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讲述“中国梦”看中西方传媒报道的异同

来源 :对外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5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本期选取美国《新闻周刊》和新华社两篇关于“中国梦”的文章,通过分析它们不同的解读来看中西方媒体报道的差异。
  2012年11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结束刚刚十余天,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参观结束后,习近平总书记阐释了他心目中的“中国梦”——“何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因为这个梦想,它凝聚和寄托了几代中国人的一种夙愿,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它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一种共同期盼。”
  习总书记的一番讲话,在媒体和民众间掀起了解读中国梦,徜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热潮,但是在外媒看来,“中国梦”的提出也伴随着中国的崛起、强国之路,他们担心的是中国的“梦想”到底意在何处?笔者通过对《新闻周刊》和新华社对“中国梦”的分别解读浅谈中西方媒体报道的差异,希望能够对中国新闻的对外报道提供一些启发。
  受众需求不同
  新华社的《为中共新高层履新一个月喝彩》和《新闻周刊》的《中国的伟大梦想》在材料的选取上,都对中共新领导集体履新一个月以来的政策和出台的措施进行解读,比如以“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出台代表的亲民作风的兴起,反腐问题,以及中国未来的外交政策。但新华社稿件关注更多的是民众对新领导人的称赞和期待,比如期待“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期待官员为民众做实事做好事。而《新闻周刊》关注的是“中国梦”在当下东海南海局势紧张的局面下,中国的强国梦的提出会不会是一个新的不安定因素。
  除《新闻周刊》外,英国的《经济学人》杂志也以《崎岖的复兴之路》为题历数了中日钓鱼岛之争、中越中菲南海争端、中国海南“登船检查”新政策和中国新护照引发的东南亚各国抗议等。文章称,“中国这种不加掩饰的对民族复兴和祖国强大的渴望给邻国造成了一个错误的印象,在这种环境下,我们可以从中国的一系列活动中了解到,这已经使亚洲各国陷入一种紧张的氛围中。”另外《时代周刊》还在《日本向右》的文章中表达了对中日两国局势担忧,文章认为,“重建日本的理念和中国复兴何其的相似。”
  两相对比,不难看出,虽然“中国梦”对中国人来说更多代表民生的改善,综合国力的增强以及民族的尊严,但是外媒更侧重从国际和地区事务以及国际经济政治秩序来解读“中国梦”,造成这一差别的表面原因是受众的关注度不同,其背后的深层诱因是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差别。这给我们对外报道带来的启示就是,既要了解国内舆情民意,又要能超越国内的舆情民意,洞悉海外受众的关切,在报道中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对外报道的特殊性,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要落入宣传和自说自话的俗套,对内报道叫好叫座的,对外报道原样复制很有可能强化海外的芥蒂和猜测,还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必须尊重对外报道的客观规律,肩负起对外答疑解惑的职责,否则就会“空谈误国”。
  讲故事中的议题设置
  我们知道,美国正是通过其“美国梦”中强调个人努力就能成功和实现个人价值吸引了全世界优秀人才,那么“中国梦”如何改变普通中国人的命运呢?从人物人手,小处着眼,化抽象为具象是西方传媒就重大主题主动进行议题设置的主要手段,但是因为舆论导向性不同,中西方媒体同样以讲故事的表达方式却论证了截然不同的主题,这反映了我们在对外传播过程中面临的巨大意识形态差异。
  习总书记在十八次一中全会后和记者见面的讲话中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种言辞质朴、相当具象化的指标为国内外宣媒体描绘“中国梦”提供了生动的引语。
  但是西方媒体在阐述“中国梦”时却是突出普通中国人面临的诸多困境和挑战。比如,《新闻周刊》年度特刊的这篇文章就选取了几对外来打工人员群体中的新婚夫妇。突出他们当前的生存状态,描写其丰富的内心情感,他们的所得所乐,他們的困难和他们的梦想。
  由于“讲故事”的特写性报道并非硬消息,记者的倾向性对稿件内容的选择有很大影响,这就为舆论塑造提供了很大的空间,虽然讲故事目前已成为国内媒体对外传播中普遍采用的策略,但是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千万不能为了祖国好而只讲正面故事,不提问题和挑战,否则即便是讲了故事也有以偏概全之嫌,难以具有说服力。
  千方百计增强贴近性
  外媒在解读“中国梦”时对报道对象的选择是很挑剔的,他们总是从国内受众熟悉的事物人手,使海外读者觉得发生在中国的新闻与自己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最近《纽约时报》就以富士康作为解读中国“世界工厂”变化的企业样本。一篇题为《中国电子产品加工厂的变化》的文章,从成都富士康的一名员工蒲晓兰(音)做工时坐的凳子由没有靠背换成了有靠背的入手,写了富士康改善员工工作条件的积极变化。日常报道中,像富士康这样的企业其实是值得我们持续关注的采访对象,动辄数十万的员工,富有梦想的年轻人,与世界各地消费者发生密切联系的生产线……这些都为对外报道中国提供了鲜活的素材,也为研究中国转型期面临诸多挑战提供了重要的视角。
  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明确强调了今后十年是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重要的机遇期,要求必须坚持深化改革,不断优化社会内部结构,真正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要避免自说白话的尴尬,引起海外受众的兴趣,我们就需要寻找海外受众感兴趣的符号,强调国际视野。
  过去几年,中国在能源消费、制造业能力和主要工业品产量上已经全面超越世界上主要大国,伴随着中国大国崛起战略的提出,中国也接连不断提出了“和平崛起”和“做有责任感的大国”的概念,但一直以来,西方媒体对我国的认识还是“邪恶巨龙”的形象。有人说,这是西方媒体受意识形态和冷战思维的影响,但长期以来的这种对中国的描绘已经在西方读者中生根发芽,难以通过简单的一个口号来改变。英国《金融时报》在社论里指出,外国人对中国的印象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混合体:中国的历史、政策、文化、产品以及外国人所接触到的每一个中国人。
  由此可见,要把所有这些文化的碎片、现实的符号、情感的律动统一成一个象征体,并不是一项很容易的任务。随着全球经济危机的继续,欧美经济持续疲软,美国梦的退却,中国人看到了自己的机会,正如世界看到了中国的威胁。因此,在国家形象塑造上,对外传播面临的挑战只会更加艰巨,而唯有实事求是,尊重新闻规律才有益于我们的祖国更好地把握战略机遇期。
  责编:谭震
其他文献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自测健康已成为健康评价的一种主要方式,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是根据我国实际情况研制的一种本土化的健康评价工具,自1998年研制成功后得到了广泛的应
在孩子们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风景中,还有一道别样的风景,那就是读“作文选”。尽管说读“作文选”,对有些家长和老师来说可能有些功利色彩,甚至有时因为使用不当,还可能带来一些学
期刊
<正>痛经是临床常见病症,女性正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则剧痛晕厥者,称为"痛经",亦称"经行腹痛"。中医药在功能性痛经的治疗上有其独特优势,临
通过对新型环保低汞触媒与普通高汞触媒的试用对比,揭示了新型环保低汞触媒的优势与劣势。叙述了目前在氯碱化工行业新型环保低汞触媒的开发应用的意义及将来的发展趋势。
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是城区开发建设的形势、贯彻环境保护的理念和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的要求,本文所述的一体化综合池很好的解决了在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中所遇到的用地紧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MP)冲击治疗对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患者血清中IL-23和IL-17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4例RRMS患者(RRMS组)及20例神经系统非炎性疾病患者(NIDNS组),采用ELISA方
本文旨在通过桥山林区次生林经营类型的划分,阐明各类型的经营措施,为桥山次生林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对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历年来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分析,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游客不了解路况、缺乏野外生存经验、高山区通讯设施不健全、野外救援难度大.提出了太白山自然保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马丽蓉教授在《西方霸权语境中的阿拉伯—伊斯兰问题研究》中提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为什么在中阿开启外交关系50多年后的今天,中国在阿拉伯伊斯兰世界的形象没有更加清晰,反而更加模糊了?的确,在中阿关系重要性日益凸显的今天,虽然普通阿拉伯民众和很大一部分社会精英对中国怀有好感并充满好奇,但实际上又对中国缺少最基本的了解,正是由于缺乏了解加之西方传媒的舆论引导,他们对中国的价值观念
当前,互联网时代正在向移动互联网时代转变,未来传媒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决胜关键,取决于现在传媒人以及行业管理者的想象力。今年1月在京召开的第十届亚洲传媒论坛以“悟&#183;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