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2012》:技术欲望和工具理性对人类未来的判决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hl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2012》推崇技术和工具的超级拯救力量,对物的崇拜是影片宣扬的人类免除亡族灭种的唯一必要条件,技术信仰取代精神信仰,"物"高于"人",技术越是复杂,其俘获人心的手段越是高明,其不证自明的工具理性越具有绝对真理的外形。在技术分工的前提下,工具理性和实用主义顺利媾和;方舟乌托邦是建立在技术权力之上的官僚制;数字化、影像化、时钟化的技术符号象征着主体对于工具理性的崇拜。那些对技术不信任、怀疑甚至心存反技术想法的角色,《2012》给其的判决书是死亡。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当前德育的不良现状的分析,揭示其主要根源,并提出了改变这种现状的具体措施。
为了帮助大家正确认识热点难点问题的现状和原因,了解党和政府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举措,更好地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为实现"小康梦""两型梦""崛起梦"积聚正能量,第12期"本期话题"继续推出
本文从约翰·密尔的言论自由观出发,阐述言论自由在获取真理、发展个性、健全民主制度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而证明保障言论自由的必要性。文章还介绍了密尔关于言论自由
“自古有所谓‘为官发财,应当两道’。既然担任了公职,为公众服务,就要断掉发财的念想。”李克强总理在记者见面会上的这个表态,与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千万不要既想当官又想发财
一个消费盛行的国度,不可能涵养真正的现代文明:一个艰苦奋斗的政党,必须懂得成由俭败由奢的道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任重道远,要靠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胼手胝足艰苦奋斗,厉行勤俭节约
忘不了2013年1月17日,那是为杨建一送行的日子。就在这天,我经历了新化有史以来最悲壮的场面:数万群众从四面八方自发赶来,迎着凛冽的寒风,站在从新化县殡仪馆到杨建一老家的道路
彻底的批判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一文中,马克思通过对宗教的批判、对德国现行制度的批判和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提出了人的解放
“我还要上诉。”日前,“上访妈妈”唐慧诉永州市劳教委案被一审驳回,走出法庭之后,她掩面而泣,说出了自己的心愿。作为一位母亲,今天的唐慧无论对女儿的不幸经历多么痛心疾
2012年6月8日,我国花卉学泰斗陈俊愉先生辞世,享年95岁。这位老人用半个世纪的奋斗终结了一个自然现象———自古梅不过黄河。同时,陈老也以躬身实践启发我们:以花为伴寿自高
党的十八大描绘的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不仅是一个生态文明的概念,而且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为此,经湖南省委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