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性通法:运算律教学的核心价值(一)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ny03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运算律教学的核心是对运算律本身的理解,对其“通性通法”的理解。“什么是交换律”“交换律为什么存在”“如何借助不完全归纳法得出交换律却又体验到科学性和严密性”,这些都是要明晰的核心问题。
  【关键词】交换律 通性通法 价值
  运算律是运算固有的性质。从自然数集—整数集—有理数集—实数集—复数集,在数系的扩展中自然数的“基本运算律”依然保持有效。因此,基本運算律被称为“数与代数”领域的“通性通法”。学生是先学会了运算再概括运算律的,这就不得不思考:已经熟悉了这些运算,为什么还要概括出运算律?
  如“交换律”,含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学生在理解加法、乘法的意义时就深入感知交换律,在加法、乘法的运算及相关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也一次次接触交换律,那么到了四年级,交换律学习的价值是什么?仅仅为了简便运算?仅仅为了发现有这样一个规律存在?显然不是。运算律实质上是一个数学定理,具有“若P则Q”假言命题的形式,呈现的是运算的逻辑基础,蕴含着合情推理的过程。因此,运算律教学的核心是对运算律本身的理解,对其“通性通法”的理解。
  一、通性通法视域下的课前三问
  统观交换律的教学设计,先思虑三个问题。
  (一)是纳入结合律以便更好地体验“简算”为上,还是只纵向感悟交换律?
  有不少交换律研究课,在练习环节放入了类似“25×73×4与25×4×73”的计算简便与否的对比,让学生感受运用交换律带来的简捷,达成交换律“有用”的感知目的。
  但是,运算律是运算固有的性质,并非需要“有用”来体现它的存在。数学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其规律的广泛适用性。运算律的价值,主要是理论上的,即理论上分析数及其运算的性质,其核心是对运算律本身的理解。至于将运算律用于简便运算,那不是运算律最主要的意义。事实上,简便运算本身的价值也不只是使运算简便,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是它重要的价值,如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因此,交换律作为运算律的第一课时,应该让学生扎实地感受到交换律是一种怎样的“存在”,理解这个“存在”的“通性通法”,至于它的应用价值完全可以置后到后续的简算练习中去达成。
  (二)是否要从“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变成“交换几个加数的位置”?
  不少课上,教师在练习之前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将“两个数相加、相乘”拓展到“几个数相加、相乘”。气氛活跃的课堂里,学生还能大胆质疑交换律的“两个数”,利用等式1 2 3=1 3 2,1×2×4=2×4×1完成对交换律的“修正”——从“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变成“几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学生的确会生成这样的疑问,“1 2 3=3 1 2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可加法交换律说的是‘两个数相加’,这该怎么解释?”
  不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对交换律内涵的理解就是浅层次的。学生需要对三个数进行重新建构,体会三个数相加其实就是两次和的过程,这一过程重新建构的核心是对“加数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内涵的理解。
  (三)如果只学加法、乘法交换律,是否需要去求证除法、减法交换律?
  学生在学习完加法交换律后,他们往往能自发地联想到“会不会有乘法交换律、除法交换律、减法交换律”,这是因为他们在之前的运算中积累下了大量的经验。笔者选择了60位学生,只教学加法交换律的知识然后进行后测:我们已经学习了加法交换律a b=b a。1.你认为乘法有交换律吗?2.如果有,你觉得乘法交换律可以怎么表示?
  [60个人参加问卷,根据加法交换律,判断是不是有乘法交换律 “判断有”56人,占93.3% “判断没有”4人,占6.7% 用具体例子表示15人 用字母表示30人 其他类的,如用语言表述11人 2人是空白的,什么都没填写 1×2=2×1
  6×4=4×6
  80×60=60
  ×80
  …… a×b=b
  ×a 左右换乘后,等于后也是左右换一下 2人,一个认为没有,一个认为没有却写着:a×b=b×a ]
  可以发现,学生基本能从加法交换律迁移到乘法交换律,但并不理解字母式表示的意义,说明学生缺少一个归纳和概括的感悟过程。因此,学生需要站在加法交换律的基础上经历类推的过程,在举例、证明、辩论等活动中真正理解乘法交换律,并否定除法交换律和减法交换律的存在。
  二、交换律“通性通法”的两个“为什么”
  (一)交换律为什么存在?
  从科学的角度而言,学习交换律首先要思考交换律为什么存在。各版本教材提到交换律,有的从问题引入,如人教版和苏教版的乘法交换律,先呈现问题引出一个乘法等式,然后举例归纳;有的直接从数学内部引入,如北师大版,让学生观察式子后照样子写,然后根据大量例子归纳出交换律的成立。
  至于为什么可以交换,教材没有从本源上说清道理。数学上到底是怎么证明交换律的呢?
  1.数学上的证明
  (1)借用“自然数的加法”定义即集合的概念
  在小学数学里,通常是通过一些具体问题的计算,例如“3只苹果和2只苹果合在一起,一共有几只苹果”来说明自然数加法的意义。这实质上已经渗透着两个自然数的加法与把两个有限集合并成一个集合这两者之间的联系。设A和B是两个不具有公共元素的有限集合,它们的基数分别是a和b,把A和B的元素并在一起组成一个集合C,C叫作集合A和B 的并集,记作A∪B=C,C的基数是c,叫作a、b的和,记作a b=c。求两个加数的和,就是加法。从这个定义,还可以推出加法的一个基本性质:把集A和集B合并时,无论是把集B的元素添加到集A中去,还是把集A的元素添加到集B里去,结果总是一样的,所以A∪B=B∪A。由此可知,a b=b a。
  (2)借用演绎推理的方法,给出严格的方法证明
其他文献
【摘要】本研究运用《婴幼儿学习环境评量表(第三版)》对浙江省6个地区31所0~3岁婴幼儿托育机构的48个托班的托育质量进行调查,发现浙江省托育机构总体质量达到最低要求,但仍有待提升;不同举办类型托育机构的托育质量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等级幼儿园托班的托育质量不存在显著差异。研究者据此提出相应建议,以促进0-3岁婴幼儿托育机构质量提升。  【关键词】浙江省;0~3岁婴幼儿;托育机构;《婴幼儿学习环境评量
【摘 要】课堂生成性资源从产生的形态上看,可以分为“问题式”和“结论式”两大类。要有效把握这些资源并得以充分利用,必须加以分类处理,并寻找到合适的时机巧用,在应对“问题式”生成资源时,教师可以因势利导,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在处理“结论式”生成资源时,则可以引发学生进行思辨,从而加深对教学内容的正确理解。由此,数学课堂教学才能变得有效和丰富多彩。  【关键词】问题式生成资源 结论式生成资源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让学生经历和体验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从而使学习活动更具效率,笔者以为,要实现这一目标,科学的教学导入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下面笔者以“乘法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乘法的
【摘 要】“转化思想”就是将未知解法或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观察、分析、联想、类比等思维过程,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变换,化归为已知知识范围内已经解决或容易解决的问题方法的数学思想。在教学中,教师重视渗透转化思想,通过不断的转化,把不熟悉、不规范、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熟悉、规范、简单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结构与脉络,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的本质。  【关键词】立体图形 转化思想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各知识
【摘 要】人教版教材二年级设置“推理”單元教学,通过调查发现,学生能够得到正确结论,但推理的思维过程不清晰。本单元内容归属于演绎推理的范畴,教材意图通过具体的例子使学生经历得到“非A即B”的简单推理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应基于经验,利用表征,引导学生感悟“非A即B”的推理过程。进一步借助情境体会从“不能”到“能”,经历转化“非A即B”的过程。  【关键词】演绎推理;非A即B;表征  推理是数学的基本
【摘 要】人教版教材中“你知道吗”小栏目所包含的数学史料,如果在教学中恰当地加以利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沟通知识间的联系,丰富数学概念的内涵,渗透数学文化。  【关键词】除号;数学文化;除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文化作为教材的组成部分,应渗透在整套教材中。”人教版教材有机渗透了数学文化内容,开辟了“你知道吗”栏目予以体现。如何挖掘教材中的这一内容,让数学文化
我在高中时体育特别差,跑1000米都很要命,从来都是不及格。到了清华之后,第一节体育课,老师告诉我们每年要测3000米长跑,跑不过不许毕业,取消推研资格。怎么办?于是每天晚上10:30,我们的自习教室关门,操场上的人就多起来了。跑半个小时再回寝室继续学习,练了一个学期,我瘦了20公斤,最后考试的时候我仅用了12分56秒就跑下了3000米,我们班最胖的人也在15分钟以内跑完了。清华校训“自强不息”给
【摘 要】小数可以看成是十进分数的特殊形式,在认识小数的时候要加强小数与十进分数的联系,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通过分母为10的分数来认识小数。通过分数来认识小数对学生来说存在困难,此阶段学生所学的分数仅表示“部分与整体关系”的意义,学生认识的只是分数的形式,其认知结构中并没有作为“数”存在的分数,因此无法真正建立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关联。在形式上建立的这种联系可能导致两种对小数认识的迷思:一是认为只要取
【摘 要】从运算看,一年级数学中的“解决问题”不是加就是减,有的学生会用猜的方式来写算式。厘清数量关系是低年级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难点,是教师在教学中要加以突破的重点。突破的方向是把“内隐”的思考过程“显性化”,通过“说”“演”“画”“编”等手段,让学生想的过程变得可听、可视、可触摸,促进学生基本数量关系的掌握以及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初步获得。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段;解决问题;显性化  “问题解决”
“四则运算”单元的重新定位与设计  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推进,数学课程的内容也在不断地进行增删或调整。同时,由于课程理念与课程目标的更新,使得同样的课程内容在教学目标的设定、学习材料的选择、学习活动的组织上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教育部2013年审定的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就是这样的典型。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邵汉民与他的团队一起,从教材比较、课程定位与策略迁移等视角,对本单元回归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