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芒”一词是苏教版国标本二年级上册《夕阳真美》一课中的生词,词义颇为抽象,而“芒”字又是生字,如何才能让学生理解呢?且看一位教师的教学——
细节再现
教学中,王老师让学生初读课文,引出“太阳已经西斜,收起了刺眼的光芒”这句话后,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芒’吗?”学生摇头回答:“不知道。”于是,教师出示两幅带有“芒”的植物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在学生观察图片后,教师问:“你们发现什么是‘芒’呢?”学生纷纷举手,有的学生说:“芒像针”;有的学生说:“芒就是像刺一样的东西”;有的学生说:“芒就是像针一样的东西”;还有的学生说:“芒是尖尖的东西”……教师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后,总结道:“芒就是某些禾本科植物籽食外壳上长的细刺,所以‘芒’是什么偏旁呀?”“草字头。”学生齐声答道,并跟着教师书空。“那么,什么样的光叫‘光芒’呢?”教师顺势提问。许多学生迅速举手,有的说:“那样的光很刺眼睛”;有的说:“那样的光很强烈”;还有的说:“那样的光,人看了睁不开眼睛”……学生的发言很形象,足可以看出他们已经理解了“光芒”一词的意思。然后,在此基础上,王老师引导学生想象“太阳已经西斜,收起了刺眼的光芒”后的情景,并出示图片让学生进行直观感受,进而指导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细节解读
识字、学词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在实际教学中,抽象性词语的学习往往是教学的难点,教师的处理也常常呈现出概念化的倾向。但在上述教学环节中,教者对“光芒”这一抽象性词语的教学却显得水到渠成。从中我们不难发现,教者的教学内容大致分为两块:一是学习“芒”字,二是理解“光芒”。从教学过程的推进来看,教者先是借助图片引导学生理解“芒”的本义,然后相机点拨“芒”的偏旁,让学生把握字形,最后引导学生理解“光芒”一词的意思。这一过程的推进符合了三条重要的规律:
1.把握汉字演变规律。教者很好地把握了汉字由具象向抽象演变,由象形字向形声字发展,而字义由本义向引申义拓展的规律。紧紧抓住“针状物”这一关键点,从图片人手,引导学生认识“芒”的外形特点——“针状”,理解“芒”的本义,然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了解字形,进而引导学生理解“光芒”的意思。这样,不仅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了解了汉字的演变规律,而且有利于学生掌握识字、解词的方法。
2.符合儿童认识规律。由于低年级学生的阅历和生活经验的不足,词语储备的不丰富,以及抽象思维能力的薄弱,造成了他们对词语感知和理解不够深入。教者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选取了带有“芒”的植物,并尽可能的放大其中的“芒”,以求凸显出不同植物之间的共同点,让学生能够充分关注“芒”,给学生的发现提供了土壤,便于学生发现和把握“芒”的关键性特征。这样,学生对“芒”的理解就非常直观,有利于学生把这样的发现迁移到对“光芒”的理解中。这符合了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顺应了学生由形象到抽象的认识规律。
3.顺应言语发展规律。识字、学词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呢?是在于通过识字、学词促进学生言语能力的发展。因此,在课堂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创设机会,让学生通过言语运用来实现自己言语系统的建构,以求最大限度地促进自身言语能力的发展。当学生在发现的基础上,运用已有的经验和言语作出阐释时,学生便自我建构起了对“芒”的认识,并与图像一起鲜活地成为了学生自身言语系统的一部分。而当学生建构起了对“芒”的认识之后,教者又一次启发学生进行言语运用:“那么,什么样的光叫‘光芒’呢?”这样的提问,有利于学生进行言语表述,这样的表述则是学生对“光芒”一词的主动建构,是儿童式的解释。而这一次的意义建构正是建立在学生对“芒”的情境式的理解之上的,是学生言语系统的再一次自我建构,学生的言语能力就在这一次一次的自我建构中得到了提升。
(作者单位:江都市实验小学建乐校区)
细节再现
教学中,王老师让学生初读课文,引出“太阳已经西斜,收起了刺眼的光芒”这句话后,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芒’吗?”学生摇头回答:“不知道。”于是,教师出示两幅带有“芒”的植物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在学生观察图片后,教师问:“你们发现什么是‘芒’呢?”学生纷纷举手,有的学生说:“芒像针”;有的学生说:“芒就是像刺一样的东西”;有的学生说:“芒就是像针一样的东西”;还有的学生说:“芒是尖尖的东西”……教师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后,总结道:“芒就是某些禾本科植物籽食外壳上长的细刺,所以‘芒’是什么偏旁呀?”“草字头。”学生齐声答道,并跟着教师书空。“那么,什么样的光叫‘光芒’呢?”教师顺势提问。许多学生迅速举手,有的说:“那样的光很刺眼睛”;有的说:“那样的光很强烈”;还有的说:“那样的光,人看了睁不开眼睛”……学生的发言很形象,足可以看出他们已经理解了“光芒”一词的意思。然后,在此基础上,王老师引导学生想象“太阳已经西斜,收起了刺眼的光芒”后的情景,并出示图片让学生进行直观感受,进而指导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细节解读
识字、学词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在实际教学中,抽象性词语的学习往往是教学的难点,教师的处理也常常呈现出概念化的倾向。但在上述教学环节中,教者对“光芒”这一抽象性词语的教学却显得水到渠成。从中我们不难发现,教者的教学内容大致分为两块:一是学习“芒”字,二是理解“光芒”。从教学过程的推进来看,教者先是借助图片引导学生理解“芒”的本义,然后相机点拨“芒”的偏旁,让学生把握字形,最后引导学生理解“光芒”一词的意思。这一过程的推进符合了三条重要的规律:
1.把握汉字演变规律。教者很好地把握了汉字由具象向抽象演变,由象形字向形声字发展,而字义由本义向引申义拓展的规律。紧紧抓住“针状物”这一关键点,从图片人手,引导学生认识“芒”的外形特点——“针状”,理解“芒”的本义,然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了解字形,进而引导学生理解“光芒”的意思。这样,不仅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了解了汉字的演变规律,而且有利于学生掌握识字、解词的方法。
2.符合儿童认识规律。由于低年级学生的阅历和生活经验的不足,词语储备的不丰富,以及抽象思维能力的薄弱,造成了他们对词语感知和理解不够深入。教者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选取了带有“芒”的植物,并尽可能的放大其中的“芒”,以求凸显出不同植物之间的共同点,让学生能够充分关注“芒”,给学生的发现提供了土壤,便于学生发现和把握“芒”的关键性特征。这样,学生对“芒”的理解就非常直观,有利于学生把这样的发现迁移到对“光芒”的理解中。这符合了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顺应了学生由形象到抽象的认识规律。
3.顺应言语发展规律。识字、学词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呢?是在于通过识字、学词促进学生言语能力的发展。因此,在课堂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创设机会,让学生通过言语运用来实现自己言语系统的建构,以求最大限度地促进自身言语能力的发展。当学生在发现的基础上,运用已有的经验和言语作出阐释时,学生便自我建构起了对“芒”的认识,并与图像一起鲜活地成为了学生自身言语系统的一部分。而当学生建构起了对“芒”的认识之后,教者又一次启发学生进行言语运用:“那么,什么样的光叫‘光芒’呢?”这样的提问,有利于学生进行言语表述,这样的表述则是学生对“光芒”一词的主动建构,是儿童式的解释。而这一次的意义建构正是建立在学生对“芒”的情境式的理解之上的,是学生言语系统的再一次自我建构,学生的言语能力就在这一次一次的自我建构中得到了提升。
(作者单位:江都市实验小学建乐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