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传媒类专业既具有极为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也具有开展网络思政工作较强的专业属性,因此需要高度重视该类专业学生网络思政工作面临的现实困境,如学生对网络思政工作期待更高、语境共享带来话语表达权转移、教育内容被碎片化解构和传播等。网络思政工作主体要在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上,创造交互融通的语境,在实现主体与客体有效互动的基础上,力促专业与思政相互赋能,促进育能与育心同频共振。
关键词:传媒专业 网络思政 立德树人
伴随着媒体融合的深入发展,网络思政越来越成为高校开展青年大学生思想引领和价值引导的重要形式和载体,如何结合学科专业属性和学生特点提升网络思政教育的针对性是摆在高校面前的重要课题。高校传媒类专业具有极为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该类专业学生大多既是当下媒体融合发展的深度体验者、学习者,更是未来网络传播的缔造者、发起人,因此对网络思政的内容建构、实施路径等都会有自己的认知与解读。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看,高校应该高度重视传媒类专业网络思政工作的个性特征,找准目前面临的困境、目标遵循和突破的着力点,以更好地培养一支高品质、高素质的未来传媒人才队伍。
一、当前传媒类专业大学生网络思政工作困境
面向传媒类专业大学生开展的网络思政教育,要充分考虑到该类专业的专业属性、学生特点和网络思政规律,目前来看该类专业大学生网络思政工作的困境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对网络思政工作期待更高。网络传播是传媒类专业学生学习和研究的主要内容,学生在网络媒介知识和技术素养上具有天然的专业优势。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大多数并非传媒类专业出身,相关的知识和技术往往先天不足,网络思政的运用难免会成为该类专业大学生评判的对象,比如,网文写作与推广、公众号建设、短视频平台运营、网络品牌工作室建设等经常被该类专业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用作案例进行评价。
在人才培养能力体系设计上,政治素质、社会素质、道德素质等思政教育的内容既是传媒类专业学生通识能力培养的要求,也是专业核心价值体系和知识素养培育的重要内容,这些在新闻评论、网络舆情分析、媒介伦理法规等课程中均会有理论或案例的直接呈现。因此,除了具备较强的网络知识素养外,传媒类专业大学生在思政教育的内容上也有比较深厚的认知积累,能够对热点事件、文化现象展开理性思考与批评,这对思政教育工作者开展网络思政的专业性、有效性和创新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语境共享带来话语表达权转移。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信息传播的速度、广度、深度都较弱,说话者往往能够独立自主占有、筛选、传播和分配信息,导致接收者获取的信息与真实情况不对等,更有利于思政教育内容的单向输入。然而,在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已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传媒类专业大学生在信息获取、缔造和传播上又具有天然的专业优势,相对于其他专业而言,他们和思政教育工作者更容易处在共同的语境当中,教育主体在网络思政中使用的素材、选择的方式往往也是学生关注的内容,传统教育语境下的单向输入格局受到了较大冲击。
因此,传媒类专业大学生作为网络思政教育话语的接收者,和思政教育工作者拥有更加接近对等的话语表达权。他们可以绕过说话者而直接在“信息自助餐厅”中获取甚至生产大量信息,直接冲击说话者的知识优先占有权、编码加工权,甚至还会出现教育工作者向学生请教的“前喻文化”现象。比如,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不少传媒专业的大学生充分利用专业技术优势生产战“疫”短视频,以“不在第一现场”的形式,传播中国战“疫”正能量,这些作品也正是高校开展网络思政教育的生动素材。
3.教育内容被碎片化传播和狂欢化表达。碎片化传播是新媒体融合发展背景下信息传递的现实特点,传媒类专业大学生在专业学习和训练中更容易受到碎片传播环境和思维的影响。而思政教育本身是一项系统性极强的育人工程,频繁产生的碎片传播内容和方式,会导致教育的内容被拆解,一旦拆解的方法和内容不当,反而会致使学生接受错误或片面的信息,网络思政教育话语的系统性和影響力就将弱化。
媒体的深度融合与开放让网络话语狂欢成为一种常态,该类专业大学生的专业属性难免会让他们成为话语狂欢表达的忠实粉丝,甚至成为原创者和传播者,而思政教育一旦卷入狂欢的表达语境,就会缺少应有的冷静和理性,育人的深度和效果会大打折扣。比如,语言仿造是为了达到某种特定表达效果而生产的语言临时运用形式,图像化、符号化表达是以直观动态的符号带给消费者视觉上的体验,这些形式如果随意运用到网络思政工作中,在一定程度上就会破坏教育的价值和目标,如网上对教材中爱国诗人杜甫的插图进行“多样化”设计,部分“穿越历史”的手法实则是亵渎中国文化、内心信仰缺失的表现。
二、传媒类专业大学生网络思政工作的现实目标
为了更有针对性地突破当前传媒类专业大学生网络思政工作存在的困境,高校应当充分认识到该类专业大学生网络思政工作目标的特质,既要在网络思政中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也要利用学生的专业素养提升网络思政的育人实效。
1.主体与客体有效互动。在全员育人的背景下,传媒类专业网络思政的主体仍然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客体是传媒类专业的青年学生。面对具备较强网络媒介素养的客体,主体首先应该在网络素养和媒介技术运用上不断夯实基础,努力达到与客体在专业上对话、在技术上交流的水平,增进客体对主体网络思政运用的专业认同,产生肯定性甚至赞许性心理反应,甚至能够主动参与网络思政工作体系设计、内容生产和传播推广的各个环节,促进思政教育内容和形式与客体的自身兴趣和专业发展相契合,进而获得权威的育人效果。
2.专业与思政相互赋能。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是贯穿教学体系、管理体系等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是其他体系的统领。既然传媒类专业具有较强的政治属性和意识形态色彩,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更应当在话语体系上相互赋能、系统推进。要持续发挥思政课程的主渠道作用,切实研究好思政课程与传媒类专业学生培养的契合点,在思政课堂教学中有效融入专业相关案例和元素,引领学生坚定信仰、厚植情怀。要突出挖掘专业理论和实践课程的思政元素,新闻学、传播学等系列专业理论课程的案例选择能够融入网络思政教育资源,第二、三课堂要搭建网络思政教育的实施平台。网络思政实践要反哺专业建设,把网络思政作为传媒类专业教学和研究的方向,开展课堂教学和科学研究,能够努力培养一批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网络思政工作人才。 3.育能与育心同频共振。网络思政对传媒类专业大学生而言,既是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形式,也不失为学生专业能力实践和综合素质提升的一种渠道。要吸引该类专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学校各级各类网络思政工作实践当中去,学生从需求侧出发参与网络思政项目策划和实施,运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提升网络思政育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同时,学生以此为平台将专业学习运用于实践,可以及时反思专业知识学习的不足,找准专业技能提升的方向,促进网络思政工作育能与育心同频共振。
三、传媒类专业大学生网络思政工作突破的着力点
面向传媒类专业大学生开展网络思政工作,要在牢牢把握学生培养根本任务的基础上,既从供给侧优化教育内容质量,也从需求侧引导学生主动介入,进而提升基于主体客体互动的网络思政育人效果。
1.培元深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传媒类专业兼具突出的意识形态属性,在人才培养中更要维护好、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培养社会主义传媒工作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根本目标。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上,应该把政治能力放在学生能力养成体系的第一位,并在学生专业教育中旗帜鲜明地讲清楚、说透彻。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程思政和第二、三课堂等各个环节中,全面融入理想信念教育、爱国爱党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内容,并在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的各个环节加大政治能力养成的考核标准,切实提升该类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修养。
网络思政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传播过程,作为网络思政的直接实施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扮演好“把关人”的角色,积极配合网络宏观调控相关部门,开展网络思政实践中的信息过滤工作,及时排除干扰信息或负面信息。当然,如果发现学生是负面信息内容和传播的直接参与者,应当及时开展教育惩戒,确保在坚定政治方向的原则问题上绝不动摇。
2.语境融通:网络思政主体顺势有为。在传媒类专业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的实践层面,作为教育实施的供给侧,思政教育工作者是网络思政的直接推动者,思政理论课教师是网络思政内容的设计者,专业课教师是网络思政的研究者和实践者。以上三类教师作为关键主体,除了要具备较强的课堂教学和日常思政教育能力之外,还应该在坚定政治认同、提升网络媒介素养、融入受教育者话语体系等方面久久为功。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把“政治要强”放在对新时代教师要求的首要位置,教师首先要坚定政治认同,充分利用多种学习形式夯实政治理论基础,培养较强的政治判断力和领悟力。面对传媒类专业学生,思政理论课教师、思政教育工作者要顺应媒体融合发展的大势,主动提升网络媒介素养和技术应用水平,该类专业的专业课教师要加强对思政理论课教师、思政教育工作者的业务指导和培训,从而多方形成合力,更专业地运用互联网思维和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网络思政。相关教师还要经常走近、走进传媒类专业大学生,搭建平等对话沟通的平台,在共同的语境中感受该类专业学生的思维特点、话语习惯,能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网络思政内容优化和传播推广。
3.沉浸体验:网络思政客体自觉融入。网络思政教育的效果评价要以受教育者的习得情况作为检验标准,其中至关重要的是该类学生的内心认同和主动融入。在瞬息万变的网络信息更迭环境中,要引导学生主动关注思政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让网络思政首先实现“得到关注”的目标。传媒类专业学生具备较强的网络思政素养和技术优势,教育主体要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网络思政项目建设,以此获得沉浸体验并增强基于劳动付出的成果认同。比如,在专业课教学中,显性或隐性设置网络思政实践环节,并把完成效果作为课程评价的考察部分;在社会实践或志愿服务中,搭建网络展示平台,学生关注国情社情、参与劳动服务等成果能够及时呈现;专业课教师联合思政课教师和思政教育工作者,建立网络思政工作室,吸引学生以研究或实践项目等形式参与,自主设置议题、确定内容、传播推广,指导教师全方位把关和指导,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能自觉主动融入思政话语体系。
当然,面向传媒类专业学生开展网络思政实践,沉浸体验效果还必须要高度关注学生个性特征和专业属性,尊重学生对碎片化传播和狂欢化话语表达的认同,更要充分了解学生当前“数字化生存”模式,恰当运用传播形式和话语表达形式,合理解构思政教育内容,努力达到既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育,又决不能陷入为了追求学生认同而导致思政教育效果在嬉笑怒骂中被消解的局面。
四、结语
高校传媒类专业开展网络思政教育实践工作有自己的专业特点,需要高校在牢牢把握网络思政工作的思想导向、价值导向和育人导向的基础上,高度关注该类专业学生的语境特点和差异化表达,促进主客体之间以自愿、开放的方式开展对话,不断提升融媒体时代传媒类专业大学生网络思政的育人效果。
作者单位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
本文系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校级“中特专项”科研项目“初心与使命意识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研究”(项目编号:KY2017ZTB04)的研究成果;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一流学科建设导向下地方高校传媒教育的发展迁移与价值坚守”(项目编号:203476)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梁庆婷.新媒体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研究[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7.
[2]吴琼.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3]费再丽,陈锦宣.论新闻传播类专业实施“专业思政”的几个着力点[J].传媒,2020(06).
[4]梁钦,蒲清平,肖国芳.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式演进与经验启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06).
【編辑:钱尔赫】
关键词:传媒专业 网络思政 立德树人
伴随着媒体融合的深入发展,网络思政越来越成为高校开展青年大学生思想引领和价值引导的重要形式和载体,如何结合学科专业属性和学生特点提升网络思政教育的针对性是摆在高校面前的重要课题。高校传媒类专业具有极为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该类专业学生大多既是当下媒体融合发展的深度体验者、学习者,更是未来网络传播的缔造者、发起人,因此对网络思政的内容建构、实施路径等都会有自己的认知与解读。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看,高校应该高度重视传媒类专业网络思政工作的个性特征,找准目前面临的困境、目标遵循和突破的着力点,以更好地培养一支高品质、高素质的未来传媒人才队伍。
一、当前传媒类专业大学生网络思政工作困境
面向传媒类专业大学生开展的网络思政教育,要充分考虑到该类专业的专业属性、学生特点和网络思政规律,目前来看该类专业大学生网络思政工作的困境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对网络思政工作期待更高。网络传播是传媒类专业学生学习和研究的主要内容,学生在网络媒介知识和技术素养上具有天然的专业优势。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大多数并非传媒类专业出身,相关的知识和技术往往先天不足,网络思政的运用难免会成为该类专业大学生评判的对象,比如,网文写作与推广、公众号建设、短视频平台运营、网络品牌工作室建设等经常被该类专业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用作案例进行评价。
在人才培养能力体系设计上,政治素质、社会素质、道德素质等思政教育的内容既是传媒类专业学生通识能力培养的要求,也是专业核心价值体系和知识素养培育的重要内容,这些在新闻评论、网络舆情分析、媒介伦理法规等课程中均会有理论或案例的直接呈现。因此,除了具备较强的网络知识素养外,传媒类专业大学生在思政教育的内容上也有比较深厚的认知积累,能够对热点事件、文化现象展开理性思考与批评,这对思政教育工作者开展网络思政的专业性、有效性和创新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语境共享带来话语表达权转移。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信息传播的速度、广度、深度都较弱,说话者往往能够独立自主占有、筛选、传播和分配信息,导致接收者获取的信息与真实情况不对等,更有利于思政教育内容的单向输入。然而,在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已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传媒类专业大学生在信息获取、缔造和传播上又具有天然的专业优势,相对于其他专业而言,他们和思政教育工作者更容易处在共同的语境当中,教育主体在网络思政中使用的素材、选择的方式往往也是学生关注的内容,传统教育语境下的单向输入格局受到了较大冲击。
因此,传媒类专业大学生作为网络思政教育话语的接收者,和思政教育工作者拥有更加接近对等的话语表达权。他们可以绕过说话者而直接在“信息自助餐厅”中获取甚至生产大量信息,直接冲击说话者的知识优先占有权、编码加工权,甚至还会出现教育工作者向学生请教的“前喻文化”现象。比如,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不少传媒专业的大学生充分利用专业技术优势生产战“疫”短视频,以“不在第一现场”的形式,传播中国战“疫”正能量,这些作品也正是高校开展网络思政教育的生动素材。
3.教育内容被碎片化传播和狂欢化表达。碎片化传播是新媒体融合发展背景下信息传递的现实特点,传媒类专业大学生在专业学习和训练中更容易受到碎片传播环境和思维的影响。而思政教育本身是一项系统性极强的育人工程,频繁产生的碎片传播内容和方式,会导致教育的内容被拆解,一旦拆解的方法和内容不当,反而会致使学生接受错误或片面的信息,网络思政教育话语的系统性和影響力就将弱化。
媒体的深度融合与开放让网络话语狂欢成为一种常态,该类专业大学生的专业属性难免会让他们成为话语狂欢表达的忠实粉丝,甚至成为原创者和传播者,而思政教育一旦卷入狂欢的表达语境,就会缺少应有的冷静和理性,育人的深度和效果会大打折扣。比如,语言仿造是为了达到某种特定表达效果而生产的语言临时运用形式,图像化、符号化表达是以直观动态的符号带给消费者视觉上的体验,这些形式如果随意运用到网络思政工作中,在一定程度上就会破坏教育的价值和目标,如网上对教材中爱国诗人杜甫的插图进行“多样化”设计,部分“穿越历史”的手法实则是亵渎中国文化、内心信仰缺失的表现。
二、传媒类专业大学生网络思政工作的现实目标
为了更有针对性地突破当前传媒类专业大学生网络思政工作存在的困境,高校应当充分认识到该类专业大学生网络思政工作目标的特质,既要在网络思政中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也要利用学生的专业素养提升网络思政的育人实效。
1.主体与客体有效互动。在全员育人的背景下,传媒类专业网络思政的主体仍然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客体是传媒类专业的青年学生。面对具备较强网络媒介素养的客体,主体首先应该在网络素养和媒介技术运用上不断夯实基础,努力达到与客体在专业上对话、在技术上交流的水平,增进客体对主体网络思政运用的专业认同,产生肯定性甚至赞许性心理反应,甚至能够主动参与网络思政工作体系设计、内容生产和传播推广的各个环节,促进思政教育内容和形式与客体的自身兴趣和专业发展相契合,进而获得权威的育人效果。
2.专业与思政相互赋能。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是贯穿教学体系、管理体系等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是其他体系的统领。既然传媒类专业具有较强的政治属性和意识形态色彩,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更应当在话语体系上相互赋能、系统推进。要持续发挥思政课程的主渠道作用,切实研究好思政课程与传媒类专业学生培养的契合点,在思政课堂教学中有效融入专业相关案例和元素,引领学生坚定信仰、厚植情怀。要突出挖掘专业理论和实践课程的思政元素,新闻学、传播学等系列专业理论课程的案例选择能够融入网络思政教育资源,第二、三课堂要搭建网络思政教育的实施平台。网络思政实践要反哺专业建设,把网络思政作为传媒类专业教学和研究的方向,开展课堂教学和科学研究,能够努力培养一批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网络思政工作人才。 3.育能与育心同频共振。网络思政对传媒类专业大学生而言,既是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形式,也不失为学生专业能力实践和综合素质提升的一种渠道。要吸引该类专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学校各级各类网络思政工作实践当中去,学生从需求侧出发参与网络思政项目策划和实施,运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提升网络思政育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同时,学生以此为平台将专业学习运用于实践,可以及时反思专业知识学习的不足,找准专业技能提升的方向,促进网络思政工作育能与育心同频共振。
三、传媒类专业大学生网络思政工作突破的着力点
面向传媒类专业大学生开展网络思政工作,要在牢牢把握学生培养根本任务的基础上,既从供给侧优化教育内容质量,也从需求侧引导学生主动介入,进而提升基于主体客体互动的网络思政育人效果。
1.培元深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传媒类专业兼具突出的意识形态属性,在人才培养中更要维护好、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培养社会主义传媒工作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根本目标。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上,应该把政治能力放在学生能力养成体系的第一位,并在学生专业教育中旗帜鲜明地讲清楚、说透彻。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程思政和第二、三课堂等各个环节中,全面融入理想信念教育、爱国爱党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内容,并在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的各个环节加大政治能力养成的考核标准,切实提升该类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修养。
网络思政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传播过程,作为网络思政的直接实施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扮演好“把关人”的角色,积极配合网络宏观调控相关部门,开展网络思政实践中的信息过滤工作,及时排除干扰信息或负面信息。当然,如果发现学生是负面信息内容和传播的直接参与者,应当及时开展教育惩戒,确保在坚定政治方向的原则问题上绝不动摇。
2.语境融通:网络思政主体顺势有为。在传媒类专业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的实践层面,作为教育实施的供给侧,思政教育工作者是网络思政的直接推动者,思政理论课教师是网络思政内容的设计者,专业课教师是网络思政的研究者和实践者。以上三类教师作为关键主体,除了要具备较强的课堂教学和日常思政教育能力之外,还应该在坚定政治认同、提升网络媒介素养、融入受教育者话语体系等方面久久为功。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把“政治要强”放在对新时代教师要求的首要位置,教师首先要坚定政治认同,充分利用多种学习形式夯实政治理论基础,培养较强的政治判断力和领悟力。面对传媒类专业学生,思政理论课教师、思政教育工作者要顺应媒体融合发展的大势,主动提升网络媒介素养和技术应用水平,该类专业的专业课教师要加强对思政理论课教师、思政教育工作者的业务指导和培训,从而多方形成合力,更专业地运用互联网思维和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网络思政。相关教师还要经常走近、走进传媒类专业大学生,搭建平等对话沟通的平台,在共同的语境中感受该类专业学生的思维特点、话语习惯,能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网络思政内容优化和传播推广。
3.沉浸体验:网络思政客体自觉融入。网络思政教育的效果评价要以受教育者的习得情况作为检验标准,其中至关重要的是该类学生的内心认同和主动融入。在瞬息万变的网络信息更迭环境中,要引导学生主动关注思政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让网络思政首先实现“得到关注”的目标。传媒类专业学生具备较强的网络思政素养和技术优势,教育主体要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网络思政项目建设,以此获得沉浸体验并增强基于劳动付出的成果认同。比如,在专业课教学中,显性或隐性设置网络思政实践环节,并把完成效果作为课程评价的考察部分;在社会实践或志愿服务中,搭建网络展示平台,学生关注国情社情、参与劳动服务等成果能够及时呈现;专业课教师联合思政课教师和思政教育工作者,建立网络思政工作室,吸引学生以研究或实践项目等形式参与,自主设置议题、确定内容、传播推广,指导教师全方位把关和指导,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能自觉主动融入思政话语体系。
当然,面向传媒类专业学生开展网络思政实践,沉浸体验效果还必须要高度关注学生个性特征和专业属性,尊重学生对碎片化传播和狂欢化话语表达的认同,更要充分了解学生当前“数字化生存”模式,恰当运用传播形式和话语表达形式,合理解构思政教育内容,努力达到既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育,又决不能陷入为了追求学生认同而导致思政教育效果在嬉笑怒骂中被消解的局面。
四、结语
高校传媒类专业开展网络思政教育实践工作有自己的专业特点,需要高校在牢牢把握网络思政工作的思想导向、价值导向和育人导向的基础上,高度关注该类专业学生的语境特点和差异化表达,促进主客体之间以自愿、开放的方式开展对话,不断提升融媒体时代传媒类专业大学生网络思政的育人效果。
作者单位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
本文系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校级“中特专项”科研项目“初心与使命意识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研究”(项目编号:KY2017ZTB04)的研究成果;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一流学科建设导向下地方高校传媒教育的发展迁移与价值坚守”(项目编号:203476)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梁庆婷.新媒体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研究[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7.
[2]吴琼.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3]费再丽,陈锦宣.论新闻传播类专业实施“专业思政”的几个着力点[J].传媒,2020(06).
[4]梁钦,蒲清平,肖国芳.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式演进与经验启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06).
【編辑:钱尔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