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信息化工程师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shen654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就ERP信息化工程师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课程体系构建进行介绍,同时对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课程体系的实施保障等方面的经验进行介绍。
  关键词 ERP信息化工程师;课程体系;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2-0118-02
  随着企业信息化、管理现代化步伐的迈进,中国的中小型企业也逐步进入了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普及应用时代,需要大量的ERP应用专业人才。近年来职业院校已经开设ERP信息化工程师及其相关专业,以培养企业在ERP规划、实施、部署、运维等方面的高级应用专业人才。笔者所在学校从2009年开设ERP信息化工程师专业以来,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已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仅供参考。
  1 ERP信息化工程师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为IT行业、ERP行业以及各企业单位培养ERP信息化工程师新型高级实用人才,基于目标行业、目标企业、目标岗位的岗位胜任力模型和职业生涯规划,培养出熟悉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熟悉行业典型企业运营、胜任目标岗位能力要求、熟练使用主流ERP信息化软件、掌握基础ERP理论知识、具有综合职业素质和可持续发展潜质的学生,并逐步把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成ERP行业、煤化工行业、装备制造业未来IT精英的人才摇篮和示范专业(表1)。
  专业基本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ERP软件基本原理,能熟练运用ERP软件,具有较强的应用和维护ERP软件的能力,具有安装和维护计算机及网络系统的能力,能够进行IT产品的营销和系统维护工作,能胜任ERP软件参与规划、实施、维护工作,或从事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的计算机应用岗位工作。
  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ERP软件维护能力:具有ERP软件的前、后台维护及操作系统、外部设备和网络的维护与维修能力;协助解决客户财务处理方面的具体问题,解答用户软件操作问题和功能需求问题的能力;能够分析客户个性化的需求,提出解决方案,进行项目实施;能够对客户进行产品应用培训和使用辅导;具有良好的心态和团队协作能力,进行项目实施的能力,并能够针对项目进行规划、实施和验收编制相关报告等文档的能力。
  2 走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之路
  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和定位 探索与实践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等职业教育理念,联合多方有利于办学的资源,在专业建设方案、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习实训模式、教学运行和管理机制、教学组织形式等多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创新,形成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搭建崭新的职业教育平台。基于此,对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及其信息化建设人才的需求同时提升了高度。对信息化建设人才的能力要求包括基础知识及能力、行业知识、网络技术及应用、数据库技术及应用、项目管理能力、项目规划及解决方案设计能力等。
  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之路 在深入广泛地进行社会岗位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学院的办学特色,教师团队与企业专家、ERP行业专家、ERP实施顾问一起多次召开ERP信息工程师专业规划座谈会,商议ERP信息化工程师专业建设的方案,对专业建设进行周详的规划。
  经过反复的研讨和论证,将专业命名为“ERP信息化工程师”专业,将此专业建设成为以计算机技术为工具、以ERP行业为业务领域、以企业管理为实训平台的复合型专业,培养学生既有专业的计算机技术,又掌握经济业务领域知识,成为现代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3 工学交替的课程体系构建
  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321”模式 通过校企深度融合,在大量企业与外聘兼职教师的支持与合作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321”模式。
  第一、二、三学期:职业基础课程。
  第四、五学期:工学交替的职业技能课程,一学期在校内学习,一学期到企业实训。
  第六学期:顶岗实习和预就业。
  重构工学交替课程体系,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化课程 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构,由五大块构成。
  1)职业素养课程。在公共基础课的基础上,增加注重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课程,包括阳光心态、团队合作、有效沟通、高EQ与职业发展、职业生涯发展。
  2)计算机专业课程,包括网络技术基础、计算机维护与维修、SQL Server开发与管理、动态网站开发与应用、VB编程与应用。
  3)业务领域课程,包括基础会计、会计电算化、企业应用软件原理、装备制造行业认知、IT规划及项目文档写作。
  4)企业实训课程,包括UAP设计及运行平台原理、生产制造执行系统运营管理、项目管理、系统运行维护、实施方法论。
  5)顶岗实习、预就业。
  4 课程体系的实施保障
  教师团队的保障 会计和财务专业教师;计算机专业教师;企业专家实训指导。
  实训保障体系
  1)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施校企融通工作。每位学生都拥有自己的“成长护照”,采取“双导师”制,每位学生都有一名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班级管理采取“双系统”管理,既有一套班委,同时还将班级模拟成一个小型的企业单位,设有董事会、行政部、市场部、规划部、财务部等,由企业导师帮助规范组织架构。开展“企业导师见面会”“企业管理层竞聘”、到企业一线做岗位认知、寒暑假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等活动。
  2)企业专家进课堂。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ERP信息化工程师班的专业课程有60%都是聘请企业一线的专家来讲授的,企业专家不仅将工作一线的真实案例、行业经验带到了课堂,而且创新了实践教学方法,有些课时直接将学生带到企业的车间进行实地讲授。
  3)实施工学交替,将课堂延伸到企业。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第四学期和第五学期安排为工学交替的职业技能课程,即第四学期在校内学习职业技能课程(这些课程分为两学期进行),第五学期将课堂延伸到企业,对第四学期学习过的职业技能课程进行企业实训。
  第四学期的学习安排为专业实训和实习工作,首先是为期两个月的校内实训,为校外实习做好准备。实训课程设置安排为:沙盘 ERP原理(软件操作) 沙盘企业信息化实战 项目管理 实施方法论。课程进行完毕后转入校外实训阶段,由企业负责实施。
  第五学期转入校外实训阶段后,制定周详的实习计划和严格的实训管理制度。学生安排在实训基地企业的各个岗位上进行实习,主要的实习岗位包括运维、实施、ERP信息工程师和一些正在上线的中小型项目,由总经理或项目经理作为学生的企业指导教师,他们对学生的业务素质、职业素养进行手把手的指导。
  在第五学期的校外实训结束后,会对学生的实训成果进行严格的考核,并组织实训成果展示会,每位学生对实训成果进行讲述和呈现,同学院教师和企业专家组成考核小组对学生的实训成绩进行考核评定。
  5 结语
  以上所介绍的ERP信息化工程师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构建、课程体系的实施保障等均已经过多年的实践运行,在培养过程中教学过程良好,尤其在校企合作方面质量显著提升,学生的实习、就业情况非常好。学生毕业后有60%从事ERP行业工作,其中有一部分学生已成为ERP行业的骨干力量。
  参考文献
  [1]王新玲.ERP沙盘企业信息化综合实训[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王新玲.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其他文献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将高等职业教育列入我国教育领域重点扶持和发展的对象,加强了相关领域的投入和支持,这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当然,我国的高等职业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财务会计专业的招生与就业也迅速发展。在专科阶段的财务会计专业,学生生源的素质水平一般。怎么样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财务会计的相关知识,熟练应用财
<正> 我院于1989年1月~1993年7月,应用随机分组治疗老年人脑血栓形成性脑梗塞(以下简称脑梗塞)104例,治疗组应用较大剂量蝮蛇抗栓酶治疗64例,对照组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加维脑
<正>估计急性心肌梗塞(AMI)恢复后预后在临床上有重要意义。它取决于患者临床病程中的各种情况。本文对39例AMI恢复后患者进行了随访,并对临床资料中的多项指标进行了分析,从
<正>1897年,Still首先报告具有全身表现的儿童慢性关节炎,被人称为still病或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后有人描述与still病表现相似的成人患者,称成人型still病.欧洲文献多称为w
<正> 脑梗塞的治疗目前临床用药品种繁多,在抗凝溶栓方面我们采用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生产的消栓灵注射液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现将我院1990年4月~1993年5月收治的210例脑梗
随着本科院校的扩招,大学本科的入学人数也越来越多。就业的职位有限,这种情况下就一定会致使就业难现象的出现;这种严峻的就业状况也使得部分学子因畏惧就业形势而被迫选择考研
对于汽车操作的评价系统而言,主要是汽车动力学问题研究过程中较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在现阶段汽车设计的过程中,其基本的评价标准以及调教阶段都是在主观评价的过程中进行的,
<正> 近年来,急性脑血管病(Acute cerebrovaseutar disease,AVCD)与血糖水平的相互关系正日益受到医学工作者的关注。本院1989~1993年5年间收治住院ACVD174例,现将其中无糖尿
<正> 由于检验标本来自复杂的人体,因此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很多。除了饮食、标本采集、操作方法、实验室条件及操作者技术水平等因素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往往被人们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