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地理野外课堂实施的方法与意义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zjl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地理课程标准提出的地理教学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就要求地理教学不仅局限于教室内的理论传授,应该走出教室,开展野外教学。对于地理必修课程的学习中,不同的内容要求不同的野外实施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促进学生联系实践,真正做到提高地理综合素养。
  关键词 高中地理 野外课堂 方法 意义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地理学本身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开放性、实践性的特点。高中地理作为承接地理基础知识与地理学科研究的重要阶段,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提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的新教育理念,提出要“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在其课程目标中提出让学生“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从以上地理课程标准可以看出,新地理课程对地理实验从课程理念到课程目标都明确提出了要求,特别强调通过地理实验活动使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知识的产生过程,增强地理实践的能力。地理课程标准指明了地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因此,加强地理的野外课堂应用,必然会对中学地理教育改革起到促进作用。
  对于高中地理的学习课程中,课内教学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随着新课标的试行和实施,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要求我们走出课堂,靠近自然,接触社会。作为高中地理知识的三部分重要内容的必修1、2、3,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对于野外课堂的应用。
  (1)高中自然地理部分以野外观察为主要实施方法,开展野外课堂。大自然是地理学广阔而富有生机的实验室,是内容最为生动最为丰富的教育环节之一。野外实习是学生接触大自然和社会的不可多得的机会,面对大自然和社会的诸多地学和现实问题,将促使大家去思考和探索。比如,在人教版地理1的自然地理的学习中,老师可以更多地指导或者带领学生进行野外观察,以学习到的课堂知识为基础,在大自然中得到更深的理解。地理1第一章地球运动的意义中,关于太阳高度的变化,可以通过让学生对于当地一段时间内太阳高度的变化做出观察予以记录,得出关于太阳高度变化的规律总结;第四章的地表形态中山地的形成,各种山地形态尤其是褶皱与断层结构有条件的教师可以在当地找到这样的结构,让学生认真观察,加深理解。
  (2)高中人文地理部分以野外感受为主要实施方法,开展野外课堂。人文地理学是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在高中人文地理教学中,要突出以人地关系为中心,文化理论为基础的特点,构建人文地理学的知识框架。让学生掌握文化景观的空间分布与空间差异,提高对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和文化活动的深层理解,并能够对人类各种文化现象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行正确分析,树立科学的人地观。人文地理涉及的内容很广泛,而且灵活多变,又跟某些学科有交叉。注重引入案例式的教学,学生身边的一些实际的案例,都可以研究,使学生获得人文地理素养。在学习人文地理时,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是对概念理解不深刻,运用时容易出现混乱,如对农业、工业、城市的区位因素,由于对农业生产、工业生产的理解不深刻,造成学生对某些因素的模糊认识,在教学中应注意让学生感受当地的生产、生活实际,通过对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城市三个概念的对比,列表比较农业、工业、城市的区位因素,构建清晰的知识网络,对于相近的人文地理概念,多联系生活实际,做到深刻掌握。 比如在讲到“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时,应该以当地城市为案例,学生非常感兴趣。然后进一步带领学生感受当地的气候、水文、资源、自然灾害、聚落类型、通信条件、环境污染状况等等,这样既对后面学习“工业的生产活动”、 “工业地域的形成”等内容十分有利,而且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市民责任感。
  (3)高中区域地理的学习,以野外综合实践为主要实施方法,开展野外课堂。在高中地理新课程必修教材体系中,地理“地理1”和“地理2”两个模块分别从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两个方面阐述了人地关系。在此基础上,课程体系安排了地理“地理3”,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能把“地理1”和“地理2”所学的地理基本原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并运用到一定区域的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实践中去。地理3中的区域地理都最具有典型性,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根据当地区域地理最有特色的小区域进行一个野外的实习,可以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以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板块为主题,让学生自行选取感兴趣的课题进行实地研究,最后汇总学生所得到的观察结果,小组之间讨论交流,以完善对整个区域的认识和理解。
  综上所述,高中野外课堂的开展应该以具体所在地方的实际情况为主,依据高中地理课程的编排和要求,地理1中以野外观察为主开展野外课堂,地理2以野外感受为主进行野外课堂实施,地理3应该开展综合野外实习,以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为依托,应用到具体区域当中,以达到地理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参考文献
  [1] 袁福强,陈诗越.论新课标下高中地理野外考察活动的开展——青岛马山野外考察实践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
  [2] 彭志坚.浅析中学教师如何组织野外实践活动[J].新课程学习(下),2011(2).
  [3] 陈龙珠.略论地理野外考察对高中地理学习的意义[D].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2011.
  [4] 胡继兰,周仁桂.中学地理野外考查活动的实践与反思[J].地理教学,2010.47(8):55-56.
  [5] 刘富刚,张芳.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教学改革的思考[J].教学研究,2005(1).
  [6] 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一、刑法上的偶然因果关系存在的理论基础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既有必然因果关系也有偶然因果关系。这是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的两种形式。只不过必然因果关系是基本的形式,而偶
采用DTRO工艺对垃圾焚烧厂渗滤液的膜浓缩液进行减量化中试,考察了不同水回收率下的DTRO系统运行工况及产水水质,并分析了膜清洗后的通量恢复效果。结果表明:在水回收率为50%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调整自身的教学模式,以便能够更好地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民族民间音乐融入高校钢琴教学中,不仅能够提升教学质量水平,对于钢
从学导式教学模式的概念和内涵入手,研究了学导式教学的基本原则,提出了教学组织实施的建议,分析了教学研究的价值。以理论力学课程为平台,以学案为载体,强调学法指导和学生自主学
<正>目的已有研究发现乙醛脱氢酶(ALDH)和乙醇脱氢酶(ADH)与肝脏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汉族人群ALDH和ADH的分型与欧美人群存在差异;本研究旨在探讨ALDH和ADH基因多态性(SNP)与
会议
五世达赖喇嘛时期确定了直到现在的西藏宗教状态。五世达赖喇嘛时期是格鲁派从受迫害到主导蒙藏地区宗教的转变期。五世达赖喇嘛也从格鲁派教主转变为全藏的宗教领袖。而五世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剂量的美托洛尔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2018年8月-2019年8月期间于本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
课堂教学是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一成不变的传统教学方式在社会经济大发展的今天已满足不了教学目标的需求。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从教学方法、教学手
从语用的定义、国内外语用能力测试研究的现状入手,结合当前语用测试的形式,测试内容,解析目前语用能力测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案,试图为语用能力测试的发展演变提出新的
摘 要 近年来,各高职院校为了寻求发展,在校企合作共同推进专业建设方面做了许多有益探索,本课题研究目标重在探索高职艺术类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路径,以实践路线强化理论知识,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吸收以前人才培养的经验教训,建立制度完善、机制健全的“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专业群建设 培养目标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高职艺术与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