C的?”这样的思维跨度太大,让很多学生无法进行探究。其实,教师可引导学生紧扣事件发展的每一个情节与“维生素C”的发现进行链接,明晰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在步步为营中逐步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
  四、历练思维,促进学生探究的成效
  阅读教学中探究活动以学生的思维为主。但是,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长期实践和历练,才能有所进步。这就要求教师要从文本内容出发,开掘出适合学生思维探究的话题,以提升学生的思维探究能力。例如,在教学《狼和鹿的故事》这篇课文时,在学生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之后,教师引导学生紧扣课文中两个关键词语“功臣”与“祸首”进行探究:在鹿群繁衍生存的状态中,狼群究竟扮演怎样的角色?借此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内容,厘清事件发展过程中狼群和鹿群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在梳理关系、感知逻辑中提炼事件发展的核心因素,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不仅仅关注文本内容,读懂故事,而且他们的思维在不停地运转,产生强烈的探究意识,思维能力也得到有效提升。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当下,阅读教学已经逐步走出了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有效释放。在这种质态下,积极推动学生的探究活动显得尤为重要。作为语文教师,应该结合文本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能力,让学生在思索探究中,真正读懂文本,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责编 韦 雄)
其他文献
著名教育家叶澜曾说:“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感课堂教学“活”的魅力。“活”的课堂不是表面上的热热闹闹,形式上的简单变化,而是为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
韩国自然资源贫乏,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而且赶超欧美、日本之势逼人.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加快了成人教育的发展,依靠和开发了
目的:观察曲池、上巨虚电针治疗功能性肠病(便秘、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刺组选用双侧曲池、上巨虚,得气后平补平泻;药物组中便秘患者口服枸橼酸莫沙比利,腹泻患者口服洛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抑制辐射诱导的N L RP3表达的机理。方法:将间充质干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照射组、白藜芦醇照射组、NAM 照射组,应用Western blot和RT-PCR等方法检测 IL-1
期刊
期刊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源要求的不断提高,许多职业院校和教育培训中心开始重视日趋兴旺的职工培训市场.关于职工培训的课程设置、教材建设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已初见端倪.
以前阅读教学的研究,大多着眼于教师怎么教,着眼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很少关注“教什么”。其实,要想提高阅读教学实效,研究教学内容比研究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更重要,特别是研究阅读教学的核心内容。语文教师要清楚地知道阅读教学该教什么,在哪些内容上是要花大力气、下苦功夫的,哪些内容可以点到为止甚至可以不教。一堂语文课,如果教学内容有问题,那么教师的教学再精彩、课堂气氛再活跃,其价值也是极为有限的。下
本文通过作者所在镇江高等专科学校的工作实践和思考,论述了高职高专应从"全面思考学校定位,客观分析发展趋势,积极推进协调发展"三个方面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全面、协调、可
赏识教育作为教育方法的一种,在教育实践中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赏识教育不能孤立地使用,它应与挫折教育有机结合,才能使被教育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变得科学而丰富.
采访人: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者)被访人:北大青鸟APTECH市场销售总监 梁军(以下简称梁军/梁总)北大青鸟APTECH学术质量部副经理 张铭(以下简称张铭)记者:先来认识一下北大青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