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个角度探寻诗歌的情感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chen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言志,“志”即情感,是一首诗歌的灵魂。2015年高考全国15套试卷有11家考查了情感。那么,如何探寻诗歌的情感呢?
  一、标题乃是诗歌情感的风向标
  古诗词中有大量即事作品,所涉事情常常在文题中体现出来,作者的思想情感和观点态度也由此可以推知。所以在回答思想情感类题型时应首先看清题目是否有助于答题。
  例1 (2015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9题。
  月 圆①
  [唐] 杜 甫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②。
  未缺③空山静,高悬列宿④稀。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注:①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流寓夔州时所作。②绮逾依:这里指(席子上的)光彩更加柔美。③未缺:指月圆。④列宿:众星。
  9.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4分)
  解析:这首诗的题目“月圆”二字对解读诗歌的情感大有帮助。因为中国人最看重月亮,最讲究团圆。“月到中秋分外明,人到佳节倍思亲”,月圆人不圆是旅居在外的游子最大的心头之痛,本诗中的杜甫即是如此。由诗歌尾联中的“故园”二字就可以看出作者是在想象家乡松树和桂花的情态,这应该是虚写;而“万里共清辉”的景象实中有虚,眼前清辉是实写,故园清辉是虚写。这样虚实结合,把诗人寄居异乡思念故乡的情感就表达了出来。
  例2 (2015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
  刘禹锡
  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
  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
  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
  莫言堆案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注:堆案:堆积案头,谓文书甚多。
  (3)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3分)
  解析:题目中有“新居”二字,说明朋友刚刚乔迁新居。从人之常情的角度讲,诗人当然得送上自己的祝贺了,诗歌字里行间透露出了意味深长之“意”、之“情”、之“感”。根据“认得诗人在此间”,可以看出作者对窦员外的恭维之意和向往之情;作者和窦员外都喜欢诗歌,都喜欢闲适,可以看出他们志趣相投。
  二、看作者是否为自己所熟悉的诗人
  文学史上大多数知名诗人、词人在一定的历史时期由于特殊的经历会在创作上形成较为稳定的思想情感和观点态度。同学们应根据平时所学对名家诗词作品反映的思想内容加以归纳、总结与积累来帮助自己判别、解答此类题目。
  例3 (2015福建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秋夜纪怀
  [宋] 陆 游
  北斗垂莽苍,明河①浮太清②。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
  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还思散关③路,炬火驿前迎。④
  注:①明河:银河。②太清:指天空。③散关:即大散关。④炬火驿前迎: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
  (2)三、四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3分)
  解析:此诗为陆游所作,问诗人的情怀,就是问陆游的理想报负。南宋就那么几个爱国诗人,所以学生对陆游的情怀不可能不了解。第三联写秋夜病卧,天气渐凉,在半梦半醒之间诗歌写成;第四联则写诗人不忘大散关,尤其念念不忘大散关的战斗生活。由此可看出诗人是多么想重返战场,报效国家啊!
  三、凡有注释绝对重要
  题注是作者创作诗词时,用以交代创作的缘由,写作的背景等。尾注由出题者根据解题需要附加的注释,用以帮助考生了解作者、时代背景、文中典故或是关键词意义等。扣住诗词的题注、尾注对解读作者的思想情感和观点态度大有裨益。
  例4 (2015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9分)
  雨过至城西苏家
  [宋] 黄庭坚
  飘然一雨洒青春,九陌净无车马尘。
  渐散紫烟笼帝阙,稍回晴日丽天津。
  花飞衣袖红香湿,柳拂鞍鞯绿色匀。
  管领风光唯痛饮,都城谁是得闲人?
  注: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黄庭坚时任秘书省校书郎。是年,长期贬谪外放的苏轼被授予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要职。
  (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解析:本诗的注释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它对我们有很好的提醒作用。苏轼一生在政治上经常受打击,偶有重用,自然高兴,而黄庭坚作为苏轼的学生兼好友,自然也为他高兴。这样就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诗主要描写了雨过天晴后诗人到苏家途中看到的景色,如红花沾雨、柳色葱翠等。诗人这样写一方面表达了自己喜悦的心情,另一方面也表达出忙中偷闲的快乐,从颔联还能看出诗人的踌躇满志。
  四、诗若用典,典中必含情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多少历史故事、历史典故启人心智。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用一个典故,胜过多少豪言壮语,因此考生务必留意诗中的用典,其中必有诗人寄托于斯的情感。
  例5 (2015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卜算子
  张元幹[注]
  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 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注:张元幹,宋代爱国词人。
  (2)“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4分)
  解析:这一题命题者问得很具体,针对诗中的一个典故发问,既考查学生的知识面,又考查学生读题的细心程度。“起舞闻鸡酒未醒”借用祖逖的典故,表达报国之志,同时“酒未醒”也显示出作者志向难以实现的无奈。“潮落秋江冷”以景结情,通过描写江潮的退落和秋江的冷寂,表达出作者面对国势衰颓、壮志难酬的悲凉。
  五、似曾相识的关键动词能现出诗人情感
  古人炼字,牵一发而动全身。有时抓住了诗句中一个关键的动词或形容词,就能打开作者思想情感的大门。这就叫诗歌鉴赏的敏感意识。
  例6 (2015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好事近
  [清] 黄之隽
  高卧小船梢,仰看插江峰色。都被绿痕皴断,是丛篁幽石。 天开十折画屏风,遮住半江黑。仔细乱篙撑处,怕悬崖崩坼。
  (1)开头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4分)
  解析:“高卧”“仰看”,这是两个非常形象的动词,在诗句中很是关键。这两个动词在生活中代表什么样的生活状态,考生不可能不知道。只要稍微去想像一下就能猜到:“高卧”船头而“仰看”映入江中的山色,由此不难看出作者闲适自得的心情。
  例7 (2015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
  骆宾王
  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兰径薰幽珮,槐庭落暗金。
  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向?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
  解析:对这首诗进行理解,没有什么外界信息可供参考,能给考生最大帮助的就是最后一联中“樊笼”这个词。因为陶渊明有一句名诗——“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知道的同学就可依此推测作者的情感了。本诗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之情,追求高洁坚贞、自由闲适之志。
  以上从五个角度给同学们解答思想情感类题目提供帮助,当然,这几个角度不是孤立使用的,应当视具体情况而定,有多少角度就用多少角度,只要能最准确地把握诗人的情感就去试一试。
  (作者:蒯元元,江苏省滨海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课堂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当课堂离开了学生的生活,教学就失去应有的意义。关注学生成长,不能让学生“缺位”,即不能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缺位”,不能让学生的思维发展“缺位”,不能让学生的生活反思“缺位”,不能让学生的践行体验“缺位”。道德与法治课堂不让学生“缺位”,才能实现对学生思想性和精神成长的引领。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生活经验;思维发展;生活反思;践行体验  一、首备教材,初定思路  
摘 要:相比于考查方式和评价标准的变革,很多教师和学生的答题方式和解题思路却远远落后于高考改革的步伐,套路化、模板化的答题方法导致学生在高考中失分严重。教学要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解题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知识逻辑与生活逻辑的统一,才能实现精准答题。  关键词:高考主观题 ;知识逻辑;生活逻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近年来,高考政治主观题的命题着重考查学生在复杂的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
摘 要:分析2016年10月以来三份浙江省选考科目考试政治试卷的考点分布和试卷结构,追本溯源,可以从中寻找教学、备考的方向。比较三份试卷具体考点和命题情境,可以发现考试命题是一个推陈出新的过程,启示我们备考复习重在提高能力,灵活应变。研析三份试卷特别是2017年11月卷,可以感悟到试题命制对转知成识的追求,启示我们在教学复习、考试命题中也要注重从知识到学识、从知识到见识的转变,把提升学生素养落在实
2008年高考,70分的作文,全省均分低于52分,较去年得分率相对下降。在阅卷现场,大部分作文在低分区徘徊,难以突破54分,我们甚为学生惋惜。其实,突破54分,并非高不可攀!请看评分细则的操作规定:  “写记叙文,围绕题意不记流水账,至少有细节描写;写议论文,论点正确,论证能深入一层论证。如此,才可打56分以上,否则,不得突破54分。”  这是对一个合格高中生最起码的写作要求。但也是学生写作的
摘 要:历史与社会教材的每个单元都设置了综合探究课,集中体现了其综合性和实践性的课程特点。但由于课时不足等原因,综合探究课基本流于形式。可以整合综合探究课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相关目标、内容、课时,从宽化主题,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深入实践,提升多方面能力;总结反思,多维度升华情感的三度空间,对这类课型从课堂学习到课外实践进行探索。  关键词:综合探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  《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
摘 要:通过上下联动、内外联动和学科联动等形式,以县域学科中心组引领教研网络建构,实施自上而下、由点带面的示范辐射,综合建构一种统筹全区域、全学科的整体协同体系,以助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区域研训;全城联动;思政教师  清江浦区是江苏省淮安市于2016年底成立的新区(由原来的清河区和清浦区合并而成)。受历史和地域的影响,不同学校间的教育教学发展极不均衡,教师的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40年,在历史长河中不过是弹指一挥间,但40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从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的变迁,到精神生活、文化生活的丰富,无不折射出40年由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由上至下、由内而外的“剧变”。毕竞悦博士的新著《中国四十年社会变迁》,以宏观视野统领微观剖析,为我们勾勒和描
摘 要:以“三人行”学习共同体进行社会科研学旅行的实施,能使学生在研学中形成“自主学习共同体”“合作学习共同体”“探究学习共同体”“共赢学习共同体”。实践中还能引发研学目的从注重研学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研学过程从关注过程到精心准备前期设计、研学方式从关注内容到关注学习方法指导、研学评价从单一评价到关注多元评价等思考。  关键词:研学旅行;三人行;学习共同体;小组合作  《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
纵观近几年江苏高考数学试卷,明显加大了对应用题的考查力度,从2008年新高考以来,每年除了在填空有考查外,必有一道解答题,其中2008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5年都是放在试卷的第17题,2013年、2014年放在试卷的第18题,2009年放在试卷的第19题,考查的知识点都是B级考点的综合应用,试题的难度属于中档题.  江苏高考数学试题中,对数学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考查已经趋于
随着高中新课程把极坐标內容列入了选修系列4,因而极坐标的应用又成为高中数学的热点,本文主要介绍圆锥曲线统一的焦半径公式及其在求椭圆和双曲线的离心率时的应用,供大家阅读和参考.  一、圆锥曲线统一的焦半径公式  问题 如图,过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F作倾斜角为θ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B两点,求FA、FB和AB的长.  可知抛物线的准线l:x=-p2,由A作AD⊥l于D,AE⊥Ox于E,由